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办一家企业,办完全部手续,最短需要多长时间?
重庆的答案是:2小时。
这一时限国务院曾要求是8.5个工作日内。重庆逐年持续优化,减压时限从2018年的5个工作日,到2019年的3个工作日,如今最快跑出“2小时”的速度。
這只是重庆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作为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的6个城市之一,重庆是唯一一个中西部城市。这是中央再次交给重庆的一项重大任务,既是对重庆近年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肯定,更是对重庆寄予更多期待、提出更高要求。
实际上,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重庆底气很足。
重庆营商环境优从何来?
今年5月正式投产,截至9月底,产值已达1000万元。
这是重庆美创实业有限公司4个月的战绩。作为梁平区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之一,美创实业公司的高速发展,折射出了重庆营商环境的持续向好。
今年上半年,重庆完成合同引资9188亿元,到位资金1870亿元,同比增长55%、85%,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此外,截至2020年,有296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重庆。2020年,重庆新增外商投资企业287家,同比增长28.7%;合同外资57.93亿美元,同比增长84.97%。
探究其原因,优良的营商环境无疑是关键因素。这背后,凝聚着近年来重庆为优化营商环境付出的持续努力。
组织架构上,重庆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和由分管市领导任组长的19个专项工作小组,45个市级部门和所有区县紧密配合、共同发力,形成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大合力。
顶层设计上,重庆先后出台《重庆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方案》《关于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等配套政策330余项;发布全国首例《重庆法治化营商环境司法评估指数体系》及全国首份《法治化营商环境司法保障评估报告》;成立西部首个破产法庭等,形成了逐渐完善的营商环境政策体系。
具体举措上,重庆陆续推行“放管服”改革、“三十一证合一”及“证照分离”改革;“渝快办”、“渝快政”、“渝快融”等所涉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入;为小微企业提供“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的“三零”服务和“省力、省时、省钱”的“三省”服务,也迅速落到实处。
同时,重庆还抓住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机遇,将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等一系列政策利好积极对接、通盘考虑、统筹规划,充分转化为市场利好、发展利好。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重庆硕果累累:
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地方报告》显示,重庆开办企业等5个指标均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登记财产、执行合同、办理破产3个指标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
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21世纪经济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0年中国296个城市营商环境报告显示,重庆位居第五;
在中国营商环境评价领域首部国家报告《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中,重庆市开展区县城市信用监测、深化招标投标监管体制改革、完善破产案件办理体系等3个案例入选经验案例;
2020年6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重庆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一起,进入全国前五……
重庆营商环境有何之变?
莼菜,既是人间至味,亦是“致富金苗”。
北纬30°线上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被誉为“莼菜之乡”。在石柱莼菜行业摸爬滚打10多年,重庆市水火土食品产业有限公司生产厂长马应平眼见着小小莼菜从单一原材料演变为特色产业,以生产高档莼菜饮料为主的水火土食品公司也日益壮大,产品深受广东市场喜爱。
石柱莼菜之变,水火土食品公司之变,也是重庆营商环境之变。
2019年,重庆市发布《重庆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方案》,提出一个“小目标”: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实现全市营商环境短板弱项显著改善,进入全国先进行列。经过不懈努力,重庆营商环境如愿进入全国先进行列。2021年7月,重庆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会议强调,要切实明确优化营商环境的目标要求,到2025年重庆营商环境整体水平进入国际一流行列。
从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到进入国际一流行列,这是重庆营商环境目标之变。
过去,涉及企业所得税申报问题时,企业财务人员需填写30多张各类表单,仅前期准备就要耗费数小时之久。现在,登录“重庆市电子税务局”,利用“一表集成”辅助申报系统,纳税人只需如实勾选基础信息、填写财务数据,系统就能自动生成申报表及相关附表,并经过逻辑校验,填充报表信息数据。
从填表30多张到填表1张,从“办事跑几次”到“不见面办理”,这是重庆营商环境商事制度之变。
破产是企业生命周期的最后一环。过去,重庆市各法院审理破产案件平均用时388天。为更好地规范市场主体退出机制,助力困境企业重获新生,重庆法院多措并举,大力推广使用破产案件简化审理方式。2019年12月,西部地区首家破产法庭在重庆揭牌后,适用简化方式审理的破产案件占比达到57.74%,审理平均用时压缩至87.9天。
从平均用时388天到87.9天,这是重庆营商环境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之变。
效率更高,用时更短,成本更低,办事更便捷,服务更智能……重庆营商环境惊喜连连。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月,重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申报材料和办理时间均精简50%以上,小型低风险建设项目全流程环节压减至8个,时间压减至34天;开办企业网上办理率达98.1%,常态化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1天内;加快打造“渝快办”政务服务新模式,累计注册用户达2066万,办件量突破1.4亿件,市级行政许可事项“最多跑一次”比例超过99%,网上可办事项占比超过95%;建设“智慧法院新生态体系”,商事案件简易程序平均开庭1.2次,普通程序平均开庭1.3次…… 创新试点为何选中重庆?
