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义的“闭门弟子”

来源 :搏击·武印文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789647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祖父韩子衡先生生于1881年农历九月初五,是天津北辰区南仓人。1898年,他在刘快庄拜于武林奇杰李存义先生门下习武,与同门师兄弟刘云集、门广兴、张鸿庆、尚云祥、孙禄堂、韩慕侠等人同以武技享誉津门,是李存义先生的“闭门弟子”。祖父在家中兄弟排行第五,故世人称其“韩五爷”。
  祖父初入武门,就遇上名师,这使他兴奋不已,立刻成了武迷、武痴。当时祖父家住天津市小树林柴家大院,离李存义先生授拳的刘快庄,至少有三四十里路程,他每天早晨都要靠着两条腿长途奔波去刘快庄学武,来回七八十里,而且乐此不疲,不是一路小跑,就是练着拳走。爷爷告诉我,那时他常在路上练的拳有马形疾蹄、燕子抄水和鹞子入林等等。经过这样长期的练习后,他打出来的燕子抄水,姿势美妙轻灵,马形疾蹄能一纵丈余,鹞子入林则急如闪电,让观之者皆钦佩不已。至于祖父神功救人,一个虎扑扑倒惊马的传奇故事,现如今还为刘快庄上了年岁的老人们津津乐道。
  闭门弟子的担当
  祖父是李存义先生的闭门弟子,那这个闭门弟子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原来形意门历来的规矩是,老师要在众多弟子中,挑选出“顶门弟子”和“闭门弟子”。
  顶门弟子要求在本门户中,武德、武功出类拔萃,在本门户中除了老师就属他了,对于外来的切磋或挑衅,他可以代表本门户接待和处理。所以必须功深技高才行。对顶门弟子,本门户无论年龄大小都可尊称他为“大师兄”(但本人不可自称,他还得按年龄大小称兄道弟,“顶门大师兄”是本门户对他的尊称)。顶门大师兄对本门户的兴衰担负着重要责任,所以这样的人物很难求。
  闭门弟子呢?闭门弟子有一个最重要的责任是传承老师的衣钵。必要的时候,他要代替老师传授武功。这样,对他的要求自然也高。不但要求功力深厚,学的东西还必须全面系统,在拳架方面的每一个动作细节都得让老师满意才行,同时还得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所以,武林中有句俗语:“顶门难求,闭门更难。”
  既然有老师教拳,为什么还需要闭门弟子替传呢?
  练形意拳的人都知道,形意拳的特征是易学不易练。比如五行拳,不过简单的几个动作,都是一学就会的,但真正打好就难了。就是这几个动作,为了追求理想的境界,有的人往往穷其一生,不断追求。所以形意门内,就要有人对老师所传的东西有深刻的领悟,以作为将来同门师兄弟之间切磋交流的一个印证。与此同时,作为武师,全面掌握本门功夫也是非常重要的——形意拳的弟子们功成后,自立门户传授弟子学生,就需要完整而丰富多彩的内容。——这时如果老师还在,当然可以向老师学习,但如果老师不在了呢?这时闭门弟子就显现出来他的重要作用了。有了他就可以保证本门户中的武学不遗失。
  李存义先生的弟子中,很多都是带着别派技艺入门学习形意拳的。这样,无论他们怎样下功夫打形意拳,身上往往不经意间就显露出别派动作的痕迹,尤其是当初练过外家拳的更加明显。而祖父则不然,他没有练过其他拳,入门时是一张白纸,所以打形意拳姿势特别纯正。或许,李存义先生当初挑选闭门弟子来传承自己的衣钵,这个条件也是首选。
  通过长期考察,李存义先生看中了祖父,开始有计划地从多方面栽培祖父,他甚至凭借多年的武学经验,专门为祖父量体裁衣制定了一套练功方法,无人时总是给祖父开“小灶”。就这样,十几年过去之后,祖父终于成为李存义先生非常满意的闭门弟子。
