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问是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时的重要手段,是组织集体教学活动的起点与核心。本文主要采用观察法和案例法,参照古德和布罗菲量表(课堂中学生回答和教师的答复与反馈的观察量表、问题类型检测量表),根据幼儿园语言领域集体教学实际对原量表进行修订,以幼儿园新手教师中班讲述活动案例为研究对象,从教师发问、幼儿回应、教师反馈三个方面出发对新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发问和理答(反馈)进行分析,整理出幼儿园新手教师有效提问中存在的问题:问题类型单一,提问层次不够清晰;未能恰当使用选择型问题,缺乏思考型答案;集体回答和个人回答的比例不当,未能清楚选择与幼儿知识水平相当的问题;候答时间仍不够得当;给予幼儿的反馈笼统且缺乏追问。
关键词:新手教师;讲述活动;提问有效性
本部分将结合案例中班语言讲述活动《小乌龟开店》从教师发问、幼儿回应、教师反馈三个角度出发,结合问题类型检测量表和“问-答-反馈”量表对新手教师问答行为进行分析。
其中问题类型检测量表中的A.B.C.D.E的含义分别是,如下:
A代表问题类型(与本领域知识有关)。
B代表要求幼儿做出的答案类型。
C代表选择问题的回答者。
D代表停顿(提问后)。
E代表提问时的声调和方式。
(一)分析
1.教师发问
其一,根据附录1的问题类型检测量表得出的教师发问统计结果表,可知新手教师在案例1中,提出的问题类型主要是知识型A1类,偏重于事实,要求正确的回答,占比15/16;知识型A2类其次,偏重于观点,占比1/16;非知识型A3没有,与课堂无关,占比0。
分析数据可以看出案例1中新手教师在教学互动中涉及的问题以知识型为主,偏重于事实,给幼儿的发表意见的问题太少。说明新手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入,以灌输明确的知识为任务,忽略幼儿思维的开发。
其二,从要求幼儿做出的答案类型类型来看,要求幼儿从记忆中搜寻事实答案的事实型B2类占比为1;要求幼儿必须经过推理得出结论或详细解释某一点的思考型B1类占比为0;只要求幼儿做出“是”还是“不是”的回答,或两个回答中选一个的B3类占比为0。
事实型提问的封闭性最多,答案固定,甚至不需要思考,对幼儿要求较低;思考型提问根本没有,缺乏需要思考、提高幼儿思考能力的问题。
其三,从选择问题的回答者来看,自愿回答的幼儿较多,占比13/16;不自愿回答的幼儿和集体回答较少,分别占比1/16、1/8。
回答问题时,不点名自愿回答的幼儿较少说明新手教师设计的问题对幼儿的吸引力较弱,幼儿没有自我表现的欲望;回答的幼儿也不多,说明设计的问题不合理,或者难度较大,更说明教师对提问的把握不够。
其四,从提问后的停顿来看,叫幼儿回答问题前没有停顿时间的提问,占比为1;叫幼儿回答问题前停顿几秒钟的提问较少,占比为0;不采用提问后停顿的方法,而是提问前就点名要求回答的幼儿的提问也较少,占比为0。
新手教师在组织活动时根本没有幼儿留有思考的时间直接提问,导致不少幼儿不能及时回答出合理的答案,所以为了让幼儿积极动脑思考需要提高提问后停顿的比率。
其五,从提问时的声调和方式来看,事实求是,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提问最多,占比15/16;具有鼓励性或挑战性的提问较少,占比1/16;具有威胁性或测试性的提问没有,占比为0.
