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绿色建筑”概念的产生契合了我国进行科学发展观的相关理念,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能够有效实现建筑环境保护的相关功能,某种意义上,绿色建筑的发展理念顺应了世界建筑发展的流行趋势。本文将着重论述绿色建筑的相关概念和特征,对相关的设计基本原则进行了论述,进而总结得出绿色建筑的设计要点。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问题
前言
”绿色建筑 ”指的是,在建筑的规划设计的同时对周围环境的相关因素以及施工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考虑,从而使建筑能够在运行阶段为人们提供较为健康,舒适,环保的生活空间,而且建筑在拆除之后的相关危害作用达到最低的水平。总结起来,”绿色建筑”的概念可以表述为:在建筑物的寿命周期之内,积极采取相关措施,有效降低相关的能源与资源的消耗,减少相关废物的排放,进而实现自然共生的理念。绿色建筑的实现要遵循”以人 为本”的相关理念,实现人与自然,人与建筑之间的协调统一。
1绿色建筑设计的特征
1.1,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对社会以及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节约有关的资源。这个标准是衡量绿色建筑水平的重要标准。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建立合理的人和资源关系,运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进而将环境资源进行充分利用,这样能够有效实现绿色建筑的节能功能。
1.2,绿色建筑有着十分突出的环境保护表现,从绿色建筑的规划到建筑的最终报废和拆卸,都会遵循相关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会在真个建筑周期里面,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有效对土地资源进行利用,选择绿色无污染的建筑材料。
1.3,绿色建筑能够使居住的人们感到心情舒畅,有很好的安全感,会着重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在进行室内设计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就是安全,具体包括了建筑的光学效果以及风流因素等。在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和规划时应该切实遵循相关的理念和特征,充分体现建筑设计对人的尊重,实现与环境的亲近与融合。
2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2.1可持续性原则。绿色建筑会充分注重人的发展,能够在保证当代人的相关使用要求之下,同时满足相关后代人的需求,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2整体性原则。在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将建筑看做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要充分配合相关的要素,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友好统一,同时要以建筑整体性为原则,注重绿色建筑的细节设计。
2.3共生性原则。绿色建筑的最终目标是生态建筑,要充分考虑人与自然地和谐统一,这要考虑到人与另外的植物动物相互和谐的关系,共生性原则的概念来自于生物学,具体表述为某种個体生物与其他物种之间处于共同生产、共同生活的相关现状。
2.4反馈性原则。在进行绿色建筑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建筑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作用,同时适时进行调节。
3绿色建筑设计的方法
3.1进行前期的科学策划。绿色建筑的显著特点就是对人的因素进行充分的关注,因此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融合设计方以及使用方的相关意见,进行有效的统筹。设计人员在进行工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相关的节能和环保性原则,当完成设计初稿之后,要向客户征求相关建议,同时要对相关的设计内容进行测试同时进行大量的论证,合理优化相关的方案。
3.2建筑方案设计中的重点方面。在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对自然能源进行极大地利用,充分考虑风与光的因素,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相关的费用,对工程的花销以及相关的费用要进行规划;同时还要认真考虑建筑材料的充分利用以及回收,充分考虑居住者的主观需要;要分段进行方案的设计,同时进行统筹规划,进而得出较为合理的设计方案。
3.3协调各种工种的工作
在传统的建筑设计过程中往往会分为几个阶段进行设计,一是相应的设计师设定相应的设计方案,之后相关专业人员加强相关的管道设备,电力设施的相关设计,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专业的相关差距已经得到了有效的缩减,可以一台电脑中及时得到全部的信息资源,同时能够及时进行意见信息的表达和互换,这样能够有效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同时能够有效避免相关的错误,同时能够节约相关的资源,能够有效缩减相关的费用。
4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要点
4.1重视对于建筑整体的设计
绿色建筑的实现与设计方案的好坏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建筑物所在地域的人文地理以及经济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之后,积极进行科学的论证,不能简单地引入相关的环保设计技术,或者只是注重其中一方面的设计,而忽略建筑的整体状况。在热带地区,很难发挥建筑的保温蓄热功能,而在极寒地区,如果门窗没有进行良好的密闭性措施,则很难发挥保温材料的相关作用。当资金较为紧张时候,要节约相关的保温材料,对低温地区进行重点保护,而一些能够自己产生热量的建筑,也要做好相关的保温工作。
4.2因地制宜