  我听祖父讲,李存义先生曾为他设计了许多拳、械套路和单练手法。如:出洞入洞、退步捋手、摇身、转身、软八手、硬八手、飞龙掌、龙形六合刀、形意十三枪、游龙双钺等等。其中游龙双钺、四门龙形剑等是集形意、八卦、太极于一身而成。形意十三枪是由翼德十三枪、六合枪之衍演而成,有独特的十字枪诀:劈、崩、拿、带、戳、棚、立、抖、筛、拨,每式都有歌诀。游龙双钺是由乾坤阴阳钺结合一些刀法衍演而成,反复共有四十八个式子,每个式子都有名称,名称起得颇有诗意非常难得。李存义先生对祖父所练习的要求非常严格,一丝不苟,每一个动作都得做到位,达不到他的满意是不准休息的。
  在上述这些功法中,特别体现出祖父优势的是飞龙掌。飞龙掌这套拳,是李存义先生吸收了八极、无极、八卦、太极、拦手、长拳等拳势创编的。这趟拳比较难,如果不通形意拳理法,动作不标准,弄不好就会打成四不像的“大杂烩”。而祖父在老师的精心教习下,努力掌握了它,打起这趟拳来,神形相合,二日如电,掌势飘逸,身法灵活,阴阳互易,刚柔相济。柔时势如抽丝,绵绵不断;刚时如山崩地裂,冷脆爆突……如今多少年过去了,天津形意拳门里的人还都知道“韩五爷”有一趟压箱底的掌法——飞龙掌。
  形意拳三绝
  祖父在津门形意拳界被称为有“三绝”。
  一绝是他能把老师所讲的拳经拳理倒背如流,字字能解。他授徒时出口成章,随口拳经拳理。那时经常有拳师向祖父请教,祖父随问随答,问一答十,精辟易懂。祖父平时不爱说话,但是,如果谈起拳的话题,马上兴致勃勃,滔滔不绝。除此之外,祖父还有两绝:第二绝是形意拳的功夫“深不可测”,第三绝是形意拳的内容(拳路、器械等)“掏挖不绝”。
  在过去,作为一位武术名家,免不了和许多武林人物交流切磋。在与来者交手时,祖父自始至终没有被人打倒过。同时,他也从来没有打倒过别人。——他与人切磋,只求把对方制住,就是到了实在不出手不行的时候,也只是恰到好处地把对方放出,从没有下狠手伤害过同门、同道。这就使祖父在同行中落下了其武功“高深莫测”的印象。
  所谓形意拳的东西“掏挖不尽”,这就沾了“闭门弟子”这一身份的光了。
  李存义先生的技艺,大略可分为三部分。一是初到刘快庄时所传授艺;二是李存义先生去山西寻根后二次学艺补全的技艺,如“安身炮”、“八式”等练法;三是存义先生到了晚年,依托他毕生之经验,所独创的许多徒手和器械套路。有一些拳路和招法,属李存义先生单教独传。祖父是李老先生的闭门弟子,继承了老师的衣钵,担负有传承任务,李先生的功法,一般都由祖父间接教习。尤其是李存义先生逝世以后,就更加如此了。所以后来的津门形意拳门人,大部分间接或直接地受过祖父的指点和传授。也都知道祖父的东西最多,是“掏挖不尽”的。就是现如今在世的人们,不少也都以当年得到过“五爷”的传授而自豪。   关于擒拿术
  也是由于“闭门弟子”这个身份的缘故,李存义先生曾向祖父传授了鲜为人知的绝技:形意拳门的七十二把擒拿术(飞拿、擒拿、打拿)、点穴、推拿正骨和按摩。并叮嘱祖父,推拿正骨、按摩只可为需要的人服务,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开诊所,用来赚钱养家。形意点穴功,因为此术比较阴狠毒辣,不许轻易传人,不到万不得已不得使用。七十二把擒拿也不许轻易传人。就是因为有老师的教导在前,后来家里虽然遇到很大困难,祖父也没有用推拿正骨术开诊所,以此挣钱养家。但是他以此技治好了许多人。而形意点穴功因其过于毒辣,他不敢轻易传人,这一绝技的详细记录《点穴谱》因是前人留下的,祖父不能也不忍毁掉,只好封存了起来,严诫后人不准开封学习。
  祖父为人谦和,只要是可教的东西,总是有求必应,从不保守。由于祖父的无私传授,李存义先生的推拿正骨术和七十二把擒拿术,后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传播。
  擒拿、点穴、
  推拿正骨和按摩
  祖父所传的形意擒拿术包括:擒拿、飞拿、打拿(解拿)。
  擒拿:当对方抓住我身体的某一部分后,或提、或顶、或拉、或推、或压等等,我都可采取舍己从人的势态,不与对方顶劲,巧妙地顺势将其拿开并擒住,使对方动弹不得。反过来,如果是我抓对方,对方主动来拿我时,我也要在不顶劲的势态下,顺势变化,使对方拿不了。或在对方拿我时,顺势将对方擒住。——这就是反拿。