好的营商环境犹如“神助攻”,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双循环”背景下对稳定市场预期,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从区域发展版图看,此次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的城市辐射我国三大经济极:北京所在的京津冀城市群,上海、杭州所在的长三角城市群,广州、深圳所在的粤港澳大湾区。这些城市被选中都在意料之中。
重庆为何能被选中?
一方面,重庆被选中,是基于全国区域发展一盘棋的战略考量。
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作为中西部唯一城市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重庆将承担起为中西部地区优化营商环境探索新路径的重任,通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通过西部陆海大通道,通过中欧班列(渝新欧)贯穿新亚欧大陆桥,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引领西部地区协同发展,形成西南、西北和中南地区的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
另一方面,重庆跻身入“圈”,与此前打下的良好营商环境基础密切相关。
今年上半年,重庆新设立市场主体26.43万户,同比增幅高达16.8%。截至6月30日,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308.24万户,再创历史新高。
不仅数量令人惊艳,其质量和结构更是亮点纷呈:新设立市场主体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市场主体、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市场主体分别同比增长92.87%和40.83%;新设立外资企业357户,同比增加23.1%。市场主体的多寡,直接反映了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好坏,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生活活跃度。
此外,作為直辖市,重庆辐射能力强,行政级别较高、经济体量大,是民营企业和市场主体发展的后起之秀、吸引外来投资的热门城市。若重庆在营商环境创新方面取得突破,将对其他城市产生推广和借鉴作用。
由此可知,重庆入选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可谓是实至名归。
当然,营造国际一流水平的营商环境,重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和“转型的火山”等现象仍时有发生。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意味着重庆要强化问题导向,找准突破口,拿出新招实招,聚焦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精准发力,实现更加彻底地放、更加有效地管、更加优质地服,以营商“软环境”成就发展“硬实力”。
重庆的答案是:2小时。
这一时限国务院曾要求是8.5个工作日内。重庆逐年持续优化,减压时限从2018年的5个工作日,到2019年的3个工作日,如今最快跑出“2小时”的速度。
這只是重庆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作为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的6个城市之一,重庆是唯一一个中西部城市。这是中央再次交给重庆的一项重大任务,既是对重庆近年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肯定,更是对重庆寄予更多期待、提出更高要求。
实际上,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重庆底气很足。
重庆营商环境优从何来?
今年5月正式投产,截至9月底,产值已达1000万元。
这是重庆美创实业有限公司4个月的战绩。作为梁平区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之一,美创实业公司的高速发展,折射出了重庆营商环境的持续向好。
今年上半年,重庆完成合同引资9188亿元,到位资金1870亿元,同比增长55%、85%,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此外,截至2020年,有296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重庆。2020年,重庆新增外商投资企业287家,同比增长28.7%;合同外资57.93亿美元,同比增长84.97%。
探究其原因,优良的营商环境无疑是关键因素。这背后,凝聚着近年来重庆为优化营商环境付出的持续努力。
组织架构上,重庆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和由分管市领导任组长的19个专项工作小组,45个市级部门和所有区县紧密配合、共同发力,形成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大合力。
顶层设计上,重庆先后出台《重庆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方案》《关于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等配套政策330余项;发布全国首例《重庆法治化营商环境司法评估指数体系》及全国首份《法治化营商环境司法保障评估报告》;成立西部首个破产法庭等,形成了逐渐完善的营商环境政策体系。
具体举措上,重庆陆续推行“放管服”改革、“三十一证合一”及“证照分离”改革;“渝快办”、“渝快政”、“渝快融”等所涉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入;为小微企业提供“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的“三零”服务和“省力、省时、省钱”的“三省”服务,也迅速落到实处。
同时,重庆还抓住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机遇,将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等一系列政策利好积极对接、通盘考虑、统筹规划,充分转化为市场利好、发展利好。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重庆硕果累累:
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地方报告》显示,重庆开办企业等5个指标均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登记财产、执行合同、办理破产3个指标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
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21世纪经济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0年中国296个城市营商环境报告显示,重庆位居第五;
在中国营商环境评价领域首部国家报告《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中,重庆市开展区县城市信用监测、深化招标投标监管体制改革、完善破产案件办理体系等3个案例入选经验案例;
2020年6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重庆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一起,进入全国前五……
重庆营商环境有何之变?
