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修订版对“加强语言文字运用”作了明确规定,体现了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要性和务必落实于课堂教学。通过观摩各级语文阅读比赛课,发现部分课堂对语言文字运用训练这一目标的落实有褒的方面,也有诸多令人探讨的地方,值得深思和反思。
关键词:教学 运用语言文字 有效
【背景分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修订版对语文科“加强语言文字运用”作了明确规定。国家第一次把这一要求放在基础教育语文学科教学突出位置,体现了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要性。这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务必要重视、落实好这一目标,切实有效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2.广东省湛江市第十八小学教研水平在该地区尤为突出,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该校谭永焕校长是第八批中小学特级教师,为学校的威望增添了正能量。根据安排,湛江市首批名教师培养对象的一小组成员被安排到该校观摩了几节课,并把其作为研究案例。观摩课例后,整个教学流程就“加强语言文字运用”一点而言,有褒的一面,也有值得商榷之点;另外,通过观摩省、市、区语文阅读比赛课,发现部分课堂对语言文字运用训练匮乏力度,或呆板单调,说明部分教师,甚至某些地区教育管理部门对新课标新形势新要求缺乏理解,值得深思。
【案例描述】
教学课例一
二年级《爱迪生救妈妈》 内容简单,全文体现了小爱迪生充满智慧。只要抓住课文“空白”点设计关于语言文字方面训练,既可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能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达到一石二鸟目的。下面是课文第三自然段的教学实录。
(学生自学后,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师:同学们,请说说从哪个词让你有新体会?
生:我从“环顾四周”这个词体会到当时环境很差。
生:我体会到当时屋子里光线太暗,医生做不了手术,所以医生才环顾了四周。
师:真聪明!还有哪个词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迟疑”意思是犹豫,是医生思考了一下。
师:医生思考什么?
生:房間里光线太暗,能不能做手术?所以要犹豫一下。
师:说得很好!哪个句子给你们带来体会?
生:“大家急得团团转”这个句子,让我体会到当时大家心里非常急!
师:为什么那么急?
生:因为爱迪生的妈妈需要马上动手术!
生:爱迪生的妈妈病得很重,不赶快动手术就会有生命危险!
师:所以——
生:大家急得——团团转!
师:(出示:大家急得——)还可以怎么说?
生:大家急得——像锅上的蚂蚁。
生:大家急得——昏头转向。
……
教学课例二
谭永焕校长用五年级学生上了一堂作文课——《我的名字的故事》。 课堂中,谭校长根据学生说自己的故事,生成简朴而高效的引导语言,引导学生向纵横两方面“说文”,使整堂课贯穿语言文字运用训练。下面是一个精彩的教学片段:
师:(板书:名字来历、名字趣事)同学们,你取的名字有故事吗?说给大家听听吧!
(学生蠢蠢欲动但不敢举手。)
师:相信每个人的名字中都包含着父母的心愿!根据你们昨晚与家长了解到的,可以说说名字来历的故事,也可以说说关于名字的一些趣事!
(凌国峰同学举手发言。)
凌国峰:我的名字叫凌国峰。2003年5月14日,一个小男孩在医院里呱呱落地,那个小男孩就是我。
师:你刚才说的故事中,有事情发生的时间,还有——
生:还有地点、人物、事情。
师:这是叙事文章的四要素。(板书: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请继续说!
凌国峰:奶奶高兴极了,还想给我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奶奶热爱国家,也希望我爱自己的国家,就决定在名字中起一个“国”字。
师:奶奶说了什么?
