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学院开展乡村老年教育的实践思考

来源 :成人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iwe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乡村老龄化人口的数量尚在增加,乡村老人的整体素质相对不高,但是相关的老年教育还相当滞后。社区学院通过搭建多个教育服务平台,组建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开展符合老年人特点的教育培训,同时建立多方联动的教育机制来提高教育效能。
  【关键词】乡村老人;社区学院;教育
  【中图分类号】G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4)05-0078-03
  【收稿日期】2014-02-28
  【作者简介】周伟平(1968-)男,浙江象山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社区教育、成人教育。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学院所在的西周镇是象山县面积最大的乡镇,总面积162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2万,老龄化人口比例在17%左右,他们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总体而言,乡村地处偏远,民风淳朴,乡村老人比较重视血缘关系、亲情关系,但是受生活环境和文化程度的制约,小农意识较强,存在偏激、固执倾向,为人处世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公德意识、文明意识有待提高。由于子女外出打工、家庭小型化、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等原因,西周镇约有45%以上的老人成为了“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加之部分失独老人、失偶老人、孤寡老人,长期处于寂寞孤独的状态,精神生活相对匮乏。
  目前,老年教育虽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但是乡村一级的老年教育由于种种原因还相当滞后,乡村老人大多集中在老年活动室看看电视、打打麻将、聊聊天,相关的教育活动几乎没有开展。
  一、社区学院开展乡村老年教育的可能路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特别提出要“重视老年教育”。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开展乡村老年教育,激发老年人的聪明才智,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提高乡村老人的生活质量,我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搭建以社区学院为中心的教育服务平台
  学院通过整合多种资源,创设多个平台,形成以社区学院为中心,其他培训平台为辅助的辐射式培训网络,以扩大培训的覆盖面,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在社区学院开设两个课堂
  学院在开放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2010年分别开设了 “西瀛讲堂” 和“百姓课堂”。
  “西瀛讲堂”是由镇党委政府主办、学院承办的公益性教育平台,培训对象以中高学历的老人为主,内容涵盖文化、艺术、教育、社会、健康、生活等方面。“百姓课堂”则秉承“群众性、公益性、通俗性、实用性、传播性”的教育理念,培训对象以低学历的老人为主,广泛宣传科学知识、道德修养、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学院着眼于经济发展的重点问题、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和老人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2012年以来组织开展专题性讲座20多场,教育培训2300多人次。
  2在各个行政村成立村民学校
  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原理,指出“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1]也就是教育要面向社会生活、面向人民大众,把人民大众生活的场所都当成教育的场所,打破传统教育封闭性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模式,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
  乡村老人大多居住分散、行动不便,给集中学习带来了较大不便。学院积极拓展培训渠道,在全镇74个行政村均设立教育点,并在人口相对集中的行政村成立了35所村民学校,建成了“社区学院”、“行政村”两级教育网络。办学进村,送教到户,使乡村老年人不出村就能参加学习。学院采取长期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长期班以每月一次定期集中学习为主,短期培训以动态类的如腰鼓、舞蹈等为主,在农闲时间集中培训三五天,以解决农事繁忙与学习的矛盾,把服务老人、方便老人作为老年教育工作的切入点和归结点。
  3在人口集中行政村成立老年社团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从做中学”的理念,指出“在做事里面求学问”比“专靠听来的学问好得多。”[2]符合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即知识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学院在全镇人口相对集中有一定文体活动基础的乡村成立了18个老年社团组织,秉承“公民就是教师、生活就是教材、社区就是课堂”的教育宗旨,以其非营利性、民间性、公益性、自愿性与组织性的特征。各老年社团组织分别由专职教师和学员担任教练,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并鼓励和组织学员以其所长直接为社会开展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组建一支来源广泛的师资队伍
  一个学校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教学质量高不高,而教学质量的高低,又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学院通过挖掘资源、拓宽路径,建立起来源广泛、结构合理、能满足需求的教师资源库。先后组建了专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队伍、特聘教师队伍及“学员”教师队伍。
  (三)开设符合乡村老年人特点的培训课程
  老年人学习的第一要务不是为就业,更不是为谋求地位,从某种角度讲,老年教学就是一种娱乐教学,一种休闲教学。同时,开设的各类课程要重视融入“乡村元素”,符合乡村老人的特点和需求,着眼于提高社会生活能力。起点低、生活气息浓厚,要易于被乡村老人所接受。现已开设心理干预、农业技术、政法文史、医学保健、音乐戏曲、家政服务等30多个教育项目。
