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沈阳故宫博物院收藏了大量的清代织绣类文物,多为宫廷内用,制作精细,工艺繁复,华美绚丽。它们既是宫廷生活和历史的见证,也是清代发达的丝织、毛织等工艺水平的集中体现。本文以纱、缂丝等丝织面料,呢、绒等毛织面料及皮毛等为纲,选取其中各类代表性文物20余件作综合性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沈阳故宫藏品;清宫织绣类文物;纱;缂丝;呢;绒;皮毛
中图分类号:TS9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346(2017)01-0033-12
中国传统手工纺织业中,丝织业是具有最悠久历史的一个分支。中国古代丝织物品种丰富,历史上商周的罗绮,汉唐的绫锦,宋元缂丝,明清的绒缎,独领风骚数百年,各具特色又一脉相承。尤其是清代,官营及民间丝织业发达,为皇家提供各类“上用”和“赏赐”用缎匹,承担宫廷所需各种高档丝绸的生产,正如雍正朝《大清会典》所载:“在京有内织染局;在外,江宁、苏州、杭州有织造局。岁织内用缎匹,并祭祀制帛、诰敕等件各有定式。”此外,清代丝织品种类多样,江宁织造局主要织造云锦、神帛,以上用缎匹为多;苏州织造局专织龙衮、锦缎、织绒等,以官用缎匹为主;杭州织造局织造绫、罗、绢、绸、绉等,以赏赐用缎匹为重。
服饰面料反映了时代的技术发展水平,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折射出这一时代的意识形态、政治状况、道德标准、经济制度等诸多方面的面貌。王朝的兴衰、观念的变革,往往带动人们审美情趣及服装面料色彩与风格等的变化。满族服饰应骑射之需,自具游牧民族的特色,束身窄袖、重皮毛;入关后,又吸取了其它民族,尤其是汉民族服饰文化特点,表现出多元文化特征,也是民族融合、兼容并蓄的一个实例。沈阳故宫藏清宫廷织绣品及服饰除使用绫、罗、绸、缎等丝织面料(已另文论述)制作外,也以纱、缂丝等丝织面料,呢、绒等毛织面料及皮毛等材料制作。这些藏品体现出面料及服饰本身固有的特色,对研究清代服饰制度、丝织技术水平、丝织业发展状况,及清代历史文化、宫廷生活、审美情趣和思想观念等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精选其中20余件,以面料为纲,从形制、沿革、纹饰等方面做综合性论述。
1 纱
中国古代平纹素织物最早称帛,也称缯,魏唐以后称为绢。清雷鐏《古经服纬》说:“周礼之素沙,后世字作纱,言其孔可漏砂也。”纱类丝织物是指全部或部分采用由经纱扭绞形成均匀分布孔眼的纱组织的丝织物。平纹纱是最古老的丝织物之一。平纹纱如使用捻度大的经或纬则称“绉纱”或“榖”。平纹纱采用特殊的穿筘方法,即两根经纱穿一筘再空一筘,形成轮廓清晰的方形孔眼,故平纹纱有时也被冠以“方孔”、“方空”或“方目”之名。使用绞经组织的丝织物大约要迟至宋代方命名为纱。使用绞经组织的纱(即现代意义的纱)可分素纱和提花的花纱。素纱采用两根经纱为一个绞组的“一绞一”纱组织,其变化主要表现在纱线支数、捻度、密度以及染色整理等方面。花纱中以单色的暗花纱为多,但是也有加金织彩的品种。暗花纱中的典型品种有亮地纱、实地纱和芝地纱等。纱织物组织质地轻薄,密度虽小,但由于其组织为绞经组织,经线绞转形成纱孔,因而结构稳定不易疵裂,且透气性好,适于制作夏季服饰。
殷墟妇好墓及河北藁城台商墓中出土的纱残片已有3 000余年的历史,平纹纱较早实物也见于辽宁朝阳魏营子西周早期墓葬。平纹纱很早就用于制作服装,《周礼》记载周代王后六服之一为“素纱”。春秋战国时期,纱的生产已普遍,湖南、湖北等地出土的此时期的纱实物较多。两汉时期纱织技术更为精细,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丝缕极细,薄如蝉翼,仅重48克,反映了当时高超的织造工艺。汉以后纱品种渐多,除素纱外又有提花、绣染及贴羽等,并开始用于官服,《隋书 礼仪志六》记载素纱用于百官朝会礼见之服。唐代,服饰尚轻薄,纱、罗等织物用量日增,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绛色轻容纱和绛色印花纱残片,前者质地轻柔,染作绛红色,即是《唐类苑》中所说的“轻容,无花薄纱也”,是一种方孔纱;后者采用古称“夹缬”的镂空型版双面防染的印花技术,体现了当时发达的织纱及染色技术。宋代织纱以两浙路等地区为主,纱的名目众多,并开始采用绞纱和提花并用的技术生产,这种绞织的纱织物比之前平纹方孔纱的织造复杂,需要提花束综装置和绞纱装置配合使用。元代开始织造起绞的织金纱,起源于宋代的纳纱绣在元代也不乏精品。明清时期,除方孔纱、提花纱外,还出现了织金纱、妆花纱。此外,又利用“一绞一”和平纹两种基本组织相互搭配和调换,新创直径纱、实地纱、芝麻纱、春纱、香云纱等。
图1为清黄寿字纹黄直径纱镶边单袍。衣长139厘米,腰宽75厘米,袖长61厘米,下摆宽112厘米。圆领,大襟右衽,直身,平袖,袖長及肘,不开裾。黄色直径纱地上织暗“寿”字纹,领、袖、襟镶边3道,分别为蓝地“卍”字织金缎,黑、蓝纱地花绦边。月白色暗花缎袖。襟缀珐琅扁圆扣5枚,领口缀圆铜扣1枚。国家二级文物。
直径纱,也称直地纱,是一种纬线粗于经线,以二经绞纱为地、以平纹为花的本色地上织本色花的暗花丝织物,属纱罗组织。外观方孔状,纬线基本不加捻,较粗,有的纬线比经线粗1倍或更多,经线一般为正捻,较细,经密大于纬密。直径纱最迟宋代已出现,清代盛行,纱孔规矩细密,通透挺括,穿着凉爽舒适。因具有均匀而疏朗的方孔,容易数着纱孔绣纳,较易操作,明清时期常用作纳纱绣的底子。
图2为清月白实地纱团鹤单褂。衣长127厘米,腰宽67厘米,袖长65厘米,袖口宽25厘米,下摆宽106厘米。月白色实地纱面料上暗织海水仙鹤纹及云纹,领、袖、襟镶边2道,分别为黑色江绸、黑缎地蓝色花蝶绦边。领缀铜鎏金圆铜扣1枚,襟缀蓝色珐琅花式扣5枚。国家二级文物。
实地纱,为清代的一种暗花纱织物,是在经纱上提花的纱织品。无纹饰的地部为平纹交织,密度较大,显花的部位为左右两根经线相纠绞交织,密度较小,形成纱孔,虽为单色,也能显现纹饰,因花纹孔眼较地子为多,故名实地,有别于绞经地组织上起平纹组织的亮地纱。清代多以实地纱制作男女衣衫裤裙。徐珂《清稗类抄 服饰》:“朝服之宜忌:夏不得服亮纱,恶见其肤也。以实地纱代之,致敬也。”
实地纱地组织都是平纹,经纬线排列有3种:一是纬线较粗,纬距大,经线跨度长,形成长方形的平纹;二是经线为2股或3股并用时,粗度与纬线几乎相同,形成正方形的平纹;三是经线细,2根靠得近,与另2根相距较宽,形成经线两两为一组的平纹外观。实地纱的花纹组织也有4种织法:一是整个花纹以“一绞一”组织显花;二是花纹轮廓是“一绞一”,花纹内部为平纹组织;三是花纹轮廓为“一绞一”,而轮廓内以纬抛线组成花纹;四是以3枚纬左斜纹显花。
图3为清月白芝麻纱暗竹梅灵芝镶绦边单袍。衣长135厘米,腰宽68厘米,袖长68厘米,袖口宽26厘米,下摆宽110厘米。芝麻纱面料上暗织梅花、竹枝、灵芝纹样。领、袖、襟镶边4道,分别为藕荷缎边、黑透纱回纹绦边、藕荷缎边、藕荷丝线及黑丝线缠盘花绦边。领缀铜圆扣1枚,襟缀铜镂空花纹扣5枚。国家二级文物。
芝麻纱是利用实地纱的平纹地与直径纱绞织的方孔相结合,形成一颗颗芝麻粒状,故名。其组织是4组或6组经线(一组为一地经、一绞经)和1根纬线相绞织,形成一粒芝麻状纹,其上下左右都是“一绞一”的平纹组织。织成芝麻状纹所需经纬线的根数不固定,要按芝麻状纹的大小而定,有时为4组经线,有时为6组或8组经线和1根纬线相绞织,所以能织造出芝麻状纹大小不同的芝麻纱。清代盛行,宫中夏季男女服装多以其制作。
图4为清玄青泰西纱大洋花夹坎肩。衣长56厘米,下摆宽61厘米,肩宽34厘米。圆立领,无袖,琵琶襟,身长齐腰,左、右及后开裾。玄青色泰西纱面料上织大洋花,体现了西洋服饰风格及纹样的影响。其花纹为七枚三飞缎纹,外观光亮,其地纹为绞织的纱孔,外观较暗,形成质地与明暗的对比以显花。领、襟镶3道窄细蓝缎边。衬月白绸里。领、襟缀5枚蓝色丝缎扣袢。国家三级文物。
泰西纱为清晚期采用西方进口织机织造,在纱地提本色花或彩经显花,局部加彩妆花的纺织品。从故宫藏品看,泰西纱的地组织有平纹、缎纹、绞织的纱孔纹3种,因为以不同组织显花,外观效果也不同。除使用各色经、纬纱线以构成多彩图案外,还在同一绞组内使用异色的地经和绞经以造成一种合色线的效果。宫中常以泰西纱做夏日单衣。
清晚期丝织品为出口需要设计了一些受西方喜爱的“洋花”纹样,也有按买方要求专门设计的。泰西紗多花卉纹,风格受到欧洲罗可可艺术乃至“新艺术”的影响。花卉纹多为所谓“大(小)洋花”,如牡丹变成了尖花瓣,莲花变成了圆花瓣等,这也成为泰西纱的一个特点。泰西纱体现了近代中国丝织物受西方文化影响,运用及吸收了一些外来组织结构及纹样。同时,由于进口织机机械化程度较高,织造出的泰西纱外观与现代织物较为近似。
