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图形-背景理论源起于心理学,后引入到认知诗学研究中。近些年来,图形-背景理论越来越多的与诗歌赏析结合起来,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解读诗歌中的意境。本文将运用认知诗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阐释伊丽莎白·毕肖普诗歌《鱼》的主题意义。从而揭示出诗歌中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观。
关键词:图形-背景理论;毕肖普;《鱼》;和谐生态观
一、理论及作品介绍
图形-背景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由丹麦心理学家鲁宾(Rubin)首先提出,他认为人们的知觉会依据突显原则分为图形与背景两个部分。图形是指明显的,容易察觉的部分;而背景则是模糊的,起衬托作用的部分。认知诗学的奠基人Stockwell完善和发展了图形- 背景理论并将该理论应用到对诗歌的分析中。他认为阅读诗歌的过程是图形与背景动态形成的过程。
二、图形- 背景理论在本诗分析中的应用
“我抓住一条大鱼/挂在我的船边”(Bishop 72)。在该诗开头所勾勒出的画面中, 图形和背景清晰分明。在图形-背景理论中,图形通常被认为存在于背景的上面或在形状上大于背景,图形是动态的,背景是静态的。因此,图形相对于背景更加有突显性并且容易被捕捉。在本诗的开篇,作者描写的鱼一反常态是大的,是动态(moving)的;而船则是小的,是静态(static)的。这种大小的巨大反差和动与静的鲜明对比,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大鱼的身上,很显然大鱼是图形,而小船是背景。这样的组合能使读者在心理上接受大鱼为本诗核心概念并更多的关注和思考大鱼的命运。作者细致的描述能使读者一开始便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我窥视他的眼睛/它们远比我的大”(Bishop 73)。这两句诗中,大小对比更加明显,作者此处对鱼的眼睛进行了夸张的描写,以自己的眼睛为背景,来突出大鱼被捕后硕大的眼睛和惊恐的表情,很显然,大鱼的痛苦表情映射出人类的残忍。盲目的捕捉和猎杀带给其极大的伤害。作者敢于将自己的眼睛与大鱼的眼睛作比较,这表明了人与鱼是平等的,都是独立存在的平等的个体,鱼应该回归大海,已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本首诗歌中图形,背景的体现方式
3.1.介词作为意象图式体现图形,背景
“移动的呈现需要通过运用介词(over, through, under, from, up, down, into) 的位置表达来实现。在认知语言学中,地点的位置表达被理解成为意象图式”(Stockwell 16)。在由介词构成的意象图式中,经常包含着动态的移动。其中图形相对于背景来说更易移动,并且不易预料。这在毕肖普的诗歌 《鱼》中有充分的体现。“一把五根虚毛的智慧的胡子/从他疼痛的下颏处蔓生”(Bishop 75)。这句话中胡子是图形,下颏是背景,从(from)这个介词的运用将图形与背景分割开来。疼痛的下颏形象的展现出鱼的生存状态。胡子依附于下颏之上,通过背景下颏的烘托,更加突出了图形,蔓生于疼痛下颏的胡子,这也直接映射出鱼的恐惧和艰辛。使读者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作者的真实意境。即在人与动物的对抗中,动物处于极度弱势的地位,不和谐的生态观最终将会给其带来极大的伤害。
3.2. 通过注意力体现图形,背景
人的注意力是有选择性的(selective)。譬如在“臉与花瓶”幻觉图中,人们可以自己决定图形和背景,图形和背景可因环境和需求的不同而相互转化。同样在语言中也是由说话人自己决定句子中的主要部分。突显重要成分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在主语部分。在毕肖普的诗歌《鱼》中,注意力的选择也有着绝妙的阐释。“在他的下嘴唇/挂着五根一组的钓鱼线/带着所有五个大钩子”(Bishop 74)。显而易见,主语下唇是图形,因为它通过注意力的引导,最终被放在了显著的位置,目的是突出其影响力,使得读者更加关注大鱼此刻的生存状态。宾语鱼线是背景,谓语挂(hung)形象的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诗人的笔下,通过对读者注意力的主观引导,将一条痛不欲生的大鱼的形象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也为作者最终选择放生这条大鱼埋下了伏笔。
3.3. 通过多重意象相加体现图形,背景
通过多重意象相加来体现的图形,背景关系主要依据不同意象相互之间作用和影响来突出图形的重要地位。意象的叠加能使原有图形更加清晰明确,使得读者在心理上快速接受图形在整个诗歌中的显著影响。以便更好的解读诗歌。“他身上洒满藤壶的斑点/精致的石灰玫瑰饰物/又染上/细小的白海虱/他身下垂挂/两三根碎绿草”(Bishop 73)。在这首诗歌中,作者大量的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在以上的段落中,作者提到了藤壶斑点,石灰玫瑰饰物,海虱,绿草,这些意象叠加在一起,相互作用和影响,一起作为背景,构成了一副精心雕琢的图画,其目的是为了衬托大鱼的挣扎和痛苦。以上图形,背景关系的运用也体现了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以及渴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决心。
四、结语
毕肖普的诗歌《鱼》运用多种修辞手法,阐述了一条大鱼从被俘获,到抵抗,直至被放生的全部过程。通过图形-背景理论的选择和应用,体现出毕肖普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观以及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包容。鱼被拟人化了,最后诗人选择将鱼放归大自然更是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参考文献:
[1] Stockwell, Peter. Cognitive Poetics: An Introduction [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2] 盛艳. 从《鱼》看毕晓普和穆尔的生态观[J]. 绥化学院学报, 2006(06).
