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rou1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感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是软化顽石的似水柔情。情感教育是教育的灵魂,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领学生不断前进的催化剂。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大可能地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使学生时刻充满学好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初中英语 情感教育 学习兴趣 情境创设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高度重视情感教育的应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知道学生的喜怒哀乐,从而为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初中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巧妙渗透问题与同行朋友进行交流。
  一、满面春风面对学生,传递阳光般心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必须在上课前调整好心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进入课堂。一是面带微笑,营造亲切、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假如戴着冷酷的“铁面”进入教室,就会给学生一种畏惧和疏远感,使学生敬而远之。在这样的情形下,是很难让学生“亲其师”,也就更不可能让他们“信其道”。二是注重面部表情与肢体语言的运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巧妙地借助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的密切配合使用。例如在进行英语口语交际的示范时,应该充分借助眼神、面部表情和手脚等肢体语言,使教学形式更加直观化、形象化,深深地抓住学生的眼球,最大限度地刺激学生的感官系统。三是全身心融入教学,用个性化的真情体验感染学生。当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全心全意地融入课堂,用饱满的激情和丰富多彩的情感体验变化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充满感情的教学语言和教学姿态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初中生具有较强的向师性和模仿性,教师满怀激情的精神状态极易使学生受到直接的感染,促使学生不由自主地向教师学习。
  二、和风细雨润无声,真情关爱感化学生
  教育就是爱的艺术。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注意应用爱的艺术,发挥情感教育的积极作用,巧妙地处理课堂中的异样生成和突发事件。教师可以运用冷处理的情感教育方式。所谓冷处理就是指当发现问题后,不及时地进行处理,而是暂时将此事先搁置一段时间,再进行处理。例如,在一次英语课上,笔者发现一个学生趴在座位上。旁边几个同学也提醒了他,但他还是趴着,见此情形,笔者并没有当众批评他,而是等到中午吃饭后,笔者把他叫到了办公室,他只是眼里含着泪水,怎么也不说。笔者知道如果急于求成,势必不会得到什么理想的教育结果。于是,笔者让他先回教室自己静静。后来,过了几天,他主动来到办公室讲出了原因,原来是他父母刚离异,他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笔者和他细心交谈很久,又在学习和生活上经常关心他、帮助他,他决定好好学习,做一个有出息的人。教师应该善用情感教育,用真情感化学生的心灵,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起来。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适当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产生积极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课本让学生扮演一定的角色,演课本剧,以此激发兴趣,加强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全身心地融入到英语学习之中。在进行“I?蒺d like some noodles”这一话题教学时,笔者可以在教室里创设一个小餐馆的场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角色扮演。学生的参与激情空前高涨,纷纷加入到学习活动中,通过亲身表演的体验,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了有效地拓展。这种情境教学法生动形象,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进行心理换位,加强师生平等交流
  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心理换位,设计问题要降低到学生的思维水平来对待,力求与学生的思维能同步进行。很多教师可能在课堂上都能观察到,当你审视学生时,他如果能大胆地迎着你的目光,说明他能或迫切想回答你的问题,那你就要积极提问,满足他表现的欲望。要多鼓励,如“Don?蒺t be nervous, I can help you.”“You are very clever, I wish you success.”等,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从而达到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五、结语
  总之,教师应该高度重视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独特作用,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功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创新教学方法,满面春风面对学生,传递阳光般心情,和风细雨润无声,用真情关爱感化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心理换位,加强师生平等交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聂冬霞.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J]. 考试周刊, 2009,(38).