图5为清湖色香云纱彩绣竹枝团寿女单袍。衣长124厘米,腰宽68厘米,袖长64厘米,下摆宽100厘米。圆领,大襟右衽,袖长及肘。香云纱料上彩绣竹枝及团寿纹,寓意“祝寿”。领、袖、襟镶边4道,分别为石青地福字梅花织金缎、彩绣竹枝卍寿字黑绸边、藕荷色织花绦、蓝黑线织花绦。领缀圆铜扣1枚,襟缀白玉团寿纹扁圆扣5枚。国家二级文物。
香云纱又名薯莨纱、莨花纱、云纱,是一种表面乌黑光滑类似涂漆,且有透孔小花的丝织物。因穿着走动时摩擦作响故称“响云纱”,美称“香云纱”。道光年间广东南海地区开始织造,用桑蚕丝以绞纱组织提花,织成胚绸,再以薯莨汁液浸染,经晒莨、过河泥、水洗等30余道工序制成。薯莨汁液中鞣质与河泥中铁盐反应,在织物上产生染色效果。织物一面为鞣质染成的浅棕、浅黄、浅褐等色,另一面为薯莨汁液与河泥作用染成的黑色。织造时的“透孔提花”工艺,使织物产生透气小孔。香云纱不仅黑亮挺阔而且凉爽透风,易洗、易干,驱蚊虫,适合岭南湿热地区穿着,风靡一时。香云纱染色工艺周期长,受光照、温湿度等因素影响,每匹面料的色泽及颜色深浅都有所不同。完成全部工序至少半月时间,且均需手工操作,产量极低。
图6为清黄羽纱单马褂。身长67厘米,腰宽76厘米,下摆宽86厘米,袖长77厘米,袖口宽25厘米。男款马褂。圆领,对襟,平袖,袖长及肘,四开裾。领、襟缀铜镀金錾花扣5枚。国家二级文物。
清代,明黄色的马褂俗称“黄马褂”,面料有缎、纱、绸等,素色或暗花,无彩绣。除御用外,近臣、侍卫、勋臣及有军功者都可准穿或赏穿。《清稗类钞》:“凡领侍卫内大臣、内大臣、前引十大臣、护军统领、侍卫班领,皆服黄马褂……其御前、乾清门大臣、侍卫及文武大臣,或以大射中侯,或以宣劳中外,必特赐之,以示宠异。”福格《听语丛谈》:“勋臣军功有赏给、赏穿之分,赏给只赐一件,赏穿则可按时自做服用,亦明黄色。”此外,正黄旗官兵穿用之马褂并非明黄色,为金黄色。
羽纱,即羽毛纱。清宫档案及清代笔记、小说都有记述。故宫所藏有清代康熙到光绪的羽毛纱服饰及面料,颜色多样,均为单色调。材质一种全为羊毛织成,多制为外衣、雨具和铺垫类等;另一种以无捻度的蚕丝做经纱,以较粗的羊毛做纬纱,结合两种材料各自优点织造。羊毛保暖性好,却粗糙不适合贴身穿用,羽毛纱经密远高于纬密,表面几乎全为蚕丝包覆,可贴身穿用,且滑爽舒适,保暖性也比单纯的蚕丝织物好,面料硬度和抗皱性也有提高。清代羽毛纱、羽缎均来自海外。王士禛《香祖笔记》:“羽纱、羽缎,出海外荷兰、暹罗诸国,康熙初入贡,止一二匹,今闽广多有之,盖缉百鸟氄毛织成。”其所说的织成方法为臆断。对现代纺织面料而言,人们更关注原材料改性和组织结构改变,像羽毛纱这种充分发挥原材料本身优点、结构简单的织物设计理念值得效仿。 2 缂丝
缂丝是一种融绣织为一体的彩色平纹丝织物。织造时将本色经线分布固定,将图案纹样以墨线勾稿画于经线面上,或将彩色画稿衬托于经线底部,用各种装有不同色纬的小梭,按图稿之色分段挖织,织物表面只显彩色的纬纹和单色的地纬,正反两面花纹与色彩一致。因采用局部回纬织制,纬丝不贯穿整个幅面,花纹与素地及色与色之间呈小空或断痕,如雕镂之貌,故名缂丝。缂丝称谓历来不同:字书《玉篇》释“缂,紩也,织纬也”;宋代庄绰《鸡肋篇》、明代张应《文清秘藏》、曹昭《格古要论》、高濂《遵生八笺》等书均作“刻丝”;元初周密《齐东野语》与明初陶宗仪《辍耕录》等写作“克丝”;宋代洪皓《松漠纪闻》、吴自牧《梦梁录》等书称“剋丝”;清《石渠宝笈》、《秘殿珠林》均做“缂丝”。因缂、刻、克、剋4字音同,字互假借,错杂而用。
楼兰汉代遗址出土有缂毛织物;新疆洛浦赛伊瓦克汉墓出土的东汉时期人首马身纹缂毛残片、人面纹缂毛残片以及缂毛鞍毯等,以平纹为基础,纬线显花组成地纹,缂织形象生动,缂毛技艺已相当成熟;吐鲁番阿斯塔纳唐墓出土的舞女俑腰部围系缂丝腰带,以8种颜色的纬丝在绿色地上以通经断纬织法织出几何纹样,技巧娴熟;宋代缂丝工艺进一步发展,多为摹缂名家书画,纹理匀细,风格写实,北宋定州缂丝及南宋淞江朱克柔的缂丝均负盛名;元代缂丝较宋代粗放,多参织金线缂织御用服饰及佛像、御容像等;明初禁奢侈,缂丝除用作敕制、诰敕之外,不得制作衣物,宣德后禁令渐弛,苏州等地出产者为上品,常用来制作帝后御服,也用于官服及补子;清代乾隆年间,缂丝再度盛行,产量增加,皇室缂丝用量大增,帝后袍服、官服、补子、活计等服饰多有使用,也有迎手、褥、垫等生活用品及缂丝书画等艺术品,种类丰富,缂织精美,精品之作颇多,成为继宋之后缂丝发展的又一高峰;晚清国力衰微,缂丝需求量减少,精品缺乏,同时,为降低织造成本,以画代织,有的甚至只缂织物象廓轮,其余色彩皆添笔描绘,缂丝工艺日见式微。
图7为清绛色缂丝五彩云幅寿金龙袍料。全长298厘米,衣长149厘米,全宽130厘米,下摆宽130厘米,袖长132.5厘米,袖口宽38厘米。大襟右衽式。在绛色经丝地上以五彩纬丝彩缂云蝠暗八仙、十二章及金线缂长寿、团寿字和金龙9条;下摆缂海水江崖及八宝纹饰。缂织技法以平缂、搭缂为主,还以凤尾戗缂织浪花,长短戗法缂织立水。缂工平薄精细,色彩丰富,捻金匀细。龙纹生动,具浮雕感。国家二级文物。
缂丝经纬密度不高,牢度不强,缂丝制作的衣物并不耐穿用,更多的是为彰显身份与财富。清代帝后春秋礼服多以缂丝制作,随着缂丝产量增加,贵戚及官宦人家眷属也得穿用。清代龙袍有黄、蓝、绛、香4种颜色。其中绛色被奉为“福色”,绛色龙袍可穿用于佳节喜庆等场合。
图8为清明黄彩缂菱形藕节卍字金团寿氅衣。身长142厘米,腰宽74厘米,袖长58厘米,下摆宽117厘米。圆领,大襟右衽,平袖,直身式袍。左右开裾至腋下,鑲饰如意云头。明黄地满缂菱藕、正卍字、金团寿纹饰。领、袖、襟镶边4道,分别是黑地织金卍字缎、蓝缎彩绣菱藕、正卍字金团寿纹绦,藕荷色花蝶绦。衬袖月白色绸,彩缂纹样同面料。内衬蓝绸里。领口缀圆铜扣1枚,襟缀鎏金扁铜扣1枚(缺失3枚)。国家二级文物。
此氅衣袖长及肘,折叠层数多达4层,为晚清服饰装饰特点之一。晚清女装缘饰突出,最宽的一道缘饰为手工刺绣,图案同面料,颜色与面料反差较大,大多深于面料颜色,以衬托面料的华丽及绣工的精致。此衣纹样构图繁而不乱,设色艳而不俗,雅致恬淡中彰显皇家服饰的华美富贵。
图9为清绛紫缂金银四合如意团寿棉坎肩。身长52厘米,下摆宽63厘米。立领,琵琶襟右衽,无袖。绛紫色经丝地上以赤黄圆金线和银丝线缂织四合如意云纹及卍寿字纹。内衬蓝绸里,领口缀铜鎏金錾花圆铜扣1枚,襟缀铜鎏金扁圆币式扣4枚。国家三级文物。
四合如意云纹是以单体如意形为基本元素,从四周斗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四合如意纹,明代起成为典型丝绸纹样,称“骨朵云”。清代,四合如意云纹常与其他纹样图案组合,表达多种吉祥涵义。此坎肩为四合如意云纹与卍寿字组合,寓意“万寿如意”。
图10为清绿缂丝菊花夹坎肩。身长59.5厘米,下摆宽62.2厘米,肩宽40厘米。女款坎肩,圆立领,琵琶襟右衽,左右开裾,无袖。浅绿色地上以深浅不同的蓝、紫、白色丝线缂织折枝菊花纹样。菊花叶脉轮廓、阴阳向背及花瓣蕊丝蜷曲等形态把握准确。构图飘逸,线条流畅,设色和谐朴素。上下襟相交处菊花纹样契合精准,不失毫厘。石青织金缎缘边,立领以窄细黑缎缘边。内衬浅绿绸里。领、襟缀黑色丝扣絆5枚。国家三级文物。
折枝纹是以局部反映整体的装饰纹饰,以数枝折枝花果展现花繁似锦的艺术效果,景色开阔辽远,画面空间灵动,视觉效果得以延伸。菊花傲霜耐寒,颇受喜爱。明清时期菊花纹样流行,慈禧喜爱菊花,宫内妃嫔为博欢喜,着菊花纹样服饰成为时尚。此坎肩为晚清制品,其装饰纹样与当时的宫廷时尚不无关联。
3 绒
也称丝绒,为起绒丝织物,表面密布紧密的绒圈和绒毛。与经纬结构的织物不同,绒是由挺立的绒毛(圈)与经纬平面组成,耐磨性强,早期多用作滚边。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铺绒绣锦,为内棺外表四周的装饰,以烟色绢为地,用朱、黑、烟3色丝线绣成,是我国最早的铺绒绣锦。其组织结构、花纹与经锦相同,为经四重组织,利用假织纬起绒,类似后来漳绒、天鹅绒的织造技术,可认为是丝绒的发端。唐代有栽绒丝毯,南宋有绒背锦、茸纱,元代有“怯绵里”剪绒。漳州、泉州一带唐宋时蚕桑业已很发达,元代漳州的漳绸名扬四海。明代,漳州丝织业者将原有的织造漳绸的木机加以改造,增设提花楼装置,开始织造漳绒(天鹅绒)、漳缎。明清时期织绒技术提高,南京、苏州等地已能生产多种漳绒织物,丝绒品种较多,有漳绒、漳缎、建绒、倭绒、新疆玛什鲁布等。
漳绒有花、素两类。素者表面全为绒圈,每织入一粗两细的三纬后,即织入一根假织纬;每织10米左右,即将织物取下,放于楯板上拔出起绒纬,成为毛圈绒。花者则绒圈、绒毛兼具,用起绒杆将经线织成绒圈,之后在织物上绘花,再根据需要将图案处的绒圈割断,形成紧密簇立、色泽柔和的绒毛,利用绒圈与绒毛的不同纹理显花,具有花地光度反差强的装饰效果。花漳绒又有亮花、暗花之分,图案多为清地团龙、团凤、五福捧寿,及花鸟、博古等,织地常用凹凸来表现,色彩以红色、杏黄色、蓝色、紫酱色、棕色为主。
