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人知道任鸣是北京人艺当年最年轻的副院长,导演了许多经典话剧,但很少有人真正了解他对戏剧艺术的痴迷和执著,很少有人知道他对人艺浓厚的深情。直到走进首都剧场那古色古香的大楼,听他讲述戏剧的艺术人生,才理解了他一生不排一部经典剧目死不瞑目的豪情壮志。
采访中,我们常为任鸣对中国戏剧、对北京人艺深沉的爱所感动,为他不排经典死不休的艺术家的人格魅力所鼓舞。当我们走出端庄典雅的剧院,回首见证了半个多世纪中国话剧发展之路的艺术殿堂,深深地感受到,中国有这样敬业执著的优秀艺术家,何愁产生不了经典和艺术大家!
记者:在中国近代史上,虽然话剧是舶来品,但却诞生了许多至今久演不衰的经典作品。如何评价我国的戏剧现状和话剧演出市场?
任鸣:话剧这门艺术的确诞生了许多深受群众喜爱并流传至今的作品,如《茶馆》《雷雨》等都是经典。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戏剧进入了最繁荣的时期,那时戏剧是大众艺术,在文联的各个协会中剧协的人数最多。
但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单就话剧来说,戏剧已经成为小众艺术,除了上海、北京以外,受众越来越少,许多戏剧院团难以生存,省市一级的也很一般,所谓排的一些“大戏”也是为了评奖,生存很艰难。
戏剧由大众变成小众,给从事戏剧事业的人极大的考验。这主要是由社会大环境决定的。戏剧的市场要回到“文革”前一样,那根本不可能,写戏剧的人和看戏的人都越来越少了。即使在著名话剧院团,所有的演员也没有不拍电影和电视剧的。作为话剧,现在很难培养出“腕儿”,人艺所有的“腕儿”都沾了影视的光。话剧的舞台受众有限。尽管演员很有水平,但成名却都在影视上。演员在剧院外都有签约公司,由他们包装演员,签约公司的出发点是经济角度,但演员还要尽量考虑剧院利益。演员是在两个体制下生存的人,我们承认现实,我们希望演员将更多的观众带进剧场。
话剧是艺术,但剧院要生存,有时就要适应商业化,这就是矛盾。矛盾似乎一直伴随着我,我希望自己的剧院能吸引大批观众,希望自己的戏红红火火;但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创作者,我又希望自己不是一个被购买者守在门口的生产者,我希望能非常安静地创作,不受外界干扰。有记者一再追问如何化解这一矛盾,我无奈地说“这就是我的职业与我内心的矛盾,是我的悲哀”。我艳羡能“躲进小楼成一统”的作家,我希望我的作品是创作而不是生产。我希望戏能卖很高的收入,但它的艺术含金量也要很高。如果含金量不高,卖得再好,也只是商业化的产物。
记者:作为我国话剧最高艺术殿堂,人艺这块沃土培育了许多著名导演和艺术大家,进入新世纪,您是如何在传统与现代的创作道路上探索的?
任鸣:在艺术创作道路上,我坚持的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看上去很矛盾,我身上本来就有很多矛盾的东西。一方面我有很多传统的东西,比如说文化的传统、人艺的传统、对戏剧认识的传统;但我又是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身上又有很多现实的东西。这种结合在我排演的剧目中有鲜明的体现。
我所排演的剧目中有很传统、非常京味的戏,如《北京大爷》《古玩》《金鱼池》,但也有很现实的、荒诞的戏,如《等待戈多》,还有很时尚青春的戏,如《第一次亲密接触》,同时也排非常严谨、纯话剧的戏,如《足球俱乐部》。
我在排传统戏的时候,不单单关注传统,还融入了现代人的思维。而现代人的思维又有很大的历史背景。以《北京大爷》为例,这个戏讲述北京城内满族德仁贵家的故事。他家的四合院位于京城好地段,庭院宽阔,闹中揽静,常有不速之客登门相扰,欲买房经商。可德仁贵性格耿直,秉性刚烈,他认为院子是祖上传下来的产业,贵贱不卖。可儿子和闺女们却是另有主见,外人也钻天觅缝地要打小院的主意……随着剧中情节的展开,围绕着旗人世代久居的四合院,在这个传统的家庭中,引出了一段亦喜亦悲的故事来。这个戏直接表现了商品经济大潮中北京人的一种颇有意味的心态。
排练话剧为我融合自身传统与现实的矛盾提供了一个机会,一个舞台,民族的传统精华不能遗忘。有时走在北京的大街上,如果没有古建筑的话,我觉得和东京以及纽约、洛杉矶一样。全球的一体化,甚至包括了对人思维的一体化,好像只有这样才能现代化。要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但又要吸纳现代文明,只有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创造出真正的经典作品。
记者:戏剧成为经典需要哪些条件?从人艺的实践看,难以产生经典和大家的制约因素有哪些?
