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校机械专业建设初探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zhu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不断增大。如何让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顺利就业,并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这就需要中职校构建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建立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师资队伍;完善技能考核。
  关键词 机械专业 职业活动 师资队伍 技能考核
  
  劳动者收入的增加,不在于其劳动力,而在于其劳动能力,其中文化知识是能力,专项技能是竞争力,而能力的积累和竞争力的提升,关键是靠职业教育的技能训练来实现的。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导致劳动力市场变化迅速,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不断加大。而目前职业教育存在着与企业实际脱离的状况,现行的教材内容存在知识滞后及脱离生产实际的问题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职业教育的技能训练质量。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机械专业课教学和实习教学的经验,认为中职教育的机械专业应进行改革。
  
  一、要构建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目前职教某些教材套用高等院校的教材模式,其存在着“偏、难、烦、旧”等问题,教材没有及时更新,内容滞后及脱离生产实际,知识的连贯性不够、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跟不上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职业教育要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符合企业要求的,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一)在课程体系上要彻底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
  原来的机械专业课程是由机械制图、机械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电工基础等十多门学科和技能训练组成的学科体系,课程内容按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序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分离的。这种课程体系限制了能力的提高,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因此,本着凸现“以职业活动能力为主体地位,文化课、理论课的教学为培养职业活动能力服务”的总体设计思路,必须彻底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如将机械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加工工艺等综合为《机械基础知识》,将机械制图、CAD等综合为《机械识图与CAD》课程,将电工基础、电子线路等综合为《电工电子基础知识》。同时对专业技能课程,这样对学科中的知识点进行融合,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注重知识的连贯性、针对性、实用性,突出了技能教育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更新技能培训教材
  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集合多种技术岗位的技术工人需求大量增加。据广州市教育局组织的调查显示,毕业三年以上的2501位职业学校制造专业的毕业生中,对于“专业教学评价”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用得上的只占13.88%。学校输出的技能人才与企业输入的人力资源没有实现真正的对接。如何才能实现和企业的无缝对接。除进行“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外,还应对学生进行多工种、综合技能的培训。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调整,工作岗位的增加,需要一个技术工人同时具有多种技术才能胜任工作岗位。因此应对学生进行宽基础的培训,建立相应的培训教材并及时更新,使学生达到一专多能。
  
  (三)开发合理的校本教材,指导文化课教师参与专业课教学、专业课教师参与技能课教学
  目前的文化课与专业课是割裂的,文化课没有针对专业课里面的知识点进行分析、讨论、讲解,而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用到文化课里面的知识点不能熟练运用,甚至需要专业教师从头讲解。如“机械基础”中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的位移方程,学生不懂得如何推导,数控编程中基点的计算、非圆曲线中节点坐标的计算等等。机械CAD/CAM、数控编程中术语的英文读写方式学生不会,机床的英文界面看不懂。凡此种种,需要改革文化课教学,不是减少文化课的内容,而是真正挖掘或拓展出文化课对专业课有直接或间接帮助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适应能力。如:数学课里可以增加“机械专业数学应用实例”;英语课里可以增加“专业英语”。语文课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实习让学生把实习过程中获得的工作过程知识写下来,进行交流、体会,日积月累知识会越来越丰富。研究表明,在许多高技能工作岗位上,如技师的知识一半源于工作过程知识。
  在专业课的教学中,把技能训练用到的图纸等拿过来进行分析,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专业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为以后在技能实习中读图、编写工艺等奠定了基础,达到学以致用。而不仅仅局限于本门课程的内容进行教学。
  
  二、建立有创新精神和意识的实训师资队伍
  
  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因此要求教师要对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原理、工艺、规律等有详细的了解和研究教师的教学知识面广博,才能掌握分清重点和解决难点的办法和教法,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同时,实训教师还要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要求,把这些知识加以改造和重新组合后教给学生。
  职业学校是为生产一线培养技术工人,实训教师既要传授专业知识,又要指导具体的操作过程,同时还要承担对外培训。而教师大多没有企业工作的经验和锻炼,专业知识还停留在书本上,技能还停留在多年前的水平,只能靠猜测企业的现况来设计实训。如今,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如果实训教师掌握的只是教材上的那点知识,停留在原来大学的知识水平,而不能掌握最新最先进设备的原理操作,那就不能教出掌握先进技术的学生。为提高实训教师的综合能力和学校的整体实训水平。因此,一方面派相关专业的实训教师到企业学习,参与企业的一线生产、技术革新、产品开发等。这样才能发现自身知识结构的缺陷,同时还能了解到技术工人在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方面的要求。这样在工作中才能不断改进、完善、提高自己,对专业课程的设置、教学计划、实训教材的开发提出合理化建议。经过这样锻炼的师资队伍,以后的培训内容一定更贴近生产实际。另一方面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作兼职实训教师或对实训教师进行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等方面的培训,让他们来指导学校按照企业的生产实际,来设计教学的内容,这样既优化了师资队伍,也提高了整体实训水平。
  
  三、完善技能考核
  
  目前职业学校学生的技术等级鉴定都是由市县劳动局工考办具体组织实施,而当地的鉴定机构过分考虑经济效益,以降低考核标准来吸引学生。现实的情况是劳动局工考办把技能考核下放到认定学校,由学校组织出题、考核、评分。这样职业学校的学生既可以考取中级工、甚至个别可以考取高级工。而学校也乐意让学生能够多拿到几个证书,减少了培训时间、经费,取得了“最大效益”。这种现象导致毕业生的技能不过硬。甚至个别学生感到三年没学到什么知识,有的甚至需要到社会上的培训机构进行第二次学习。
  同时现行的中级工考核内容的多年标准不变,车工、钳工、电焊等都是单独考核,没有综合技能的考核。如车工考核,俗话说:“车工一把刀,钳工一把锉”,说明车刀的刃磨很重要,它关系到车削加工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以及效率。而有些学生连车刀都磨不好,机床简单的故障都排除不了。这样的考核是不全面的,其单独性和片面性严重影响了技能教学的发展,因此改革考核势在必行。改革后的技能考核应将单一工种与其他工种联系起来,可以将基本的技能与装配及修理机床常见的故障、机床的安装、调试联系起来。
  鉴定机构要把技术等级考核标准作为学校技能的培养目标,建立健全考评制度,并根据制造业的现状及时更新考核内容,使之成为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指针。只有这样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才是合格的。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的机械专业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合格的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为主线,紧跟制造业发展的现状,适时调整课程、技能培训教材、培训方案,加强专业教师的培训,改革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优秀的毕业生。
  
  责编 覃 敏
其他文献
公司股价会对其自身的投资决策产生影响,但市场上可能存在一家公司的股价异动会对其他相关公司的投资产生影响的现象,即股票价格的"涟漪效应"。文章选取2007-2014年中国A股上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随着国家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了规模性转移,由相对以农业为主的中西部流向东南沿海,由广大的农村地区流向大中城市,我
广西独立学院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有必要结合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从精品课程建设、课程创新考核、人才培养模式、商务英语师资培养等方
将口译课程引入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既能提高学生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也能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但是,由于口译对学生的双语能力要求很高,因此照搬本科翻译专业口译课程
预设是成功的准备、生成的基石,没有充分、巧妙的预设,很少会有精彩、完美的生成。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密切关注预设,认真把握教材,把握学生,把握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最新动向,并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