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变电运维人员的减少,变电运维中心所辖区域问题变多。针对这些问题,变电运维中心从理顺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着手,集中技术力量提升变电站技术管理水平和变电运维人员技术水平,降低了变电运维中心各级人员的工作负担,发挥好了变电运维中心的支持作用。
关键词:变电运维 隐患风险
引言
就现阶段而言,在西电东送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国电力连接入网,能源需求和能源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我国对电力网络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西电东送和全国电力连接入网,要求我国电力网络必须具备长距离输电的能力,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所需要消耗的电力也随之增长,新能源的广泛应用和工业建设的转型升级等变化,都给电力系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负荷,这就要求电力系统的能力和效率要随着需求的提高而提高。此外,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在电力的供给侧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电力网络的建设必须要适应从传统能源向新型清洁能源转变的结构性变化。
1当前存在的问题
1.1管理缺乏协调、未系统化
变电运维中心各专责之间配合不足,整合不足。比如: 不同专责在不同的时间下发领物通知,有时一个班次(轮班制,一个班次一般1~3天),运维班派人到变电运维中心领物几次。专责下发的要求、规定未统一进行整理、编写,未及时宣贯,给变电运维的管理造成了一定的混乱。
1.2变电站技术管理和技术培训存在不足
变电运维人员对二次设备的掌握普遍不够扎实,在运维中,容易出现由于二次设备运维不当导致的异常和故障。下面对其原因进行逐一分析。
1.2.1对技术资料的管理存在不足
变电站基础资料,如二次设备屏柜及装置照片,一次系统图、低压交流系统图、直流系统图、光纤联络图等图纸,保护压板集、各二次装置的电源等,存在更新不及時或者未更新的情况,给运维人员造成了一定的困惑,使之不能完全掌握各变电站的情况,给倒闸操作和工作票的填写、许可造成不便。
1.2.2技术管理未具体落实
由于变电设备急剧增加,对各变电站的技术管理更多地依靠各运维班自身的管理。各运维班由于重视程度、技术水平、理解偏差等各方面原因,技术管理水平差别很大,在二次设备管理上存在不少不足之处,也存在不少死角。
1.2.3技术培训针对性不强
变电运维人员的时间相对以前紧张了,大水漫灌式的培训逐渐变得不可行,需要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培训。
1.3系统运行问题
配网的布设范围较大,覆盖面较广。但是因为各个区域的电力负荷需求量不同,所设置配网工程的设备也有一定差异化,如功率、参数等,这也使得配网运行时会受到一定制约。目前,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撑下许多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但是其配电网设施建设投入有限,并且相关技术缺乏及时更新,在一定限度上对电网系统的设施配置与电信传输体系产生较大的影响,这样使得不能有效配合其他地区的电网运行。
1.4无功补偿问题
配网系统运行过程当中最为常见故障问题就是无功补偿问题。配网工程涉及的技术众多,而这些技术需要在配网系统当中进行相互默契配合,但是在运行期间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要对部分技术进行无功补偿,在该环节的施工和无功补偿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一,一些配网工程在配置无功补偿装置时,没有详细进行科学论证就配置,如无功补偿方式、无功补偿容量等,这都会对供电系统产生一定干扰,其中影响最大的设备是变压器,严重时会使其不能正常运行,埋下了安全隐患,进而影响整个配网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性。其二,一些配网当中所设置的用电设备功率缺少统一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配网运行的稳定性,制约了供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从而影响了供电质量。为此,必须重新对无功补偿装置进行增设,提升配网运行功率的稳定性,不断优化配网环境,保证配网系统运行能力水平得以提升。
2发挥好变电运维中心的支持作用
2.1协调好各口工作
变电运维中心明确一名中心专责负责协调各口的工作。其主要工作是,协调重要工作的督促、落实,协调各口新下发的工作要求,协调各项物品的下发和领用。具体的方法是,中心专责提出某一项重要工作需要督促、落实,协调专责发布给下站的各专责,对此项重要工作进行落实,并拍照以利于中心专责查看;某口专责下发工作要求,将工作要求转达给协调专责,协调专责沟通相关口专责,有无需要补充或修订的地方,或者协调专责组织相关口专责沟通讨论,确保下发的工作要求全面、规范;设立变电运维中心存储室及领物台,某专责需要下发物品,将对应物品和清单、签领表移交协调专责,每周或每两周,由协调专责组织统一下发一次。
2.2提升技术管理和运维人员水平