任鸣: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的人不乏聪明人才,他们不缺乏才华,但他们缺少深刻的批判精神。老院长曹禺的四部剧为什么能成为精品?他具备亮点。具有永恒的深刻,这种深刻是跨越时空的,具有很强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我们现在的作品缺少的是这种深刻。戏剧必须是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和批判,老舍的作品也是如此,《红楼梦》能够传世更因为有深刻的批判内容,这是成为经典的必要条件。
随着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有些作家艺术家无法安心写作和创作。在中外历史上,一些创作个体一定是在一种自我封闭、巨大孤独和自身矛盾的状态下才能写出精品。
由于社会诱惑的增多,戏剧的光环在慢慢褪去,一些精英已经不在戏剧界了。整个社会氛围缺少对艺术大家的吸引力,造成了一流人才的缺失。
戏剧经典的关键在于剧本,而优秀剧本实在太少了,优秀的编剧都改行了。以人艺为例,当年最多时编剧有10个人,人称小作协,现在一個都没有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氛围变了,写一个话剧剧本和写一个影视剧本的收入差距太大,这就是“时势造英雄”。
我们不能拿过去经典的尺子来衡量现在的经典。另外今天的一些作品是不是经典,那还要后来人说了算。经典常常是需要经过时间来证明的。我们不能够放松,不能要求改变环境和时代,我们只有努力工作。
记者:作为一个知名话剧导演,如何努力在舞台上塑造经典?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利益社会里,您的追求是什么?
任鸣:导演经典作品当然是每一位艺术家的追求,但在戏剧上,真正的传世之作是“野生”的,而不是像科学一样有计划培养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艺术创作缺少公正的批评声音,没有批评社会就没有进步。一部电影和戏剧作品问世后,几乎听不到评判的声音。在戏剧评论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捧场和说好话的声音还是太多,缺少那种高水准的、真实的或者不留情面的评论。我们对没有批评的环境似乎习惯了。
人艺作为一个话剧艺术的殿堂,自然要把排演经典作为首要追求,我们现在瞄准所有一线作家,只要能联系上的好作品就往话剧里拉,只要有一流的作家、一流编剧、一流剧本、一流的人才和一流的导演,就有可能排出精品。如果没有经典剧本,有再好的导演也没用。经典的出现不 取决于导演,而取决于剧本。
我已经排了65部戏,我一生想排100部戏,平均10部里能有一部优秀作品,我希望在我排的100部里有一部经典作品,就是我最大的梦想。
记者:您是人艺历史上最年轻的副院长,如何看待艺术团体的管理工作?您是如何处理好艺术家与管理者关系的?