漳绒绒毛或绒圈紧密耸立,织物挺实,坚牢耐磨,富于毛感,色泽柔和,不易褪色,弹性好,适合制作礼服、礼帽、马褂、坎肩等外穿服饰。漳绒纹样与边饰是按照身材尺寸定织的,制作成衣时,只需按衣边轮廓裁剪缝制,不需另外装饰其他材质和花色的衣边。漳绒织造复杂,流传极少,故宫藏品数量也不多,弥足珍贵。
图11为清草绿漳绒斜万字夹坎肩。身长63厘米,肩宽41.5厘米,下摆宽74.2厘米。男款坎肩,立领,无袖。草绿色漳绒为面,绒起花,前胸片中央织斜卍字纹,周边素织杂宝纹及花卉纹。花纹清晰,富浮雕感,割绒规矩平齐,绒圈地匀细。内衬蓝绸里。襟缀机制币式铜扣13枚。国家三级文物。
此坎肩为一字襟坎肩,因前襟于胸部横开,外观为“一”字形,故名。胸、背两片组成,襟钉缀纽扣7粒,两腋下各3粒,共13粒,故又称“十三太保”。由清代武将所着巴图鲁坎肩演变而来,晚清盛于京师,多为男用。《清稗类钞》:“京师盛行巴图鲁坎肩,南方称为一字襟马甲,例须用皮者,衬于袍套之中。觉暖即自探手解上排钮扣,而令仆代解两旁钮扣,曳之而出,藉免更换之劳。”
图12为清绛红漳绒团万蝠纹夹坎肩。身长59.3厘米,下摆宽68.4厘米,肩宽43厘米。绛红色漳绒为面,以绒圈和割绒两种织造手法素织“卍”字、蝠纹、团“寿”字组成团花。边饰为“卍”字纹,与面料图案同时织造。内衬蓝绸里。领、襟缀铜鎏金錾花扁圆铜扣13枚。国家三级文物。
蝙蝠纹为传统吉祥图案,始于秦汉,历代沿用,清代尤盛。蝠谐音“福”,被视作幸福、富裕的象征,服饰上广泛用于衣冠、鞋履、首饰、挂佩等的装饰。清代,上至帝后朝服,百官命妇的补服,下至庶民常服都可以此为饰。“卍”字原为一种符咒、护符,后被印度佛教用作吉祥标志,是“太阳”或“火”的象征,梵文意为“吉祥万德之所吉”。佛教传入后,广泛用作装饰纹样。唐武周时定其读音为“万”,寓意“富贵不断”、“富贵万年”,明清服饰广为应用。此坎肩纹样为两个“卍”字组合为团“寿”字,周围环绕蝙蝠,边饰也为“卍”字纹,共同表达“万福万寿”吉祥涵义。
图13为清月白地百蝠漳缎。全长14尺,幅宽74厘米。月白色缎地起蓝色绒花,绒花为蝙蝠与蝴蝶纹样,蝠谐音“福”,蝶谐音“耋”,组合纹饰表达“福寿”吉祥寓意。国家三级文物。
清初海禁,漳州丝织艺人多有至江浙谋生者,带去漳绒、漳缎织造技术。顺治、康熙年间苏州工匠吸纳漳绒起绒技艺,结合苏缎工艺,采用缎纹组织,引入云锦大提花图案风格特征,应用束综提花织机提花原理,根据绒织物的结构特点,制织出一种新型织物。它既是贡缎地,又具有类似云锦的大提花,且花纹图案织成绒结构,工艺源于漳绒,故名“漳缎”,比漳绒更立体、更突显出绒的魅力。漳缎织造必须采用束综提花机,地组织一般为八枚经缎,2组经线和4组纬线交织。其工艺复杂,起绒及划绒均需手工操作;绒经送经方式独特,采用特殊的“挂经机构”――“绒经架”装置,织造时须由挽花工和织工2人配合,尤其是以“假纬”投梭织造并“划绒”工艺,必须手工操作,故漳缎产量不高。康熙时期即为贡品,直至鸦片战争前后,其生产稳定,供应内廷及百官制作衣物,这也是漳缎生产的全盛时期。
4 呢
又作“尼”,是以粗絲或动物毛为原料织造的织物。织造时利用经丝和纬丝的不同浮长,使织物表面呈现毛感,质地厚实,适合制作外衣。呢,本指毛织物,“呢”作织物名称并不见于《说文》、《皋韻》、《玉篇》等字书,可以说汉代前并无这一用法。新疆出土的周代彩色盘羊纹毛织衣物残片,毛面以5种不同色调分开排列盘羊形象和X形符号,图案美观,色调和谐,反映了当时毛织物的织造水平。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有“隋炀帝宫中有云鹤呢披袄子以燕居”句,实则此书大多抄自唐代苏鹗《演义》。服饰专家包铭新认为:隋唐时期汉语中夹杂很多西北少数名族词汇,此处“呢”应为当时某少数民族对毛织物称呼的音译。宋黄庭坚有“寒赠紫驰尼”诗句,南宋《思陵录》中也有使用“纹尼”的记载。
明清以来,欧洲等西方国家输入的毛织物被称为“呢”,有哆罗呢、哈喇呢、镜面呢、直贡呢、华达呢、花格呢等品种。《红楼梦》中有哆罗呢及雀金呢的描写。这里考释一下雀金呢:此种织物并非“俄罗斯国拿孔雀毛拈了线织的”,彼处也并非孔雀的栖息地。雀金呢实为江宁织造以绸或缎为面,用孔雀羽捻线作铺绣织造出的一种龙袍面料。曹氏青年时期应见过,甚至家中有私留的面料,故《红楼梦》中隐笔写作俄国呢料。故宫藏清代龙袍及袍料即有此种面料制作的,或局部使用了此种工艺。
明清时期服装面料以丝织物为贵,庶民衣料则为棉布,进口毛织物发展缓慢。鸦片战争后,对外贸易中心转移到上海,多家洋行在上海设行,销售的大宗货物就包括哆罗呢、哈喇呢、哔叽绒、羽毛缎等毛织品,官宦庶民都可使用。辛亥革命后,民族毛纺织业发展缓慢,而中山装、中式袍褂等服装的制作以毛料为主,于是出现了代替毛料的织造厚重的仿毛丝织物――呢类丝织物。1912年杭州制织的一种仿毛丝织物取名“丝呢”,由此衍生发展而成的诸如大伟呢、丝直贡呢、东方呢等丝织物,都以呢命名。建国后80年代纺织部试行的丝织物分类名称标准,将“呢”定义为:采用或混用各种基本组织及其变化组织,表面少光泽、质地丰厚似呢的丝织物。 图14为清红呢料行袍。长141厘米,腰宽74厘米,下摆宽102厘米,袖长94厘米,袖口宽22厘米。行袍以素面哆罗呢为面料,衣长过膝,色用大红,鲜艳醒目。立领,大襟右衽,前后开裾,无箭袖,缺襟式袍。领、襟缀鎏金铜圆扣9枚,后腰部两侧各有圆铜扣1枚。国家三级文物。
哆罗呢,又名哆罗绒,以羊毛为原料,组织有平纹和斜纹,以斜纹居多。先按既定组织织造,再用特制工具在织物表面捣毛,使织物呈现毛绒状,再经染色。质地柔软易于施加印花和刺绣等工艺。清代哆罗呢主要是向荷兰等西方国家购买,也有西方使节和口岸地方官员的进贡。
清代皇帝行服中的行袍,通常素面暗色,色彩鲜艳醒目者少,纹饰也简单。皇帝与扈从臣工的行服袍式样相同,面料及里子不同。右侧衣裾短1尺,骑马时可将短裾系扣解开,有的行袍可将短裾扣系腰际,以利腿部活动。不骑马时短裾可与下部掩襟扣系,作常服使用。立领可拆卸,秋冬季多用以裘皮制作的立领,春夏季不装立领,利于骑马时领口散热。行袍的设计体现了满族对服饰实用性的注重。
图15为清红呢彩绣花卉炕单。长367厘米,宽73厘米。面料为红色哆罗呢料,其上彩绣蓝色缠枝莲纹,回文石青缎缘边。炕单通体以串枝莲花为主体纹样,象征富贵吉祥连绵不断。花、叶的形态,阴阳向背,花叶用色等都有所变化,不显呆板单调。莲花在佛教中象征西方净土,为灵魂孕育之处,寓意美、爱、长寿、圣洁等。国家三级文物。
清代杨宾《龙江三记》记载入关前满族居室特点为“屋无堂室,敞三楹,西南北土床相连,曰卍字炕”,并“炕上用芦席,席上铺大红毡”,此处大红毡即为炕单。以毛织物制炕毯最早可追溯到“尧作毯”的记载。古代早期席地而坐,为隔凉防潮出现坐垫、坐毯,后来又在炕、床之上铺用毯子,就是炕毯。清入关后,仍保持原有民族习惯,设炕,炕单也成为室内布陈必备。此外,如遇战争或木兰秋狝,居于帐幕中,炕毯更成为主要坐卧具。清宫廷用炕单多以漳绒、呢等材料制作,其来源为江南三织造定造、地方官员进贡及外国进献等。
图16为清黄哈拉呢平金龙彩绣云蝠纹佛幔。长132厘米,宽95厘米。佛幔面料为黄色哈拉呢,分左右两幅,左右两幅各平金绣金立龙1条及火焰宝珠半颗,金龙形态生动,弓身弩背,腾挪跳跃,争夺之势活灵活现。龙纹四周绣蝙蝠纹、如意云纹及勾莲纹。下部彩绣海水江崖纹。佛幔横眉为红色哈拉呢制成,其上平金绣二龙戏珠、三蓝绣云蝠纹及火焰珠。横眉镶边1道,其上绣花鸟纹开光,开光形状多种,极具装饰效果。国家三级文物。
哈拉呢,也作“哈喇呢”,清代由西方国家输入的毛织物,质地厚重、挺括,可制作外褂、马褂、轿衣、地毯、雨衣等,晚清至民初的史料及笔记、小说中多见记载。
图17为清灰哈拉呢彩绣云鹤女夹袍。身长145厘米,腰宽74厘米,下摆宽110厘米,袖长96厘米,袖口宽47厘米。灰色哈拉呢料制成,清代后妃秋冬季穿用。圆领,大襟右衽,平袖,直身式袍。衣面满绣白色团鹤及蓝色朵云纹,间绣绿色蝙蝠图案。领、襟镶边3道,分别为浅蓝色缎窄滚边、黑缎彩绣云鹤、蝙蝠纹镶边、暗斜卍字绦边。腋下施如意云头纹镶边。袖里为白缎彩绣云蝠、仙鹤图案。袍内衬蓝绸里。领、襟缀鎏金铜圆扣4枚。国家二级文物。
此袍面以鹤、蝙蝠纹为主体纹样。古时鹤被视作羽族之长,有“一品鸟”之称,常用做服装纹饰。因鹤长寿,故有“鹤寿”之说,与蝙蝠构成图案,含“福寿”吉祥涵义。
图18为清玄青丝绒月白天竹桃纹夹马褂。身长53厘米,腰宽52厘米,下摆宽56厘米,袖长50厘米,袖口宽20厘米。马褂立领,右衽琵琶式襟,平袖端。以玄青色丝绒为面料,其上起花,纹样为月白色天竹纹和折枝桃纹,寓意“祝寿”。内衬蓝绸里。领、襟缀铜圆扣5枚。国家三级文物。
玄青,亦作“元青”,深紫近黑,明清时期常用。清代避康熙帝玄烨之讳,改“玄”为“元”。琵琶襟亦作“琵琶衿”,服装开襟形式之一,衣襟开于衣服的右侧,但右下裁缺一截,形成曲襟,轉角之处呈方形,与缺襟袍相类,流行于清代。多用作行装,以便乘骑,后来成为单纯的装饰,男女之服均可用,马褂、马甲使用较多。徐珂《清稗类抄€贩巍罚骸奥砉又医蠖倘倍匀缛苯笈壅撸慌媒舐砉樱蛞辔街蝗苯蟆!?