莼菜,既是人间至味,亦是“致富金苗”。
北纬30°线上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被誉为“莼菜之乡”。在石柱莼菜行业摸爬滚打10多年,重庆市水火土食品产业有限公司生产厂长马应平眼见着小小莼菜从单一原材料演变为特色产业,以生产高档莼菜饮料为主的水火土食品公司也日益壮大,产品深受广东市场喜爱。
石柱莼菜之变,水火土食品公司之变,也是重庆营商环境之变。
2019年,重庆市发布《重庆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方案》,提出一个“小目标”: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实现全市营商环境短板弱项显著改善,进入全国先进行列。经过不懈努力,重庆营商环境如愿进入全国先进行列。2021年7月,重庆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会议强调,要切实明确优化营商环境的目标要求,到2025年重庆营商环境整体水平进入国际一流行列。
从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到进入国际一流行列,这是重庆营商环境目标之变。
过去,涉及企业所得税申报问题时,企业财务人员需填写30多张各类表单,仅前期准备就要耗费数小时之久。现在,登录“重庆市电子税务局”,利用“一表集成”辅助申报系统,纳税人只需如实勾选基础信息、填写财务数据,系统就能自动生成申报表及相关附表,并经过逻辑校验,填充报表信息数据。
从填表30多张到填表1张,从“办事跑几次”到“不见面办理”,这是重庆营商环境商事制度之变。
破产是企业生命周期的最后一环。过去,重庆市各法院审理破产案件平均用时388天。为更好地规范市场主体退出机制,助力困境企业重获新生,重庆法院多措并举,大力推广使用破产案件简化审理方式。2019年12月,西部地区首家破产法庭在重庆揭牌后,适用简化方式审理的破产案件占比达到57.74%,审理平均用时压缩至87.9天。
从平均用时388天到87.9天,这是重庆营商环境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之变。
效率更高,用时更短,成本更低,办事更便捷,服务更智能……重庆营商环境惊喜连连。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月,重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申报材料和办理时间均精简50%以上,小型低风险建设项目全流程环节压减至8个,时间压减至34天;开办企业网上办理率达98.1%,常态化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1天内;加快打造“渝快办”政务服务新模式,累计注册用户达2066万,办件量突破1.4亿件,市级行政许可事项“最多跑一次”比例超过99%,网上可办事项占比超过95%;建设“智慧法院新生态体系”,商事案件简易程序平均开庭1.2次,普通程序平均开庭1.3次…… 创新试点为何选中重庆?
好的营商环境犹如“神助攻”,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双循环”背景下对稳定市场预期,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从区域发展版图看,此次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的城市辐射我国三大经济极:北京所在的京津冀城市群,上海、杭州所在的长三角城市群,广州、深圳所在的粤港澳大湾区。这些城市被选中都在意料之中。
重庆为何能被选中?
一方面,重庆被选中,是基于全国区域发展一盘棋的战略考量。
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作为中西部唯一城市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重庆将承担起为中西部地区优化营商环境探索新路径的重任,通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通过西部陆海大通道,通过中欧班列(渝新欧)贯穿新亚欧大陆桥,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引领西部地区协同发展,形成西南、西北和中南地区的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
另一方面,重庆跻身入“圈”,与此前打下的良好营商环境基础密切相关。
今年上半年,重庆新设立市场主体26.43万户,同比增幅高达16.8%。截至6月30日,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308.24万户,再创历史新高。
不仅数量令人惊艳,其质量和结构更是亮点纷呈:新设立市场主体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市场主体、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市场主体分别同比增长92.87%和40.83%;新设立外资企业357户,同比增加23.1%。市场主体的多寡,直接反映了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好坏,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生活活跃度。
此外,作為直辖市,重庆辐射能力强,行政级别较高、经济体量大,是民营企业和市场主体发展的后起之秀、吸引外来投资的热门城市。若重庆在营商环境创新方面取得突破,将对其他城市产生推广和借鉴作用。
由此可知,重庆入选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可谓是实至名归。
当然,营造国际一流水平的营商环境,重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和“转型的火山”等现象仍时有发生。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意味着重庆要强化问题导向,找准突破口,拿出新招实招,聚焦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精准发力,实现更加彻底地放、更加有效地管、更加优质地服,以营商“软环境”成就发展“硬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