  (1)心理干预辅导。采用“流动心理工作坊”和“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方式。“流动心理工作坊”邀请当地的人民医院退休心理医生,深入到各个乡村,以聊天谈话的方式开展个性化的心理健康辅助,排除心中的苦闷。心理辅导“专题讲座”邀请专职心理医生,针对乡村老人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运用讲课、个案分析等方式,帮助老年人解决心理问题,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2)农业技术培训。比如开展水稻播种、蔬菜栽培、水果种植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农业技术,增加他们经济的收入,增强他们的生活信心。(3)文学历史教学。系统有序地扩大老年人的知识面,使他们更善于接受新事物,从而与时代保持一致,展现老年风采,使老年人回家和儿辈孙辈交流的话题更多更生动了,唠唠叨叨的老话少了,在家庭里更受欢迎。(4)法律家政教学。使老人直接学会相关知识。比如家政课中涉及的家庭关系处理的内容,为老人搞好婆媳关系、爷孙关系等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实现家庭内部的和谐。法律课送教下乡中,教会乡村老人辨别假币,使他们在出售农产品时避免收取假币,增强社会认同感,减少不和谐因素。(5)卫生保健培训。使老年人改变消极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减少医药费支出,减轻子女的经济负担,让老年人的学习生活更有乐趣。   (四)建立多方协作联动的保障机制
  乡村老年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应克服单打独斗的局面,整合多方资源,开展多层面教育合作,实现“教育资源社会化,社会资源教育化”。《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所属社区具有巨大的教育影响,不论在学习合作和相互支援方面,还是在可能以更深入的方式积极学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方面,都是如此。整个社区应意识到自己要对每位成员的教育负责,或与学校经常对话,或在学校缺乏时,承担起部分非正规的教育工作”。[3]
  1发挥当地政府的主导作用
  老年教育实质上是公益事业,利益驱动少,必须由政府及其主管部门进行认真的动员和组织,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有效统筹各种社会力量,使他们积极参与老年教育工作,为老年教育提供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
  西周镇老年教育由教育副镇长全面负责,下辖社区教育办公室,协调各项工作,社区学院具体承担教育任务。每年落实专项培训经费5万元以上,从组织上、物质上确保老年教育的顺利实施。
  2发挥农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组织协调作用
  党支部、村委会是农村的最基层组织,具有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展文化教育,普及科技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等职责。乡村老年教育离不开各行政村的支持,社区学院应积极发挥农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和组织管理功能。
  3发挥老年大学、老协会、退教协会、文化站等群团组织的教育作用
  (1)与老年大学合作,发挥其教育资源优势。老年大学有一整套比较完善的教育运行模式,学院借鉴其培训内容与管理方式,聘请其专职授课教师。(2)与乡村老协会合作,发挥其地域资源优势。老协会是每个乡村的群众性组织,对本村的老人情况十分了解,在组织老年活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学校应积极发挥乡村老协会的地域优势,密切合作,确保教育培训的顺利进行。(3)与退教协会合作,发挥其言传身教优势。退休教师有比较高的文化层次和比较多的空闲时间,学院与退教协会紧密合作,让退休教师担任心理干预教师、娱乐活动教练等,通过他们的言行去影响感化他人。(4)与文化站、计生办、工会、妇联等合作,发挥其教育活动优势。通过联合举办各类文艺娱乐活动和教育培训活动,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老年人的实际生活品质。
  二、实践成效
  (一)建立了推进乡村老年教育的运行机制
  1形成了“中心辐射状”教育新机制
  学院在全镇74个行政村均设立教育点,并在人口相对集中的行政村成立了35所“村民学校”,在有一定文体活动基础的乡村成立了18个老年社团组织,逐步形成了以社区学院为中心,多个培训平台为辅助的辐射式培训体系。
  2架设起多方协作的教育“立交桥”
  社区学院利用社区内部各种资源、社区与社区之间的资源、社区与社会组织的资源,创新办学模式,广开联合办学之路,构建了一套以当地政府为主导、社区学院为主体、各群团组织及企事业单位相互协作的培训体系,多层面拓宽老年教育覆盖面。
  (二)探索了乡村老年教育的基本策略
  1教育过程的人本化
  许多乡村老人的文化素质偏低、加之行动不便,学习积极性不高,但个体意识比较强烈,更需要得到教师的尊重。因此,对他们进行教育培训要充分维护他们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情感关系和个性差异,教育过程放低要求,激发参与学习的自觉意识,建立和谐的教学关系。
  2教育内容的差异化
  乡村老人不同的年龄特征、不同的人格特质、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家庭状况、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创造潜能,不同的知识结构,造就了千差万别的个性。在教育实践中,应考虑课程分类差异化,做到实用性、普及性、兴趣性相结合,为普通老百姓提供喜闻乐见、切实有效的教育。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功利性和人文性相结合。既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也有人文素养等方面的教育。
  3教育方式的多样化
  社区学院应建立灵活、开放的教育模式,选择有效的方式方法,灵活地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育时间灵活安排,教育时段长短相间,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同时由于乡村老人同在一个村坊,相互熟悉了解,叫得动、喊得应,学院充分利用乡村老年群体的人力资源,组织乡村老人开展相互教育、相互服务,既有利于推进乡村老年教育的发展,也有利于乡村老人实现自身价值,增进幸福感。
  (三)提高了乡村老人的整体素质
  1培养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据统计,通过教育培训,80%以上的乡村老人在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有了明显的转变,乱丢垃圾的少了,活动锻炼的多了,整个乡村比原来整洁了许多。
  2培养了健康的个性心理
  经过教育培训,乡村老人的精神状态都比以前有了改变。尤其是经过个性化心理辅导的乡村老人,85℅以上改变了自卑、自闭的心理,变得乐观、开朗、自信,善于与同伴交流,相对而言,原来爱钻牛角尖、爱斤斤计较的个性有了淡化,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比原来融洽和谐了。
  3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如今已创建学习型家庭200多户,乡村学习型单位20余家。终身学习的观念已逐渐内化为乡村老人的自觉行为。