凌国峰:奶奶高兴极了,对我的爸爸妈妈说:“我要给孙子起一个好听的名字!我希望他长大了热爱祖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所以决定在名字中起一个‘国’字。”
师:这叫语言描写。写文章,我们还可以对人物进行心理、动作、外貌描写,这些描写叫细节描写。
……
【案例分析】
新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要“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培养学生“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目标明确指出语言文字运用对“人”的生活、成长起举足轻重作用。语言是文本的核心,语文学习的核心就是进行有效的语言学习。在上面两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注重加强学生言语实践,使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有效训练中得到提升。
一、抓准能突破教学主旨处进行语言训练
小学教材大部分课文通俗易懂,都承载着传授语文知识的重任,有的注重体现写作方法,有的注重展现优美语句,有的注重彰显人文精神……教师基于教材找准了语言文字训练的切入点而巧妙设计、适时引导,会让学生在语言磨砺中提高能力、触摸到语言的神奇力量。
1.抓能体现文旨核心词句进行语言训练。文章是诸多词、句严谨串联起来,能够表情达意的“小模块”,能体现作者锤炼语言艺术匠心。深入分析文本语言,择能体现文旨词语或句子巧妙设计语言训练题,学生在训练中会吸收内化“语言文字”,还会加深理解文本。如教学课例一,在老师引导下,学生找出并抓住“环顾四周”、“迟疑”和“大家急得团团转”进行语言训练,能把文本中要体现“病情危,心情急”的主旨淋漓尽致体现出来。在多位学生的反复说反复补充中,训练了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为学生提供了积累词语的机会。 2.用真实生活训练“真”语言。美国教育家毕特·科勒涅斯指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因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可是,一些老师在教学中只关注如何震撼学生心灵,联系生活的感悟和对语言的探究显得匆忙肤浅;或者只注重挖掘文本情感资源,忽略了现实生活而空谈人文精神;尤其是作文教学,只注重传授写作技巧,忽视让学生畅说生活和生活感悟。经验告诉我们,作文教学让学生说生活,学生容易下笔、容易吐真情、容易正文风。在教学课例二,老师先诱导学生说名字,然后围绕名字的故事说作文“四要素”、说作文描写方法,使学生顺着“文法”把自己名字的故事清清楚楚地叙述出来,为后面的写埋下了伏笔。
二、生成性引导促进语言训练
“所谓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而自主构建的教学特性。因而生成性已经是一种课堂教学行为,即我们在课堂中除了关注课前备课所制定学习目标外,还应特别注意预设之外的一些课堂表现,诸如问题的设计、学生的提问与回答、教学思路、教学程序等等。” 在教学课例二,为了引导学生说出进而写出关于名字的真实故事,老师点拨:“相信每个人的名字中都包含着父母的心愿!根据你们昨晚与家长了解到的,可以说说名字来历的故事,也可以说说关于名字的一些趣事”,给了学生说话内容的提示;接着,根据学生说话的内容,适时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总结作文“四要素”;然后,在“奶奶说了什么”的追问中,提炼语言细节描写的方法。这一系列在课堂中生成的向导,给学生提供了充分说的机会。在语言训练中,学生既按条理叙述了自己真实的故事,还感悟到了关于写作的一些方法,同时还体现了老师高超的引导艺术。
三、在授“法”用“法”中进行语言训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者,广义即方法。“必先利其器”是“工欲善其事”的重要前提。在教学活动中,也不可忽视“必先利其器”。对于小学生而言,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都处于“幼稚”阶段,更应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教学课例二,老师善于引导学生说生活故事、善于从故事中总结作文方法:首先根据学生说的故事内容,诱导其总结作文“四要素”;然后以语言描写法为“诱饵”,引导学生叙述奶奶说的话,相机总结出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方法。总之,通过语言文字训练授“法”、以“法”进行语言训练之机的师生“润物细无声”心心交流,老师欲授的方法得到了传授。以语言训练为契机,还可以传授给学生一系列的学习方法,如字词句的学习方法、掌握修辞的学习技巧、破解阅读理解的技能等。同时,在训练中,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了训练和提升,还利于学生学“法”用“法”而提高学习能力。
【案例反思】
一、把握新形势,与时俱进转变观念
“语言是我们学习知识的主要工具,因此,要想锻炼孩子的大脑,最好的方法就是尽早对孩子进行语言训练,仅仅通过普通的训练是不够的,还必须讲究方法。” 在教学课例一,老师着重抓住几个重点词句让学生谈体会,教学课例二则主要通过师导生答的方式“还原”故事。两个案例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不管是训练内容还是形式,都显然比较单薄。教学课例一,梁莉老师如果能抓住分寸变阅读教学内容为学生表达训练的园地、变阅读课为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场所,相信既会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会提高学生用的能力。如梁老师可继续追问学生:“同学们,课文主要写爱迪生救妈妈,为什么这个自然段却写医生和爱迪生爸爸说的话?”这一问题,还会让学生感受到说话、写文章,“反衬”是一种艺术、有一股无形的说服力量。
