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体育与健康教科书(以下简称新教材)是贯彻《标准》精神,使体育教师创造性的进行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选项学习。新教材力图把新的教育理念融合到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过程之中,同时注重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具有可操作性,并达到可借鉴、有启发、方便实用的目的。
新教材是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为我们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节省了大量的研讨时间,并能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体育的学习与活动能力的培养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在教学实践的操作与运用过程中,本人通过多次基层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活动的调查,研究新教材的运用情况(通过查阅课任教师的有关教学计划,口头交流及听课评价)发现在新教材的运用过程中与高中的选项教材不能有机结合,为此本人通过本文发表一些新教材与选项教学实际运用过程中的肤浅认识,请专家同仁多多指点。
一、正确认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解,知道作用与新教材的工具及载体作用
各地区自从新教材伴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出版以来就收到了广大师生的青睐,尤其是配套的教师用书更受到我们的重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依据新教材制订各类教学计划及实施教学,新教材上是怎样安排的,我们就怎样先进行教学是不会出偏差的,将新教材的工具及载体作用直接引用为具体教学的指导作用。
在本次课改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依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制订并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关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以及对中小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而新教材是根据《体育与健康课课程标准》中的精神和要求,将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地区与时代特色而编写的。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一个大前提,新教材是一个小环境。《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通过新教材发挥其指导作用(途径之一),新教材通过贯彻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自学精神与要求而充分发挥其工具与载体功能。离开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谈新教材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就容易失去方向,失去灵魂。而离开了新教材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就会脱离实际事倍功半。
二、合理正确选择新教材中的内容、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把选项教学的教学内容落实到实处
虽然新教材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克服了过去教材中“繁”“死”“细”的状况,充分贯彻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三维教学目标对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内容选择应该是先定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然后引出具体的学习目标,最后建立若干学习模块,一个模块由某一运动项目中相对完整的若干内容组成,在这些模块的建立过程中,学生也是积极参与其过程,以便学生对所选模块进行较系统的学习。根据“多样性和选择性”的教学理念,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允许学生自己选择运动项目进行学习,可安排学生每学期或每学年选择一次,再次选择时学生既可以选择相同的项目,也可以选择不同的项目,但总计不宜过多,以便加深运动体验和理解,发展运动爱好和专长,使新教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并使新教材与地方特色、校本教材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三、把新教材及其配套的教师用书的教学方法、练习方法,灵活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新教材及其配套的教师用书中的教学方法、练习方法,是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统一编写出来的,而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面对是不同年龄的青少年,加上他们的自身素质、感情、经验、生活体验各不相同,并且对教学内容的领悟也深浅不一,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区别对待存在个体差异的学生,把新教材中练习方法、技术原理,采用分层式、分步骤的方法,既照顾大多数学生,也让特殊的学生有提高和发展的空间,尤其是在知识技能的传授中,运用引导法、启发法、活动法,结合实际的渗透法等,启发学生用新教材的知识指导自身体育活动实践,给学生留有思考、想像和创造的空间,引导学生思考各种问题,鼓励学生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在选择教学过程中,学会自我锻炼,了解自己、了解新教材,促进自己形成运动专长和爱好,发展运动能力,提高体育文化素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总之,新教材是伴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而产生的新事物。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正确理解、灵活运用,把新教材的发展性、主体性、探究性、兴趣性及实用性,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充分体现出来,活学活用,使之更好的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谭华.高中体育选项教学探索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1.
[2]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3]教育部制定体育与健康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白文蓉(1967-),女(汉族),江苏南京人,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湖滨高级中学教师,中教一级,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
新教材是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为我们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节省了大量的研讨时间,并能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体育的学习与活动能力的培养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在教学实践的操作与运用过程中,本人通过多次基层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活动的调查,研究新教材的运用情况(通过查阅课任教师的有关教学计划,口头交流及听课评价)发现在新教材的运用过程中与高中的选项教材不能有机结合,为此本人通过本文发表一些新教材与选项教学实际运用过程中的肤浅认识,请专家同仁多多指点。
一、正确认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解,知道作用与新教材的工具及载体作用
各地区自从新教材伴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出版以来就收到了广大师生的青睐,尤其是配套的教师用书更受到我们的重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依据新教材制订各类教学计划及实施教学,新教材上是怎样安排的,我们就怎样先进行教学是不会出偏差的,将新教材的工具及载体作用直接引用为具体教学的指导作用。
在本次课改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依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制订并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关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以及对中小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而新教材是根据《体育与健康课课程标准》中的精神和要求,将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地区与时代特色而编写的。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一个大前提,新教材是一个小环境。《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通过新教材发挥其指导作用(途径之一),新教材通过贯彻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自学精神与要求而充分发挥其工具与载体功能。离开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谈新教材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就容易失去方向,失去灵魂。而离开了新教材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就会脱离实际事倍功半。
二、合理正确选择新教材中的内容、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把选项教学的教学内容落实到实处
虽然新教材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克服了过去教材中“繁”“死”“细”的状况,充分贯彻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三维教学目标对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内容选择应该是先定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然后引出具体的学习目标,最后建立若干学习模块,一个模块由某一运动项目中相对完整的若干内容组成,在这些模块的建立过程中,学生也是积极参与其过程,以便学生对所选模块进行较系统的学习。根据“多样性和选择性”的教学理念,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允许学生自己选择运动项目进行学习,可安排学生每学期或每学年选择一次,再次选择时学生既可以选择相同的项目,也可以选择不同的项目,但总计不宜过多,以便加深运动体验和理解,发展运动爱好和专长,使新教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并使新教材与地方特色、校本教材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三、把新教材及其配套的教师用书的教学方法、练习方法,灵活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新教材及其配套的教师用书中的教学方法、练习方法,是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统一编写出来的,而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面对是不同年龄的青少年,加上他们的自身素质、感情、经验、生活体验各不相同,并且对教学内容的领悟也深浅不一,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区别对待存在个体差异的学生,把新教材中练习方法、技术原理,采用分层式、分步骤的方法,既照顾大多数学生,也让特殊的学生有提高和发展的空间,尤其是在知识技能的传授中,运用引导法、启发法、活动法,结合实际的渗透法等,启发学生用新教材的知识指导自身体育活动实践,给学生留有思考、想像和创造的空间,引导学生思考各种问题,鼓励学生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在选择教学过程中,学会自我锻炼,了解自己、了解新教材,促进自己形成运动专长和爱好,发展运动能力,提高体育文化素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总之,新教材是伴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而产生的新事物。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正确理解、灵活运用,把新教材的发展性、主体性、探究性、兴趣性及实用性,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充分体现出来,活学活用,使之更好的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谭华.高中体育选项教学探索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1.
[2]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3]教育部制定体育与健康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白文蓉(1967-),女(汉族),江苏南京人,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湖滨高级中学教师,中教一级,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