5 裘皮
裘皮服饰在我国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古代官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周开始,即视地位高低选取不同的皮料及装饰,如天子用狐白裘,诸侯用狐黄裘,士人用羔裘等。先秦文献中有关冠服制度的记载也有关于裘皮服饰的。裘皮服饰虽属历代礼仪服饰之列,但因丝绸生产的发展,及其在汉文化中的影响和地位,裘皮服饰的发展相对显得比较迟缓。北方少数民族多从事游牧活动,裘皮服饰往往较多地带有少数民族文化色彩,逐渐变成北方少数民族服饰的象征,北朝、五代、辽、金、元等时期,裘皮服饰作为少数民族服饰对汉民族及其它民族服饰的影响较多。宋应星《天工开物》载“凡取兽皮制服,统名曰裘。贵至貂、狐,贱至羊、麂,值分百等”,记载了明代衣裘的情形。
清代,裘皮服饰进一步发展。东北地区满族等民族有其游牧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识和生产方式,崇尚兽皮、喜穿皮服;入关后,满族衣皮之风一如往昔,且借助汉族发达的制皮工艺,变得更为讲究,裘皮服饰演变为带有等级观念的一种显赫华丽的服饰。满族衣皮之风对汉族服饰也有影响,正如叶梦珠《阅世编》所说:“自顺治以来,南方亦以皮裘御冬,袍服花素缎绒价遂贱。”总体上看,满族服饰材料由最初的各种动物及鱼类皮革起步,尔后接纳中原纺织技术,丝、棉、麻等材料逐渐成为服饰主体材料。
清代典章制度对上自帝后下至庶民衣皮都规定详细。裘皮有细裘、粗裘之分,貂、狐、羔皮、猞猁狲、海龙皮、獭皮、虎、豹皮等为细裘,皇室及文武官员按等级依寒暑更替,次序服用,不得混淆;鹿、狼、猪、马、狗皮等为粗裘,为宫中地位等级较低者或庶民穿用。各类毛皮材料制作的衣裤、坎肩、帽靴、袜子、手套、荷包等满族服饰,及被褥、坐褥、帐幔、鞍垫等其它生活用品,加施彩绣及镶滚,做工精致,表现出极高的艺术才能。 图19为清杏黄缂丝云水金龙羊皮接银鼠皮袍。身长142厘米,腰宽72厘米,下摆宽115厘米,袖长104厘米。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四开裾,石青色箭袖。杏黄丝地上彩缂云蝠纹及金龙九条。领、袖镶石青色缂蓝色行龙、云蝠八宝、海水纹边。下摆缂织立水江崖及八宝纹,袍内衬上施羊皮下接银鼠皮,为大小不等的小块拼接。袖口紫貂出锋。襟缀鎏金圆铜扣4枚。袍上系北京故宫旧签,书“道光126号”,故为道光帝御用皮袍。国家二级文物。
出锋,也称“出风”,是在毛皮服装的领、袖、襟、摆部位露出裘皮,以弥补贵重毛皮衣料藏而不露、锦衣夜行之憾。出锋毛皮为皮桶本身的称本毛出锋,也可与皮桶不同,且常优于皮桶毛皮。因出锋效果与镶滚类似,而起绒丝织物外观又类皮毛,故清代服饰也常见以丝绒镶滚代替出锋。
银鼠,也称石鼠,分布于东北地区,体长150~250厘米,尾尖有黑尖毛,皮色如雪无杂毛,润泽光亮。皮板柔软可制冬衣,辽金元时期即为贵重毛皮。清初规定官员七品以上方可服用。康熙初年价甚昂,后禁令渐弛,其价渐贱,穿者日众。
图20为清香色绸羊皮斗篷。身长130厘米,内层棉袄身长71厘米,下摆宽78厘米,袖长67厘米,腰宽70厘米。斗篷对襟,后开裾,领加褶,圆立领镶灰鼠皮。斗篷外层宽大,长及膝下,以香色暗花绸为面,内施羊皮里;内层为宽平袖香色羊皮小棉袄,其上扣袢2排,缀铜扣6枚。内外两层于领口及后摆处联成一体。外层在领口处做襞积,打褶,呈上窄下宽状。穿着时穿上小棉袄,随意系上小棉袄任意一排扣袢,斗篷即自然披于肩上,穿着柔软舒适。斗篷缀鎏金圆铜扣5枚。国家二级文物。
斗篷对襟,直领或圆领,下长至膝,又名“莲蓬衣”、“一口钟”、“一裹圆”,满语称“呼呼巴”,是披搭于肩的无袖外套。其制由蓑衣演变而来,最初多为棕麻编织,以御风雪。明清时期以布帛制作,官庶、男女皆可穿著以御雨雪。清帝穿用的斗篷为冬日便服之一,与百姓穿用斗篷不同,分内外两层,颜色为明黄、杏黄色。清代妇女穿著斗篷者渐多,清末民初成为较为流行的交际之服,后为大衣取代。
圖21为清貂皮都什希。全长100厘米,腰长18厘米,腰宽78厘米。雪貂皮为面,皮质柔软,毛锋茂密,拼接均匀。前部正中开裾,分左右两幅,外观弧形似围裙。两幅上部以石青色横幅棉布缝连,棉布两端有长带,可围系于腰际。内衬浅月白色小纺绸里,里子中部各置一条横向蓝色丝带,每条丝带近开裾处各有铜镀金素面扣1枚,尾端缝缀扣袢4个,用来调节行裳围于腿部的松紧。国家二级文物。
皇帝行服包括行褂、行袍、行裳3种。行褂、行袍为上衣,行褂穿于行袍之外。行裳是下裳,围系于腰际而垂下,是行服的一部分。“都什希”为“行裳”的满语音译。皇帝出行、巡幸及围猎骑马时穿用,系于行服袍之外,御寒及保护腿部。皇帝、王公和官员的行裳形制相同,不同季节分别以素缎、羽缎、呢、裘等材质制作。
貂,也称貂鼠,分布于东北地区,大如獭,尾粗毛长,皮毛轻软,保暖性极好,可制冬衣、暖帽等。毛色多种,黑者为贵。清赵尊路《榆巢杂识》:“貂产乌拉诸山林中,索伦人以捕貂为恒业,岁有贡额,第其等以行赏。冬时供御用裘冠,毛色以丰厚纯黑者为上,紫次之,黄又次之。毛润泽而香,由喜食松粟之故也。”
图22为清明黄绸貂皮皮马褂。长100厘米,腰宽63厘米,袖长63厘米,下摆宽86厘米。男款皮马褂,清代皇帝便服之一。圆领、对襟、平袖,后开裾,衣长至膝下。貂皮制作,皮质柔软有光泽,皮面镶饰10余处白毛团。领口以石青缎缘边。马褂另一面以明黄色江绸为面,其上暗织海水江崖、卍字、磬、飘带、云纹等纹饰,谐音“江山万代”。领、襟缀鎏金圆铜扣5枚。以皮毛拼花、绸面纹饰、钮扣钉缀方式等情形可知此马褂为两面穿用。为出行时穿用,仍具行服褂的意义。国家二级文物。
清代皮马褂有3种类型:一是一面为名贵皮毛,一面为暗花缎、暗花绸等面料;二是里、面均为绸缎,以皮毛条镶为缘饰;三是里外均为皮毛,俗称“里外发烧”。《清稗类钞》:“皮外褂、马褂之翻穿者,曰翻毛,盖以炫其珍貴之皮也,达官貴人为多。其皮大率为海龙、玄狐、猞猁、紫貂、干尖、倭刀、草上霜、紫羔。而有丧者之所衣,则为银鼠、麦穗子。”
图23为清月白地青百花面缎天马皮袍。身长124厘米,下摆宽84厘米,腰宽57.5厘米,袖长68厘米。袍料为月白地青色百花缎,饰变形菊花纹样。袍内施白色天马皮里,灰鼠皮领。缀青丝缎扣袢4枚。国家二级文物。
天马皮,为狐腋下的白色皮毛,质地柔软,极为保暖,古人多用以制裘,为珍贵衣料。一说为狐腹之毛,《嘉庆一统志》之《奉天府五€吠敛罚骸吧澈硇∩祝ぜ茫诟瓜抡呶炻砥ぃは抡呙谠票怨笾亍!卑陆淌谟小疤炻矸褐赴咨该⒉惶刂改持侄锩ぁ敝怠?
图24为清金丝猴皮坐褥。全长118厘米,宽53.3厘米,为两张金丝猴皮拼接而成,毛色艳丽。国家三级文物。
金丝猴又名金线猴、金丝狨等,体长53至77厘米,头顶毛深灰褐色,颈、颊侧及腹部红黄至黄褐色,尾灰白色。两耳丛毛乳黄色,两颊棕红,体背绒毛黑褐色,从颈后至臀部披金黄色长毛,最长可达30余厘米,金黄色长毛亦出现在四肢上外侧。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公元前3世纪,古人就已使用金丝猴(古称狨)皮制作服饰和被褥等。宋天禧年间规定非宗室及五品以上官员不得使用狨毛暖坐;明代更是规定宗室一品以上高官方可使用。明清时期多以金丝猴皮制作袍服和帽套膝裤。
参考文献
[1]周汛,高春明.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
[2]宗凤英.明清织绣[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6]王光镐,杨玲.文物珍宝――明清织绣[M].北京:艺术图书公司,1995.
[3]李英华.略述我国古代的纱织物[J].北京故宫博物院院刊,1984(2).
[4]刘明新.解读满族服饰习俗的文化内涵[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5]张丽梅.论东北渔猎民族的皮服文化[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卷第4期2003,4(4).
[7]包铭新.中国古代裘皮服饰概论[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3,19(3).
[7]包铭新.呢类丝织物的起源与发展[J].丝绸,1987(7).
[8]王允丽.陈杨.房宏俊,等.清代羽毛纱纤维材质研究[M]//故宫博物院.故宫学刊:第7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1.
