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要发展,校长是关键。作为校长,如果站得不高,看得不远,思得不深,拓得不宽,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必然会丢失大节,经不住实践的考验。尤其在当下这样一个环境,我国教育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深水期,社会对教育的期待日益高涨,同时社会的浮躁对教育的影响也日益加深,学校的发展已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一个学校要取得发展,作为校长就更需要加强自身品德修养,在善思慎言,实干亲民中不断反思、总结和提升自身管理水平。
校长学校管理水平一、校长务必善思
思路决定出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校管理的出发点是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学校发展,落脚点是教师乐业奉献,学生快乐成长。学校发展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育质量、文化底蕴、政策导向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校长必须要抓住发展中的任何一次机会,把握好上级的政策导向,不遗余力地谋划学校发展。
2011年,县委政府在优化县城教育资源配置中决定将我校整体搬迁至职校(职校搬迁至工业园区)。12月,我调入学校工作后,立刻带领行政班子和相关人员深入职校展开实地调研,通过测量教室、实验室(职校称职训室)、食堂等教学功能用房面积,考察瓮安职校整体校园环境和校园设施,向县委、政府及有关领导递交了《瓮安二中整体搬迁调研报告》,《报告》从学校现状、搬迁基本需求、搬迁职校存在的困难、建议解决困难的对策等四个方面对学校搬迁进行利弊分析。《报告》认为,瓮安二中搬入职校后虽然会赢得发展的机遇和好处,但也会面临新的发展瓶颈和困难。若搬迁至原瓮安中学既可盘活闲置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又可减少政府在搬迁中的资金投入,将县财政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有效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委政府高度,决定由政协组织对瓮安二中的搬迁工作进行广泛调研,经过近一年的调研,作出了瓮安二中搬迁至原瓮安中学更有利于瓮安二中发展的调研结论,使学校又赢得了更好的机遇。2013年7月,为加快南部新城建设,形成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县委政府决定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加快我县从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的步伐,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县政府决定在城南按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的标准新建瓮安二中,使学校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试想,作为校长,如果上任初只是被动服从政府的搬迁决定,不通过实地调研,不认真思考搬入职校的利弊,就不会为更大的发展赢得时间。瓮安二中一旦搬入职校,就永远失去现在的发展的机遇,甚至学校的整体发展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因此,校长要思校情,把脉学校在文化、师资、质量、资金等发展方面存在困难,做到心中有数;要谋发展,把脉学校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确定学校发展愿景和目标,明确努力的方向和推进的措施;思用人,思想路线确定之后,人就是决定因素。要扬正气,尊贤能,治慵懒,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熱情,催生教职工对学校的牵挂,从而勇于担当,敬业奉献,推动发展。
二、校长务必慎言
校长具有决策权。校长的发话率很高,其话语反映校长的人格魅力、为人处事的水平。校长要言而有信,言必行,行必果,不能夸夸其谈,失信于民;要言而有度,不能吹毛求疵,挫伤于民。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校长还必须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听一面之辞就会糊里糊涂,常常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只有广泛听取意见,采纳正确的主张,才能正确决策,不受蒙骗,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作为校长,尤其注重广开言路,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为此开设了多种渠道。除了教代会上积极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外,还开设校长意见箱,校长意见邮箱等等,通过鼓励学校全体师生对我的工作进行监督,学校的民主管理得以具体化。在学校建设的重大事宜上,要非常注重组织召开领导班子会议,通过大家的一致讨论,最后制定出更得人心的决策。
三、校长务必实干
习进平同志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邓小平曾经指出,“我们的事业总是要求精雕细刻,没有一样事情不是一点一滴的成绩积累起来的。”每个人从事的工作就是自己的雕塑作品,光辉还是平淡,完美还是瑕疵,都需要自己用细心和耐心去雕琢。只有精心不将就,细致不粗放,严谨不疏漏,实干不空谈,才能把工作干到位。
作为校长,我始终遵循“实干兴校”的治校理念,始终发扬“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两年多的时间,在提高办学品位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一是完成老校区校园改扩建工程;二是提炼校本文化理念,打造“国学引领、才艺双馨”的办学特色,积极搭建起了“墙体文化”、“展板文化”“楼梯文化”“浮雕文化”多位一体的校园文化体系;三是新校区建设的破土动工;四是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以优异的成绩通过申创省级示范性高中州级评估验收。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校长必须干字当头,身先士卒;干得廉洁,以身作则;干得公平,公道对事,公心对人;干得诚信,取信于民;干得扎实,雷厉风行,抓铁留痕,踏石成印,才能干得精彩,干出成效。
四、校长务必亲民
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古人说:“天地和,而万物生焉,四时兴焉”,“父子和,家道济;夫妇和,义不分”,“和”是事物发展的最高境界。因此,师生和谐共生的校园人际关系是学校发展的最高境界,校长亲民是营造和谐共生的校园人际关系的前提和保障。
作为校长,要处理好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必须要有亲和力。因此校长在平时的工作中,要重心下移,兼收并蓄,广纳建言;要善解民意,化解矛盾,体贴冷暖;要善用愿景与目标,凝聚人心,引导人,改变人;要放权于众,增强团队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要谋求改善教师待遇,激发教师工作热情与动力,才能营造和谐共生的校园人际关系,把学校越办越好。
作为校长,还必须在学生心中树立一个可亲可敬的形象,因此校长必须牵头走到学生中去,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只有学生、老师、校长一条心,学校才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才会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找到幸福感和归属感。