任鸣:我是1994年担任人艺副院长的,我是导演也是人艺主管行政工作的副院长。做导演,就是要越富有激情越好,越有想象力越好;做管理,则是要越理性、越周全、越客观越好。戏剧是我今生的挚爱。
作为一个艺术家,要管理好一支以艺术家为主的团队,主要有三点:第一要尊重,第二要理解,第三要宽容。对艺术家,必须要支持爱护。艺术是需要有棱角的,你必须允许他们有激烈的想法,要照顾他们的个性。作为导演,我对他们充分理解;作为管理者,就是为他们提供环境,让他们发挥才能。与人为善、亲和力强是作为管理者的一大特点。任何事都会出现矛盾,艺术工作更是如此。但这项工作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结论鲜明。无论是挑戏还是挑演员,只有“行”和“不行”两种可能,绝无第三种方案。但在下结论之前,一定要和对方有充分的交流,要给对方一个“说法”,而不是直接下结论。
作为管理者必须具备两点:第一要有坚持的精神,第二就是妥协。作为管理者,既要懂得坚持的重要性.也要懂得妥协的艺术。任何事都要有妥协,而我的工作就是永远在二者间找平衡。这个平衡点是:坚持剧院的最高利益,妥协自己的个人利益。
记者:尽管当了十几年的副院长,听说您给自己的定位仍然是“终身爱好是导演”。在灵魂深处,您已经把自己和人艺融为一体了。
任鸣:是的。导演对我来说是一种永恒。我热爱这个专业,我任何时候都不会放弃导演。做管理者,在我看来是暂时的。作为副院长,迟早有卸任的一天;而作為导演,只要自己愿意,任何时候都会有自己发挥作用的舞台。
我曾经颇为骄傲地列一些记者说:“我是人艺的儿子,我愿意为人艺去守望,愿意跟人艺共沉浮。如果不是院长,单单是个导演,我也愿意跟人艺绑在一块做,人艺兴我就兴,人艺亡我就亡。如果有一天人艺完了,我将备受打击,然后就不做话剧了。最担心人艺在我们这代人手里没做好。”
我常讲,我是人艺的儿子,人艺是有祖先的,几代艺术家终其一生创造出了人艺风格,我要做这利风格坚定的继承者和捍卫者,我们这一代人的任务,第一是继承,第二是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发展和创新。自从实现了“在北京人艺当一名导演”的人生理想,我就在不停地实践着“把传统美与现代美和谐统一在话剧舞台上”的戏剧理想。在我排的《北街南院》,人物是戏剧的灵魂,表演是舞台的核心。抓住这两点,戏出来就会好看,而想叫人物好看,台词又最关键。虽说《北街南院》讲的是“非典”的大背景,但是人物要立得住,台词要上口,京味儿要地道。
采访中,我们常为任鸣对中国戏剧、对北京人艺深沉的爱所感动,为他不排经典死不休的艺术家的人格魅力所鼓舞。当我们走出端庄典雅的剧院,回首见证了半个多世纪中国话剧发展之路的艺术殿堂,深深地感受到,中国有这样敬业执著的优秀艺术家,何愁产生不了经典和艺术大家!
记者:在中国近代史上,虽然话剧是舶来品,但却诞生了许多至今久演不衰的经典作品。如何评价我国的戏剧现状和话剧演出市场?
任鸣:话剧这门艺术的确诞生了许多深受群众喜爱并流传至今的作品,如《茶馆》《雷雨》等都是经典。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戏剧进入了最繁荣的时期,那时戏剧是大众艺术,在文联的各个协会中剧协的人数最多。
但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单就话剧来说,戏剧已经成为小众艺术,除了上海、北京以外,受众越来越少,许多戏剧院团难以生存,省市一级的也很一般,所谓排的一些“大戏”也是为了评奖,生存很艰难。
戏剧由大众变成小众,给从事戏剧事业的人极大的考验。这主要是由社会大环境决定的。戏剧的市场要回到“文革”前一样,那根本不可能,写戏剧的人和看戏的人都越来越少了。即使在著名话剧院团,所有的演员也没有不拍电影和电视剧的。作为话剧,现在很难培养出“腕儿”,人艺所有的“腕儿”都沾了影视的光。话剧的舞台受众有限。尽管演员很有水平,但成名却都在影视上。演员在剧院外都有签约公司,由他们包装演员,签约公司的出发点是经济角度,但演员还要尽量考虑剧院利益。演员是在两个体制下生存的人,我们承认现实,我们希望演员将更多的观众带进剧场。
话剧是艺术,但剧院要生存,有时就要适应商业化,这就是矛盾。矛盾似乎一直伴随着我,我希望自己的剧院能吸引大批观众,希望自己的戏红红火火;但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创作者,我又希望自己不是一个被购买者守在门口的生产者,我希望能非常安静地创作,不受外界干扰。有记者一再追问如何化解这一矛盾,我无奈地说“这就是我的职业与我内心的矛盾,是我的悲哀”。我艳羡能“躲进小楼成一统”的作家,我希望我的作品是创作而不是生产。我希望戏能卖很高的收入,但它的艺术含金量也要很高。如果含金量不高,卖得再好,也只是商业化的产物。
记者:作为我国话剧最高艺术殿堂,人艺这块沃土培育了许多著名导演和艺术大家,进入新世纪,您是如何在传统与现代的创作道路上探索的?