[8]严勇.清代的官营丝织业[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12).
[9]王允丽.清代纺织面料――“羽毛纱”的织物结构研究[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4(3)
关键词:沈阳故宫藏品;清宫织绣类文物;纱;缂丝;呢;绒;皮毛
中图分类号:TS9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346(2017)01-0033-12
中国传统手工纺织业中,丝织业是具有最悠久历史的一个分支。中国古代丝织物品种丰富,历史上商周的罗绮,汉唐的绫锦,宋元缂丝,明清的绒缎,独领风骚数百年,各具特色又一脉相承。尤其是清代,官营及民间丝织业发达,为皇家提供各类“上用”和“赏赐”用缎匹,承担宫廷所需各种高档丝绸的生产,正如雍正朝《大清会典》所载:“在京有内织染局;在外,江宁、苏州、杭州有织造局。岁织内用缎匹,并祭祀制帛、诰敕等件各有定式。”此外,清代丝织品种类多样,江宁织造局主要织造云锦、神帛,以上用缎匹为多;苏州织造局专织龙衮、锦缎、织绒等,以官用缎匹为主;杭州织造局织造绫、罗、绢、绸、绉等,以赏赐用缎匹为重。
服饰面料反映了时代的技术发展水平,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折射出这一时代的意识形态、政治状况、道德标准、经济制度等诸多方面的面貌。王朝的兴衰、观念的变革,往往带动人们审美情趣及服装面料色彩与风格等的变化。满族服饰应骑射之需,自具游牧民族的特色,束身窄袖、重皮毛;入关后,又吸取了其它民族,尤其是汉民族服饰文化特点,表现出多元文化特征,也是民族融合、兼容并蓄的一个实例。沈阳故宫藏清宫廷织绣品及服饰除使用绫、罗、绸、缎等丝织面料(已另文论述)制作外,也以纱、缂丝等丝织面料,呢、绒等毛织面料及皮毛等材料制作。这些藏品体现出面料及服饰本身固有的特色,对研究清代服饰制度、丝织技术水平、丝织业发展状况,及清代历史文化、宫廷生活、审美情趣和思想观念等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精选其中20余件,以面料为纲,从形制、沿革、纹饰等方面做综合性论述。
1 纱
中国古代平纹素织物最早称帛,也称缯,魏唐以后称为绢。清雷鐏《古经服纬》说:“周礼之素沙,后世字作纱,言其孔可漏砂也。”纱类丝织物是指全部或部分采用由经纱扭绞形成均匀分布孔眼的纱组织的丝织物。平纹纱是最古老的丝织物之一。平纹纱如使用捻度大的经或纬则称“绉纱”或“榖”。平纹纱采用特殊的穿筘方法,即两根经纱穿一筘再空一筘,形成轮廓清晰的方形孔眼,故平纹纱有时也被冠以“方孔”、“方空”或“方目”之名。使用绞经组织的丝织物大约要迟至宋代方命名为纱。使用绞经组织的纱(即现代意义的纱)可分素纱和提花的花纱。素纱采用两根经纱为一个绞组的“一绞一”纱组织,其变化主要表现在纱线支数、捻度、密度以及染色整理等方面。花纱中以单色的暗花纱为多,但是也有加金织彩的品种。暗花纱中的典型品种有亮地纱、实地纱和芝地纱等。纱织物组织质地轻薄,密度虽小,但由于其组织为绞经组织,经线绞转形成纱孔,因而结构稳定不易疵裂,且透气性好,适于制作夏季服饰。
殷墟妇好墓及河北藁城台商墓中出土的纱残片已有3 000余年的历史,平纹纱较早实物也见于辽宁朝阳魏营子西周早期墓葬。平纹纱很早就用于制作服装,《周礼》记载周代王后六服之一为“素纱”。春秋战国时期,纱的生产已普遍,湖南、湖北等地出土的此时期的纱实物较多。两汉时期纱织技术更为精细,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丝缕极细,薄如蝉翼,仅重48克,反映了当时高超的织造工艺。汉以后纱品种渐多,除素纱外又有提花、绣染及贴羽等,并开始用于官服,《隋书 礼仪志六》记载素纱用于百官朝会礼见之服。唐代,服饰尚轻薄,纱、罗等织物用量日增,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绛色轻容纱和绛色印花纱残片,前者质地轻柔,染作绛红色,即是《唐类苑》中所说的“轻容,无花薄纱也”,是一种方孔纱;后者采用古称“夹缬”的镂空型版双面防染的印花技术,体现了当时发达的织纱及染色技术。宋代织纱以两浙路等地区为主,纱的名目众多,并开始采用绞纱和提花并用的技术生产,这种绞织的纱织物比之前平纹方孔纱的织造复杂,需要提花束综装置和绞纱装置配合使用。元代开始织造起绞的织金纱,起源于宋代的纳纱绣在元代也不乏精品。明清时期,除方孔纱、提花纱外,还出现了织金纱、妆花纱。此外,又利用“一绞一”和平纹两种基本组织相互搭配和调换,新创直径纱、实地纱、芝麻纱、春纱、香云纱等。
图1为清黄寿字纹黄直径纱镶边单袍。衣长139厘米,腰宽75厘米,袖长61厘米,下摆宽112厘米。圆领,大襟右衽,直身,平袖,袖長及肘,不开裾。黄色直径纱地上织暗“寿”字纹,领、袖、襟镶边3道,分别为蓝地“卍”字织金缎,黑、蓝纱地花绦边。月白色暗花缎袖。襟缀珐琅扁圆扣5枚,领口缀圆铜扣1枚。国家二级文物。
直径纱,也称直地纱,是一种纬线粗于经线,以二经绞纱为地、以平纹为花的本色地上织本色花的暗花丝织物,属纱罗组织。外观方孔状,纬线基本不加捻,较粗,有的纬线比经线粗1倍或更多,经线一般为正捻,较细,经密大于纬密。直径纱最迟宋代已出现,清代盛行,纱孔规矩细密,通透挺括,穿着凉爽舒适。因具有均匀而疏朗的方孔,容易数着纱孔绣纳,较易操作,明清时期常用作纳纱绣的底子。
图2为清月白实地纱团鹤单褂。衣长127厘米,腰宽67厘米,袖长65厘米,袖口宽25厘米,下摆宽106厘米。月白色实地纱面料上暗织海水仙鹤纹及云纹,领、袖、襟镶边2道,分别为黑色江绸、黑缎地蓝色花蝶绦边。领缀铜鎏金圆铜扣1枚,襟缀蓝色珐琅花式扣5枚。国家二级文物。
实地纱,为清代的一种暗花纱织物,是在经纱上提花的纱织品。无纹饰的地部为平纹交织,密度较大,显花的部位为左右两根经线相纠绞交织,密度较小,形成纱孔,虽为单色,也能显现纹饰,因花纹孔眼较地子为多,故名实地,有别于绞经地组织上起平纹组织的亮地纱。清代多以实地纱制作男女衣衫裤裙。徐珂《清稗类抄 服饰》:“朝服之宜忌:夏不得服亮纱,恶见其肤也。以实地纱代之,致敬也。”
实地纱地组织都是平纹,经纬线排列有3种:一是纬线较粗,纬距大,经线跨度长,形成长方形的平纹;二是经线为2股或3股并用时,粗度与纬线几乎相同,形成正方形的平纹;三是经线细,2根靠得近,与另2根相距较宽,形成经线两两为一组的平纹外观。实地纱的花纹组织也有4种织法:一是整个花纹以“一绞一”组织显花;二是花纹轮廓是“一绞一”,花纹内部为平纹组织;三是花纹轮廓为“一绞一”,而轮廓内以纬抛线组成花纹;四是以3枚纬左斜纹显花。
图3为清月白芝麻纱暗竹梅灵芝镶绦边单袍。衣长135厘米,腰宽68厘米,袖长68厘米,袖口宽26厘米,下摆宽110厘米。芝麻纱面料上暗织梅花、竹枝、灵芝纹样。领、袖、襟镶边4道,分别为藕荷缎边、黑透纱回纹绦边、藕荷缎边、藕荷丝线及黑丝线缠盘花绦边。领缀铜圆扣1枚,襟缀铜镂空花纹扣5枚。国家二级文物。
芝麻纱是利用实地纱的平纹地与直径纱绞织的方孔相结合,形成一颗颗芝麻粒状,故名。其组织是4组或6组经线(一组为一地经、一绞经)和1根纬线相绞织,形成一粒芝麻状纹,其上下左右都是“一绞一”的平纹组织。织成芝麻状纹所需经纬线的根数不固定,要按芝麻状纹的大小而定,有时为4组经线,有时为6组或8组经线和1根纬线相绞织,所以能织造出芝麻状纹大小不同的芝麻纱。清代盛行,宫中夏季男女服装多以其制作。
图4为清玄青泰西纱大洋花夹坎肩。衣长56厘米,下摆宽61厘米,肩宽34厘米。圆立领,无袖,琵琶襟,身长齐腰,左、右及后开裾。玄青色泰西纱面料上织大洋花,体现了西洋服饰风格及纹样的影响。其花纹为七枚三飞缎纹,外观光亮,其地纹为绞织的纱孔,外观较暗,形成质地与明暗的对比以显花。领、襟镶3道窄细蓝缎边。衬月白绸里。领、襟缀5枚蓝色丝缎扣袢。国家三级文物。
泰西纱为清晚期采用西方进口织机织造,在纱地提本色花或彩经显花,局部加彩妆花的纺织品。从故宫藏品看,泰西纱的地组织有平纹、缎纹、绞织的纱孔纹3种,因为以不同组织显花,外观效果也不同。除使用各色经、纬纱线以构成多彩图案外,还在同一绞组内使用异色的地经和绞经以造成一种合色线的效果。宫中常以泰西纱做夏日单衣。
清晚期丝织品为出口需要设计了一些受西方喜爱的“洋花”纹样,也有按买方要求专门设计的。泰西紗多花卉纹,风格受到欧洲罗可可艺术乃至“新艺术”的影响。花卉纹多为所谓“大(小)洋花”,如牡丹变成了尖花瓣,莲花变成了圆花瓣等,这也成为泰西纱的一个特点。泰西纱体现了近代中国丝织物受西方文化影响,运用及吸收了一些外来组织结构及纹样。同时,由于进口织机机械化程度较高,织造出的泰西纱外观与现代织物较为近似。