因为笔者的聚焦点是中班语言讲述活动,故事需要抑扬顿挫的语气显得生动有趣,案例1中太过平淡严肃的语气使幼儿乏味,导致课堂提问效率不高,所以新手教师提问和讲述的语气有待加强。
2.幼儿回应
根据附录2“问-答-反馈”量表得出的幼儿回应统计结果表可知,幼儿回答问题大多正确,占比8/11;少部分幼儿回答问题的答案部分正确,占比3/11;没有回答不正确的幼儿,占比为零。
说明新手教师在提问时的语言表达或表达方式能较多地被幼兒认可;但20个幼儿中有13个幼儿不回答,说明幼儿对教师的提问缺乏兴趣,或者提问的难度不恰当。
3.教师反馈
根据附录2“问-答-反馈”量表得出的教师反馈统计结果表可知,新手教师在问答反馈时,以教师仅仅肯定幼儿的回答是正确(比如点头,重复学生的回答,說“是”,“好”等)的反馈最多,占比1;其它类型的反馈根本没有,占比为0。
数据分析说明反馈回答数量太少,且新手教师在问答反馈时仅仅只是对幼儿的回答进行单调的肯定,应答死板不懂得灵活变通。
(二)反思
1.问题
通过案例1的分析发现新手教师在提问有效性方面存在问题颇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教师发问方面:提问的问题类型单调且数量过多,教师缺乏耐心,给予幼儿的候答时间太短或几乎没有,提问方式不合理。
其二,幼儿回应方面:提问对幼儿没有吸引力,幼儿没有回答问题、表现自己的欲望,不愿回答,或者提问难度太大。
其三,教师反馈方面:教师应答单一、反应不够灵活,缺乏适时反馈。
2.成因
这些问题背后的成因可能是:
其一,教师发问方面,对提问认识不足、思考不够,对教案的理解不够,准备不充分,缺乏提问技巧。
其二,幼儿回应方面,新手教师专业知识不足,不了解幼儿身心最近发展情况,提问难度设置不适宜,幼儿缺乏学习兴趣。
其三,教师反馈方面,教师主导意味太强,没有给幼儿更多思考空间,只顾完成教学任务。
(三)改进建议
其一,教师发问方面,应改进建议深入分析教案,准备充分,合理设计提问方式,恰当运用提问技巧。
其二,幼儿回应方面,了解幼儿最近发展状况,难度设置合理,并设计符合幼儿兴趣的提问。
其三,教师反馈方面,耐心给予幼儿更多思考空间,把课堂还给幼儿,运用随机教学智慧适时反馈,积极与幼儿交流。
参考文献:
[1]支娜.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提问方式的现状及其改进[J].学前教育研究,2010,(02):19-22.
[2]庄盈媚.新手教师提升中班语言集体教学中提问有效性的行动研究[C].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016:15—48.
关键词:新手教师;讲述活动;提问有效性
本部分将结合案例中班语言讲述活动《小乌龟开店》从教师发问、幼儿回应、教师反馈三个角度出发,结合问题类型检测量表和“问-答-反馈”量表对新手教师问答行为进行分析。
其中问题类型检测量表中的A.B.C.D.E的含义分别是,如下:
A代表问题类型(与本领域知识有关)。
B代表要求幼儿做出的答案类型。
C代表选择问题的回答者。
D代表停顿(提问后)。
E代表提问时的声调和方式。
(一)分析
1.教师发问
其一,根据附录1的问题类型检测量表得出的教师发问统计结果表,可知新手教师在案例1中,提出的问题类型主要是知识型A1类,偏重于事实,要求正确的回答,占比15/16;知识型A2类其次,偏重于观点,占比1/16;非知识型A3没有,与课堂无关,占比0。
分析数据可以看出案例1中新手教师在教学互动中涉及的问题以知识型为主,偏重于事实,给幼儿的发表意见的问题太少。说明新手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入,以灌输明确的知识为任务,忽略幼儿思维的开发。
其二,从要求幼儿做出的答案类型类型来看,要求幼儿从记忆中搜寻事实答案的事实型B2类占比为1;要求幼儿必须经过推理得出结论或详细解释某一点的思考型B1类占比为0;只要求幼儿做出“是”还是“不是”的回答,或两个回答中选一个的B3类占比为0。
事实型提问的封闭性最多,答案固定,甚至不需要思考,对幼儿要求较低;思考型提问根本没有,缺乏需要思考、提高幼儿思考能力的问题。
其三,从选择问题的回答者来看,自愿回答的幼儿较多,占比13/16;不自愿回答的幼儿和集体回答较少,分别占比1/16、1/8。
回答问题时,不点名自愿回答的幼儿较少说明新手教师设计的问题对幼儿的吸引力较弱,幼儿没有自我表现的欲望;回答的幼儿也不多,说明设计的问题不合理,或者难度较大,更说明教师对提问的把握不够。
其四,从提问后的停顿来看,叫幼儿回答问题前没有停顿时间的提问,占比为1;叫幼儿回答问题前停顿几秒钟的提问较少,占比为0;不采用提问后停顿的方法,而是提问前就点名要求回答的幼儿的提问也较少,占比为0。
新手教师在组织活动时根本没有幼儿留有思考的时间直接提问,导致不少幼儿不能及时回答出合理的答案,所以为了让幼儿积极动脑思考需要提高提问后停顿的比率。
其五,从提问时的声调和方式来看,事实求是,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提问最多,占比15/16;具有鼓励性或挑战性的提问较少,占比1/16;具有威胁性或测试性的提问没有,占比为0.