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遵循因地制宜的相关原则。充分考虑到气候因素的相关影响作用,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气候特点以及地域条件,对自然采光,通风以及采暖集热进行有效的利用,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由于采光,通风以及供暖等造成的能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在日照条件较为充足的西北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的利用此外还得充分考虑当地的天气状况以及季节的变换,这些因素都要充分进行考虑,而在温度较低的北方,要加大对于保温材料的投入,在温度较高的南方则要充分利用遮阳伞的作用,及时进行方向的调整,避免建筑物收到过重的光辐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建筑物的节能方法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因地域,季节以及文化的不同而产生差异,而且可能在某一段时间有效,在另一时段可能无效。
4.3创造较为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一个设计合理,居住环境健康、舒适的绿色建筑需要满足多方面的相关原则,一是使用材料健康无害,建筑材料能够有效降低相关的有害辐射、电波以及气体等浓度,同时设计合理协调,充分符合人体工程学的相关设计原则;二是在建筑物室内有着良好的通风条件,具有较为优良的温 、湿度环境,光 、视线环境以及声环境。
4.4应用能够有效减轻环境负荷的节能技术
绿色建筑能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具体包括:充分利用能够根据日照强度对照明系统进行自动调节的系统、节能效果良好的局域空调以及局域换气系统;设计过程中能够对能源进行循环使用,建立相关的二次能源的利用、蓄热或者热量回收的相关系统;使用耐久性良好的建筑材料;设计过程中采用方便进行建筑保养、修缮以及更新的设计。
5绿色建筑实例分析
张江国信安基地处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 ,包含舒适性商务酒店、乙级办公写字楼和商铺在内的综合性公共建筑。通过可再生能源生态技术的综合利用,打造绿色建筑亮点、具有低成本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多种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特点,商务酒店采用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基本满足全年热水需求。采用太阳能热水项目的增量投资为27.88万元。年节约电量22.7万KWh,每年可节约电费14万元。=
杭州能源与环境产业园西南区,11月1日刚刚落成了一座四层楼的建筑,高18.5米,钢框架结构。它采用国内外最新建筑技术,被称作“绿色建筑科技馆”,全年能耗不到同类建筑的1/4,将成为一个节能环保的示范平台。 见下图
结语
现在绿色建筑在我国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只有充分借鉴国外的先进设计理念,同时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才能有效促进我国绿色建筑的设计水平,在相关原则之下,将设计不断优化才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同时为我国的经济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有为.实施绿色建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J].浙江建筑,2008(9).
[2]薛明.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探讨[J].后勤工程学院报 ,2009(5).
[3]杜红珍,李军干.绿色建筑与环境保护[J].山西建筑,2008,(10).
[4]曾琳.对绿色建筑设计发展趋势的探讨[J].四川建材,2009,(01).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问题
前言
”绿色建筑 ”指的是,在建筑的规划设计的同时对周围环境的相关因素以及施工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考虑,从而使建筑能够在运行阶段为人们提供较为健康,舒适,环保的生活空间,而且建筑在拆除之后的相关危害作用达到最低的水平。总结起来,”绿色建筑”的概念可以表述为:在建筑物的寿命周期之内,积极采取相关措施,有效降低相关的能源与资源的消耗,减少相关废物的排放,进而实现自然共生的理念。绿色建筑的实现要遵循”以人 为本”的相关理念,实现人与自然,人与建筑之间的协调统一。
1绿色建筑设计的特征
1.1,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对社会以及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节约有关的资源。这个标准是衡量绿色建筑水平的重要标准。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建立合理的人和资源关系,运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进而将环境资源进行充分利用,这样能够有效实现绿色建筑的节能功能。
1.2,绿色建筑有着十分突出的环境保护表现,从绿色建筑的规划到建筑的最终报废和拆卸,都会遵循相关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会在真个建筑周期里面,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有效对土地资源进行利用,选择绿色无污染的建筑材料。
1.3,绿色建筑能够使居住的人们感到心情舒畅,有很好的安全感,会着重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在进行室内设计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就是安全,具体包括了建筑的光学效果以及风流因素等。在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和规划时应该切实遵循相关的理念和特征,充分体现建筑设计对人的尊重,实现与环境的亲近与融合。
2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2.1可持续性原则。绿色建筑会充分注重人的发展,能够在保证当代人的相关使用要求之下,同时满足相关后代人的需求,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2整体性原则。在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将建筑看做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要充分配合相关的要素,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友好统一,同时要以建筑整体性为原则,注重绿色建筑的细节设计。
2.3共生性原则。绿色建筑的最终目标是生态建筑,要充分考虑人与自然地和谐统一,这要考虑到人与另外的植物动物相互和谐的关系,共生性原则的概念来自于生物学,具体表述为某种個体生物与其他物种之间处于共同生产、共同生活的相关现状。