图5为清湖色香云纱彩绣竹枝团寿女单袍。衣长124厘米,腰宽68厘米,袖长64厘米,下摆宽100厘米。圆领,大襟右衽,袖长及肘。香云纱料上彩绣竹枝及团寿纹,寓意“祝寿”。领、袖、襟镶边4道,分别为石青地福字梅花织金缎、彩绣竹枝卍寿字黑绸边、藕荷色织花绦、蓝黑线织花绦。领缀圆铜扣1枚,襟缀白玉团寿纹扁圆扣5枚。国家二级文物。
香云纱又名薯莨纱、莨花纱、云纱,是一种表面乌黑光滑类似涂漆,且有透孔小花的丝织物。因穿着走动时摩擦作响故称“响云纱”,美称“香云纱”。道光年间广东南海地区开始织造,用桑蚕丝以绞纱组织提花,织成胚绸,再以薯莨汁液浸染,经晒莨、过河泥、水洗等30余道工序制成。薯莨汁液中鞣质与河泥中铁盐反应,在织物上产生染色效果。织物一面为鞣质染成的浅棕、浅黄、浅褐等色,另一面为薯莨汁液与河泥作用染成的黑色。织造时的“透孔提花”工艺,使织物产生透气小孔。香云纱不仅黑亮挺阔而且凉爽透风,易洗、易干,驱蚊虫,适合岭南湿热地区穿着,风靡一时。香云纱染色工艺周期长,受光照、温湿度等因素影响,每匹面料的色泽及颜色深浅都有所不同。完成全部工序至少半月时间,且均需手工操作,产量极低。
图6为清黄羽纱单马褂。身长67厘米,腰宽76厘米,下摆宽86厘米,袖长77厘米,袖口宽25厘米。男款马褂。圆领,对襟,平袖,袖长及肘,四开裾。领、襟缀铜镀金錾花扣5枚。国家二级文物。
清代,明黄色的马褂俗称“黄马褂”,面料有缎、纱、绸等,素色或暗花,无彩绣。除御用外,近臣、侍卫、勋臣及有军功者都可准穿或赏穿。《清稗类钞》:“凡领侍卫内大臣、内大臣、前引十大臣、护军统领、侍卫班领,皆服黄马褂……其御前、乾清门大臣、侍卫及文武大臣,或以大射中侯,或以宣劳中外,必特赐之,以示宠异。”福格《听语丛谈》:“勋臣军功有赏给、赏穿之分,赏给只赐一件,赏穿则可按时自做服用,亦明黄色。”此外,正黄旗官兵穿用之马褂并非明黄色,为金黄色。
羽纱,即羽毛纱。清宫档案及清代笔记、小说都有记述。故宫所藏有清代康熙到光绪的羽毛纱服饰及面料,颜色多样,均为单色调。材质一种全为羊毛织成,多制为外衣、雨具和铺垫类等;另一种以无捻度的蚕丝做经纱,以较粗的羊毛做纬纱,结合两种材料各自优点织造。羊毛保暖性好,却粗糙不适合贴身穿用,羽毛纱经密远高于纬密,表面几乎全为蚕丝包覆,可贴身穿用,且滑爽舒适,保暖性也比单纯的蚕丝织物好,面料硬度和抗皱性也有提高。清代羽毛纱、羽缎均来自海外。王士禛《香祖笔记》:“羽纱、羽缎,出海外荷兰、暹罗诸国,康熙初入贡,止一二匹,今闽广多有之,盖缉百鸟氄毛织成。”其所说的织成方法为臆断。对现代纺织面料而言,人们更关注原材料改性和组织结构改变,像羽毛纱这种充分发挥原材料本身优点、结构简单的织物设计理念值得效仿。 2 缂丝
缂丝是一种融绣织为一体的彩色平纹丝织物。织造时将本色经线分布固定,将图案纹样以墨线勾稿画于经线面上,或将彩色画稿衬托于经线底部,用各种装有不同色纬的小梭,按图稿之色分段挖织,织物表面只显彩色的纬纹和单色的地纬,正反两面花纹与色彩一致。因采用局部回纬织制,纬丝不贯穿整个幅面,花纹与素地及色与色之间呈小空或断痕,如雕镂之貌,故名缂丝。缂丝称谓历来不同:字书《玉篇》释“缂,紩也,织纬也”;宋代庄绰《鸡肋篇》、明代张应《文清秘藏》、曹昭《格古要论》、高濂《遵生八笺》等书均作“刻丝”;元初周密《齐东野语》与明初陶宗仪《辍耕录》等写作“克丝”;宋代洪皓《松漠纪闻》、吴自牧《梦梁录》等书称“剋丝”;清《石渠宝笈》、《秘殿珠林》均做“缂丝”。因缂、刻、克、剋4字音同,字互假借,错杂而用。
楼兰汉代遗址出土有缂毛织物;新疆洛浦赛伊瓦克汉墓出土的东汉时期人首马身纹缂毛残片、人面纹缂毛残片以及缂毛鞍毯等,以平纹为基础,纬线显花组成地纹,缂织形象生动,缂毛技艺已相当成熟;吐鲁番阿斯塔纳唐墓出土的舞女俑腰部围系缂丝腰带,以8种颜色的纬丝在绿色地上以通经断纬织法织出几何纹样,技巧娴熟;宋代缂丝工艺进一步发展,多为摹缂名家书画,纹理匀细,风格写实,北宋定州缂丝及南宋淞江朱克柔的缂丝均负盛名;元代缂丝较宋代粗放,多参织金线缂织御用服饰及佛像、御容像等;明初禁奢侈,缂丝除用作敕制、诰敕之外,不得制作衣物,宣德后禁令渐弛,苏州等地出产者为上品,常用来制作帝后御服,也用于官服及补子;清代乾隆年间,缂丝再度盛行,产量增加,皇室缂丝用量大增,帝后袍服、官服、补子、活计等服饰多有使用,也有迎手、褥、垫等生活用品及缂丝书画等艺术品,种类丰富,缂织精美,精品之作颇多,成为继宋之后缂丝发展的又一高峰;晚清国力衰微,缂丝需求量减少,精品缺乏,同时,为降低织造成本,以画代织,有的甚至只缂织物象廓轮,其余色彩皆添笔描绘,缂丝工艺日见式微。
图7为清绛色缂丝五彩云幅寿金龙袍料。全长298厘米,衣长149厘米,全宽130厘米,下摆宽130厘米,袖长132.5厘米,袖口宽38厘米。大襟右衽式。在绛色经丝地上以五彩纬丝彩缂云蝠暗八仙、十二章及金线缂长寿、团寿字和金龙9条;下摆缂海水江崖及八宝纹饰。缂织技法以平缂、搭缂为主,还以凤尾戗缂织浪花,长短戗法缂织立水。缂工平薄精细,色彩丰富,捻金匀细。龙纹生动,具浮雕感。国家二级文物。
缂丝经纬密度不高,牢度不强,缂丝制作的衣物并不耐穿用,更多的是为彰显身份与财富。清代帝后春秋礼服多以缂丝制作,随着缂丝产量增加,贵戚及官宦人家眷属也得穿用。清代龙袍有黄、蓝、绛、香4种颜色。其中绛色被奉为“福色”,绛色龙袍可穿用于佳节喜庆等场合。
图8为清明黄彩缂菱形藕节卍字金团寿氅衣。身长142厘米,腰宽74厘米,袖长58厘米,下摆宽117厘米。圆领,大襟右衽,平袖,直身式袍。左右开裾至腋下,鑲饰如意云头。明黄地满缂菱藕、正卍字、金团寿纹饰。领、袖、襟镶边4道,分别是黑地织金卍字缎、蓝缎彩绣菱藕、正卍字金团寿纹绦,藕荷色花蝶绦。衬袖月白色绸,彩缂纹样同面料。内衬蓝绸里。领口缀圆铜扣1枚,襟缀鎏金扁铜扣1枚(缺失3枚)。国家二级文物。
此氅衣袖长及肘,折叠层数多达4层,为晚清服饰装饰特点之一。晚清女装缘饰突出,最宽的一道缘饰为手工刺绣,图案同面料,颜色与面料反差较大,大多深于面料颜色,以衬托面料的华丽及绣工的精致。此衣纹样构图繁而不乱,设色艳而不俗,雅致恬淡中彰显皇家服饰的华美富贵。
图9为清绛紫缂金银四合如意团寿棉坎肩。身长52厘米,下摆宽63厘米。立领,琵琶襟右衽,无袖。绛紫色经丝地上以赤黄圆金线和银丝线缂织四合如意云纹及卍寿字纹。内衬蓝绸里,领口缀铜鎏金錾花圆铜扣1枚,襟缀铜鎏金扁圆币式扣4枚。国家三级文物。
四合如意云纹是以单体如意形为基本元素,从四周斗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四合如意纹,明代起成为典型丝绸纹样,称“骨朵云”。清代,四合如意云纹常与其他纹样图案组合,表达多种吉祥涵义。此坎肩为四合如意云纹与卍寿字组合,寓意“万寿如意”。
图10为清绿缂丝菊花夹坎肩。身长59.5厘米,下摆宽62.2厘米,肩宽40厘米。女款坎肩,圆立领,琵琶襟右衽,左右开裾,无袖。浅绿色地上以深浅不同的蓝、紫、白色丝线缂织折枝菊花纹样。菊花叶脉轮廓、阴阳向背及花瓣蕊丝蜷曲等形态把握准确。构图飘逸,线条流畅,设色和谐朴素。上下襟相交处菊花纹样契合精准,不失毫厘。石青织金缎缘边,立领以窄细黑缎缘边。内衬浅绿绸里。领、襟缀黑色丝扣絆5枚。国家三级文物。
折枝纹是以局部反映整体的装饰纹饰,以数枝折枝花果展现花繁似锦的艺术效果,景色开阔辽远,画面空间灵动,视觉效果得以延伸。菊花傲霜耐寒,颇受喜爱。明清时期菊花纹样流行,慈禧喜爱菊花,宫内妃嫔为博欢喜,着菊花纹样服饰成为时尚。此坎肩为晚清制品,其装饰纹样与当时的宫廷时尚不无关联。
3 绒
也称丝绒,为起绒丝织物,表面密布紧密的绒圈和绒毛。与经纬结构的织物不同,绒是由挺立的绒毛(圈)与经纬平面组成,耐磨性强,早期多用作滚边。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铺绒绣锦,为内棺外表四周的装饰,以烟色绢为地,用朱、黑、烟3色丝线绣成,是我国最早的铺绒绣锦。其组织结构、花纹与经锦相同,为经四重组织,利用假织纬起绒,类似后来漳绒、天鹅绒的织造技术,可认为是丝绒的发端。唐代有栽绒丝毯,南宋有绒背锦、茸纱,元代有“怯绵里”剪绒。漳州、泉州一带唐宋时蚕桑业已很发达,元代漳州的漳绸名扬四海。明代,漳州丝织业者将原有的织造漳绸的木机加以改造,增设提花楼装置,开始织造漳绒(天鹅绒)、漳缎。明清时期织绒技术提高,南京、苏州等地已能生产多种漳绒织物,丝绒品种较多,有漳绒、漳缎、建绒、倭绒、新疆玛什鲁布等。
漳绒有花、素两类。素者表面全为绒圈,每织入一粗两细的三纬后,即织入一根假织纬;每织10米左右,即将织物取下,放于楯板上拔出起绒纬,成为毛圈绒。花者则绒圈、绒毛兼具,用起绒杆将经线织成绒圈,之后在织物上绘花,再根据需要将图案处的绒圈割断,形成紧密簇立、色泽柔和的绒毛,利用绒圈与绒毛的不同纹理显花,具有花地光度反差强的装饰效果。花漳绒又有亮花、暗花之分,图案多为清地团龙、团凤、五福捧寿,及花鸟、博古等,织地常用凹凸来表现,色彩以红色、杏黄色、蓝色、紫酱色、棕色为主。
