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财务管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以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财务管理在经济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如何让学生在财务管理课程学习中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是摆在财务管理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字: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改革
财务管理课程是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主干课之一,是一门实践性及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但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枯燥无味,缺乏学习热情,致使学生在面对实际工作时往往束手无策。如何改变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如何保证学生在所学知识够用的前提下,提高学习兴趣和实践操作能力,是高职院校教师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对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教师讲授、课堂灌输、课后习题巩固的方式,教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学生只能被动记忆,这种教学方式与现代教育观“以学生为本”的观念相违背,将“以学生为本”引申到财务管理教学中,将教学的主角从教师变为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主要解决的是知识点的解释、公式的推导和数字的计算,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排除在教学之外,因此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培养目标。
2、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由于传统的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主要是知识的记忆、公式的推导和数字的计算,其主要的学习工具是纸、笔及教材,根本不需要实验室实训室。另一方面,目前高职院校的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实践经验相对缺乏。以上原因致使大部分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实验实训设备严重不足,有的学校甚至连最基本的财务管理软件都没有,以上种种使该课程在安排实践课时,主要通过案例分析来完成,案例分析虽然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教师课堂上的案例大部分缺乏典型性和时效性,有的甚至是教材的延伸,不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能使学生系统完整的掌握专业技能。
3、教学内容不够合理。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主要以基本理论和方法介绍为主,注重理论的分析,未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不断出现新内容,教学内容却不能与时俱进,这近一步拉大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二、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1、重构教学内容。财务管理课程主要包括筹资、投资、经营、分配、预算、控制和分析等几个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将财务管理的七个环节对应相应的工作岗位,每个岗位确定基本的工作任务和要求,通过对工作任务的分析,使学生在“学什么、怎么学、如何用”的目标引领下,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不断提高学习兴趣。
2、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财务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项目教学法是指面对一个实践性、真实性或接近真实的、完整的“工作项目”,学生们独立地确定目标要求,制定具体计划,逐步实施并检查和评价整个过程。项目教学的具体实施需要同学之间的相互协作来完成,在实施整个项目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要求对班级进行分组,然后按照不同的项目内容收集资料,进行分组讨论,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发言,也可要求发言的学生通过制作幻灯片进行演示讲解,最后由其他小组代表进行评价,以此来提高各小组学习效率。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潜能,达到师生互动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将文字、图片、声音等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即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使课堂教学的知识输出量增加,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1) 根据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该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两部分即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单项实训主要针对具体知识点,旨在提高学生对基本知识的运用能力。综合实训项目,主要通过“沙盘”模拟来直观演示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采用不同角色的扮演、场景模拟等方式,使学生在模拟市场中从事资金的筹集、投资、营运、分配等财务活动,通过综合实训,使学生亲身体验企业财务管理的重大决策,通过“沙盘”模拟可以直接看到结果,让学生全面检验自已的决策能力。2)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与企业签订长期的职业实践协议,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如定期向企业输送学生,到企业进行定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为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接受锻炼创造了条件,也为企业与毕业生双向选择提供了机会。同时也可使学生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掌握实习单位的财务管理的核算方式,具备独立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岗位技能,为学生提前适应财务管理岗位打下扎实基础。
4、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执教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目前,大部分高校财务管理课程的任课教师,多数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的,没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践经验。因此,学校一方面应定期将教师送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有计划的组织教师进行相关理论和实践短期培训,另一方面也可从校外聘请一支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高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来学校作为兼课教师,以此来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执教能力。
5、改进课程考核方法。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对财务管理课程的考核主要采用闭卷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而闭卷的成绩至少占70%以上,这种考核方式侧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这势必导致学生去死记硬背,很难反映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掌握程度。而现在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侧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在考核时应采用理论和实务并重的考核方式,理论考核以闭卷方式进行,实务考核可包括撰写调研报告、实训案例分析等,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侧重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总之,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其需要方方面面的有效配合,同时教学改革是需要不断探索的,只有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经验,才能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才能达到实用、够用的目标更好的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胡丽霞,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月.
【2】辛慧琴 徐晓丹 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探讨,财会通讯 2012年第六期.
【3】李俊义,关于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教育与职业 2012年11月.
