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背景介绍
《故都的秋》这篇散文作于1934年8月17日,是他重回北京的第四天。郁达夫第一次到北京还是在他1913年去日本留学之前。在历经21年的奔波后再次回到这物易人非的故都,让他感慨万千。郁达夫和北京的感情深且浓,就像故都的秋色一样。 1923年秋,郁达夫从日本回国后不久就不得不为了生计应聘到北大讲授会计学,度过了一年多孤独而苦闷的生活。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年,但过去并不等于消失。往事已不再清晰,而当时的情绪却像生存中永不消散的雾霭一直笼罩着他,成为心灵的底色。而我们也只有穿过历史的层层迷雾,才能准确地为文章把脉,探寻出一条通往作者心灵的小路。
二、语言赏析
课文取随笔的体式,信笔写来,如同闲情漫话,全无雕饰痕迹,但每一个词语、句式,却有好像未经“炉火”而已到了“纯青”。如在选择搭配词语上,作者似乎是很洒脱地从生活中捡出来的,平常极了,可是又是那样精当,搭配在一起就再也无法拆开了。“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等宏观的秋色、秋声,以及“天色”“飞声”“日光”“蓝朵”等微观的秋色、秋声,它们搭配匀称和谐,最能调动读者的情感。这些物象名词,本是现实中无处不有的,但被作者随意搭配在一起,就产生了特别的美感效果。再如动词与形容词,尽管作者是精心选择与搭配的,但读者却感到了一种纯朴自然的美。看那北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而南国的秋,“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这里的动词、形容词所表达的特征将读者置身其中。在句式的选择上,作者多用短句,多用排比句,但整散结合,形成了一种既典雅又洒脱地风格。如第二段,写江南之秋,“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这几组排比句中,前两个分句是偶句,最后一个分句是散句,读来参差错落,富有节奏感。再如结尾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也是整散相间,雅俗熔于一炉,信手写来,酣畅淋漓,深深的情味蕴含其中。
三、秋景图赏析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是故都秋的总基调,文章的主线统率全文的各个部分。本文贯穿全文的情感主线,就是“清、静、悲凉”。这里的“清”是与“浊”相对立的,是一种清爽、清楚,而不是混混沌沌。正如文中所写,南方的秋,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它像半开半闭的花,微醺的酒,处于模糊与朦胧之中。而北国的秋却是味道十足的,清清爽爽的。“静”是宁静、安静,“悲凉”是人心情在客体上的反射。文章中各个部分均体现着“清”、“静”、“悲凉”的特点。
秋晨静观,在皇城人海之间租一间破屋,早晨起来,在种着槐树的院子里泡上一壶浓茶,静静地坐在竹编的藤椅上,或是闭目养神,或是望远放空;碧绿的天空上,只淡淡的飘着几朵稀散的白云,旷远而清丽,作者的眼睛也沉浸进去的时候,天空飞过几只家养的驯鸽,那“哨音”划过长空,把作者从幽静的冥想中唤醒;作者环顾院子,在破壁腰中,几只牵牛花的蓝朵正探出头来,有的像喇叭似的张开叶朵,有的耷拉着脑袋做着叹息,而旁边的稀松的秋草也东倒西歪的乱长着,也来陪衬着表一表著清凉的秋意。作者喜欢的是白色,和蓝色的朝荣,因为粉色和紫色的花朵怕是过于浓烈,融不进这一幅清冷的意境图。
秋槐落蕊,秋风瑟瑟,那一串串铃铛似的黄绿花蕊随风飘落,早晨起来就铺满了小路,院子,和台阶;作者小心翼翼的踏上这花蕊铺成的地毯上,轻轻地抬起脚来,又轻轻地落下,像踩在软软的花垫上,软乎乎的被包围了,没有什么声音,连味道也没有,一切在此刻停止,颇有一种“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意味,这安闲自在中,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丝响动,冷清清的也感动了些许寂寞;这时眼睛扫过扫街后留下的扫帚的丝纹,顿觉是那么“细腻”,那么“清闲”,不久前有人扫过的街道,却只留下了这丝丝细纹,失意的情怀再次涌上心头。
秋蝉残鸣,秋蝉在古诗中多表清净,萧瑟,愁苦之意。这衰弱的残鸣,是北国的特产,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到他们的啼唱,秋天到了, 蝉的生命就渐近终点,草木凋谢,作者又怎么不感到悲哀呢?