漳绒绒毛或绒圈紧密耸立,织物挺实,坚牢耐磨,富于毛感,色泽柔和,不易褪色,弹性好,适合制作礼服、礼帽、马褂、坎肩等外穿服饰。漳绒纹样与边饰是按照身材尺寸定织的,制作成衣时,只需按衣边轮廓裁剪缝制,不需另外装饰其他材质和花色的衣边。漳绒织造复杂,流传极少,故宫藏品数量也不多,弥足珍贵。
图11为清草绿漳绒斜万字夹坎肩。身长63厘米,肩宽41.5厘米,下摆宽74.2厘米。男款坎肩,立领,无袖。草绿色漳绒为面,绒起花,前胸片中央织斜卍字纹,周边素织杂宝纹及花卉纹。花纹清晰,富浮雕感,割绒规矩平齐,绒圈地匀细。内衬蓝绸里。襟缀机制币式铜扣13枚。国家三级文物。
此坎肩为一字襟坎肩,因前襟于胸部横开,外观为“一”字形,故名。胸、背两片组成,襟钉缀纽扣7粒,两腋下各3粒,共13粒,故又称“十三太保”。由清代武将所着巴图鲁坎肩演变而来,晚清盛于京师,多为男用。《清稗类钞》:“京师盛行巴图鲁坎肩,南方称为一字襟马甲,例须用皮者,衬于袍套之中。觉暖即自探手解上排钮扣,而令仆代解两旁钮扣,曳之而出,藉免更换之劳。”
图12为清绛红漳绒团万蝠纹夹坎肩。身长59.3厘米,下摆宽68.4厘米,肩宽43厘米。绛红色漳绒为面,以绒圈和割绒两种织造手法素织“卍”字、蝠纹、团“寿”字组成团花。边饰为“卍”字纹,与面料图案同时织造。内衬蓝绸里。领、襟缀铜鎏金錾花扁圆铜扣13枚。国家三级文物。
蝙蝠纹为传统吉祥图案,始于秦汉,历代沿用,清代尤盛。蝠谐音“福”,被视作幸福、富裕的象征,服饰上广泛用于衣冠、鞋履、首饰、挂佩等的装饰。清代,上至帝后朝服,百官命妇的补服,下至庶民常服都可以此为饰。“卍”字原为一种符咒、护符,后被印度佛教用作吉祥标志,是“太阳”或“火”的象征,梵文意为“吉祥万德之所吉”。佛教传入后,广泛用作装饰纹样。唐武周时定其读音为“万”,寓意“富贵不断”、“富贵万年”,明清服饰广为应用。此坎肩纹样为两个“卍”字组合为团“寿”字,周围环绕蝙蝠,边饰也为“卍”字纹,共同表达“万福万寿”吉祥涵义。
图13为清月白地百蝠漳缎。全长14尺,幅宽74厘米。月白色缎地起蓝色绒花,绒花为蝙蝠与蝴蝶纹样,蝠谐音“福”,蝶谐音“耋”,组合纹饰表达“福寿”吉祥寓意。国家三级文物。
清初海禁,漳州丝织艺人多有至江浙谋生者,带去漳绒、漳缎织造技术。顺治、康熙年间苏州工匠吸纳漳绒起绒技艺,结合苏缎工艺,采用缎纹组织,引入云锦大提花图案风格特征,应用束综提花织机提花原理,根据绒织物的结构特点,制织出一种新型织物。它既是贡缎地,又具有类似云锦的大提花,且花纹图案织成绒结构,工艺源于漳绒,故名“漳缎”,比漳绒更立体、更突显出绒的魅力。漳缎织造必须采用束综提花机,地组织一般为八枚经缎,2组经线和4组纬线交织。其工艺复杂,起绒及划绒均需手工操作;绒经送经方式独特,采用特殊的“挂经机构”――“绒经架”装置,织造时须由挽花工和织工2人配合,尤其是以“假纬”投梭织造并“划绒”工艺,必须手工操作,故漳缎产量不高。康熙时期即为贡品,直至鸦片战争前后,其生产稳定,供应内廷及百官制作衣物,这也是漳缎生产的全盛时期。
4 呢
又作“尼”,是以粗絲或动物毛为原料织造的织物。织造时利用经丝和纬丝的不同浮长,使织物表面呈现毛感,质地厚实,适合制作外衣。呢,本指毛织物,“呢”作织物名称并不见于《说文》、《皋韻》、《玉篇》等字书,可以说汉代前并无这一用法。新疆出土的周代彩色盘羊纹毛织衣物残片,毛面以5种不同色调分开排列盘羊形象和X形符号,图案美观,色调和谐,反映了当时毛织物的织造水平。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有“隋炀帝宫中有云鹤呢披袄子以燕居”句,实则此书大多抄自唐代苏鹗《演义》。服饰专家包铭新认为:隋唐时期汉语中夹杂很多西北少数名族词汇,此处“呢”应为当时某少数民族对毛织物称呼的音译。宋黄庭坚有“寒赠紫驰尼”诗句,南宋《思陵录》中也有使用“纹尼”的记载。
明清以来,欧洲等西方国家输入的毛织物被称为“呢”,有哆罗呢、哈喇呢、镜面呢、直贡呢、华达呢、花格呢等品种。《红楼梦》中有哆罗呢及雀金呢的描写。这里考释一下雀金呢:此种织物并非“俄罗斯国拿孔雀毛拈了线织的”,彼处也并非孔雀的栖息地。雀金呢实为江宁织造以绸或缎为面,用孔雀羽捻线作铺绣织造出的一种龙袍面料。曹氏青年时期应见过,甚至家中有私留的面料,故《红楼梦》中隐笔写作俄国呢料。故宫藏清代龙袍及袍料即有此种面料制作的,或局部使用了此种工艺。
明清时期服装面料以丝织物为贵,庶民衣料则为棉布,进口毛织物发展缓慢。鸦片战争后,对外贸易中心转移到上海,多家洋行在上海设行,销售的大宗货物就包括哆罗呢、哈喇呢、哔叽绒、羽毛缎等毛织品,官宦庶民都可使用。辛亥革命后,民族毛纺织业发展缓慢,而中山装、中式袍褂等服装的制作以毛料为主,于是出现了代替毛料的织造厚重的仿毛丝织物――呢类丝织物。1912年杭州制织的一种仿毛丝织物取名“丝呢”,由此衍生发展而成的诸如大伟呢、丝直贡呢、东方呢等丝织物,都以呢命名。建国后80年代纺织部试行的丝织物分类名称标准,将“呢”定义为:采用或混用各种基本组织及其变化组织,表面少光泽、质地丰厚似呢的丝织物。 图14为清红呢料行袍。长141厘米,腰宽74厘米,下摆宽102厘米,袖长94厘米,袖口宽22厘米。行袍以素面哆罗呢为面料,衣长过膝,色用大红,鲜艳醒目。立领,大襟右衽,前后开裾,无箭袖,缺襟式袍。领、襟缀鎏金铜圆扣9枚,后腰部两侧各有圆铜扣1枚。国家三级文物。
哆罗呢,又名哆罗绒,以羊毛为原料,组织有平纹和斜纹,以斜纹居多。先按既定组织织造,再用特制工具在织物表面捣毛,使织物呈现毛绒状,再经染色。质地柔软易于施加印花和刺绣等工艺。清代哆罗呢主要是向荷兰等西方国家购买,也有西方使节和口岸地方官员的进贡。
清代皇帝行服中的行袍,通常素面暗色,色彩鲜艳醒目者少,纹饰也简单。皇帝与扈从臣工的行服袍式样相同,面料及里子不同。右侧衣裾短1尺,骑马时可将短裾系扣解开,有的行袍可将短裾扣系腰际,以利腿部活动。不骑马时短裾可与下部掩襟扣系,作常服使用。立领可拆卸,秋冬季多用以裘皮制作的立领,春夏季不装立领,利于骑马时领口散热。行袍的设计体现了满族对服饰实用性的注重。
图15为清红呢彩绣花卉炕单。长367厘米,宽73厘米。面料为红色哆罗呢料,其上彩绣蓝色缠枝莲纹,回文石青缎缘边。炕单通体以串枝莲花为主体纹样,象征富贵吉祥连绵不断。花、叶的形态,阴阳向背,花叶用色等都有所变化,不显呆板单调。莲花在佛教中象征西方净土,为灵魂孕育之处,寓意美、爱、长寿、圣洁等。国家三级文物。
清代杨宾《龙江三记》记载入关前满族居室特点为“屋无堂室,敞三楹,西南北土床相连,曰卍字炕”,并“炕上用芦席,席上铺大红毡”,此处大红毡即为炕单。以毛织物制炕毯最早可追溯到“尧作毯”的记载。古代早期席地而坐,为隔凉防潮出现坐垫、坐毯,后来又在炕、床之上铺用毯子,就是炕毯。清入关后,仍保持原有民族习惯,设炕,炕单也成为室内布陈必备。此外,如遇战争或木兰秋狝,居于帐幕中,炕毯更成为主要坐卧具。清宫廷用炕单多以漳绒、呢等材料制作,其来源为江南三织造定造、地方官员进贡及外国进献等。
图16为清黄哈拉呢平金龙彩绣云蝠纹佛幔。长132厘米,宽95厘米。佛幔面料为黄色哈拉呢,分左右两幅,左右两幅各平金绣金立龙1条及火焰宝珠半颗,金龙形态生动,弓身弩背,腾挪跳跃,争夺之势活灵活现。龙纹四周绣蝙蝠纹、如意云纹及勾莲纹。下部彩绣海水江崖纹。佛幔横眉为红色哈拉呢制成,其上平金绣二龙戏珠、三蓝绣云蝠纹及火焰珠。横眉镶边1道,其上绣花鸟纹开光,开光形状多种,极具装饰效果。国家三级文物。
哈拉呢,也作“哈喇呢”,清代由西方国家输入的毛织物,质地厚重、挺括,可制作外褂、马褂、轿衣、地毯、雨衣等,晚清至民初的史料及笔记、小说中多见记载。
图17为清灰哈拉呢彩绣云鹤女夹袍。身长145厘米,腰宽74厘米,下摆宽110厘米,袖长96厘米,袖口宽47厘米。灰色哈拉呢料制成,清代后妃秋冬季穿用。圆领,大襟右衽,平袖,直身式袍。衣面满绣白色团鹤及蓝色朵云纹,间绣绿色蝙蝠图案。领、襟镶边3道,分别为浅蓝色缎窄滚边、黑缎彩绣云鹤、蝙蝠纹镶边、暗斜卍字绦边。腋下施如意云头纹镶边。袖里为白缎彩绣云蝠、仙鹤图案。袍内衬蓝绸里。领、襟缀鎏金铜圆扣4枚。国家二级文物。
此袍面以鹤、蝙蝠纹为主体纹样。古时鹤被视作羽族之长,有“一品鸟”之称,常用做服装纹饰。因鹤长寿,故有“鹤寿”之说,与蝙蝠构成图案,含“福寿”吉祥涵义。
图18为清玄青丝绒月白天竹桃纹夹马褂。身长53厘米,腰宽52厘米,下摆宽56厘米,袖长50厘米,袖口宽20厘米。马褂立领,右衽琵琶式襟,平袖端。以玄青色丝绒为面料,其上起花,纹样为月白色天竹纹和折枝桃纹,寓意“祝寿”。内衬蓝绸里。领、襟缀铜圆扣5枚。国家三级文物。
玄青,亦作“元青”,深紫近黑,明清时期常用。清代避康熙帝玄烨之讳,改“玄”为“元”。琵琶襟亦作“琵琶衿”,服装开襟形式之一,衣襟开于衣服的右侧,但右下裁缺一截,形成曲襟,轉角之处呈方形,与缺襟袍相类,流行于清代。多用作行装,以便乘骑,后来成为单纯的装饰,男女之服均可用,马褂、马甲使用较多。徐珂《清稗类抄€贩巍罚骸奥砉又医蠖倘倍匀缛苯笈壅撸慌媒舐砉樱蛞辔街蝗苯蟆!?