任鸣:在艺术创作道路上,我坚持的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看上去很矛盾,我身上本来就有很多矛盾的东西。一方面我有很多传统的东西,比如说文化的传统、人艺的传统、对戏剧认识的传统;但我又是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身上又有很多现实的东西。这种结合在我排演的剧目中有鲜明的体现。
我所排演的剧目中有很传统、非常京味的戏,如《北京大爷》《古玩》《金鱼池》,但也有很现实的、荒诞的戏,如《等待戈多》,还有很时尚青春的戏,如《第一次亲密接触》,同时也排非常严谨、纯话剧的戏,如《足球俱乐部》。
我在排传统戏的时候,不单单关注传统,还融入了现代人的思维。而现代人的思维又有很大的历史背景。以《北京大爷》为例,这个戏讲述北京城内满族德仁贵家的故事。他家的四合院位于京城好地段,庭院宽阔,闹中揽静,常有不速之客登门相扰,欲买房经商。可德仁贵性格耿直,秉性刚烈,他认为院子是祖上传下来的产业,贵贱不卖。可儿子和闺女们却是另有主见,外人也钻天觅缝地要打小院的主意……随着剧中情节的展开,围绕着旗人世代久居的四合院,在这个传统的家庭中,引出了一段亦喜亦悲的故事来。这个戏直接表现了商品经济大潮中北京人的一种颇有意味的心态。
排练话剧为我融合自身传统与现实的矛盾提供了一个机会,一个舞台,民族的传统精华不能遗忘。有时走在北京的大街上,如果没有古建筑的话,我觉得和东京以及纽约、洛杉矶一样。全球的一体化,甚至包括了对人思维的一体化,好像只有这样才能现代化。要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但又要吸纳现代文明,只有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创造出真正的经典作品。
记者:戏剧成为经典需要哪些条件?从人艺的实践看,难以产生经典和大家的制约因素有哪些?
任鸣: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的人不乏聪明人才,他们不缺乏才华,但他们缺少深刻的批判精神。老院长曹禺的四部剧为什么能成为精品?他具备亮点。具有永恒的深刻,这种深刻是跨越时空的,具有很强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我们现在的作品缺少的是这种深刻。戏剧必须是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和批判,老舍的作品也是如此,《红楼梦》能够传世更因为有深刻的批判内容,这是成为经典的必要条件。
随着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有些作家艺术家无法安心写作和创作。在中外历史上,一些创作个体一定是在一种自我封闭、巨大孤独和自身矛盾的状态下才能写出精品。
由于社会诱惑的增多,戏剧的光环在慢慢褪去,一些精英已经不在戏剧界了。整个社会氛围缺少对艺术大家的吸引力,造成了一流人才的缺失。
戏剧经典的关键在于剧本,而优秀剧本实在太少了,优秀的编剧都改行了。以人艺为例,当年最多时编剧有10个人,人称小作协,现在一個都没有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氛围变了,写一个话剧剧本和写一个影视剧本的收入差距太大,这就是“时势造英雄”。
我们不能拿过去经典的尺子来衡量现在的经典。另外今天的一些作品是不是经典,那还要后来人说了算。经典常常是需要经过时间来证明的。我们不能够放松,不能要求改变环境和时代,我们只有努力工作。
记者:作为一个知名话剧导演,如何努力在舞台上塑造经典?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利益社会里,您的追求是什么?
