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书润课堂”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mael1234567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润”之“书”指与课堂教学相关的一切学习资源,“润”指借助高效阅读策略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即让学生获得阅读能力,习得阅读方法,丰富阅读方式,提高阅读速度,增强思考能力。
  构建书润课堂,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是第一步。冯骥才的《俗世奇人》由《刷子李》《苏七块》《蓝眼》《泥人张》等文章组成。这组文章,故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把生活于市井里巷但手艺高超的艺人描绘得栩栩如生。结合文章特点,教师将教学目标确定为:体会文化小说极具故事性和传奇性的特点;品味幽默传神,富有地方特色的语言;学习作者巧妙构思情节和以白描入笔刻画人物的方法。具体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润文预学
  预学与预习只有一字之差,但体现的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改变,更是教学理念的改变。“预学”是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的学习活动,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注重能力习得的过程。要让学生习得能力,教师必须指引阅读方向,并采取有效的策略调动其阅读积极性。书润课堂按照阅读目标组文,这个目标就是预学支架。支架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资料袋、学习锦囊、任务单、自读卡等,可以是形象的概念圈、线路图、思维导图,也可以是简明的表格、文字说明等。
  《俗世奇人》是文化小说,作者以白描的手法展开叙述,间或掺杂天津方言,读起来引人入胜。结合文本特点,教师设计了以下预学思考题:
  1.《俗世奇人》的作者是谁?文章体裁是什么?作者為什么用《俗世奇人》命名?
  2.称奇道绝: 瞧,各色人等,纷纷登场,尽显生活本真状态。“码头上的人,全是硬碰硬。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待着。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你能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苏七块、泥人张、蓝眼、华大夫的绝活吗?
  3.你觉得下面哪几句话更符合《俗世奇人》中的语言特色?( )
  A.他对鸟儿们的事全懂,无论嘛鸟,经他那双小胖手一摆弄,毛儿鲜亮,活蹦乱跳,嗓子个个赛得过在天福茶园里那个唱落子的一毛旦。
  B.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
  C.叫他蓝眼是因为他的近视眼镜,镜片跟瓶底一样厚,颜色发蓝,看上去像一双蓝眼。
  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预学思考题?
  第一,调动初读体验,了解文本的体裁和内容。冯骥才先生写《俗世奇人》是为了“笔录奇人妙事供后世赏玩之中,得知往昔此地之众生相”。学生初读组文,对独立成篇的小说有了大致了解后,会发现这些故事都是在描写大众的、百姓的生活世界,即“俗世”,同时也描写了市井里巷中身怀绝技的高手,也就是“奇人”。第一题的指向是从整体上把握阅读内容、体裁,初步感受小说中的奇人奇事。
  第二,联系小说内容,提取、概括信息。能够准确提取文本信息是阅读能力的重要方面。信息提取的方法,可以直接用文本中的句子,但更多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句、重要段落,在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或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概括。第二题的指向正是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第三,结合话语形式,关注语言的特色和表达。《俗世奇人》汲取了天津口语和方言中的精华,意蕴十足,彰显地方文化的特点和魅力,使文章带有浓郁的感情色彩。第三题指向语言特色,使学生在预学中关注作者语言表达方面的与众不同之处,感受“奇言”。
  三道预学题既涉及知识,又涉及能力,都指向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获得与提升,都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习得。
  二、润思研学
  1.变换形式,多样阅读