5 裘皮
裘皮服饰在我国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古代官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周开始,即视地位高低选取不同的皮料及装饰,如天子用狐白裘,诸侯用狐黄裘,士人用羔裘等。先秦文献中有关冠服制度的记载也有关于裘皮服饰的。裘皮服饰虽属历代礼仪服饰之列,但因丝绸生产的发展,及其在汉文化中的影响和地位,裘皮服饰的发展相对显得比较迟缓。北方少数民族多从事游牧活动,裘皮服饰往往较多地带有少数民族文化色彩,逐渐变成北方少数民族服饰的象征,北朝、五代、辽、金、元等时期,裘皮服饰作为少数民族服饰对汉民族及其它民族服饰的影响较多。宋应星《天工开物》载“凡取兽皮制服,统名曰裘。贵至貂、狐,贱至羊、麂,值分百等”,记载了明代衣裘的情形。
清代,裘皮服饰进一步发展。东北地区满族等民族有其游牧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识和生产方式,崇尚兽皮、喜穿皮服;入关后,满族衣皮之风一如往昔,且借助汉族发达的制皮工艺,变得更为讲究,裘皮服饰演变为带有等级观念的一种显赫华丽的服饰。满族衣皮之风对汉族服饰也有影响,正如叶梦珠《阅世编》所说:“自顺治以来,南方亦以皮裘御冬,袍服花素缎绒价遂贱。”总体上看,满族服饰材料由最初的各种动物及鱼类皮革起步,尔后接纳中原纺织技术,丝、棉、麻等材料逐渐成为服饰主体材料。
清代典章制度对上自帝后下至庶民衣皮都规定详细。裘皮有细裘、粗裘之分,貂、狐、羔皮、猞猁狲、海龙皮、獭皮、虎、豹皮等为细裘,皇室及文武官员按等级依寒暑更替,次序服用,不得混淆;鹿、狼、猪、马、狗皮等为粗裘,为宫中地位等级较低者或庶民穿用。各类毛皮材料制作的衣裤、坎肩、帽靴、袜子、手套、荷包等满族服饰,及被褥、坐褥、帐幔、鞍垫等其它生活用品,加施彩绣及镶滚,做工精致,表现出极高的艺术才能。 图19为清杏黄缂丝云水金龙羊皮接银鼠皮袍。身长142厘米,腰宽72厘米,下摆宽115厘米,袖长104厘米。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四开裾,石青色箭袖。杏黄丝地上彩缂云蝠纹及金龙九条。领、袖镶石青色缂蓝色行龙、云蝠八宝、海水纹边。下摆缂织立水江崖及八宝纹,袍内衬上施羊皮下接银鼠皮,为大小不等的小块拼接。袖口紫貂出锋。襟缀鎏金圆铜扣4枚。袍上系北京故宫旧签,书“道光126号”,故为道光帝御用皮袍。国家二级文物。
出锋,也称“出风”,是在毛皮服装的领、袖、襟、摆部位露出裘皮,以弥补贵重毛皮衣料藏而不露、锦衣夜行之憾。出锋毛皮为皮桶本身的称本毛出锋,也可与皮桶不同,且常优于皮桶毛皮。因出锋效果与镶滚类似,而起绒丝织物外观又类皮毛,故清代服饰也常见以丝绒镶滚代替出锋。
银鼠,也称石鼠,分布于东北地区,体长150~250厘米,尾尖有黑尖毛,皮色如雪无杂毛,润泽光亮。皮板柔软可制冬衣,辽金元时期即为贵重毛皮。清初规定官员七品以上方可服用。康熙初年价甚昂,后禁令渐弛,其价渐贱,穿者日众。
图20为清香色绸羊皮斗篷。身长130厘米,内层棉袄身长71厘米,下摆宽78厘米,袖长67厘米,腰宽70厘米。斗篷对襟,后开裾,领加褶,圆立领镶灰鼠皮。斗篷外层宽大,长及膝下,以香色暗花绸为面,内施羊皮里;内层为宽平袖香色羊皮小棉袄,其上扣袢2排,缀铜扣6枚。内外两层于领口及后摆处联成一体。外层在领口处做襞积,打褶,呈上窄下宽状。穿着时穿上小棉袄,随意系上小棉袄任意一排扣袢,斗篷即自然披于肩上,穿着柔软舒适。斗篷缀鎏金圆铜扣5枚。国家二级文物。
斗篷对襟,直领或圆领,下长至膝,又名“莲蓬衣”、“一口钟”、“一裹圆”,满语称“呼呼巴”,是披搭于肩的无袖外套。其制由蓑衣演变而来,最初多为棕麻编织,以御风雪。明清时期以布帛制作,官庶、男女皆可穿著以御雨雪。清帝穿用的斗篷为冬日便服之一,与百姓穿用斗篷不同,分内外两层,颜色为明黄、杏黄色。清代妇女穿著斗篷者渐多,清末民初成为较为流行的交际之服,后为大衣取代。
圖21为清貂皮都什希。全长100厘米,腰长18厘米,腰宽78厘米。雪貂皮为面,皮质柔软,毛锋茂密,拼接均匀。前部正中开裾,分左右两幅,外观弧形似围裙。两幅上部以石青色横幅棉布缝连,棉布两端有长带,可围系于腰际。内衬浅月白色小纺绸里,里子中部各置一条横向蓝色丝带,每条丝带近开裾处各有铜镀金素面扣1枚,尾端缝缀扣袢4个,用来调节行裳围于腿部的松紧。国家二级文物。
皇帝行服包括行褂、行袍、行裳3种。行褂、行袍为上衣,行褂穿于行袍之外。行裳是下裳,围系于腰际而垂下,是行服的一部分。“都什希”为“行裳”的满语音译。皇帝出行、巡幸及围猎骑马时穿用,系于行服袍之外,御寒及保护腿部。皇帝、王公和官员的行裳形制相同,不同季节分别以素缎、羽缎、呢、裘等材质制作。
貂,也称貂鼠,分布于东北地区,大如獭,尾粗毛长,皮毛轻软,保暖性极好,可制冬衣、暖帽等。毛色多种,黑者为贵。清赵尊路《榆巢杂识》:“貂产乌拉诸山林中,索伦人以捕貂为恒业,岁有贡额,第其等以行赏。冬时供御用裘冠,毛色以丰厚纯黑者为上,紫次之,黄又次之。毛润泽而香,由喜食松粟之故也。”
图22为清明黄绸貂皮皮马褂。长100厘米,腰宽63厘米,袖长63厘米,下摆宽86厘米。男款皮马褂,清代皇帝便服之一。圆领、对襟、平袖,后开裾,衣长至膝下。貂皮制作,皮质柔软有光泽,皮面镶饰10余处白毛团。领口以石青缎缘边。马褂另一面以明黄色江绸为面,其上暗织海水江崖、卍字、磬、飘带、云纹等纹饰,谐音“江山万代”。领、襟缀鎏金圆铜扣5枚。以皮毛拼花、绸面纹饰、钮扣钉缀方式等情形可知此马褂为两面穿用。为出行时穿用,仍具行服褂的意义。国家二级文物。
清代皮马褂有3种类型:一是一面为名贵皮毛,一面为暗花缎、暗花绸等面料;二是里、面均为绸缎,以皮毛条镶为缘饰;三是里外均为皮毛,俗称“里外发烧”。《清稗类钞》:“皮外褂、马褂之翻穿者,曰翻毛,盖以炫其珍貴之皮也,达官貴人为多。其皮大率为海龙、玄狐、猞猁、紫貂、干尖、倭刀、草上霜、紫羔。而有丧者之所衣,则为银鼠、麦穗子。”
图23为清月白地青百花面缎天马皮袍。身长124厘米,下摆宽84厘米,腰宽57.5厘米,袖长68厘米。袍料为月白地青色百花缎,饰变形菊花纹样。袍内施白色天马皮里,灰鼠皮领。缀青丝缎扣袢4枚。国家二级文物。
天马皮,为狐腋下的白色皮毛,质地柔软,极为保暖,古人多用以制裘,为珍贵衣料。一说为狐腹之毛,《嘉庆一统志》之《奉天府五€吠敛罚骸吧澈硇∩祝ぜ茫诟瓜抡呶炻砥ぃは抡呙谠票怨笾亍!卑陆淌谟小疤炻矸褐赴咨该⒉惶刂改持侄锩ぁ敝怠?
图24为清金丝猴皮坐褥。全长118厘米,宽53.3厘米,为两张金丝猴皮拼接而成,毛色艳丽。国家三级文物。
金丝猴又名金线猴、金丝狨等,体长53至77厘米,头顶毛深灰褐色,颈、颊侧及腹部红黄至黄褐色,尾灰白色。两耳丛毛乳黄色,两颊棕红,体背绒毛黑褐色,从颈后至臀部披金黄色长毛,最长可达30余厘米,金黄色长毛亦出现在四肢上外侧。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公元前3世纪,古人就已使用金丝猴(古称狨)皮制作服饰和被褥等。宋天禧年间规定非宗室及五品以上官员不得使用狨毛暖坐;明代更是规定宗室一品以上高官方可使用。明清时期多以金丝猴皮制作袍服和帽套膝裤。
参考文献
[1]周汛,高春明.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
[2]宗凤英.明清织绣[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6]王光镐,杨玲.文物珍宝――明清织绣[M].北京:艺术图书公司,1995.
[3]李英华.略述我国古代的纱织物[J].北京故宫博物院院刊,1984(2).
[4]刘明新.解读满族服饰习俗的文化内涵[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5]张丽梅.论东北渔猎民族的皮服文化[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卷第4期2003,4(4).
[7]包铭新.中国古代裘皮服饰概论[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3,19(3).
[7]包铭新.呢类丝织物的起源与发展[J].丝绸,1987(7).
[8]王允丽.陈杨.房宏俊,等.清代羽毛纱纤维材质研究[M]//故宫博物院.故宫学刊:第7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1.
[8]严勇.清代的官营丝织业[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12).
[9]王允丽.清代纺织面料――“羽毛纱”的织物结构研究[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