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要求何需法律规范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a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支持者:新法保障了老年人的权益
  “‘常回家看看’是责任,义务,中华传统的美德。”网友朱海滔认为,“法律除了惩罚的功能之外,还有一个宣示、指导和教育的作用,将‘常回家看看’立入法律,能起到一个警示、鞭策、督促的作用,让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使人们重视起老人的精神赡养,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传承和弘扬。”
  上海华荣律师事务所朱平晟律师表示,新《老年法》的指导意义大于实际约束力,相关法条并未说明如果违反常回家看看、冷落老人会遭受怎样的法律责任。虽然老年人可凭此法条起诉,但因为实际操作性不强,“常回家看看”等法条的最大目的是指导人们正确行为。新《老年法》是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一部法律,它的许多条款起的是行为指引作用,体现了政府和社会对老年人的一种责任,在未来十年二十年,随着老龄化的严重,这部法律的实际操作意义就显示出来了。有了这部法律,会带动更多的人去关注老年人,对整个社会都是一种推动。
  质疑者:立法表明道德水平下降
  博友胡思华认为,将“常回家看看”写入老年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悲哀。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被法律硬拉回家的子女,会心甘情愿地见父母吗?这种看望又会给父母带来什么呢?
  “立法后就能保证子女常回家陪父母吗?”李先生反问。“孝心是存在于心,而不是表现于行。真正孝顺的人,你不立法,他也要孝敬父母,颐养天年;不孝顺的人,你立法了,他也只不过人前做做样子,而这种装出来的东西,又有什么价值?没必要用立法手段来大费周章。”一位网友说道。
  有网友提出,如何定义“常”、理解“看看”?如果子女因为工作压力大,没时间回家,那么是子女违法还是子女所在单位违法呢?谁来举报子女违法?违法的人应该受怎样的处罚,是罚款还是锁在家里陪父母几天?另外,哪个部门来执行这个规定?网友说,这些问题不解决,这个规定就等于空谈。
  父母:把我们放心里就是孝
  家住东城的54岁的李女士说:“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是孝顺的表现,给父母每个星期打电话也是孝顺,只要把父母放在心里就行。做好自己的事,平平安安的,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孝顺。”
  市民张先生在莞城一家公司工作,一年中只有春节才能回东北老家呆三四天,对此,张先生的母亲刘女士说:“今年孩子结婚后要我搬过去住,我没答应,一是住不惯,二是不想给孩子添麻烦。虽然他不经常回来,但总是给我零花钱,我觉得孩子很孝顺。”刘女士并没对儿子有任何不满。
  在采访中,很多老人向记者表示,因为各种原因,对于常回家看看,子女们有的能做到,有的做不到,子女也不要刻意去执行标准。“只要孩子们好好工作,平平安安,我们就心满意足,不会强求孩子的回报。”
  部门声音
  东莞市民政局老龄办副主任李玉珍认为,“不常回家看看”就违法其实没必要。
  “南方、北方的老年人喜好肯定不同,各地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消费习惯,尽自己所能满足老人的要求就是孝,心里头有父母就是孝。”李玉珍说,“有些孩子确实忙,离家又远,不能常回家陪父母,但每周都给父母打电话,这也是孝顺。”
  李玉珍说,新修订《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意义在于提醒子女们,再忙也要记得多关心父母,多和父母沟通。如果实在太忙,不能经常回家,那也要多打电话。
  律师:指导意义大于约束力
  如果儿女经常不回家探望或者问候,父母们是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精神权益呢?媒体记者在东莞市南城石竹新花园、中信新天地等小区,随机采访了10位老人。“儿女不经常回家看我,这就犯法啦?等会儿我就打电话给我儿子,看他怎么说。”在石竹新花园大树下乘凉的刘奶奶笑着说,旁边的几位老人也跟着起哄。
  不过,受访老人纷纷表示,儿女不常回家是因为工作忙,并非不孝。“不可能真告到法院。”
  “常回家看看”入法,意义何在?对此,广东达维律师事务所律师徐洪辉说,指导意义大于实际约束力,相关法规并未说明如果违反会遭受怎样的法律责任。虽然老年人可凭此法条起诉,但因实际操作性不强,“常回家看看”入法最大的目的是指导人们正确行为。
其他文献
三高症是指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和高血脂。它是小康社会派生出来的“富贵病”。早期可以毫无症状,也无异常感觉,常常因健康体检才发现,但到了晚期可形成严重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美国“罗代尔健康生活网”载文,刊出美国疾控中心专家亨利·卡恩博士等专家总结出的一套“糖尿病风险自测题”,帮助大众在家自测糖尿病风险。  1.你的母亲患有糖尿病吗?回答肯定,得13分。  2.你的父亲患有糖尿病吗?回答肯定,得8