2.4反馈性原则。在进行绿色建筑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建筑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作用,同时适时进行调节。
3绿色建筑设计的方法
3.1进行前期的科学策划。绿色建筑的显著特点就是对人的因素进行充分的关注,因此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融合设计方以及使用方的相关意见,进行有效的统筹。设计人员在进行工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相关的节能和环保性原则,当完成设计初稿之后,要向客户征求相关建议,同时要对相关的设计内容进行测试同时进行大量的论证,合理优化相关的方案。
3.2建筑方案设计中的重点方面。在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对自然能源进行极大地利用,充分考虑风与光的因素,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相关的费用,对工程的花销以及相关的费用要进行规划;同时还要认真考虑建筑材料的充分利用以及回收,充分考虑居住者的主观需要;要分段进行方案的设计,同时进行统筹规划,进而得出较为合理的设计方案。
3.3协调各种工种的工作
在传统的建筑设计过程中往往会分为几个阶段进行设计,一是相应的设计师设定相应的设计方案,之后相关专业人员加强相关的管道设备,电力设施的相关设计,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专业的相关差距已经得到了有效的缩减,可以一台电脑中及时得到全部的信息资源,同时能够及时进行意见信息的表达和互换,这样能够有效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同时能够有效避免相关的错误,同时能够节约相关的资源,能够有效缩减相关的费用。
4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要点
4.1重视对于建筑整体的设计
绿色建筑的实现与设计方案的好坏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建筑物所在地域的人文地理以及经济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之后,积极进行科学的论证,不能简单地引入相关的环保设计技术,或者只是注重其中一方面的设计,而忽略建筑的整体状况。在热带地区,很难发挥建筑的保温蓄热功能,而在极寒地区,如果门窗没有进行良好的密闭性措施,则很难发挥保温材料的相关作用。当资金较为紧张时候,要节约相关的保温材料,对低温地区进行重点保护,而一些能够自己产生热量的建筑,也要做好相关的保温工作。
4.2因地制宜
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遵循因地制宜的相关原则。充分考虑到气候因素的相关影响作用,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气候特点以及地域条件,对自然采光,通风以及采暖集热进行有效的利用,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由于采光,通风以及供暖等造成的能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在日照条件较为充足的西北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的利用此外还得充分考虑当地的天气状况以及季节的变换,这些因素都要充分进行考虑,而在温度较低的北方,要加大对于保温材料的投入,在温度较高的南方则要充分利用遮阳伞的作用,及时进行方向的调整,避免建筑物收到过重的光辐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建筑物的节能方法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因地域,季节以及文化的不同而产生差异,而且可能在某一段时间有效,在另一时段可能无效。
4.3创造较为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一个设计合理,居住环境健康、舒适的绿色建筑需要满足多方面的相关原则,一是使用材料健康无害,建筑材料能够有效降低相关的有害辐射、电波以及气体等浓度,同时设计合理协调,充分符合人体工程学的相关设计原则;二是在建筑物室内有着良好的通风条件,具有较为优良的温 、湿度环境,光 、视线环境以及声环境。
4.4应用能够有效减轻环境负荷的节能技术
绿色建筑能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具体包括:充分利用能够根据日照强度对照明系统进行自动调节的系统、节能效果良好的局域空调以及局域换气系统;设计过程中能够对能源进行循环使用,建立相关的二次能源的利用、蓄热或者热量回收的相关系统;使用耐久性良好的建筑材料;设计过程中采用方便进行建筑保养、修缮以及更新的设计。
5绿色建筑实例分析
张江国信安基地处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 ,包含舒适性商务酒店、乙级办公写字楼和商铺在内的综合性公共建筑。通过可再生能源生态技术的综合利用,打造绿色建筑亮点、具有低成本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多种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特点,商务酒店采用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基本满足全年热水需求。采用太阳能热水项目的增量投资为27.88万元。年节约电量22.7万KWh,每年可节约电费14万元。=
杭州能源与环境产业园西南区,11月1日刚刚落成了一座四层楼的建筑,高18.5米,钢框架结构。它采用国内外最新建筑技术,被称作“绿色建筑科技馆”,全年能耗不到同类建筑的1/4,将成为一个节能环保的示范平台。 见下图
结语
现在绿色建筑在我国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只有充分借鉴国外的先进设计理念,同时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才能有效促进我国绿色建筑的设计水平,在相关原则之下,将设计不断优化才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同时为我国的经济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有为.实施绿色建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J].浙江建筑,2008(9).
[2]薛明.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探讨[J].后勤工程学院报 ,2009(5).
[3]杜红珍,李军干.绿色建筑与环境保护[J].山西建筑,2008,(10).
[4]曾琳.对绿色建筑设计发展趋势的探讨[J].四川建材,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