整合整个变电运维中心的技术力量,以运维专责为中心,各口专责配合,结合各运维班的培训专责、国网公司各级专家人才,组成一个技术团队。按运维班进行划分,分为三个小组;一方面,便于互查,即第一小组检查第二小组所属变电运维班,第二小组检查第三小组所属变电运维班,第三小组检查第一小组所属变电运维班;另一方面,三个小组交替抽调,防止抽调人员过于频繁影响各变电运维班工作和被抽调人员生活。技术团队及时与变电检修中心和调度控制中心的相关班组和人员沟通,请他们提供技术支援,必要时请相关人员到现场技术指导,确保在进行运维技术的核查、检查、落实上不留死角[1]。
2.3统一数据归集及增加深度处理
在智能变电站系统中想要对监测数据进行判断,需要进一步结合设备运行数据,该数据通常由综合处理单元统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获取。其中,综合处理单元的数据可以与其他个监测系统的数据进行互换和交流,实现了数据资源的共享。智能变电站系统监测装置的安装需要根据国家相关的规定(IEC 61850标准的和非IEC 61850标准)进行建立,其中建模标准需按照IEC 61850标准来进行。检测系统在IEC 61850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数据传输运输到系统设备的中心级检测平台,同该系统支持远程维护。可以实现在变电站内与故障录波装置等系统的接口。同时,在大数据存储和挖掘等基础上可以对系统的关联信息进行深度处理。并在以上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各种优化,以达到提高系统在线监测的智能化水平[2]。
2.4变电站培训变电站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 3 个方面
(1) 高压设备工作培训。 高压设备作业不仅相对复杂, 并且危险系数较高, 是电力作业培训的重点内容之一。 该部分培训不仅包括员工高压设备作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还包含检修作业流程、 危险点以及工艺技术标准。(2) 安全作业组织措施培训。 相较于电力线路作业组织措施, 变电站工作组织措施有所不同, 主要包括工作监护、 工作票、 工作许可、 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等制度的培训。(3) 安全作业技术措施培训。 从整体上看, 变电站安全作业技术培训内容与输电线路作业技术培训基本一致, 不同的是, 变电站安全作业技术培训并不包括个人保安线的使用。 现实作业中, 变电站作业只有在附近带电设备可能产生感应电压的情况下, 才会要求操作人员使用个人保安线。
结束语
变电运维中心通过补短板、扬长处,灵活运用先进工具,提高了自身的工作效率和技术管理效果,夯实了安全基础,切实发挥了自身的支持作用[3]。
参考文献
[1]陈明礼.新时期农配网工程建设管理要点分析[J].通讯世界,2019,26(12):189-190.
[2]沙雨踉.10kV 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与解决[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2):99-100.
关键词:变电运维 隐患风险
引言
就现阶段而言,在西电东送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国电力连接入网,能源需求和能源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我国对电力网络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西电东送和全国电力连接入网,要求我国电力网络必须具备长距离输电的能力,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所需要消耗的电力也随之增长,新能源的广泛应用和工业建设的转型升级等变化,都给电力系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负荷,这就要求电力系统的能力和效率要随着需求的提高而提高。此外,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在电力的供给侧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电力网络的建设必须要适应从传统能源向新型清洁能源转变的结构性变化。
1当前存在的问题
1.1管理缺乏协调、未系统化
变电运维中心各专责之间配合不足,整合不足。比如: 不同专责在不同的时间下发领物通知,有时一个班次(轮班制,一个班次一般1~3天),运维班派人到变电运维中心领物几次。专责下发的要求、规定未统一进行整理、编写,未及时宣贯,给变电运维的管理造成了一定的混乱。
1.2变电站技术管理和技术培训存在不足
变电运维人员对二次设备的掌握普遍不够扎实,在运维中,容易出现由于二次设备运维不当导致的异常和故障。下面对其原因进行逐一分析。
1.2.1对技术资料的管理存在不足
变电站基础资料,如二次设备屏柜及装置照片,一次系统图、低压交流系统图、直流系统图、光纤联络图等图纸,保护压板集、各二次装置的电源等,存在更新不及時或者未更新的情况,给运维人员造成了一定的困惑,使之不能完全掌握各变电站的情况,给倒闸操作和工作票的填写、许可造成不便。
1.2.2技术管理未具体落实
由于变电设备急剧增加,对各变电站的技术管理更多地依靠各运维班自身的管理。各运维班由于重视程度、技术水平、理解偏差等各方面原因,技术管理水平差别很大,在二次设备管理上存在不少不足之处,也存在不少死角。
1.2.3技术培训针对性不强
变电运维人员的时间相对以前紧张了,大水漫灌式的培训逐渐变得不可行,需要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培训。
1.3系统运行问题
