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开发区学校与社区科技教育共同体建设的行动研究》是江苏省十一五重点资助课题(批准号为B-a/2008/02/001)。
【案例】:
穷妈妈,富妈妈
2009年11月3日,“宋玉芳教育助学基金”在常州市钟楼实验小学成立,这个基金完全由宋玉芳个人出资。宋玉芳女士同时还向学校捐赠了一座“爱的心语”雕塑,勉励全体学生“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孝心留给长辈,关心献给他人,信心留给自己”。
宋玉芳是一位年迈、甚至有些饱经沧桑的8旬老人拿出平时积攒下的20万元一心想为大家做点好事,她要让更多的孩子不因贫困而放弃学业!
2010年9月,宋玉芳老人被常州市教育局评为“常州市2010年度教育人物”。
短短的一年时间,先后有企业、个人向学校作出捐献,捐献的总额也大大超出了以往,不免引起我们的深思,为什么会发生这么打的变化?
2008年9月,江苏省十一五重点资助课题《经济开发区学校与社区科技教育共同体建设的行动研究》顺利开题,也就是从那时起,学校的办学更加开放,也密切加强了同学校周边社区、开发区企业以及社会人士的联系。学校和社区(企业)逐渐形成了互惠互利的科技教育共同体。
一、学校对社区的功能
学校可以凝聚社区意识:学校为有组织的教育系统,透过科技教育与相关课程的整合,增进了社区子弟(甚至是社区居民)对当地科技教育资源的了解,而有益于社区意识的凝聚。
学校是社区的资源中心:在人力资源部分,高素质的教师常常是支援社区正式活动或非正式活动的重要人力来源;而学生透过社区服务,也能服务社区弱势族群,或协助社区的清洁和相关活动的参与。在设备资源部分,学校完整的教学设备和空间,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大型活动场所,及终身学习与休闲的处所。
二、社区对学校的功能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社区是生活教育实践的场所,学校的教育要能在社区里实现,教育的目标才能真正落实。同时,社区的环境与生活,其实也是学生广义的学校,可以弥补学校教育形式化的缺失,提供学生认识乡土风情与各种学习的机会。
社区提供了大量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为了增进教学效果,社区内的机构可以提供实际参访或相关资料的服务;来自各行各业的企业、家长或社区居民,可以是教师配合教学邀请来现身说法的资源,或提供学校行政咨询的对象。
社区提供教育反思与修正的机会:社区实际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不论是生态,环保,卫生,健康,终身学习的问题,或当地积习的观念与生活习惯,都会像一面镜子一样,反射出过去教育的结果,并提供当前教育借镜和反省的机会,而能有效回鐀到正式教育系统,作为强化教学重点或修正教育施为的依据。
社区是支持学校发展的动力:学校在主区中既为居民的精神中心,社区人士自然非常关心学校的效能与发展,他们不只是激励学校用心办学校用心办学的推力,当大家一致认同学校发展的愿景时,更会是促成学校长期发展的推手.
在与社区(企业)对话的过程中,我们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在科技教育中摸索了很久。我们成立了小记者团,经常深入企业和社区调查、采访;我们成立了“裕华电子”等企业学生讲解团,在详细了解企业产品和企业文化的基础上,编写适合学生讲解的说词,同时配合企业完成了接待等任务,成了企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我们还邀请了创业中心、企事业单位的一些知名人士、海归学者莅临我校作讲解……
如此种种,将学校推向了社会,吸引了更多的社会聚焦,极大地丰富了学校的科技教育资源,并在很大程度上释放了企业和社区的社会责任感,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关心教育事业,投入到了慷慨解囊的社会公益事业中来。
借助社区,与社区携手构建科技教育共同体确实成就了学校的发展。
“四个疯子的故事”
曾几何时,“四个疯子”的故事已经在数棋交流活动中广为流传。国际数棋是我校的一项传统的科技益智类活动项目。在长期的数棋社团活动中,很多老师都先后参与了进来,其中,张青峰、徐建峰、陆峰、史叶峰凭借着优异的辅导成绩多次被评为各级优秀科技辅导员,于是,很多学校很多老师都采用“谐音”的方式戏称他们四人为“四个疯子”。而这四名教师也乐意当这样的“疯子”,在社团活动的舞台上,在科技教育的热土上,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才华。如今,这“四个疯子”都已经成长为市、区骨干教师。
在课题《经济开发区学校与社区科技教育共同体建设的行动研究》的实施中,涌现出了许多老师,“四个疯子”只是其中的一分子。我们并没有科技专职教师,但却组建了一支20多人的专业素养过硬的科技辅导员队伍,其中的大部分老师都是“旱鸭子上架”,有的是因为有某方面的兴趣或特长,有的是因为学校发展的需求,但却在各自的领域中作出了一番成就。
一个社团就是一个舞台,一名教师就是一门课程。摸索着实践,实践中反思,反思中成长,在不属于自己的舞台中硬是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金因来老师是一名语文教师,却在机器人活动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被评为常州市第八批青年骨干教师,同时成为了我校第一位获得高级职称的教师。
更多的老师在科技教育的舞台上,找到了自信,实现了自己的教育追求,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很多老师都成为了校本课程的开发者,编写了校本教材,校本教材《北小科技》系列读本也正是在这些老师的努力下才最终定稿并付诸实施!