任鸣:导演经典作品当然是每一位艺术家的追求,但在戏剧上,真正的传世之作是“野生”的,而不是像科学一样有计划培养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艺术创作缺少公正的批评声音,没有批评社会就没有进步。一部电影和戏剧作品问世后,几乎听不到评判的声音。在戏剧评论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捧场和说好话的声音还是太多,缺少那种高水准的、真实的或者不留情面的评论。我们对没有批评的环境似乎习惯了。
人艺作为一个话剧艺术的殿堂,自然要把排演经典作为首要追求,我们现在瞄准所有一线作家,只要能联系上的好作品就往话剧里拉,只要有一流的作家、一流编剧、一流剧本、一流的人才和一流的导演,就有可能排出精品。如果没有经典剧本,有再好的导演也没用。经典的出现不 取决于导演,而取决于剧本。
我已经排了65部戏,我一生想排100部戏,平均10部里能有一部优秀作品,我希望在我排的100部里有一部经典作品,就是我最大的梦想。
记者:您是人艺历史上最年轻的副院长,如何看待艺术团体的管理工作?您是如何处理好艺术家与管理者关系的?
任鸣:我是1994年担任人艺副院长的,我是导演也是人艺主管行政工作的副院长。做导演,就是要越富有激情越好,越有想象力越好;做管理,则是要越理性、越周全、越客观越好。戏剧是我今生的挚爱。
作为一个艺术家,要管理好一支以艺术家为主的团队,主要有三点:第一要尊重,第二要理解,第三要宽容。对艺术家,必须要支持爱护。艺术是需要有棱角的,你必须允许他们有激烈的想法,要照顾他们的个性。作为导演,我对他们充分理解;作为管理者,就是为他们提供环境,让他们发挥才能。与人为善、亲和力强是作为管理者的一大特点。任何事都会出现矛盾,艺术工作更是如此。但这项工作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结论鲜明。无论是挑戏还是挑演员,只有“行”和“不行”两种可能,绝无第三种方案。但在下结论之前,一定要和对方有充分的交流,要给对方一个“说法”,而不是直接下结论。
作为管理者必须具备两点:第一要有坚持的精神,第二就是妥协。作为管理者,既要懂得坚持的重要性.也要懂得妥协的艺术。任何事都要有妥协,而我的工作就是永远在二者间找平衡。这个平衡点是:坚持剧院的最高利益,妥协自己的个人利益。
记者:尽管当了十几年的副院长,听说您给自己的定位仍然是“终身爱好是导演”。在灵魂深处,您已经把自己和人艺融为一体了。
任鸣:是的。导演对我来说是一种永恒。我热爱这个专业,我任何时候都不会放弃导演。做管理者,在我看来是暂时的。作为副院长,迟早有卸任的一天;而作為导演,只要自己愿意,任何时候都会有自己发挥作用的舞台。
我曾经颇为骄傲地列一些记者说:“我是人艺的儿子,我愿意为人艺去守望,愿意跟人艺共沉浮。如果不是院长,单单是个导演,我也愿意跟人艺绑在一块做,人艺兴我就兴,人艺亡我就亡。如果有一天人艺完了,我将备受打击,然后就不做话剧了。最担心人艺在我们这代人手里没做好。”
我常讲,我是人艺的儿子,人艺是有祖先的,几代艺术家终其一生创造出了人艺风格,我要做这利风格坚定的继承者和捍卫者,我们这一代人的任务,第一是继承,第二是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发展和创新。自从实现了“在北京人艺当一名导演”的人生理想,我就在不停地实践着“把传统美与现代美和谐统一在话剧舞台上”的戏剧理想。在我排的《北街南院》,人物是戏剧的灵魂,表演是舞台的核心。抓住这两点,戏出来就会好看,而想叫人物好看,台词又最关键。虽说《北街南院》讲的是“非典”的大背景,但是人物要立得住,台词要上口,京味儿要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