毋庸置疑,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训练的方法缺乏生动性、丰富性,与老师的教学观紧密相连。面对当前加强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新要求,教师务必转变教学观念,增强语言文字运用训练的教学意识,改变阅读教学重理解重分析重体验而轻语言文字训练的陈旧做法,根据文本或传授内容巧妙设计训练题,坚信学生在训练中一定能有效增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二、把握新形势,探索语言训练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要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意识,丰富语言文字运用的内容和形式……要大力改进字词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习作教学,丰富学生的语汇,发展口头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 为了达成加强语言文字运用的目标,教者要怀有精益求精的态度,精心设计训练形式,让学生在不断的训练中不断加深课文内容的理解,才能不断促其对语言规律和表达语言形式的揣摩感悟和运用。“课堂上,帮助学生认识汉字,能一笔一画地书写汉字,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引导学生倾听老师和伙伴的说话,能听懂他们说话的意思,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能把自己想说的话讲清楚、说明白,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启发学生潜心阅读,能通过语言文字准确、熟练地从文本中获取信息,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指导学生读中学写,自由写作,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闻、体验和想法,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可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训练的方法很多,就上面两个教学案例说说体会,希望能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抓住文本内容拓展语言文字训练。针对教学课例一,可设计练习一:“医生说房间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爸爸建议______(怎么做),医生听了摇了摇头;爸爸建议______,醫生听了依然摇了摇头;爸爸建议______,医生听了还是摇了摇头,所以大家急得______。”还可设计练习二:医生环顾四周,迟疑了片刻,( )说:“房间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爸爸( )说:“那就多点几盏油灯。”医生还是( )摇头,连连说:( )。类似的设计形式还很多,旨在“引导学生搜集、整合文字信息,将存在于文字背后的形象用语言文字加以物化……更为重要的是,纠正了阅读教学过度感悟的弊端,加强了言语实践,落实了语文实践的学科特点。”
2.以想象为契机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如教学课例一,引导学生想象:“假如爱迪生一家生活在现在的社会,你会想出什么好方法让手术顺利进行?”从事到想到说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和深入把握文本内容,还有利于训练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3.通过朗读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朗读是一种技巧的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开阔眼界、陶冶情操的重要方法。朗读能帮助孩子理解课文,领会作者意图,发展语言,学习写作方法,激发孩子情感,提高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 即使是教学课例二,引导、鼓励学生声情并茂讲述自己的故事,故事的感染力、听者对表达方法的领会和讲故事者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都会更上一个台阶。
4.在追求美的语言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引导学生说完整话、用优美语言说话,特别是引导其仿照佳句说话、写句,都是提高学生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如根据凌国峰的回答:“我的名字叫凌国峰。2003年5月14日,一个小男孩在医院里呱呱落地,那个小男孩就是我”,还可以诱导其说名字有多动听,小男孩有多可爱,可以用什么句式表达,等等。“装饰”后的语言美了,让人听起来读起来有一种美的享受。
总之,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教师增强练笔练说意识,根据文本内容精心研究和设置语言文字训练题,一定能开辟出一片“语言”新天地,让学生触摸到语言神奇的魅力。
关键词:教学 运用语言文字 有效
【背景分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修订版对语文科“加强语言文字运用”作了明确规定。国家第一次把这一要求放在基础教育语文学科教学突出位置,体现了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要性。这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务必要重视、落实好这一目标,切实有效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2.广东省湛江市第十八小学教研水平在该地区尤为突出,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该校谭永焕校长是第八批中小学特级教师,为学校的威望增添了正能量。根据安排,湛江市首批名教师培养对象的一小组成员被安排到该校观摩了几节课,并把其作为研究案例。观摩课例后,整个教学流程就“加强语言文字运用”一点而言,有褒的一面,也有值得商榷之点;另外,通过观摩省、市、区语文阅读比赛课,发现部分课堂对语言文字运用训练匮乏力度,或呆板单调,说明部分教师,甚至某些地区教育管理部门对新课标新形势新要求缺乏理解,值得深思。
【案例描述】
教学课例一
二年级《爱迪生救妈妈》 内容简单,全文体现了小爱迪生充满智慧。只要抓住课文“空白”点设计关于语言文字方面训练,既可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能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达到一石二鸟目的。下面是课文第三自然段的教学实录。
(学生自学后,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师:同学们,请说说从哪个词让你有新体会?
生:我从“环顾四周”这个词体会到当时环境很差。
生:我体会到当时屋子里光线太暗,医生做不了手术,所以医生才环顾了四周。
师:真聪明!还有哪个词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迟疑”意思是犹豫,是医生思考了一下。
师:医生思考什么?
生:房間里光线太暗,能不能做手术?所以要犹豫一下。
师:说得很好!哪个句子给你们带来体会?
生:“大家急得团团转”这个句子,让我体会到当时大家心里非常急!
师:为什么那么急?
生:因为爱迪生的妈妈需要马上动手术!
生:爱迪生的妈妈病得很重,不赶快动手术就会有生命危险!
师:所以——
生:大家急得——团团转!
师:(出示:大家急得——)还可以怎么说?