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本课题的实施确实成就了教师的成长。
“小黑成‘星星’了”
“小黑”是学校的名人了,他叫陈亮。因为学校有人跟他同名,所以老师同学都叫他大陈亮;因为他长得实在太黑,所以大家又都叫他小黑,以至于有人淡忘了他的姓名;又因为在六一前夕被评为“区社团之星”,所以“小黑成‘星星’了”又成为了学校的一句时髦语。
其实,他是一名典型的常州新市民学生,跟随着父母来到常州,因为没学过英语,所以不得以留了级。可他并没有放弃过自己,在长期的数棋社团活动中,刻苦钻研,研究出了“围、追、堵、截”等多种行棋技巧,进一步创新思维,使得原本的绝招已经不再是绝招,套路已经不再是套路,“无序”代替了“有序”,“无招”胜“有招”,在常州的数棋活动中又刮起了一阵旋风,把常州国际数棋的传统秩序刮乱了,如同“诸子百家”,百花齐放,人人都可独树一帜,却再也难以“一统江山”。然而灵活多变的战术加上对于数棋的独特感悟,小黑还是将第二届常州市国际数棋比赛的冠军独揽怀中。
学校的教育对象是学生,学校所做的一切也是为了促成学生的成长。在课题《经济开发区学校与社区科技教育共同体建设的行动研究》的实施中,也确实促成了很大一批学生的成长。小黑陈亮只是其中的一位。倪萍获得了常州市唯一的一批“科学小院士”,包婷获评为“常州市十佳优秀少先队员”,王莉被评为“常州市百名感动校园之星”。
同时,我们也一直主张科技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将“普及型”作为学校科技教育的第一准则,因此,在本课题实施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比以往更多的发展和锻炼的机会,无论是参观还是竞赛,无论是科技界还是夏令营,都面向所有的学生,使得每位学生都有参与和选择的机会,摒弃了传统科技教育精英化的现象,实现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也因此可以说,本课题的实施成就了学校和教师的发展,更成就了学生的发展。
【反思】:
上述三则案例,只是个案。学校、教师、学生,都在《经济开发区学校与社区科技教育共同体建设的行动研究》的实施中得到了发展,这是我们的初衷,也是我们的目的。然而,终究受制于课题研究的力度,我们的效应彰显得还不够大,还存在着一定的困惑:
一、 共同体科技教育的目标定位何在?
科技教育共同体是由学校和社区所组成的以学校为主体、社区为辅助的科技教育联盟,科技教育共同体的建设对于学校和社区来说应该是双赢的。然而不管对于学校还是社区,其根本目标还是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通过上述案例,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本校实施本课题以来,确实学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这些变化中,我们更应欣喜地发现学生的变化。学生整体的科学素养得到了提升,学生的个体更是得到了发展,因此,学校也顺理成章地诞生了许多优秀的学生个体。
二、 共同体科技教育的结构定位何在?
在本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一直在思考,科技教育共同体的结构定位何在?是在以基础教育为依托,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协同组合?还是校内校外协同组合?
通过实践,证明本课题的实施不是在现有的学校教育之外,单独组织的一种教学形式和活动,而是以科技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学校的各种教育活动为依托,有意识地培养和促进学生科技素养发展的教育活动。它需要校内校外的协同组合,以学校教育为主体,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实现学校和社区发展的“双赢”,最终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同时,它也需要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协同组合。《学会生存》中说到:“如果所谓的普通教育要真正成为普通的教育,那就必须发展技术教育;如果普通学科要具有充分的教育价值,那就必须注意使智力训练和体力训练和谐一致,并经常把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传统的教育没有考虑如何为生产作则很准备,因此它的毕业生遭到社会的拒绝。共同体科技教育中实现科学和技术的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强化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正是解决了课程为生产做准备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广泛生产技术适应能力,以便他们适应社会的各种需求。本课题的实施,正是希望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和操作平台,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甚至让一些平时不太“露脸”的学生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在自信心的刺激下能更好地促进自己的发展。
我们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学校和社区就科技教育能达成一致,充分整合教育资源,让我们的学生能发展得更好更快!