  研学环节更强调读,尤其注重训练学生多样化的阅读方式和习惯,比如引导学生尝试略读、浏览、跳读、扫读,读完后用关键词句概括文本内容,把重点词、句、段画出来读一读等。在书润课堂上,阅读形式也是多样的,可以是在原文上圈画批注,可以是召开读书会,可以是绘声绘色地讲故事,也可以是亲子共读,还可以是通过阅读单来呈现阅读问题。
  《俗世奇人》阅读课上,教师召开读书交流会。学生各抒己见,或讲述自己感兴趣的人物特点,或讨论奇人的生活观,或交流对故事语言、结构方面的看法。教师还将多篇文章的话题元素设计成一张表格(如下表),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特点,梳理语言特色,摘抄佳词妙句,批注心得体会。
  [人物 “奇”处 描写摘抄及批注 手艺“奇绝” 性格“奇特” 苏七块 泥人张 蓝眼 华大夫 ]
  多样化阅读不仅让学生从多篇文章中获取了丰富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掌握了快速阅读、整合信息、质疑讨论等阅读方法,提升了比较、综合、概括、归纳等阅读能力。
  2.思维辨析,比较阅读
  阅读能力的核心是思维力。群文阅读时,我们可以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力。比较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求同阅读,感悟主题;可以求异品析,升华中心;可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分散而关联地思考;还可以从整体到部分,然后归纳整合,形成新的理解和分析,等等。
  教学《俗世奇人》时,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这组小说与其他小说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这组小说中的不同文章有何异同之处?同是奇人,他们分别有什么异同之处?同是奇事,作者在叙事时的方法有哪些异同?通过比较阅读,学生逐步认识了整体中部分之间和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进而对阅读主题有了更深的认识。
  3.注重表达,深度阅读
  深度阅读注重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对话能力。阅读可以是对整本书的深入阅读,也可以是对作者的深入阅读,还可以是对同类型文章表达方式、思想内涵等方面的深度阅读。
  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所以揣摩语言表达是进行深度阅读的抓手。《俗世奇人》中的语言很有特色:“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儿”“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等带有浓郁的天津风味;“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等语句短小精悍,活泼幽默,像单口相声;“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中的“戳”字展现了泥人张内心的愤怒、鄙夷与不屑,用词准确又极具表现力。这样的语言创造了激活思维、学习表达的空间。学完《俗世奇人》后,教师鼓励学生观察自己的父母,或者身边各行各业的人,想象他们就是拥有绝活的“奇人”,然后把这些“俗世奇人”的故事写下来。学生的表达欲望被激发出来,《面条向》《制版张》《馄饨刘》《包子郭》《巧手徐》等粉墨登场,“今世奇人”在学生笔下变得活灵活现。不少学生还模仿冯骥才的天津味儿,大量采用武汉方言。生活化的语言通俗上口,活泼生动,让奇人们的奇事、奇言更添神韵。
  从揣摩语言表达到深入阅读,从深入阅读到激情创作,学生经历了从认知到应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他们的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得到同步发展,而这正是书润课堂的终极目标。
  三、润心拓学
  拓展阅读是群文类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它能很好地解决传统阅读教学中阅读量偏低的不足。拓展的内容很多,可以是与课文内容相似的教材中的其他文章,也可以是与课文形式相似的课外读物。
  读完《泥人张》《蓝眼》等文章后,教师引导学生延伸阅读了冯骥才的《好嘴杨巴》《神鞭》等作品。学生自主设计读书单,把课内学到的知识技能、阅读方法与课外拓展融合成整体,进一步提高了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有赖于以课堂阅读为中心的广泛阅读,而这正是“书润课堂”倾心追求的目标。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凭借着强烈的文本意识、资源意识、能力意识,探索和开发出符合学理的高效学习方式,学生的自主阅读精神和阅读能力因此得到有效提升。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汉区卫星村小学)
  责任编辑 姜楚华
其他文献
