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教方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ma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学教方案》研究背景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是广大一线教师一直探索的问题。我校也一直注重生本、高效、动感课堂的研究,而《学教方案》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我校的生本、高效、动感课堂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抓手。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了‘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做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也正因为如此,我校编订的语文《学教方案》结合实际,结合学情,明确学习目标和教學重难点并以此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预习,这样能更有效地践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一先进的教学理念。
  二、《学教方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一)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预习
  课前预习对于语文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提高课堂效率,打造生本、高效、动感课堂的关键步骤之一。虽然课前预习很重要,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小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较差,在学习过程中也往往会轻视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从而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展开。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则显得尤为重要。
  (二)有利于小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40分钟的语文课堂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如果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拓宽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则必须要提高教学效率。小组教学便是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教学模式之一。
  我校的语文《学教方案》也有专门的模块为课堂上小组教学打下基础。在“合作探究”模块,我们会将一篇课文的重点探索问题告知学生,学生会对这一问题提前进行探究和思考。在课堂的小组讨论环节中,每个学生便会自己思考的结果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讨论、分析。学生提前去思考了就不用在课堂上再花大量的时间,从而使小组讨论能更加充分、有质量,自然也就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与传统的班级教学形式相比,小组教学意义重大,它让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不再是单向地听老师讲授知识而是主动探索,这也符合“生本教学”的教育理念。同时,整个学习小组可以说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是“荣辱与共”的,这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集体荣誉感。再者,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后也能做到“有备而来”,从而可以大胆回答老师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所以,小组教学不仅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都有着促进作用。
  (三)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我们要交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获得知识的能力。《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结合有关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测,培养学生会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这也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活动中用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在我校的语文《学教方案》中,为了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习兴趣,我们设计了“趣味语文”模块和“合作探究”模块。比如,在一则趣味语文中让学生根据12种现代称谓写出相应的古代称谓。学生通过不断地查阅资料和对信息的分析、筛选对这一问题会有比较全面的掌握。和由教师直接讲述答案相比,学生通过自己探究而来的答案则是更有意义的,也更能让学生有成就感和学习乐趣。
  (四)拓展阅读和积累
  丰富的课外阅读能助力我们的语文学习。课外阅读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条重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课外阅读就没有帆和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海洋里航行。”可见,课外阅读对于语文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我校的语文《学教方案》中,每课都会有相应的课外阅读训练或课外资料的链接。这些课外阅读材料不是随意为之而是精心挑选的,与每课的课文有联系。比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走遍天下书为侣》的《学教方案》中,我们就选用了《读书的方法》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了鲁迅先生的“跳读法”、英国作家毛姆的“乐趣”读书法和爱因斯坦的“总,分,总”三步读书法。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道理。通过不断的课外阅读训练,学生的阅读水平会逐渐地提升。
  对语文学科而言,不仅课外阅读很重要,课外积累也必不可少。语文和一些学科不同,它是积累性的学科,它的学习效果不可能立竿见影,它需要的不断积累,只有不断积累才能做到“厚积薄发”。在语文《学教方案》中,我们也特别重视积累这一块,比如,在课文《窃读记》中,我们就链接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在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中,由于学生对文中主人公李大钊先生比较陌生,所以我们在课后链接了李大钊先生的个人资料。总之,不断的阅读和积累是促进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
  三、进一步提高《学教方案》质量的几点建议
  (一)积极实践,扬长避短