【案例】:
穷妈妈,富妈妈
2009年11月3日,“宋玉芳教育助学基金”在常州市钟楼实验小学成立,这个基金完全由宋玉芳个人出资。宋玉芳女士同时还向学校捐赠了一座“爱的心语”雕塑,勉励全体学生“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孝心留给长辈,关心献给他人,信心留给自己”。
宋玉芳是一位年迈、甚至有些饱经沧桑的8旬老人拿出平时积攒下的20万元一心想为大家做点好事,她要让更多的孩子不因贫困而放弃学业!
2010年9月,宋玉芳老人被常州市教育局评为“常州市2010年度教育人物”。
短短的一年时间,先后有企业、个人向学校作出捐献,捐献的总额也大大超出了以往,不免引起我们的深思,为什么会发生这么打的变化?
2008年9月,江苏省十一五重点资助课题《经济开发区学校与社区科技教育共同体建设的行动研究》顺利开题,也就是从那时起,学校的办学更加开放,也密切加强了同学校周边社区、开发区企业以及社会人士的联系。学校和社区(企业)逐渐形成了互惠互利的科技教育共同体。
一、学校对社区的功能
学校可以凝聚社区意识:学校为有组织的教育系统,透过科技教育与相关课程的整合,增进了社区子弟(甚至是社区居民)对当地科技教育资源的了解,而有益于社区意识的凝聚。
学校是社区的资源中心:在人力资源部分,高素质的教师常常是支援社区正式活动或非正式活动的重要人力来源;而学生透过社区服务,也能服务社区弱势族群,或协助社区的清洁和相关活动的参与。在设备资源部分,学校完整的教学设备和空间,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大型活动场所,及终身学习与休闲的处所。
二、社区对学校的功能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社区是生活教育实践的场所,学校的教育要能在社区里实现,教育的目标才能真正落实。同时,社区的环境与生活,其实也是学生广义的学校,可以弥补学校教育形式化的缺失,提供学生认识乡土风情与各种学习的机会。
社区提供了大量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为了增进教学效果,社区内的机构可以提供实际参访或相关资料的服务;来自各行各业的企业、家长或社区居民,可以是教师配合教学邀请来现身说法的资源,或提供学校行政咨询的对象。
社区提供教育反思与修正的机会:社区实际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不论是生态,环保,卫生,健康,终身学习的问题,或当地积习的观念与生活习惯,都会像一面镜子一样,反射出过去教育的结果,并提供当前教育借镜和反省的机会,而能有效回鐀到正式教育系统,作为强化教学重点或修正教育施为的依据。
社区是支持学校发展的动力:学校在主区中既为居民的精神中心,社区人士自然非常关心学校的效能与发展,他们不只是激励学校用心办学校用心办学的推力,当大家一致认同学校发展的愿景时,更会是促成学校长期发展的推手.
在与社区(企业)对话的过程中,我们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在科技教育中摸索了很久。我们成立了小记者团,经常深入企业和社区调查、采访;我们成立了“裕华电子”等企业学生讲解团,在详细了解企业产品和企业文化的基础上,编写适合学生讲解的说词,同时配合企业完成了接待等任务,成了企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我们还邀请了创业中心、企事业单位的一些知名人士、海归学者莅临我校作讲解……
如此种种,将学校推向了社会,吸引了更多的社会聚焦,极大地丰富了学校的科技教育资源,并在很大程度上释放了企业和社区的社会责任感,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关心教育事业,投入到了慷慨解囊的社会公益事业中来。
借助社区,与社区携手构建科技教育共同体确实成就了学校的发展。
“四个疯子的故事”
曾几何时,“四个疯子”的故事已经在数棋交流活动中广为流传。国际数棋是我校的一项传统的科技益智类活动项目。在长期的数棋社团活动中,很多老师都先后参与了进来,其中,张青峰、徐建峰、陆峰、史叶峰凭借着优异的辅导成绩多次被评为各级优秀科技辅导员,于是,很多学校很多老师都采用“谐音”的方式戏称他们四人为“四个疯子”。而这四名教师也乐意当这样的“疯子”,在社团活动的舞台上,在科技教育的热土上,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才华。如今,这“四个疯子”都已经成长为市、区骨干教师。
在课题《经济开发区学校与社区科技教育共同体建设的行动研究》的实施中,涌现出了许多老师,“四个疯子”只是其中的一分子。我们并没有科技专职教师,但却组建了一支20多人的专业素养过硬的科技辅导员队伍,其中的大部分老师都是“旱鸭子上架”,有的是因为有某方面的兴趣或特长,有的是因为学校发展的需求,但却在各自的领域中作出了一番成就。
一个社团就是一个舞台,一名教师就是一门课程。摸索着实践,实践中反思,反思中成长,在不属于自己的舞台中硬是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金因来老师是一名语文教师,却在机器人活动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被评为常州市第八批青年骨干教师,同时成为了我校第一位获得高级职称的教师。
更多的老师在科技教育的舞台上,找到了自信,实现了自己的教育追求,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很多老师都成为了校本课程的开发者,编写了校本教材,校本教材《北小科技》系列读本也正是在这些老师的努力下才最终定稿并付诸实施!