生:大家急得——像锅上的蚂蚁。
生:大家急得——昏头转向。
……
教学课例二
谭永焕校长用五年级学生上了一堂作文课——《我的名字的故事》。 课堂中,谭校长根据学生说自己的故事,生成简朴而高效的引导语言,引导学生向纵横两方面“说文”,使整堂课贯穿语言文字运用训练。下面是一个精彩的教学片段:
师:(板书:名字来历、名字趣事)同学们,你取的名字有故事吗?说给大家听听吧!
(学生蠢蠢欲动但不敢举手。)
师:相信每个人的名字中都包含着父母的心愿!根据你们昨晚与家长了解到的,可以说说名字来历的故事,也可以说说关于名字的一些趣事!
(凌国峰同学举手发言。)
凌国峰:我的名字叫凌国峰。2003年5月14日,一个小男孩在医院里呱呱落地,那个小男孩就是我。
师:你刚才说的故事中,有事情发生的时间,还有——
生:还有地点、人物、事情。
师:这是叙事文章的四要素。(板书: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请继续说!
凌国峰:奶奶高兴极了,还想给我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奶奶热爱国家,也希望我爱自己的国家,就决定在名字中起一个“国”字。
师:奶奶说了什么?
凌国峰:奶奶高兴极了,对我的爸爸妈妈说:“我要给孙子起一个好听的名字!我希望他长大了热爱祖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所以决定在名字中起一个‘国’字。”
师:这叫语言描写。写文章,我们还可以对人物进行心理、动作、外貌描写,这些描写叫细节描写。
……
【案例分析】
新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要“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培养学生“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目标明确指出语言文字运用对“人”的生活、成长起举足轻重作用。语言是文本的核心,语文学习的核心就是进行有效的语言学习。在上面两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注重加强学生言语实践,使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有效训练中得到提升。
一、抓准能突破教学主旨处进行语言训练
小学教材大部分课文通俗易懂,都承载着传授语文知识的重任,有的注重体现写作方法,有的注重展现优美语句,有的注重彰显人文精神……教师基于教材找准了语言文字训练的切入点而巧妙设计、适时引导,会让学生在语言磨砺中提高能力、触摸到语言的神奇力量。
1.抓能体现文旨核心词句进行语言训练。文章是诸多词、句严谨串联起来,能够表情达意的“小模块”,能体现作者锤炼语言艺术匠心。深入分析文本语言,择能体现文旨词语或句子巧妙设计语言训练题,学生在训练中会吸收内化“语言文字”,还会加深理解文本。如教学课例一,在老师引导下,学生找出并抓住“环顾四周”、“迟疑”和“大家急得团团转”进行语言训练,能把文本中要体现“病情危,心情急”的主旨淋漓尽致体现出来。在多位学生的反复说反复补充中,训练了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为学生提供了积累词语的机会。 2.用真实生活训练“真”语言。美国教育家毕特·科勒涅斯指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因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可是,一些老师在教学中只关注如何震撼学生心灵,联系生活的感悟和对语言的探究显得匆忙肤浅;或者只注重挖掘文本情感资源,忽略了现实生活而空谈人文精神;尤其是作文教学,只注重传授写作技巧,忽视让学生畅说生活和生活感悟。经验告诉我们,作文教学让学生说生活,学生容易下笔、容易吐真情、容易正文风。在教学课例二,老师先诱导学生说名字,然后围绕名字的故事说作文“四要素”、说作文描写方法,使学生顺着“文法”把自己名字的故事清清楚楚地叙述出来,为后面的写埋下了伏笔。
二、生成性引导促进语言训练
“所谓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而自主构建的教学特性。因而生成性已经是一种课堂教学行为,即我们在课堂中除了关注课前备课所制定学习目标外,还应特别注意预设之外的一些课堂表现,诸如问题的设计、学生的提问与回答、教学思路、教学程序等等。” 在教学课例二,为了引导学生说出进而写出关于名字的真实故事,老师点拨:“相信每个人的名字中都包含着父母的心愿!根据你们昨晚与家长了解到的,可以说说名字来历的故事,也可以说说关于名字的一些趣事”,给了学生说话内容的提示;接着,根据学生说话的内容,适时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总结作文“四要素”;然后,在“奶奶说了什么”的追问中,提炼语言细节描写的方法。这一系列在课堂中生成的向导,给学生提供了充分说的机会。在语言训练中,学生既按条理叙述了自己真实的故事,还感悟到了关于写作的一些方法,同时还体现了老师高超的引导艺术。
三、在授“法”用“法”中进行语言训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者,广义即方法。“必先利其器”是“工欲善其事”的重要前提。在教学活动中,也不可忽视“必先利其器”。对于小学生而言,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都处于“幼稚”阶段,更应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教学课例二,老师善于引导学生说生活故事、善于从故事中总结作文方法:首先根据学生说的故事内容,诱导其总结作文“四要素”;然后以语言描写法为“诱饵”,引导学生叙述奶奶说的话,相机总结出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方法。总之,通过语言文字训练授“法”、以“法”进行语言训练之机的师生“润物细无声”心心交流,老师欲授的方法得到了传授。以语言训练为契机,还可以传授给学生一系列的学习方法,如字词句的学习方法、掌握修辞的学习技巧、破解阅读理解的技能等。同时,在训练中,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了训练和提升,还利于学生学“法”用“法”而提高学习能力。
【案例反思】
一、把握新形势,与时俱进转变观念