  《学教方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优势是明显的,所以我们要在平时的教学中积极使用,大胆实践。但不可否认的是,任何一本资料的编写难免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教方案》的质量,我们要在使用过程中认真总结,结合学情,发扬好的方面,同时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跟科组的老师进行研究和讨论,以便进一步改进,从而使《学教方案》更加完善。
  (二)交流学习,提升水平
  《学教方案》是由我校教师编写而成的,但如果想要进一步提高其质量光靠我校教师“闭门造车”效果肯定是有限的,我们还要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接触更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研读相关文献资料、听专家讲座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精益求精,从而编写出更高水平、更专业的《学教方案》。
  本文是笔者在使用《学教方案》一学期以来的一些思考和体会。总之,我校编订的《学教方案》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打造生本、高效、动感课堂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继续探究点量的加法运算,对线面体的形方程的定义进作了一步探讨,发现了时空概率方程的几何意义: (超概率杠杆原理),提出时空下的五观(运动观、形观、数观、统一观、转换观),并利用这些对点几何、高考数学、奥数及中学数学教育等作了一些有益探索.  关键词:转换;升维;形方程;时空;概率;杠杆.  总论:  一)方法:代数难题用几何法﹑几何难题用代数法﹑等式难题用不等法﹑不等难题用等式法﹑数形难题用
期刊
“潜能生”,是指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表现较差的还大有潜力可挖的学生 , 即所谓的“差生”。对于教师而言,潜能生是教师比较犯愁的一块领地,想关注但又畏惧,种种矛盾的心理总是让很多老师产生很多不情愿思想。  都说真爱是转化潜能生的基础。 热爱学生,这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教师热爱品学兼优的学生,这是理所当然的人之常情。而潜能生被冷漠、鄙视和遗弃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学生灵魂的设计师
期刊
我国教育部门虽然一直反对把学生按成绩分成三六九等,但是在实际的学校教学中教师还是自觉与不自觉地更加关注些学习成绩好、工作能力强的优等生以及那些调皮捣蛋、经常违反课堂纪律的后进生,然而介于两者中间的中等生却常常遭遇忽视。因此中等生在教育教学中得到的关爱与重视最少,往往是被忽视的群体。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重两头,丢中间”的现象。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关注中等生,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尤其
期刊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行;身不正,虽令不从。”在班级管理中,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老师首先要做到,身教胜于言教。只有德才兼备的老师,在工作中对学生有感情,用爱温暖学生,对学生充满生命的关怀,学生才能愿意接近你、信任你、受你的的熏陶、受你的教育。高尔基同志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说的就是这个理儿。班主任老师只有关心爱护学生,理解尊重他们,对他们的身心成长
期刊
高考数学复习中的恒成立问题,把不等式、函数、三角、几何等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其以覆盖知识点多,综合性强,解法灵活等特点而倍受高考、竞赛命题者的青睐。涉及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性质、图象,渗透着换元、化归、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思想方法,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也成为历年高考的一个热点。恒成立问题在解题過程中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一
期刊
一、要舍得投入精力  几乎没有教师会认为自己在学生的培养上是不舍得投入的。是的,让学生节假日让学生完成一本又一本的课外练习,以期通过这种高强度的辅导和做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习以为常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但这种方法对很多学生来说也许是南辕北辙、适得其反。没完没了的把学生圈在功课中, 不仅容易激起学生的厌学情绪,而且容易使学生养成被动学习的不好习惯。究其原因,并不是做习题不对,而是教师
期刊
老子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记叙类现代文教学中,怎样才真正把学习方法交给学生,做到真正的“授人以渔”呢?记叙类文体的考查,主要有几个方面的考点:分析概括能力的考查,词句的语境义、深刻含义、作用分析,把握主旨(作者的写作目的、思想感情),理解题目,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特征等。下面和大家探讨交流一下,说说笔者的浅陋之见。  一、重点语句的含义理解  可以教会学生要联系上下文和全文主旨、背景资
期刊
摘要:作为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不等式在考试中占有较大比例。由于思维问题,和其他题型相比,不等式题型极易失分,学生要想熟练运用不等式相关知识求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作者分析了高中数学中几种主要常见不等式的解法及注意事项,使学生理解不等式,掌握不等式,从而可以快速求解不等式,避免失误。  关键词:高中数学;不等式;求解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不等式属于高中试卷中的常见题型,
期刊
物理学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基础性自然学科,它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物质的结构和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所以物理学与生活具有广泛的联系,物理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  高中物理是高中阶段一门主要的课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以往老师注重的往往是怎样教会学生解题,认为题解得多,物理自然就学好了,这样的观点导致学生解题能力很强,但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物理问题却束手无策了。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我们一线物理教师要更新理
期刊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探索之路上,我已摸爬滚打六年。虽然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相比,时间并不算长,但在工作中,我也收获了很多。现与大家分享两个具体案例,一个是教学中方法的总结,一个是真实课堂后的反思。  一、方法总结——握手问题  记得刚开始初一的数学教学时,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问题:“一次派对共有10人参加,规定每两个人之间要握一次手,问所有人总共要握多少次手?”  这个问题,我把它称为“握手问题”。它是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