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本课题的实施确实成就了教师的成长。
“小黑成‘星星’了”
“小黑”是学校的名人了,他叫陈亮。因为学校有人跟他同名,所以老师同学都叫他大陈亮;因为他长得实在太黑,所以大家又都叫他小黑,以至于有人淡忘了他的姓名;又因为在六一前夕被评为“区社团之星”,所以“小黑成‘星星’了”又成为了学校的一句时髦语。
其实,他是一名典型的常州新市民学生,跟随着父母来到常州,因为没学过英语,所以不得以留了级。可他并没有放弃过自己,在长期的数棋社团活动中,刻苦钻研,研究出了“围、追、堵、截”等多种行棋技巧,进一步创新思维,使得原本的绝招已经不再是绝招,套路已经不再是套路,“无序”代替了“有序”,“无招”胜“有招”,在常州的数棋活动中又刮起了一阵旋风,把常州国际数棋的传统秩序刮乱了,如同“诸子百家”,百花齐放,人人都可独树一帜,却再也难以“一统江山”。然而灵活多变的战术加上对于数棋的独特感悟,小黑还是将第二届常州市国际数棋比赛的冠军独揽怀中。
学校的教育对象是学生,学校所做的一切也是为了促成学生的成长。在课题《经济开发区学校与社区科技教育共同体建设的行动研究》的实施中,也确实促成了很大一批学生的成长。小黑陈亮只是其中的一位。倪萍获得了常州市唯一的一批“科学小院士”,包婷获评为“常州市十佳优秀少先队员”,王莉被评为“常州市百名感动校园之星”。
同时,我们也一直主张科技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将“普及型”作为学校科技教育的第一准则,因此,在本课题实施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比以往更多的发展和锻炼的机会,无论是参观还是竞赛,无论是科技界还是夏令营,都面向所有的学生,使得每位学生都有参与和选择的机会,摒弃了传统科技教育精英化的现象,实现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也因此可以说,本课题的实施成就了学校和教师的发展,更成就了学生的发展。
【反思】:
上述三则案例,只是个案。学校、教师、学生,都在《经济开发区学校与社区科技教育共同体建设的行动研究》的实施中得到了发展,这是我们的初衷,也是我们的目的。然而,终究受制于课题研究的力度,我们的效应彰显得还不够大,还存在着一定的困惑:
一、 共同体科技教育的目标定位何在?
科技教育共同体是由学校和社区所组成的以学校为主体、社区为辅助的科技教育联盟,科技教育共同体的建设对于学校和社区来说应该是双赢的。然而不管对于学校还是社区,其根本目标还是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通过上述案例,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本校实施本课题以来,确实学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这些变化中,我们更应欣喜地发现学生的变化。学生整体的科学素养得到了提升,学生的个体更是得到了发展,因此,学校也顺理成章地诞生了许多优秀的学生个体。
二、 共同体科技教育的结构定位何在?
在本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一直在思考,科技教育共同体的结构定位何在?是在以基础教育为依托,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协同组合?还是校内校外协同组合?
通过实践,证明本课题的实施不是在现有的学校教育之外,单独组织的一种教学形式和活动,而是以科技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学校的各种教育活动为依托,有意识地培养和促进学生科技素养发展的教育活动。它需要校内校外的协同组合,以学校教育为主体,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实现学校和社区发展的“双赢”,最终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同时,它也需要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协同组合。《学会生存》中说到:“如果所谓的普通教育要真正成为普通的教育,那就必须发展技术教育;如果普通学科要具有充分的教育价值,那就必须注意使智力训练和体力训练和谐一致,并经常把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传统的教育没有考虑如何为生产作则很准备,因此它的毕业生遭到社会的拒绝。共同体科技教育中实现科学和技术的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强化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正是解决了课程为生产做准备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广泛生产技术适应能力,以便他们适应社会的各种需求。本课题的实施,正是希望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和操作平台,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甚至让一些平时不太“露脸”的学生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在自信心的刺激下能更好地促进自己的发展。
我们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学校和社区就科技教育能达成一致,充分整合教育资源,让我们的学生能发展得更好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