期刊
子女怎样做  支招一 :和父母聊天。除了平日里的打电话外,如果有条件的话,给父母买台电脑,装个摄像头,没事时,视频聊聊天,这样即使两地相隔,也能天天见面了。  支招二 :尽量把父母接到身边。如果你已经在城市站稳了脚跟,买了房,有了家,如果房子够大,尽量把父母接到身边。  支招三 :“租地”送父母。现在,不少城市郊区都有可以租种的农庄,提供“认购自留地”。有很多父母虽然到了城市,却依然怀念农耕生活,
期刊
春节前夕,贵州省领导李军、谌贻琴、宋璇涛、刘晓凯、孙永春、秦如培、蒙启良、慕德贵、刘远坤、陈鸣明、王江平分别看望慰问了何仁仲、冉砚农、王振江、李冀峰、曹洪兴、夏国华、龚贤永、肖永安、唐世礼、李玲、梁明德、禄文斌、梁旺贵、杨守岳、李万禄、王淑森、杨谨华、欧阳自远、步智信、刘思培、杨光林、杨序顺、司徒桂美、徐敬原、庹文升、姜延虎、顾庆金、许正维、林明达、陈华祥、吴嘉甫、袁荣贵、李元栋、王思明、刘鸿庥、
期刊
策划/执行:若拙  流逝了风云岁月,留下了光荣老战士。  他们对党赤胆忠诚,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曾为新中国的建立前仆后继、浴血奋战。  只有退休的职务、没有退休的党员;只有退休的岗位、没有退休的职责。“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今天,他们虽然脱下了军装,但依然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保持军人本色,继续为社会尽自己的力量,为自己的人生谱写新的篇章。
期刊
没有比分牌、没有主副裁判、没有一轮紧接一轮的“对决”,一场看似没有专业水准的比赛,却是六盘水市委离退局、六盘水市老干老年活动中心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摸出”的一着“新招”,切实体现出“官方”老年活动“草根化”,没有了“冠军”这一噱头,没有活动的启动仪式、没有了领导讲话、没有颁奖仪式,自由组合、自选项目,直接开赛,老年人在轻松而自然的活动中体验到了积极参与的健康和愉悦。  2月14日,是
期刊
养老,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必须关注的话题。这是《生命时报》记者用近一个月时间,与100位60岁以上老人的对话。2014年开春,让我们借他们直白朴实的话告诉读者,老人在期待一个怎样的未来。  结论一:九成老人觉得幸福,家庭是幸福感的最大源泉。  广东汕头82岁的邱玲华是政府机关的退休干部,她对幸福的理解很简单:“吃穿不愁,后辈孝顺,有来有往,他们都好就是我的幸福。”66岁的马广才一直在山东威海务农,他
期刊
策划 / 执行:田花  中共中央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被视为中共历史上的又一次整风运动。按照中共文献的流行分类,自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至今,可以统称为“整党整风”的全党行动共有11次(不含本次活动),依次是:1942-1945年的延安整风运动、1950年的整风运动、1951-1954年的整党运动、1957年整风运动、1963-1
期刊
策划:于天木 若拙 / 执行:若拙  自2013年7月1日起,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该法首次将“常回家看看”精神赡养写入条文,也就是说即日起,老人可以因子女不常回家看看作为单独的诉讼请求将他们告上法庭。  克隆人据说已经呼之欲出,但在真正实现这个“孙猴子拔猴毛”的惊世戏法之前,人都是有父母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是孔子跟弟子在一起自述人生理想时的夫子自
期刊
58岁的他,是解放军某部的正师级退休干部。本来可以在大城市安享晚年的他,却从北京来到福建省安溪县龙涓乡偏僻山村灶坪当小学教师。这一切,缘于他小时候的一个美丽的梦想。  师级军官乡村支教  1955年,房福忠出生于北京。四五岁时,家里住进了一个报社记者,也许是缘分,那记者和他很要好,经常教他识字,还教他书法。他因此早早便认识了很多字,五六岁时已经读过《西游记》等小说。  上学后,他显现出比同龄孩子更
期刊
社会上很多人被称为“大人物”。所谓大人物者,不是地位高、学问好,更不是长得高大帅气;而是要能对世间、对人类有所贡献,让人感恩怀德,才能够有资格被尊称为大人物。大人物者必须具备:  一、心量大。俗语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佛教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因为心量大,所以才能成为佛祖、菩萨。一个人的心量有多大,成就便有多大。你的心量能容一家人,能做家长;心量能容一县之人,就能做县长;心量能容一国之人,就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