  飞拿:要使用这手法,其功力要求要高一些了。它讲究手疾眼快。此法与技击相似,但又有所不同。技击双方可以使用拳脚互击,比较简单直接,很容易失手伤人。飞拿不可互击,只有等对方或击或抓来攻击你时,你把对方击来的掌拳腿脚顺势拿住。这与太极推手时,二人突然离开(断开),要求劲断意不断相以。感觉到对方的抓意,你知他,他不知你。没等对方挨身时,在半路上拦截接住,把对方擒住,使他动弹不得。飞拿必须有一定的功夫才可使用。练习形意拳者,切忌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使用擒拿。——虽然东西是好的,但是别忘了“巧拿不如拙打”。
  打拿:打拿不是击打对方。所谓打拿实际就是解扣。在对方抓住我的身体的某一部分后,我可以在不露声色中,顺势用身法的转换、三节的互易、劲力的变化迫使对方拿捏不牢,松开擒你之手。也可主动出击,在人员多的场合,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不露声色地擒住对方。这时你去哪里对方只能跟着走,而外人从外表上却看不出来。这种擒拿功夫,对使用者要求更高。使用擒拿术动作越小越好,越小越显功力,其效果也越好。拳谱讲,“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
  祖父以他的功力和技巧,使用擒拿术可以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想打则打,想发则发,想化则化,想擒则擒,动作之小巧,姿态之潇洒,如不亲眼所见,真是匪夷所思。
  关于擒拿术,爷爷还说过,对于一个功力深厚的形意拳家来说,对手身上无处不可解,无处不可擒,擒拿手法无穷无尽。
  关于点穴,祖父之所以下传慎之又慎,是他认为,形意拳的爆发力抖绝劲,足以把人击透、震伤、致残。所以,没有必要非得按穴位击打,按穴击打未免太狠毒了。祖父常对后辈们讲:“君子学艺防身宝,小人学艺坐监牢。”“学成文武艺,要以善为本,致人以服,不得致人以死。”
  祖父在传授弟子技击时,常常将招式稍加改动,使手法不致太凶狠。比如形意拳的“金鸡抖翎”,此式应该一手顺势捋带,一手击对方软肋。祖父把击软肋的手,稍向下改击对方大胯。“撩阴掌”稍向上提,改撩小腹等等。由此可见祖父的仁者之心。
  祖父一辈子牢记着自己是李存义的弟子,一辈子担着师父交给自己的责任。新中国成立以后,祖父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但他对武术的痴心不减,一面敦促家里后人用功习武,一面继续在工人公园和金刚公园内传授武术,这种活动一直持续到1971年12月与世长辞。
  公元1971年12月4日,我最敬爱的祖父、形意拳一代大师韩子衡先生无疾而终,享年90岁。
其他文献
吴式太极拳的形成发展,在太极拳理的基础上又具有自己的风格特点。1993年国家体委审定颁布《中国太极拳剑竞赛规则》中吴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为:“轻静柔化,紧凑舒伸;川字步形,斜中寓正”。对这样的风格特点,我们在行拳实践中如何去体现,即用什么方法来达到规范呢?李秉慈老师在多年实践中总结出吴式太极拳“定式斜中正,动势立身行”的理念和方法,具体地解析和体现了吴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  所谓“定式”,是在套路演
期刊
父亲自1942年幸遇恩师走上尚武之路,已经度过了70个寒暑春秋,跨越了两个世纪。  父亲初学拳,是在中山公园。1945年,日寇投降,王耀武主鲁兼山东国术馆馆长,王龙翼副之,又将李应埙老师请回国术馆,任形意拳教练,我们这些徒弟也随之进入了国术馆练形意拳,地址是济南商埠四大马路小纬五路南首路西,现在的经四路纬五路。  国术馆开办发工资的师范班和不发工资的民众班。师范班是全日制,毕业后留馆或到各县国术馆
期刊
