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可塑性最强的年龄阶段,是形成人格及人的基本素质的关键时期。中学生能否成为一个社会的有用之才,首先取决于他是否具有足够的辨别真善美的能力,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所以笔者认为,作为基础教育学科之一的中学历史教育,应该注重人格教育。
【关键词】人格教育 历史人格教育 必要性 目标 途径
多种调查研究都证明,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差异不是智力上的差异,而是非智力方面的差异,其中人格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新的时代呼唤新形式的人才,即健全人格的人。因此,人格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而优良人格的建塑和养成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复杂工程,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和个体的多方配合、共同努力。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一名初中历史老师,笔者也做了一些努力,在这里想对历史课的人格教育做一简单论述,以期呼唤更多的人关心这一命题。
一、历史课实施人格教育的必要性
1.实施人格教育是时代的需要。先看一则案例:最近,笔者所在市的一名重点中学高中学生从学校四楼突然跳下,被送往医院急救。伤势严重,最后因抢救无效离开了人世。听到这个消息,笔者的心情感觉很压抑,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这样类似的案例社会上并不少见,但从中折射出来的,更多地是学生情绪的失控、心理的脆弱、人格的缺失。国家富强、建设和谐社会都需要人才,但我们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由此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对学生的人格教育绝不能等闲视之!
2.实施人格教育是历史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历史教师(包括我在内)未能正确处理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的辩证关系,教学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接受具体知识、理解概念、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以期考试得高分,却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养成教育和建塑,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人格缺陷,或缺乏追求进步的精神动力,或畏惧困难,或抗挫心理能力差、情绪起伏大,或自我定位太高、以自我为中心、无法与他人善处等等。这些人格缺陷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抑制了内在潜能的发挥,也影响了历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记得赵亚夫教授讲过:历史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问,它既是最典型的社会科学,也是典型的人文科学。历史课程改革的核心要体现人文关怀,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让学生去体验、感悟历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其创造潜力,从而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在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同时推动学生建塑和完善人格!
二、初中历史课实施人格教育的途径
1.教师必须具备健全的人格。“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首先要求历史教师是一个有健全个性的教师;性格开朗、乐观、有朝气、有毅力、有恒心,敢于面对挑战,面对困难和挫折,做生活的强者,要有涵养 ,情绪稳定,不浮躁,不任性,善于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自觉防止和克服不良嗜好。如在所带班级的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我们老师不能讽刺挖苦学生,甚至说一些“你们真没用,我从来没教过像你们这样笨的学生……”等等使学生丧气的话,而要鼓励他们,说明老师始终和他们是在同一条战线上的,你们的进步是我最大的快乐……。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2.课堂结合丰富的史实,优秀的人物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使个体人格,人性与文化素质都得以完善、升华与提高,形成健康心理品质。而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历史内容包罗万象,精心挖掘历史素材,用丰富的史实,优秀的历史人物,来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效用是巨大的。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如爱迪生在经历数百次失败之后,终于研制成耐用的碳丝灯泡,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历经磨难,最终为丝绸之路的开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等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的好材料。再如讲初唐历史时,可让学生阅读课本当中的有关文字,让学生在阅读中初步了解唐初各种政策的重要性,增加他们对李世民、魏征等人的认识,仔细琢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深刻含义,从而使学生更能理解当今中国共产党实施“反腐倡廉”决策的紧迫性、艰巨性、正确性,并由此升华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
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教育,是教育者针对青少年素质现状,有目的、有计划地对青少年施加影响,促进其综合素质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部分中指出:“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初中历史教育的总体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成功的历史教育应通过教学互动引导学生在掌握一定程度文化知识、具备一定学习能力的同时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优良的品格。所以历史人格教育是一个重大的课题,需要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推广。只有当全社会都能达成对历史人格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共识时,历史教育才能走出传统的误区,在课堂谱写出优美篇章,我们的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才能真正萌发对学习的兴趣,最终形成健全的人格,去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人格教育 历史人格教育 必要性 目标 途径
多种调查研究都证明,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差异不是智力上的差异,而是非智力方面的差异,其中人格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新的时代呼唤新形式的人才,即健全人格的人。因此,人格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而优良人格的建塑和养成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复杂工程,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和个体的多方配合、共同努力。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一名初中历史老师,笔者也做了一些努力,在这里想对历史课的人格教育做一简单论述,以期呼唤更多的人关心这一命题。
一、历史课实施人格教育的必要性
1.实施人格教育是时代的需要。先看一则案例:最近,笔者所在市的一名重点中学高中学生从学校四楼突然跳下,被送往医院急救。伤势严重,最后因抢救无效离开了人世。听到这个消息,笔者的心情感觉很压抑,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这样类似的案例社会上并不少见,但从中折射出来的,更多地是学生情绪的失控、心理的脆弱、人格的缺失。国家富强、建设和谐社会都需要人才,但我们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由此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对学生的人格教育绝不能等闲视之!
2.实施人格教育是历史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历史教师(包括我在内)未能正确处理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的辩证关系,教学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接受具体知识、理解概念、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以期考试得高分,却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养成教育和建塑,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人格缺陷,或缺乏追求进步的精神动力,或畏惧困难,或抗挫心理能力差、情绪起伏大,或自我定位太高、以自我为中心、无法与他人善处等等。这些人格缺陷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抑制了内在潜能的发挥,也影响了历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记得赵亚夫教授讲过:历史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问,它既是最典型的社会科学,也是典型的人文科学。历史课程改革的核心要体现人文关怀,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让学生去体验、感悟历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其创造潜力,从而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在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同时推动学生建塑和完善人格!
二、初中历史课实施人格教育的途径
1.教师必须具备健全的人格。“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首先要求历史教师是一个有健全个性的教师;性格开朗、乐观、有朝气、有毅力、有恒心,敢于面对挑战,面对困难和挫折,做生活的强者,要有涵养 ,情绪稳定,不浮躁,不任性,善于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自觉防止和克服不良嗜好。如在所带班级的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我们老师不能讽刺挖苦学生,甚至说一些“你们真没用,我从来没教过像你们这样笨的学生……”等等使学生丧气的话,而要鼓励他们,说明老师始终和他们是在同一条战线上的,你们的进步是我最大的快乐……。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2.课堂结合丰富的史实,优秀的人物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使个体人格,人性与文化素质都得以完善、升华与提高,形成健康心理品质。而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历史内容包罗万象,精心挖掘历史素材,用丰富的史实,优秀的历史人物,来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效用是巨大的。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如爱迪生在经历数百次失败之后,终于研制成耐用的碳丝灯泡,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历经磨难,最终为丝绸之路的开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等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的好材料。再如讲初唐历史时,可让学生阅读课本当中的有关文字,让学生在阅读中初步了解唐初各种政策的重要性,增加他们对李世民、魏征等人的认识,仔细琢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深刻含义,从而使学生更能理解当今中国共产党实施“反腐倡廉”决策的紧迫性、艰巨性、正确性,并由此升华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
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教育,是教育者针对青少年素质现状,有目的、有计划地对青少年施加影响,促进其综合素质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部分中指出:“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初中历史教育的总体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成功的历史教育应通过教学互动引导学生在掌握一定程度文化知识、具备一定学习能力的同时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优良的品格。所以历史人格教育是一个重大的课题,需要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推广。只有当全社会都能达成对历史人格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共识时,历史教育才能走出传统的误区,在课堂谱写出优美篇章,我们的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才能真正萌发对学习的兴趣,最终形成健全的人格,去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