【4】周青松,梅林,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2月.
关键字: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改革
财务管理课程是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主干课之一,是一门实践性及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但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枯燥无味,缺乏学习热情,致使学生在面对实际工作时往往束手无策。如何改变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如何保证学生在所学知识够用的前提下,提高学习兴趣和实践操作能力,是高职院校教师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对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教师讲授、课堂灌输、课后习题巩固的方式,教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学生只能被动记忆,这种教学方式与现代教育观“以学生为本”的观念相违背,将“以学生为本”引申到财务管理教学中,将教学的主角从教师变为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主要解决的是知识点的解释、公式的推导和数字的计算,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排除在教学之外,因此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培养目标。
2、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由于传统的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主要是知识的记忆、公式的推导和数字的计算,其主要的学习工具是纸、笔及教材,根本不需要实验室实训室。另一方面,目前高职院校的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实践经验相对缺乏。以上原因致使大部分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实验实训设备严重不足,有的学校甚至连最基本的财务管理软件都没有,以上种种使该课程在安排实践课时,主要通过案例分析来完成,案例分析虽然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教师课堂上的案例大部分缺乏典型性和时效性,有的甚至是教材的延伸,不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能使学生系统完整的掌握专业技能。
3、教学内容不够合理。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主要以基本理论和方法介绍为主,注重理论的分析,未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不断出现新内容,教学内容却不能与时俱进,这近一步拉大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二、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1、重构教学内容。财务管理课程主要包括筹资、投资、经营、分配、预算、控制和分析等几个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将财务管理的七个环节对应相应的工作岗位,每个岗位确定基本的工作任务和要求,通过对工作任务的分析,使学生在“学什么、怎么学、如何用”的目标引领下,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不断提高学习兴趣。
2、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财务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项目教学法是指面对一个实践性、真实性或接近真实的、完整的“工作项目”,学生们独立地确定目标要求,制定具体计划,逐步实施并检查和评价整个过程。项目教学的具体实施需要同学之间的相互协作来完成,在实施整个项目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要求对班级进行分组,然后按照不同的项目内容收集资料,进行分组讨论,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发言,也可要求发言的学生通过制作幻灯片进行演示讲解,最后由其他小组代表进行评价,以此来提高各小组学习效率。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潜能,达到师生互动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将文字、图片、声音等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即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使课堂教学的知识输出量增加,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1) 根据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该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两部分即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单项实训主要针对具体知识点,旨在提高学生对基本知识的运用能力。综合实训项目,主要通过“沙盘”模拟来直观演示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采用不同角色的扮演、场景模拟等方式,使学生在模拟市场中从事资金的筹集、投资、营运、分配等财务活动,通过综合实训,使学生亲身体验企业财务管理的重大决策,通过“沙盘”模拟可以直接看到结果,让学生全面检验自已的决策能力。2)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与企业签订长期的职业实践协议,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如定期向企业输送学生,到企业进行定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为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接受锻炼创造了条件,也为企业与毕业生双向选择提供了机会。同时也可使学生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掌握实习单位的财务管理的核算方式,具备独立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岗位技能,为学生提前适应财务管理岗位打下扎实基础。
4、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执教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目前,大部分高校财务管理课程的任课教师,多数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的,没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践经验。因此,学校一方面应定期将教师送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有计划的组织教师进行相关理论和实践短期培训,另一方面也可从校外聘请一支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高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来学校作为兼课教师,以此来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执教能力。
5、改进课程考核方法。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对财务管理课程的考核主要采用闭卷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而闭卷的成绩至少占70%以上,这种考核方式侧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这势必导致学生去死记硬背,很难反映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掌握程度。而现在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侧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在考核时应采用理论和实务并重的考核方式,理论考核以闭卷方式进行,实务考核可包括撰写调研报告、实训案例分析等,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侧重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总之,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其需要方方面面的有效配合,同时教学改革是需要不断探索的,只有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经验,才能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才能达到实用、够用的目标更好的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胡丽霞,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月.
【2】辛慧琴 徐晓丹 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探讨,财会通讯 2012年第六期.
【3】李俊义,关于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教育与职业 2012年11月.
【4】周青松,梅林,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