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看就要交卷,作文尚未动笔;写至中途,突然发现偏题;文章已经接近尾声,字数不够,而又无话可说;扬扬洒洒一篇文章却不知如何结尾……以上种种情形是同学们不愿碰到的,但又是极有可能遇到的。倘若遇到此类情况,你两眼一黑,大脑一片空白,那可就大事不好了。这种情况一旦发现,切勿乱涂乱抹、惊慌失措,虽然所剩时间不多,但仍需沉着应对,进行有效地救治,有时候,一个词,一个句子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使失误得以纠正。
时间过半,无从下笔,怎么办?
——改造旧作 借伞送人
在考场上,碰到题型比较新奇,题意比较含蓄,内容要求有一定梯度和深度的作文题目,考生会产生陌生感、紧张感,一时不知从何着笔。这时,不妨将原来写过的习作稍加变通和更换,使之与命题要求相符合。
一次模拟考试,作文题为“童谣”,还剩40分钟,某同学一字未动。这时候,她想起自己的习作《最美丽的风景》,文章以矍秋白从容就义的史实为素材,描写了一个革命者生命最后时刻的光彩,展现人间绝美的风景。文章是这样结尾的:“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走出了这个世界,却留下了一路最美的风景。”她觉得可以把这篇习作改造成《童谣》。
于是,她首先在试卷上写下标题“童谣”二字,接着写下了一段这样的开头:
他的故事,壮烈雄伟,绝对是黄钟大吕,千古绝唱,可是他又让你分明地感觉到他是一首美好的童谣。
然后照抄《最美丽的风景》里的叙述和描写,结尾改成这样两段:
这不是去外婆家接受宠爱,这是赴刑场就义,这是赴死!可他把赴死演绎得像一首童谣,没有豪言,没有怨语,只有极至的从容,美丽而柔和,婉转而优雅,淡然而恬静。
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走出了这个世界,他把自己的死唱成了一首柔和的童谣,让人感叹,让人唏嘘。
这样的开头和结尾,紧扣标题,起到了显化和强化主题的作用,使文章更切合命题的要求。这样的增加,对原习作来说是一种发展和创造,而对考场作文来说则是一种纠偏与补救。
改造旧作其实很简单,就是在文章适当的部位,如段落的开头、结尾以及承上启下的过度处,补充一两句扣题的句子,或是在全文结束时,补足文意,用画龙点睛的话语强调主题,使之变成适合命题要求的新作。
行文过半,离题千里,怎么办?
——将错就错 顺水推舟
在应考作文时,有时由于审题不慎,写到一半才发现文章偏题或者离题,但若重新构思则又没有充裕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与其推翻重来,倒不如将错就错,写完全篇。在这里,要做好以下三点工作:一是顺水推舟,写好过渡段,总结上文,开启下文,为下面展开新主题服务;二是承接上文,增补新材料,用增补的新材料支撑新主题;三是强行靠岸,从“偏”中归纳新主题,让新主题可以统帅全篇。
一次考试,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题作文,某同学以但丁的名言“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领起全文,列举拿破仑、韩信等历史名人的事例,大谈相信自己的重要,一下子写了400多字。这时,他忽然发现,自己的文章只写到了“相信自己”,却没有写“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写下去非偏题不可,于是紧急刹车,并写下如下一段话,强行扭转话题方向:
然相信自己的前提是充分自信和准确判断,否则坚持就成了固执,而要避免固执,我们应该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他让这段话单独成段,以显示文章思路的转变。接下来就顺理成章地过渡到“听取别人的意见”上来了。这样的过渡,不仅很好地完成了思路的“拨乱反正”,使文章回到题意上来,而且也让前面的议论成为文章的有机组成,化腐朽为神奇,真可谓一石二鸟。其实,材料对于主题与中心的表达有用与否,亦即材料、内容离题与否,这也是相对的,一个高明的作者完全可以把与主题相佐的内容很好地统一在主题之下。
木已成舟,补救无及,怎么办?
——打造豹尾 精编结语
俗话说:“编筐编篓,贵在收口;描龙画凤,难在点睛。”说的是工艺制作收尾一环最为重要,作文亦是如此。人们常用“豹尾”来比喻文章的结尾,有“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之说。其实,打造豹尾,编织精彩的结尾,不仅是优化文章的必要措施,也是考场作文纠偏救急的有效手段。
一次模拟考试题为“放下/不放下”,二者选其一。某同学选择“不放下”,描写了汶川大地震中三个感人的镜头:一是教师舍身护学生;二是解放军战士不顾撤退的命令冲进震区救人;三是温总理冒雨在废墟上前行。文章夹叙夹议,歌颂献身精神,但通篇没有涉及标题“不放下”。怎么办?考生意识到文章的问题,重写已经没有可能,甚至任何小小的改动都无法进行,他略作思索,在文后又续写了两段:
舍身护人,临危不惧,爱之大,师之魂,许多人推崇的“放下”之美岂能与之并肩?明知山有险,偏向险山行,勇之最,兵之义,你能批评这个战士缺少“放下”的“胸襟”?!与民同乐,与民同悲,忠之至,官之本,总理其实是在用自己的坚守回应着种种“放下”的奇谈怪论!
我们并不一概地反对种种“放下”的论调,然而我们又必须明白,“不放下”同样也是一种选择,“不放下”里有道义,有勇敢,有责任,有美丽,有伟大,有崇高。
不放下,不退却,脊梁不折,民族不倒,我们的民族才是最有希望的民族!