总之,学校的发展与校长紧密相关,一个无作为的校长,只会办出一所无希望的学校。一个有作为的校长,则会办出一所有未来的学校。而一个校长要有所作为,那就必须脚踏实地,勤奋耕耘;必须慎言善思,广开言路;必须走进师生,务实亲民。只有做到这些,校长才能在千头万绪的学校工作中找到方向;才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犯大错;才能团结广大师生的力量,共同推进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
校长学校管理水平一、校长务必善思
思路决定出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校管理的出发点是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学校发展,落脚点是教师乐业奉献,学生快乐成长。学校发展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育质量、文化底蕴、政策导向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校长必须要抓住发展中的任何一次机会,把握好上级的政策导向,不遗余力地谋划学校发展。
2011年,县委政府在优化县城教育资源配置中决定将我校整体搬迁至职校(职校搬迁至工业园区)。12月,我调入学校工作后,立刻带领行政班子和相关人员深入职校展开实地调研,通过测量教室、实验室(职校称职训室)、食堂等教学功能用房面积,考察瓮安职校整体校园环境和校园设施,向县委、政府及有关领导递交了《瓮安二中整体搬迁调研报告》,《报告》从学校现状、搬迁基本需求、搬迁职校存在的困难、建议解决困难的对策等四个方面对学校搬迁进行利弊分析。《报告》认为,瓮安二中搬入职校后虽然会赢得发展的机遇和好处,但也会面临新的发展瓶颈和困难。若搬迁至原瓮安中学既可盘活闲置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又可减少政府在搬迁中的资金投入,将县财政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有效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委政府高度,决定由政协组织对瓮安二中的搬迁工作进行广泛调研,经过近一年的调研,作出了瓮安二中搬迁至原瓮安中学更有利于瓮安二中发展的调研结论,使学校又赢得了更好的机遇。2013年7月,为加快南部新城建设,形成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县委政府决定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加快我县从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的步伐,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县政府决定在城南按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的标准新建瓮安二中,使学校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试想,作为校长,如果上任初只是被动服从政府的搬迁决定,不通过实地调研,不认真思考搬入职校的利弊,就不会为更大的发展赢得时间。瓮安二中一旦搬入职校,就永远失去现在的发展的机遇,甚至学校的整体发展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因此,校长要思校情,把脉学校在文化、师资、质量、资金等发展方面存在困难,做到心中有数;要谋发展,把脉学校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确定学校发展愿景和目标,明确努力的方向和推进的措施;思用人,思想路线确定之后,人就是决定因素。要扬正气,尊贤能,治慵懒,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熱情,催生教职工对学校的牵挂,从而勇于担当,敬业奉献,推动发展。
二、校长务必慎言
校长具有决策权。校长的发话率很高,其话语反映校长的人格魅力、为人处事的水平。校长要言而有信,言必行,行必果,不能夸夸其谈,失信于民;要言而有度,不能吹毛求疵,挫伤于民。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校长还必须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听一面之辞就会糊里糊涂,常常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只有广泛听取意见,采纳正确的主张,才能正确决策,不受蒙骗,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作为校长,尤其注重广开言路,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为此开设了多种渠道。除了教代会上积极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外,还开设校长意见箱,校长意见邮箱等等,通过鼓励学校全体师生对我的工作进行监督,学校的民主管理得以具体化。在学校建设的重大事宜上,要非常注重组织召开领导班子会议,通过大家的一致讨论,最后制定出更得人心的决策。
三、校长务必实干
习进平同志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邓小平曾经指出,“我们的事业总是要求精雕细刻,没有一样事情不是一点一滴的成绩积累起来的。”每个人从事的工作就是自己的雕塑作品,光辉还是平淡,完美还是瑕疵,都需要自己用细心和耐心去雕琢。只有精心不将就,细致不粗放,严谨不疏漏,实干不空谈,才能把工作干到位。
作为校长,我始终遵循“实干兴校”的治校理念,始终发扬“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两年多的时间,在提高办学品位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一是完成老校区校园改扩建工程;二是提炼校本文化理念,打造“国学引领、才艺双馨”的办学特色,积极搭建起了“墙体文化”、“展板文化”“楼梯文化”“浮雕文化”多位一体的校园文化体系;三是新校区建设的破土动工;四是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以优异的成绩通过申创省级示范性高中州级评估验收。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校长必须干字当头,身先士卒;干得廉洁,以身作则;干得公平,公道对事,公心对人;干得诚信,取信于民;干得扎实,雷厉风行,抓铁留痕,踏石成印,才能干得精彩,干出成效。
四、校长务必亲民
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古人说:“天地和,而万物生焉,四时兴焉”,“父子和,家道济;夫妇和,义不分”,“和”是事物发展的最高境界。因此,师生和谐共生的校园人际关系是学校发展的最高境界,校长亲民是营造和谐共生的校园人际关系的前提和保障。
作为校长,要处理好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必须要有亲和力。因此校长在平时的工作中,要重心下移,兼收并蓄,广纳建言;要善解民意,化解矛盾,体贴冷暖;要善用愿景与目标,凝聚人心,引导人,改变人;要放权于众,增强团队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要谋求改善教师待遇,激发教师工作热情与动力,才能营造和谐共生的校园人际关系,把学校越办越好。
作为校长,还必须在学生心中树立一个可亲可敬的形象,因此校长必须牵头走到学生中去,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只有学生、老师、校长一条心,学校才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才会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找到幸福感和归属感。
总之,学校的发展与校长紧密相关,一个无作为的校长,只会办出一所无希望的学校。一个有作为的校长,则会办出一所有未来的学校。而一个校长要有所作为,那就必须脚踏实地,勤奋耕耘;必须慎言善思,广开言路;必须走进师生,务实亲民。只有做到这些,校长才能在千头万绪的学校工作中找到方向;才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犯大错;才能团结广大师生的力量,共同推进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