配网的布设范围较大,覆盖面较广。但是因为各个区域的电力负荷需求量不同,所设置配网工程的设备也有一定差异化,如功率、参数等,这也使得配网运行时会受到一定制约。目前,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撑下许多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但是其配电网设施建设投入有限,并且相关技术缺乏及时更新,在一定限度上对电网系统的设施配置与电信传输体系产生较大的影响,这样使得不能有效配合其他地区的电网运行。
1.4无功补偿问题
配网系统运行过程当中最为常见故障问题就是无功补偿问题。配网工程涉及的技术众多,而这些技术需要在配网系统当中进行相互默契配合,但是在运行期间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要对部分技术进行无功补偿,在该环节的施工和无功补偿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一,一些配网工程在配置无功补偿装置时,没有详细进行科学论证就配置,如无功补偿方式、无功补偿容量等,这都会对供电系统产生一定干扰,其中影响最大的设备是变压器,严重时会使其不能正常运行,埋下了安全隐患,进而影响整个配网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性。其二,一些配网当中所设置的用电设备功率缺少统一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配网运行的稳定性,制约了供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从而影响了供电质量。为此,必须重新对无功补偿装置进行增设,提升配网运行功率的稳定性,不断优化配网环境,保证配网系统运行能力水平得以提升。
2发挥好变电运维中心的支持作用
2.1协调好各口工作
变电运维中心明确一名中心专责负责协调各口的工作。其主要工作是,协调重要工作的督促、落实,协调各口新下发的工作要求,协调各项物品的下发和领用。具体的方法是,中心专责提出某一项重要工作需要督促、落实,协调专责发布给下站的各专责,对此项重要工作进行落实,并拍照以利于中心专责查看;某口专责下发工作要求,将工作要求转达给协调专责,协调专责沟通相关口专责,有无需要补充或修订的地方,或者协调专责组织相关口专责沟通讨论,确保下发的工作要求全面、规范;设立变电运维中心存储室及领物台,某专责需要下发物品,将对应物品和清单、签领表移交协调专责,每周或每两周,由协调专责组织统一下发一次。
2.2提升技术管理和运维人员水平
整合整个变电运维中心的技术力量,以运维专责为中心,各口专责配合,结合各运维班的培训专责、国网公司各级专家人才,组成一个技术团队。按运维班进行划分,分为三个小组;一方面,便于互查,即第一小组检查第二小组所属变电运维班,第二小组检查第三小组所属变电运维班,第三小组检查第一小组所属变电运维班;另一方面,三个小组交替抽调,防止抽调人员过于频繁影响各变电运维班工作和被抽调人员生活。技术团队及时与变电检修中心和调度控制中心的相关班组和人员沟通,请他们提供技术支援,必要时请相关人员到现场技术指导,确保在进行运维技术的核查、检查、落实上不留死角[1]。
2.3统一数据归集及增加深度处理
在智能变电站系统中想要对监测数据进行判断,需要进一步结合设备运行数据,该数据通常由综合处理单元统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获取。其中,综合处理单元的数据可以与其他个监测系统的数据进行互换和交流,实现了数据资源的共享。智能变电站系统监测装置的安装需要根据国家相关的规定(IEC 61850标准的和非IEC 61850标准)进行建立,其中建模标准需按照IEC 61850标准来进行。检测系统在IEC 61850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数据传输运输到系统设备的中心级检测平台,同该系统支持远程维护。可以实现在变电站内与故障录波装置等系统的接口。同时,在大数据存储和挖掘等基础上可以对系统的关联信息进行深度处理。并在以上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各种优化,以达到提高系统在线监测的智能化水平[2]。
2.4变电站培训变电站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 3 个方面
(1) 高压设备工作培训。 高压设备作业不仅相对复杂, 并且危险系数较高, 是电力作业培训的重点内容之一。 该部分培训不仅包括员工高压设备作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还包含检修作业流程、 危险点以及工艺技术标准。(2) 安全作业组织措施培训。 相较于电力线路作业组织措施, 变电站工作组织措施有所不同, 主要包括工作监护、 工作票、 工作许可、 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等制度的培训。(3) 安全作业技术措施培训。 从整体上看, 变电站安全作业技术培训内容与输电线路作业技术培训基本一致, 不同的是, 变电站安全作业技术培训并不包括个人保安线的使用。 现实作业中, 变电站作业只有在附近带电设备可能产生感应电压的情况下, 才会要求操作人员使用个人保安线。
结束语
变电运维中心通过补短板、扬长处,灵活运用先进工具,提高了自身的工作效率和技术管理效果,夯实了安全基础,切实发挥了自身的支持作用[3]。
参考文献
[1]陈明礼.新时期农配网工程建设管理要点分析[J].通讯世界,2019,26(12):189-190.
[2]沙雨踉.10kV 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与解决[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2):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