这是一个机智的续写,是一次起死回生的补救。如果没有这最后两段,说不定就会被老师判为偏题之作。现在你可以批评文章前松后紧、点题缺少水到渠成之功,但是,显然你不能认定这是一篇偏题之作。
(作者:严廷勇,建湖县第二中学)
时间过半,无从下笔,怎么办?
——改造旧作 借伞送人
在考场上,碰到题型比较新奇,题意比较含蓄,内容要求有一定梯度和深度的作文题目,考生会产生陌生感、紧张感,一时不知从何着笔。这时,不妨将原来写过的习作稍加变通和更换,使之与命题要求相符合。
一次模拟考试,作文题为“童谣”,还剩40分钟,某同学一字未动。这时候,她想起自己的习作《最美丽的风景》,文章以矍秋白从容就义的史实为素材,描写了一个革命者生命最后时刻的光彩,展现人间绝美的风景。文章是这样结尾的:“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走出了这个世界,却留下了一路最美的风景。”她觉得可以把这篇习作改造成《童谣》。
于是,她首先在试卷上写下标题“童谣”二字,接着写下了一段这样的开头:
他的故事,壮烈雄伟,绝对是黄钟大吕,千古绝唱,可是他又让你分明地感觉到他是一首美好的童谣。
然后照抄《最美丽的风景》里的叙述和描写,结尾改成这样两段:
这不是去外婆家接受宠爱,这是赴刑场就义,这是赴死!可他把赴死演绎得像一首童谣,没有豪言,没有怨语,只有极至的从容,美丽而柔和,婉转而优雅,淡然而恬静。
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走出了这个世界,他把自己的死唱成了一首柔和的童谣,让人感叹,让人唏嘘。
这样的开头和结尾,紧扣标题,起到了显化和强化主题的作用,使文章更切合命题的要求。这样的增加,对原习作来说是一种发展和创造,而对考场作文来说则是一种纠偏与补救。
改造旧作其实很简单,就是在文章适当的部位,如段落的开头、结尾以及承上启下的过度处,补充一两句扣题的句子,或是在全文结束时,补足文意,用画龙点睛的话语强调主题,使之变成适合命题要求的新作。
行文过半,离题千里,怎么办?
——将错就错 顺水推舟
在应考作文时,有时由于审题不慎,写到一半才发现文章偏题或者离题,但若重新构思则又没有充裕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与其推翻重来,倒不如将错就错,写完全篇。在这里,要做好以下三点工作:一是顺水推舟,写好过渡段,总结上文,开启下文,为下面展开新主题服务;二是承接上文,增补新材料,用增补的新材料支撑新主题;三是强行靠岸,从“偏”中归纳新主题,让新主题可以统帅全篇。
一次考试,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题作文,某同学以但丁的名言“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领起全文,列举拿破仑、韩信等历史名人的事例,大谈相信自己的重要,一下子写了400多字。这时,他忽然发现,自己的文章只写到了“相信自己”,却没有写“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写下去非偏题不可,于是紧急刹车,并写下如下一段话,强行扭转话题方向:
然相信自己的前提是充分自信和准确判断,否则坚持就成了固执,而要避免固执,我们应该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他让这段话单独成段,以显示文章思路的转变。接下来就顺理成章地过渡到“听取别人的意见”上来了。这样的过渡,不仅很好地完成了思路的“拨乱反正”,使文章回到题意上来,而且也让前面的议论成为文章的有机组成,化腐朽为神奇,真可谓一石二鸟。其实,材料对于主题与中心的表达有用与否,亦即材料、内容离题与否,这也是相对的,一个高明的作者完全可以把与主题相佐的内容很好地统一在主题之下。
木已成舟,补救无及,怎么办?
——打造豹尾 精编结语
俗话说:“编筐编篓,贵在收口;描龙画凤,难在点睛。”说的是工艺制作收尾一环最为重要,作文亦是如此。人们常用“豹尾”来比喻文章的结尾,有“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之说。其实,打造豹尾,编织精彩的结尾,不仅是优化文章的必要措施,也是考场作文纠偏救急的有效手段。
一次模拟考试题为“放下/不放下”,二者选其一。某同学选择“不放下”,描写了汶川大地震中三个感人的镜头:一是教师舍身护学生;二是解放军战士不顾撤退的命令冲进震区救人;三是温总理冒雨在废墟上前行。文章夹叙夹议,歌颂献身精神,但通篇没有涉及标题“不放下”。怎么办?考生意识到文章的问题,重写已经没有可能,甚至任何小小的改动都无法进行,他略作思索,在文后又续写了两段:
舍身护人,临危不惧,爱之大,师之魂,许多人推崇的“放下”之美岂能与之并肩?明知山有险,偏向险山行,勇之最,兵之义,你能批评这个战士缺少“放下”的“胸襟”?!与民同乐,与民同悲,忠之至,官之本,总理其实是在用自己的坚守回应着种种“放下”的奇谈怪论!
我们并不一概地反对种种“放下”的论调,然而我们又必须明白,“不放下”同样也是一种选择,“不放下”里有道义,有勇敢,有责任,有美丽,有伟大,有崇高。
不放下,不退却,脊梁不折,民族不倒,我们的民族才是最有希望的民族!
这是一个机智的续写,是一次起死回生的补救。如果没有这最后两段,说不定就会被老师判为偏题之作。现在你可以批评文章前松后紧、点题缺少水到渠成之功,但是,显然你不能认定这是一篇偏题之作。
(作者:严廷勇,建湖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