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规划范围
  重庆市
  中心城区及万州、涪陵、綦江、大足、黔江、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璧山、铜梁、潼南、荣昌、梁平、丰都、垫江、忠县等27个区(县)以及开州、云阳的部分地区。
  四川省
  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除平武县、北川县)、遂宁、内江、乐山、南充、眉山、宜宾、广安、达州(除万源市)、雅安(除天全县、宝兴县)、资阳等15个市。
  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9%
  2019年常住人口9600万人,占全国的6.9%
  地区生产总值近6.3万亿元,占全国的6.3%
  总体要求
  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合力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主要原则
  双核引领,区域联动
  改革开放,创新驱动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共享包容,改善民生
  统筹协同,合作共建
  战略定位
  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
  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改革开放新高地
  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发展目标
  到2025年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一体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区域特色进一步彰显,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显著增强。
  双城引领的空间格局初步形成
  重庆、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能级显著提升,区域带动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初步形成,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左右。
  基础设施联通水平大幅提升
  现代化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初步建成,出渝出川四向通道基本形成,重庆、成都间1小时可达,铁路网总规模达到9000公里以上、覆盖全部20万以上人口城市。
  现代经济体系初步形成
  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基本建成,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5%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基本形成。
  改革开放成果更加丰硕
  重庆、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重大开放平台建设取得突破,协同开放水平显著提高。
  生态宜居水平大幅提高
  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8%,跨界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95%,河流主要断面生态流量满足程度达到90%以上。
  到2035年
  建成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双城经济圈,重庆、成都进入现代化国际都市行列,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的城镇体系更加完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建成,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势全面形成,现代产业体系趋于成熟,融入全球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基本建成,人民生活品质大幅提升,对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带动能力显著增强,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
  重点任务
  构建双城经济圈发展新格局
  提升双城发展能级
  重庆: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先行先试,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西部金融中心、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门户枢纽,增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影响力和区域带动力。以长江、嘉陵江为主轴,沿三大平行槽谷组团式发展,高标准建设两江新区、西部(重庆)科学城等,重塑“两江四岸”国际化山水都市风貌。
  成都:以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厚植高品质宜居优势,提升国际国内高端要素运筹能力,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创新体系、城市治理体系,打造区域经济中心、科技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和国际门户枢纽,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高水平建设天府新区、西部(成都)科学城等,形成“一山连两翼”城市发展新格局。
  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
  重庆都市圈:梯次推动重庆中心城区与渝西地区融合发展。畅通璧山、江津、长寿、南川联系中心城区通道,率先实现同城化。强化涪陵对渝东北、渝东南带动功能,支持永川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和西部职教基地,支持合川加快发展网络安全产业、推动建成区域性公共服务中心,推进綦江、万盛一体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渝黔综合服务区和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打造重庆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周边的战略支點。推进重庆向西发展,提升荣昌、铜梁、大足、潼南特色化功能,建设与成都相向发展的桥头堡。推动广安全面融入重庆都市圈,打造川渝合作示范区。
  成都都市圈:充分发挥成都带动作用和德阳、眉山、资阳比较优势,加快生产力一体化布局,促进基础设施同网、公共服务资源共享、政务事项通办、开放门户共建,创建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建设经济发达、生态优良、生活幸福的现代化都市圈。推动成都、德阳共建重大装备制造基地,打造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加快天府新区成都片区和眉山片区融合发展,打造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促进成都空港新城与资阳临空经济区协同发展,打造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推动成都东进,以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重点将成都东部建成与重庆联动的重要支点。
  促进双圈互动两翼协同
  推动重庆、成都都市圈相向发展。依托成渝北线、中线和南线综合运输通道,夯实成渝主轴发展基础,强化重庆都市圈和成都都市圈互动。
  推动渝东北、川东北地区一体化发展。支持万州建设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支持南充、达州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发挥垫江、梁平、丰都、忠县、云阳节点作用,带动双城经济圈北翼发展。   推动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支持宜宾、泸州建设川南区域中心城市,推动内江、自贡同城化,带动双城经济圈南翼跨越发展。
  辐射带动川渝两省市全域发展。强化双城经济圈对重庆市、四川省其他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引领带动,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切实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分类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县城发展
  推动超大特大城市中心城区瘦身健体。
  加快提升大中城市产业水平和功能品质。
  推进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
  分类引导小城镇发展。
  合力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
  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强化能源保障。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