在中德小学数学教学比较的研讨活动中,我们欣赏了中德两位教师课堂教学过程的精彩,也从中品味到他们在教学评价和学习评价中的魅力,他们在课堂上使用了几种教学评价:  1.激励性评价,积累数学化的活动经验  在灵动的课堂上,学生应该有积极的学习热情。因此在课堂上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要以此为契机进行激励性评价,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持续的求知欲。  教师注重将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有效对接”,使
温幼菊笑笑,没有摘掉牌子。她的小屋本就是熬药的地方。她喜欢熬药,甚至喜欢自己有病。“药寮”——这个名字古朴,雅的。  桑桑进屋子时,温幼菊正在熬药。  温幼菊坐在小凳上,见了桑桑,也给了他一张小凳,让他与她一起面对着熬药的炉子。  这是一只红泥小炉,样子很小巧。此时,炭正烧得很旺,从药罐下的空隙看去,可以看到一粒粒炭球,像一枚枚蛋黄一样鲜,炉壁似乎被烧得快要溶化成金黄*的动的泥糊了。  立在炉上的
“马危千仞谷,舟险万重湾。”这是唐代诗人沈佺期对圭江河段的亲身体验,也是圭江河段盛极一时的真实写照。“双镜驿前双小洲,年年于此竞飞舟。翻思奪锦青天上,河汉江声共北流。”这是明代大学者解缙眼中的圭江。这些随圭江水随波逐流的一去不复返的文字,在历史的长河里,抑或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而今,为广西北流,乃至北流的母亲河——圭江,歌者,广东东莞青年女作家李婷也。  自从收到李婷邮寄给我的《圭江流韵》一
书中静静地躺着一片红叶书签,它像一抹永不褪色的风景,铭刻在我的心中。  奇崛的高山褪尽了昔日的秀美,飞挂的瀑布为山涧谱写了一曲辉煌的乐章,翡翠般的急湍,奔腾!冲撞!烂漫的红叶层林尽染,抹上了一笔笔绚丽的色彩,迸发出生命的热烈,飘然而下的无边落叶,将生命的光华定格在精彩的瞬间。  我弯腰拾起一片落叶,试图从网络状的金色叶脉里,破译出叶子光彩艳丽的生命轨迹。  忽然,我有了一个冲动,将落叶放在书中,当
《生命 生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旨在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散发出无限的价值。  一、课题导入  教师:同学们,生命是去雕琢的宝石,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探寻它的美妙。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关于生命感悟的文章,它就是台湾著名作家杏林子所写的《生命 生命》。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三组词
梨花也插话说,张书记,我们一定把这大棚当亲爸亲妈一样伺候好,头茬种反季节的黄瓜、西红柿,碰到不懂的技术问题题就找专家问!  狗蛋又对张书记说,这大棚都是贷国家的钱建的,我要是不好好干,大棚弄日塌了,我可不想把这两万多块都打水漂了。这贷款是张书记给我们担保,我们不能让张书记失望  张书记就笑了笑,说,有你俩口子这些话,我就放心了!  在打响脱贫攻坚战后,修路的机械化施工队进入到村里,村里人做梦都没想
说起写作,正如遇见苏州这座城市一样,冥冥中注定,在黑暗的深渊中,无形地带来了一丝丝的光明和希望。曾经,我在好奇着这段时间的坚持,也在与他人的聊天里,多次被问及坚持的目的。那时候,哑口无言;此时,我走在路旁,遇见这一首《我说今晚的月光很美,你说是的》一样,顿然茅塞顿开!  认识文字,是在诚品的一本印着樱花的笔记本,因为贪恋图册的美好,我当它是笔记本,写下了每一天想过的话;后来,坐在公交车的车厢后座,
歇斯底里的呐喊  铿锵有力  晃动得水塘一片狼藉  震耳欲聋的誓言  信誓旦旦  只触及末梢神经的一丝疼感  只有收割了岁月的风暴  摇响了灵魂的心弦  带着黄昏的羞涩  对着天边的彩虹  吐露出的考验  才是真正的诺言  塑料袋的阴谋  裸露而轻柔的身体  总是带着惊喜  盈盈的,能把人陷进去  爱不释手的是  既能安之,又能弃之  这是一只披着养皮的狼  一条僵而不死的美女蛇  至今恋恋不舍的
不久前,一个朋友出事了,问题是:利用职权挪用公款给自己出书,目前已被停职接受组织调查,听候处理。不管结果如何,仕途受阻已是板上钉钉无可挽回了(好在组织上考虑到该同志工作勤恳踏实,卓有成效,而且情节并不严重,作平调使用,未予处分。)。  老实说,事发之初,我本可施以援手,助他一臂之力,可是……还是让我从头说起吧。  已经有些时日了。一天,我去到他的办公室。他兴致勃勃地拿出一本书送给我。我接过来一看,
林春艳带着女儿的怨恨洒泪跑出病房,呆立在医院大门外。她手按挎包,惟恐万宝囊被抢走。她现在腰缠百万,也称得上是富姐了,但是,也为此失去了家、好老公、好女儿,她为美梦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她倘徉街頭,茫然四顾……她觉得繁华的楼房,不息的车流、如水的人潮,突然已远离她,属于另一个美好的世界,而她如置身于无人的荒漠,深感孤独和凄凉。绝望啃噬着她,自杀的念头突闪现在脑海。撞车吧……然而当她要冲向车流的刹那,她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