  [2]潘俊英.试论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1,(16).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可以训练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一个基本方法,又是落实交际实践性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高中 英语 阅读  阅读的过程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阅读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可以训练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教学大纲
期刊
摘要:词汇在英语学习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却存在教学方法不得当、忽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等问题。学生在词汇学习中也存在学习策略缺乏科学性的问题。本文从教师教授词汇和学生学习词汇两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词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词汇教学 存在问题 词汇学习 有效性  引言: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听、说、读、写、译等技能都依赖词汇。离开了词汇,就谈不上语言,更谈不上对语言的运
期刊
摘要:埃德加·爱伦·坡是美国十九世纪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和评论家。他的作品风格在任何时代都是“举世无双”的:语言和形式精致、优美,内容多样。他宣扬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研究美国文学,对爱伦·坡的作品不可不了解。萧伯纳曾声称:“美国出了两个伟大的作家——埃德加·爱伦·坡和马克·吐温。”爱伦·坡的作品中既有恐怖怪异的哥特风格也充满着独特的审美要素,极好地体现了恐怖与美的结合,本文将从恐怖美学角度
期刊
在中学阶段,语数外是最关键的基础学科,尤其是外语。我们知道,于中国人而言,对语文、数学的学习是有母语基础的;而对英语学习而言,完全是处在一个没有先天认知可能、没有实地操练机会,换句话说,几乎是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来学习的,难度可想而知。那么,中学生如何才能学好英语呢?除了我们常说的五个环节(即课前必须预习、上课听讲笔记、课后完成作业、之后系统复习、检测补差)外,站在教师的角度看,我以为如下四方面
期刊
摘要:英语听力教学近年来一直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环节,英语只能在中国学,缺乏英语语言环境,又只能是学得而不是习得,学生学习动力不是很大,英语教学有一定困难。在现有条件下,为学生多创设英语语言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至关重要和必要,英语教师应摸清造成听力困难的因素,采用一些有效的办法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  关键词:英语听力 问题与对策 预测技巧 听力理解 交际能力  Listening compr
期刊
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是英语教学的四大基本技能。其中“写”属于较高层次的信息系统,是语言输出的重要途径,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认识,思考以及文字运用等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写作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目前课堂写作教学的基本现状  牛津初中英语教材每个单元的Main Task版块是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它有明显的过程写作要求,A,B,C,D各版块都循序
期刊
摘要:日瓦戈医生是身处乱世的知识分子的典型。有思想,有知识,有医生独特的技能,有俄罗斯人特有的热情,有知识分子的冷静头脑和社会良心。但身处乱世却不愿同流合污的他注定身世飘零,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无法完成自己的理想。鲍·帕斯捷尔纳克是俄罗斯著名的诗人和小说家,在现代抒情诗和伟大的俄罗斯叙事文学领域中所取得了杰出的成就,1958年10月23日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直到今日不仅是在俄罗斯,乃至全世界,他已
期刊
摘要:中学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是听说读写。写作是一种应用性最强,训练难度最大的技能,它可以真正反映一个人的语言修养,是逻辑思维表达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的综合体现。但是,就高中英语写作的现状来看,写作却是一个令很多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而新课标对学生的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笔者认为语篇体裁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一定的帮助。语篇体裁法是建立在语篇体裁分析的基础上,围绕语篇的纲要式结构而开展教学
期刊
农村中学英语比其它任何一门学科都难教,喜欢学英语的学生太少。农村中学留守学生太多,爷爷奶奶根本管不住或一味溺爱他们,导致他们学习上无人监督,自己学习自觉性较差,加之英语又是一门较难的学科,他们学不好就会厌学,越厌学就越学不好,这样恶性循环下去 ,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意志力就会丧失,进而导致不学英语。在素质教育下,虽然《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我们农
期刊
摘要:俄语是一种结构复杂、词汇丰富、表现力极强的语言。俄语同义词数量非常多,这正是俄语标准、细致丰富的表达所必须的。现代俄语中的同义词,它们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在修辞色彩上存在细微差别,在许多场合可以相互替代。在了解了前辈语言学家对同义词问题所持的观点基础上,本文对同义词的功能问题做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同义词 功能 语义功能 修辞功能  俄语与一切发达的语言一样拥有丰富的同义词。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