因为笔者的聚焦点是中班语言讲述活动,故事需要抑扬顿挫的语气显得生动有趣,案例1中太过平淡严肃的语气使幼儿乏味,导致课堂提问效率不高,所以新手教师提问和讲述的语气有待加强。
2.幼儿回应
根据附录2“问-答-反馈”量表得出的幼儿回应统计结果表可知,幼儿回答问题大多正确,占比8/11;少部分幼儿回答问题的答案部分正确,占比3/11;没有回答不正确的幼儿,占比为零。
说明新手教师在提问时的语言表达或表达方式能较多地被幼兒认可;但20个幼儿中有13个幼儿不回答,说明幼儿对教师的提问缺乏兴趣,或者提问的难度不恰当。
3.教师反馈
根据附录2“问-答-反馈”量表得出的教师反馈统计结果表可知,新手教师在问答反馈时,以教师仅仅肯定幼儿的回答是正确(比如点头,重复学生的回答,說“是”,“好”等)的反馈最多,占比1;其它类型的反馈根本没有,占比为0。
数据分析说明反馈回答数量太少,且新手教师在问答反馈时仅仅只是对幼儿的回答进行单调的肯定,应答死板不懂得灵活变通。
(二)反思
1.问题
通过案例1的分析发现新手教师在提问有效性方面存在问题颇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教师发问方面:提问的问题类型单调且数量过多,教师缺乏耐心,给予幼儿的候答时间太短或几乎没有,提问方式不合理。
其二,幼儿回应方面:提问对幼儿没有吸引力,幼儿没有回答问题、表现自己的欲望,不愿回答,或者提问难度太大。
其三,教师反馈方面:教师应答单一、反应不够灵活,缺乏适时反馈。
2.成因
这些问题背后的成因可能是:
其一,教师发问方面,对提问认识不足、思考不够,对教案的理解不够,准备不充分,缺乏提问技巧。
其二,幼儿回应方面,新手教师专业知识不足,不了解幼儿身心最近发展情况,提问难度设置不适宜,幼儿缺乏学习兴趣。
其三,教师反馈方面,教师主导意味太强,没有给幼儿更多思考空间,只顾完成教学任务。
(三)改进建议
其一,教师发问方面,应改进建议深入分析教案,准备充分,合理设计提问方式,恰当运用提问技巧。
其二,幼儿回应方面,了解幼儿最近发展状况,难度设置合理,并设计符合幼儿兴趣的提问。
其三,教师反馈方面,耐心给予幼儿更多思考空间,把课堂还给幼儿,运用随机教学智慧适时反馈,积极与幼儿交流。
参考文献:
[1]支娜.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提问方式的现状及其改进[J].学前教育研究,2010,(02):19-22.
[2]庄盈媚.新手教师提升中班语言集体教学中提问有效性的行动研究[C].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016: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