  建设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
  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建設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
  优化创新空间布局。
  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营造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
  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
  营造高品质消费空间。
  构建多元融合的消费业态。
  塑造安全友好的消费环境。
  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推动生态共建共保。
  加强污染跨界协同治理。
  探索绿色转型发展新路径。
  联手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加快构建对外开放大通道。
  高水平推进开放平台建设。
  加强国内区域合作。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增强市场主体活力。
  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
  共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推动城乡要素高效配置。
  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推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
  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便利化。
  共享教育文化体育资源。
  推动公共卫生和医疗养老合作。
  健全应急联动机制。
  (根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整理)
其他文献
亲爱的读者朋友,一年一度的读者调查活动再次启动,继续征集读者对于《当代》和《当代长篇小说选刊》的反馈意见,我们也将根据读者投票情况,评出拉力赛“年度最佳”作品。  为方便更多读者参与,2021年读者调查将主要通过线上进行,您可扫码关注《当代》微信公众号,获取在线调查链接。您也可选择通过信件或电子邮件的方式参与调查,请填写对以下问题的反馈,并留下姓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或邮箱。  2021年《当代》
期刊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20日发布。四川如何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与重庆齐心协力、相向而行,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记者专访了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  记者:《规划纲要》对成渝地区发展有哪些深远意义?  黄强: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
期刊
纪实·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靠山 铁 流 第三期  一生的长征 彭东明 第三期  1937, 延安对话 托马斯·亚瑟·毕森著 李彦译 第四期长篇小说  我和我的命 梁晓声 第一期  喜剧 陈 彦 第二期  后记:喜剧是人性的热能实验室 陈 彦 第二期  太阳转身 范 稳 第五期  每天挖地不止 林那北 第六期长篇纪实  故宫文物南迁 祝 勇 第四期中短篇小说  瓦猫 葛 亮 第一期  舅舅在
期刊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20日发布。作为成渝双核之一,重庆如何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与四川合作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记者专访了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  记者:请您谈一谈对《规划纲要》公开发布的感受。  唐良智:去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
期刊
前不久,总投资693亿元、设计时速350公里的成渝中线高速铁路建设全面启动,建成后将与现有成渝高铁共同构建起成渝双城间高铁双通道,实现重庆、成都1小时通达。  曾让古人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如今,与日新月异的交通建设一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迎来了“高铁速度”。  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正式公布。这是指导成渝地区双城经济
期刊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日益增长,各类危化品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大。我国已成为世界化学品的第一生产大国,被广泛使用于各行各业,这也导致了危化品物流安全事故不断发生。目前,危化品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并且其运输结构不均衡和库存管理复杂等问题凸显,导致整个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所以,危化品库存和运输环节管理和风险识别问题成为整个危化品物流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本文基于此研究背景提出了基于风险识别的危化品库存-路径联合优化的思路并对其开展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首先,本文在文献研究方面,对危化品物流、危化品风险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规划纲要》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出哪些重要部署?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负责人。  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问:《规划纲要》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答:2020年1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规划纲要》公开发布,标志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迈上了
期刊
117125,这是一串密码。  在涪陵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体干部化身为企业服务专员,117名企业服务专员对接125家重点企业,“全天候”在线,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这串密码,帮助重庆万达薄板有限公司打開了一个新的世界——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薄板生产企业。  破产重整,这是一张“药方”。  在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破产法庭提交了破产清算申请后,原本濒临“死亡”的重庆海虹服饰有限公司被裁定破产重整。
期刊
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发布,在成渝地区社会各界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未来的方向更加明确,前进脚步更加坚定。接下来,要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和昂扬的姿态,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政策方向更清晰  “我们受到极大鼓舞!”重庆市渝北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川渝高竹新区筹委会主任刘章权说,作为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试验区,高竹新区要全面贯彻落实《规划纲
期刊
“我来涪陵11年了,可以说,涪陵高新区就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攀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兴华感慨道,“我们将抓住涪陵高新区提供的良好发展机遇,继续加大投入扩大生产。”  重庆万達薄板有限公司是攀华集团在涪陵投资建设的子公司,得益于涪陵高新区优良的营商环境,该公司已经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薄板生产企业。  “企业服务专员成为我们和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在政策动向、办事流程等我们不了解的领域和企业发展遇到难题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