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到精彩处 云卷云亦舒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qu8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要求教师在政治课教学中必须以问题教学为基本形式,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思维的自主性和探究问题过程的创造性。
  关键词:发问;精当;有效;自主;创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的问题意识薄弱。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新课改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要求教师在政治课教学中必须以问题教学为基本形式,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思维的自主性和探究问题过程的创造性。这要求我们反思传统的提问方式,通过改变发问的策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一、发精当之问,提出更少问题
  现实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要么一上来就向学生提出一连串问题,实施问题轰炸;要么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步步紧逼……表面上看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际上因问题太多、太杂、太琐碎,使学生疲于应付,缺少了从容思考的空间,因而丧失了思维的深度,很难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样,问题没能成为学生思维的推进器,反而变成了窒息学生创造力的风雪冰霜。
  在授课时,教师必须提出精当的问题,使一两个问题成为学生打开文本门径的钥匙。例如,在学习经济生活的“纸币”时,我问学生:“既然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那么,国家能不能靠多发行纸币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活跃,议论纷纷,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最后同学们统一了认识: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秩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影响商品流通。
  二、发有效之问,提出更好的问题
  在教学中,许多学生既不愿意回答教师的提问,也不愿意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其中,一个原因,是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求知的欲望,缺乏思考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儿童没有学习的愿望,那么,我们的一切设想、探索和安排都将成为泡影,变成没有生命的木乃伊。”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具有探究性、过程性、开放性等特点。
  1.探究性问题。设置的问题有探究性,才能使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同时,通过问题给学生提供有效线索,启发引导,使之注意利用文本中有价值的信息。
  在讲“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时,我模拟了一个朋友圈的群聊,参与聊天的分别是奥巴马、习近平、朴槿惠、普京、安倍晋三,共同探讨如何处理朝鲜半岛的纷争,学生们参与热情高涨,各抒己见,很快总结出: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2.过程性问题。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过程性问题关注的是学生的思维过程,通过发问增进学生的判断推理、联想想象活动。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将一个或几个问题逐步提供给学生,由学生去思考。如在哲学教学中,讲到“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这一知识点时,我先打出了一则广告:“蓬头垢面进来,容光焕发出去。”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了,此时立刻设问:此广告语怎样体现矛盾的对立统一?学生们很快抓住了“进”与“出”“蓬头垢面”与“容光焕发”的对立统一关系。接下来,我趁势再问学生:生活中还有哪些对立统一的关系?学生举出了教师与学生、男与女、前与后、高与矮、轻与重等关系,从而将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区分开来,突破了教材的这一难点。
  3.开放性问题。俗话说:文无定解。每位学生对命题的阅读和理解都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回答,提倡学生用自己的体会表达出自己的感受、理解。
  例如在探讨“人定胜天”这一命题时,有学生提出:自然环境和生态的失衡带来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海洋水平面上升等问题,这正是人类盲目开采资源、过分夸大人类的改造能力、违背自然规律造成的,结果不仅未胜天,反而受到了自然界的惩罚。这不正说明人不能胜天吗?我肯定了这位同学的钻研精神以及答案的正确性。接着设问:还有同学从其他角度谈谈吗?结果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的说,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人类从屈从自然到改造自然再到人定胜天,必须找到正确的方法,否则,就会走向反面。有的说,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时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如果主观与客观相违背,就不能达到人定胜天的目的。也有学生从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说明,人定胜天取决于是否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我接着又问:为什么不能对“人定胜天”的命题绝对化呢?就有学生回答了:任何真理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同学们开放式的讨论非常精彩。
  三、发自主之问,更多的问题由学生来提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最根本的是学生要善于发现并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发问的宗旨也在于引导学生会发问,真正平等地与文本、教师对话,在学习探究中质疑问难、不断增强思维的活跃性与深刻性。首先,通过营造积极宽松的氛围,呵护学生的质疑问难的心理。其次,要留有余地,给学生提问的机会,使学生能问。
  四、教师要提高学科素养,准确答问