“语言是我们学习知识的主要工具,因此,要想锻炼孩子的大脑,最好的方法就是尽早对孩子进行语言训练,仅仅通过普通的训练是不够的,还必须讲究方法。” 在教学课例一,老师着重抓住几个重点词句让学生谈体会,教学课例二则主要通过师导生答的方式“还原”故事。两个案例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不管是训练内容还是形式,都显然比较单薄。教学课例一,梁莉老师如果能抓住分寸变阅读教学内容为学生表达训练的园地、变阅读课为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场所,相信既会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会提高学生用的能力。如梁老师可继续追问学生:“同学们,课文主要写爱迪生救妈妈,为什么这个自然段却写医生和爱迪生爸爸说的话?”这一问题,还会让学生感受到说话、写文章,“反衬”是一种艺术、有一股无形的说服力量。
毋庸置疑,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训练的方法缺乏生动性、丰富性,与老师的教学观紧密相连。面对当前加强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新要求,教师务必转变教学观念,增强语言文字运用训练的教学意识,改变阅读教学重理解重分析重体验而轻语言文字训练的陈旧做法,根据文本或传授内容巧妙设计训练题,坚信学生在训练中一定能有效增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二、把握新形势,探索语言训练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要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意识,丰富语言文字运用的内容和形式……要大力改进字词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习作教学,丰富学生的语汇,发展口头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 为了达成加强语言文字运用的目标,教者要怀有精益求精的态度,精心设计训练形式,让学生在不断的训练中不断加深课文内容的理解,才能不断促其对语言规律和表达语言形式的揣摩感悟和运用。“课堂上,帮助学生认识汉字,能一笔一画地书写汉字,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引导学生倾听老师和伙伴的说话,能听懂他们说话的意思,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能把自己想说的话讲清楚、说明白,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启发学生潜心阅读,能通过语言文字准确、熟练地从文本中获取信息,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指导学生读中学写,自由写作,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闻、体验和想法,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可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训练的方法很多,就上面两个教学案例说说体会,希望能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抓住文本内容拓展语言文字训练。针对教学课例一,可设计练习一:“医生说房间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爸爸建议______(怎么做),医生听了摇了摇头;爸爸建议______,醫生听了依然摇了摇头;爸爸建议______,医生听了还是摇了摇头,所以大家急得______。”还可设计练习二:医生环顾四周,迟疑了片刻,( )说:“房间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爸爸( )说:“那就多点几盏油灯。”医生还是( )摇头,连连说:( )。类似的设计形式还很多,旨在“引导学生搜集、整合文字信息,将存在于文字背后的形象用语言文字加以物化……更为重要的是,纠正了阅读教学过度感悟的弊端,加强了言语实践,落实了语文实践的学科特点。”
2.以想象为契机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如教学课例一,引导学生想象:“假如爱迪生一家生活在现在的社会,你会想出什么好方法让手术顺利进行?”从事到想到说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和深入把握文本内容,还有利于训练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3.通过朗读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朗读是一种技巧的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开阔眼界、陶冶情操的重要方法。朗读能帮助孩子理解课文,领会作者意图,发展语言,学习写作方法,激发孩子情感,提高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 即使是教学课例二,引导、鼓励学生声情并茂讲述自己的故事,故事的感染力、听者对表达方法的领会和讲故事者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都会更上一个台阶。
4.在追求美的语言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引导学生说完整话、用优美语言说话,特别是引导其仿照佳句说话、写句,都是提高学生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如根据凌国峰的回答:“我的名字叫凌国峰。2003年5月14日,一个小男孩在医院里呱呱落地,那个小男孩就是我”,还可以诱导其说名字有多动听,小男孩有多可爱,可以用什么句式表达,等等。“装饰”后的语言美了,让人听起来读起来有一种美的享受。
总之,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教师增强练笔练说意识,根据文本内容精心研究和设置语言文字训练题,一定能开辟出一片“语言”新天地,让学生触摸到语言神奇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