什么是拳?拳是人们用于提高人体的攻防格斗能力而研究总结出来的训练体系。  各门拳种千姿百态,风格各异,各有各的练法,各有各的打法。然而“练拳到底是要练什么?”这个问题却会把很多练拳多年的朋友问得哑口无言。他们也许从来都不曾思考过这个非常重要但却常被忽视的问题。  一般人认为练拳就是打沙袋、击木桩、举石锁,增大拳腿的力量和硬度,再加上套路练习、双人拆招对练,把招法练熟,这样就可以在临阵对敌时见招拆招
期刊
一九九一年春,我脑血管硬化,经CT诊断是得了“脑萎缩”。医生说,这个病不是好治的病。  我怎么办呢?当然不能就这么等死。于是就找到涉县有名的太极拳老师豆玉壁,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一边看病,一边开始学习太极拳。二十几年来,我每天坚持最少练两个小时,别人管我叫“太极迷”,身上的病也渐渐好转。太极拳给了我健康,我是一个太极拳的受益者。  2004年3月10日,我请来了永年杨露禅太极拳学院的院长韩清民先生,
期刊
一定以为上面标题中的“明”字用错了,认为该是“名家”的“名”——百岁名师。其实没有错,这一节的小标题来自父亲的法国学生英杰。  2008年5月,英杰像往年一样,照例从巴黎又来济南,专程学习形意拳。有一天,他对我说:“李老太爷真是一位难得的明师啊。我念书到博士,有一个学习方法,就是不找名牌老师,专找明白老师。有些名牌老师是炒作出来的,而明白老师是真才实学,从他那里能解决我遇到的问题,能学到真东西。李
期刊
宋光华,名东升,1932年生于山西太谷县朝阳道宋家大院。其父宋铁麟(1885-1978年),人称“宋老铁”,是名扬天下的武术大师,系宋氏形意拳开派宗师宋世荣(1849-1927年)之侄、宋世德(1857-1921年)之子。  宋光华先生幼承庭训,随父学练家传形意拳兼习太极、八卦、弹腿、长拳等艺。  宋家授徒极严,艺成之传人个个出色,如宋世荣宗师所授十余名弟子中,宋虎臣(子)、宋晏彪(侄)、宋铁麟(
期刊
本书中所用的名称术语,以李洛能八大弟子之一李镜斋先生传人李应埙先生沿用的传统名称为准。  一、拳  拳的主要部位分拳顶、拳背、拳心、拳眼。(见图1)  1 立拳(侧拳)——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并拢,诸节向手心卷曲握紧(是为攥拳如卷饼);拇指梢节曲回,压住食指扒住中指中节,拳眼向上。多用于崩拳、炮拳等。(见图2)  2 阳拳——拳形同侧拳,拳心向上。多用于钻拳、横拳等。(见图3)  3 阴拳——拳形同
期刊
截抓直拳顶腹贯耳夹颈拧头擒敌法,关键是转拨为抓,后发制敌,根据敌方左右直拳攻击时的前冲力度和连击变化,采取抓腕顶腹,拉臂贯耳,夹颈锁喉,拧头摘瓜等不同技法,擒摔制敌,再以连环技法顺势快速攻击敌关节和要害空位,直至敌丧失反抗能力而降服。現由佳木斯大学武艺研究会教练员李春田(穿深色上衣)和肖键(穿浅色上衣)示范演练动作技术,由贺婧制作处理动作技术图示,谨供爱好者习练和运用时参考,不当之处,请读者自行取
期刊
一、趟泥走圈,必须严格遵规守矩  形意八卦掌的趟泥走圈是人在无极圈上进行左旋右转互换掌法趟泥行走,其基本要求是:在走转时,头、手臂和腰要向一个侧面拧去,上身侧保持自然直立,头部虚虚向上领起,下颚内收,精神内守,实腹畅胸,腰松胯坐,溜臀收肛,肩沉肘坠,气沉丹田。此时人体有垂直下坐之感,然后依据个人体力情况采用上盘或中盘或下盘的方式曲腿趟泥。在行圈中,两脚轻提轻送,沿着圈线迈步如猫行,两大腿相互略贴拢
期刊
一、历史渊源  1 龙潭寺所在地  这里提到的龙潭寺,是唐朝末年宋朝初年时期(即公元947年间)山东临清县龙潭寺。龙潭寺在古临清县城南七、八里之遥,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寺庙东侧有一水潭,常年积水,因水深,水色似墨,水中有一土埝,如龙戏水,传说暴雨期间水涨埝高,从不被水淹没,人们也称此潭为“黑龙潭”。水潭西北侧有两眼井,称“龙眼”。古寺旁东侧、水潭西南岸有一古井。今临清也曾称州,龙潭没有重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