  “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 学生向老师提出问题后,总希望获得即时的、满意的答案,这对教师来说,是个挑战,故教师在平时就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记得有一次我在讲到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时候,一位同学站起来提出问题:“老师,您说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那么我们学生也是中国公民,也可以信仰宗教么?”此言一出,全班同学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我这儿,盼望老师给予正确的解答。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解答:
  1.宗教的本质是非科学的,它依靠一种根本不存在的、虚无缥缈的神的力量来对社会发生影响。
  2.我国《宪法》和《教育法》都规定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也就是说,我国教育不能宣传宗教迷信,只能传播科学思想和理论。
  3.信教和不信教是公民个人的事。
  4.为了使中小学健康成长,社会、学校有责任引导他们爱科学,学科学。
  同学们通过我的解答,对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了全面的理解,在课后看我的眼神也充满了敬佩之情,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只有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学生才能成为教学活动的真正主人,由此造就出一批有发现力和创造力的人才。
其他文献
摘 要:20世纪初,欧洲现代绘画日渐成熟,奥地利在艺术上正酝酿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它不光在形式上进行革新,在绘画的思想意识层面更有了进一步的探索,艺术家们开始了对内心世界的挖掘。而埃贡.席勒无疑是其中最为显著的艺术家之一,他将自己的人生融入到绘画当中,毫不掩饰地描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心理和情感。本文重点分析席勒绘画风格转变的几个阶段,从而了解其艺术特点及创作理念,让读者们重新解读他风格变化所带来的
期刊
摘 要:《阿拉比》是乔伊斯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第三篇,小说题目“阿拉比”一词是由英文名Araby音译过来的,它带着音译词本身的色彩和延伸出来的色彩在这篇小说中有着丰富多层的意义。它在小说中是贯穿始终的线索,推动着小说情节的发展和步入高潮。  关键词:阿拉比;历史文化;浪漫想象;东方色彩;梦想破灭  一、引言  阿拉比在小说中,是一个位于都柏林的富有东方色彩的大集市,该短篇的篇幅只有八页,描写阿拉
期刊
摘 要:在阅读《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一书时,笔者发现在十六世纪英国诗人锡德尼著《为诗辩护》一书后,经过了近三百年,英国诗人雪莱也写就了一篇题为《为诗辩护》的论文。这就不禁引发人的思考,为何要为诗辩护?而又为何西方总有诗人为诗辩护?本文首先分别介绍了锡德尼和雪莱为诗辩护的内容,而后梳理了西方诗学史上重要人物关于诗的看法,提出了自古希腊以来使诗和诗人受到质疑的三大因素——哲学,宗教和理性,也即为诗辩
期刊
摘 要:“互联网+”模式是互联网社会下全国教育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新思想,不仅已在教育活动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而且未来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为了顺应互联网社会发展主流趋势,迎合时代发展潮流,促进“互联网+”优势充分发挥,本文首先简单分析了互联网社会,然后对互联网社会给中国教育发展带来的影响和中国教育在互联网社会下应采取的发展对策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社会;中国教育;影响;发展方向回顾中
期刊
摘 要:《海洋之歌》是由爱尔兰动画制作大师汤姆摩尔导演,历时7年,逐桢手绘制作的一部2D动画。获得过第2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提名,第42届美国动画安妮奖等七项提名。每一帧画面的唯美都是视觉上的享受,但是单凭视觉效果的堆积是不行的, 还要诉诸于好的剧情和鲜明的人物,在今天这个高清、3D大行其道,电影动画越来越专业化甚至精细入微化的时代, 音乐往往给影片情感因素地表达快马加鞭。  关键词:动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与管理者,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如何管理班级是每一个班主任都经常思考的问题。从我个人实践经验看,在日常的班主任管理中应坚持“两手抓方针”。一手抓管理,一手抓育人。在管理中渗透育人思想,通过育人达到加强管理的目的。  一、根据管理中的要点把握加强育人的立足点  作为班主任,管理与育人二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在实践中体会到,班级管理要做的出色,必须做好育人工作。因此,我管理班级的宗旨是
期刊
上学期我班转来个学生,家长告诉我说,以前他的老师说这孩子可能有些“弱智”,不愿收他,还把他划入“后进生”行列。听到这儿,我也很有压力,于是我对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耐心的教育。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除了学习成绩不好外,在言谈举止上,为人处事方面完全是个正常的孩子,而且反应程度并不比别人慢,由此我得出的结论他不是弱智。  从此以后,我处处留心,认真观察,进一步证实了自己的判断。由于他在小时候缺乏
期刊
摘 要:云南位于中国版图的西南边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地质风貌、多样的民族构成,造就了云南独特的民族传统工艺和鲜明的民族传统文化。本文以云南传统工艺陶器为出发点,对比云南建水紫陶与云南漠沙傣族土陶的差异,从制作方式,装饰风格及表现手法等方面综合的分析了云南陶器工艺的多样性。  关键词:云南;建水紫陶;傣族土陶;差异  一、云南建水紫陶与漠沙傣族土
期刊
摘 要: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的内在要求。其本质在于缩小区域间、校际间的教育差距,以保障学生享受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均衡应当包括入学机会均等、基本办学条件均等、师资力量配置以及教育质量均衡等几方面。当前为了促进我国教育均衡发展,应着手建立合理的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机制,健全农村、城镇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最低标准,并且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发
期刊
摘 要:《孔雀东南飞》这首诗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折的情节发展中塑造出了主要人物刘兰芝和焦仲卿的艺术典型,其中还包括刘母、焦母、刘兄等几人。本文对他们的性格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 ;人物性格特点;刘兰芝;焦仲卿;焦母;刘母;刘兄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汉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 讲述了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