[3] 伊丽莎白·毕肖普. 伊丽莎白·毕肖普诗选[M]. 丁丽英译.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关键词:图形-背景理论;毕肖普;《鱼》;和谐生态观
一、理论及作品介绍
图形-背景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由丹麦心理学家鲁宾(Rubin)首先提出,他认为人们的知觉会依据突显原则分为图形与背景两个部分。图形是指明显的,容易察觉的部分;而背景则是模糊的,起衬托作用的部分。认知诗学的奠基人Stockwell完善和发展了图形- 背景理论并将该理论应用到对诗歌的分析中。他认为阅读诗歌的过程是图形与背景动态形成的过程。
二、图形- 背景理论在本诗分析中的应用
“我抓住一条大鱼/挂在我的船边”(Bishop 72)。在该诗开头所勾勒出的画面中, 图形和背景清晰分明。在图形-背景理论中,图形通常被认为存在于背景的上面或在形状上大于背景,图形是动态的,背景是静态的。因此,图形相对于背景更加有突显性并且容易被捕捉。在本诗的开篇,作者描写的鱼一反常态是大的,是动态(moving)的;而船则是小的,是静态(static)的。这种大小的巨大反差和动与静的鲜明对比,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大鱼的身上,很显然大鱼是图形,而小船是背景。这样的组合能使读者在心理上接受大鱼为本诗核心概念并更多的关注和思考大鱼的命运。作者细致的描述能使读者一开始便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我窥视他的眼睛/它们远比我的大”(Bishop 73)。这两句诗中,大小对比更加明显,作者此处对鱼的眼睛进行了夸张的描写,以自己的眼睛为背景,来突出大鱼被捕后硕大的眼睛和惊恐的表情,很显然,大鱼的痛苦表情映射出人类的残忍。盲目的捕捉和猎杀带给其极大的伤害。作者敢于将自己的眼睛与大鱼的眼睛作比较,这表明了人与鱼是平等的,都是独立存在的平等的个体,鱼应该回归大海,已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本首诗歌中图形,背景的体现方式
3.1.介词作为意象图式体现图形,背景
“移动的呈现需要通过运用介词(over, through, under, from, up, down, into) 的位置表达来实现。在认知语言学中,地点的位置表达被理解成为意象图式”(Stockwell 16)。在由介词构成的意象图式中,经常包含着动态的移动。其中图形相对于背景来说更易移动,并且不易预料。这在毕肖普的诗歌 《鱼》中有充分的体现。“一把五根虚毛的智慧的胡子/从他疼痛的下颏处蔓生”(Bishop 75)。这句话中胡子是图形,下颏是背景,从(from)这个介词的运用将图形与背景分割开来。疼痛的下颏形象的展现出鱼的生存状态。胡子依附于下颏之上,通过背景下颏的烘托,更加突出了图形,蔓生于疼痛下颏的胡子,这也直接映射出鱼的恐惧和艰辛。使读者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作者的真实意境。即在人与动物的对抗中,动物处于极度弱势的地位,不和谐的生态观最终将会给其带来极大的伤害。
3.2. 通过注意力体现图形,背景
人的注意力是有选择性的(selective)。譬如在“臉与花瓶”幻觉图中,人们可以自己决定图形和背景,图形和背景可因环境和需求的不同而相互转化。同样在语言中也是由说话人自己决定句子中的主要部分。突显重要成分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在主语部分。在毕肖普的诗歌《鱼》中,注意力的选择也有着绝妙的阐释。“在他的下嘴唇/挂着五根一组的钓鱼线/带着所有五个大钩子”(Bishop 74)。显而易见,主语下唇是图形,因为它通过注意力的引导,最终被放在了显著的位置,目的是突出其影响力,使得读者更加关注大鱼此刻的生存状态。宾语鱼线是背景,谓语挂(hung)形象的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诗人的笔下,通过对读者注意力的主观引导,将一条痛不欲生的大鱼的形象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也为作者最终选择放生这条大鱼埋下了伏笔。
3.3. 通过多重意象相加体现图形,背景
通过多重意象相加来体现的图形,背景关系主要依据不同意象相互之间作用和影响来突出图形的重要地位。意象的叠加能使原有图形更加清晰明确,使得读者在心理上快速接受图形在整个诗歌中的显著影响。以便更好的解读诗歌。“他身上洒满藤壶的斑点/精致的石灰玫瑰饰物/又染上/细小的白海虱/他身下垂挂/两三根碎绿草”(Bishop 73)。在这首诗歌中,作者大量的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在以上的段落中,作者提到了藤壶斑点,石灰玫瑰饰物,海虱,绿草,这些意象叠加在一起,相互作用和影响,一起作为背景,构成了一副精心雕琢的图画,其目的是为了衬托大鱼的挣扎和痛苦。以上图形,背景关系的运用也体现了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以及渴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决心。
四、结语
毕肖普的诗歌《鱼》运用多种修辞手法,阐述了一条大鱼从被俘获,到抵抗,直至被放生的全部过程。通过图形-背景理论的选择和应用,体现出毕肖普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观以及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包容。鱼被拟人化了,最后诗人选择将鱼放归大自然更是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参考文献:
[1] Stockwell, Peter. Cognitive Poetics: An Introduction [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2] 盛艳. 从《鱼》看毕晓普和穆尔的生态观[J]. 绥化学院学报, 2006(06).
[3] 伊丽莎白·毕肖普. 伊丽莎白·毕肖普诗选[M]. 丁丽英译.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