  4丰富了乡村的文化生活
  学院精心打造各类乡村文艺精品,参加群众文化活动。如组织腰鼓队、柔力球、功夫扇队等参加镇政府在每年12月份举办的“农民文化艺术节”表演活动,在多个乡村举办农民剪纸作品和竹根雕艺术联展、举办西周十大乡村名菜评比等等。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教育名篇选[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编辑/徐枫)
其他文献
各位宗亲、各位嘉宾:  大家好!  今天,我们滇黔川渝三省一市汪氏家族理事会扩大会议在秋高气爽、阳光明媚的毕节山城拉开了帷幕,这标致着我们三省一市汪氏族人在贯彻武汉全国联谱会议、黄山汪王文化研究会议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这是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一步,凝聚共识、精诚团结、勇往直前的一步。是顺应时势、共同打造《中华汪氏通宗世谱》准航母的一步。它将在滇黔川渝乃至全国汪氏家族的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在此
《核心素养背景下幸福课堂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的实践研究在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研究成果,全体课题组成员在不断的探索与思考中也取得了较大的成长与进步。现就课题研究实践与收获、成果与反思作一总结报告。  一、课题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结合学校“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的办学目标,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面向全体、发展个性、发挥优势的原则,坚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努力
【摘要】情景学习理论早已名声鹊起,国外众多教育学专家对此研究已然相当深入,而国内相关研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文章基于莱夫和温格的相关思想,再次简要推介情景学习理论及其新进展,希望能够助推学习理论的丰富和实践探索的指导。  【关键词】情景学习;理论诠释;个案说明;新进展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4)10-0004-05  【收稿日期】2014-07
三维一体课改模式由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管理、问题自主研究三个维度共同构成,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式,具有相互协调功能的课改支持系统,确保了学校课改工作顺利推进。历经7年的系统研究,在全国许多薄弱学校进行了推广与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益,实践证明该模式可以大幅度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研究背景  2001年教育部出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调整
【摘要】以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已有研究作为对象,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对该领域发文总体情况、作者情况、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等进行分析。发现该领域以“双师型”教师与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为研究热点,以“双师型”教师内涵、“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双师型”教师政策制度为研究前沿。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计量分析;热点;前沿  【中图
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职业生涯中度过的, 一个人选择了什么样的职业, 往往就意味着选择了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生活方式。而对于“闭门修学”、对社会知之甚少的高中生来说, 对这一切不仅有着很多的迷惘, 而且有很多的无奈, 他们对自己的未来职业方向和自己的特长都一无所知, 这对学生的成长无疑是不利的。另一方面, 目前關于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成果甚少, 除了经济发达地区部分中学有所探索外, 大多数地区还
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在我们的教学中非常重要。一次成功的教学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更离不开学生的配合与参与,而教师精心设计的这节课堂是否有效,恰恰体现在学生是否有认真专注倾听的好习惯、是否有充沛的学习动力、是否有坚强的学习毅力和聪慧全面的学习能力,即高效学习力的体现。只有首先学会倾听的孩子,才会学会怎样去思考,学会了思考才懂得怎样去表达。如何在有效的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让
长沙市芙蓉区浏正街小学将德育与少年军校特色项目融合,结合国防教育特色校本课程,全面实施“立足国防教育,培养公民素质”体验式国防教育。作为湖南省长沙市唯一的少年武警学校,我们在全国少年军校总校引导之下,运用“教育管理项目化、校本课程课题化和特色活动常规化”模式,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形成了少年军校“锤炼品格、砥砺意志、收获成长”的特色。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指导下,少年武警学校立足国防,
【摘要】综合选取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岗位类型、技能素质、职业发展定位、进城动机、城际关系八组个体特征变量,采用方差分析和LSD法分析其对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水平的影响,八组变量均有显著影响,而进城动机、职业技能素质、职业发展定位对职业规划水平影响效果更大。政府应重视并建立有效的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以促进农民工的职业发展。  【关键词】农民工;职业发展;职业规划;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和提高,离不开他们长期的语言积累训练。  如何指导小学中段学生切实有效地进行语言积累,我进行了以下实践探索。  一、多种形式,激发兴趣  在学生进行语言积累之前,我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参与语言积累的兴趣。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在课余时,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