秋雨话凉,“一层秋雨一层凉”,一阵凉风吹过,雨淅淅沥沥的下了起来,这雨下得奇,下得妙,下得有味,一句一景,写出了北国清秋之雨忽来忽去的情景。雨后都市闲人们三三俩俩的,着着单衣或夹袄在桥头斜影里聊起天来。那缓慢悠闲的声调,那微叹的互答,到不尽的闲散,悠乐,真是让人羡慕,可那拉长的音调中,也透露了百姓的苦涩与逆来顺受,作者感同身受,他是为自己的悲苦身世而叹,为国家命运而叹,这雨季闲情过后,寒冬将至,自己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
枣树奇景, 枣树在不知不觉中变绿了,接着在繁密的枝间结满了一串串小枣。小枣渐渐由绿变红,好像许多灵巧的手一下子做了成百上干个精致的小灯笼,又一个个细心地挂在枝上。可见枣子是一种很常见又令人喜爱的果子。在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子红完,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了。作者赞叹了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的清秋佳日,言语中透着不舍与留恋。
四、再探悲凉之美
这是一篇情深意浓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动读者心灵,但由于写作年代久远,作者抒写的思想感情让人感受和理解起来可能有些困难。困难主要在于一些“负面”情感难以理解。如“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也许在读者看来,“清”“静”是“正面”的感受,与之相应的该是“优闲”“欣喜”之类“正面”情绪,所以“悲凉”好像是“清”“静”之后的一大转折。这与做者的时代背景有关,在30年代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这种感受在郁达夫的其他作品中也时有流露。这种感受在当时整个散文创作领域也是普遍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吗?
《故都的秋》这篇散文作于1934年8月17日,是他重回北京的第四天。郁达夫第一次到北京还是在他1913年去日本留学之前。在历经21年的奔波后再次回到这物易人非的故都,让他感慨万千。郁达夫和北京的感情深且浓,就像故都的秋色一样。 1923年秋,郁达夫从日本回国后不久就不得不为了生计应聘到北大讲授会计学,度过了一年多孤独而苦闷的生活。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年,但过去并不等于消失。往事已不再清晰,而当时的情绪却像生存中永不消散的雾霭一直笼罩着他,成为心灵的底色。而我们也只有穿过历史的层层迷雾,才能准确地为文章把脉,探寻出一条通往作者心灵的小路。
二、语言赏析
课文取随笔的体式,信笔写来,如同闲情漫话,全无雕饰痕迹,但每一个词语、句式,却有好像未经“炉火”而已到了“纯青”。如在选择搭配词语上,作者似乎是很洒脱地从生活中捡出来的,平常极了,可是又是那样精当,搭配在一起就再也无法拆开了。“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等宏观的秋色、秋声,以及“天色”“飞声”“日光”“蓝朵”等微观的秋色、秋声,它们搭配匀称和谐,最能调动读者的情感。这些物象名词,本是现实中无处不有的,但被作者随意搭配在一起,就产生了特别的美感效果。再如动词与形容词,尽管作者是精心选择与搭配的,但读者却感到了一种纯朴自然的美。看那北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而南国的秋,“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这里的动词、形容词所表达的特征将读者置身其中。在句式的选择上,作者多用短句,多用排比句,但整散结合,形成了一种既典雅又洒脱地风格。如第二段,写江南之秋,“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这几组排比句中,前两个分句是偶句,最后一个分句是散句,读来参差错落,富有节奏感。再如结尾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也是整散相间,雅俗熔于一炉,信手写来,酣畅淋漓,深深的情味蕴含其中。
三、秋景图赏析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是故都秋的总基调,文章的主线统率全文的各个部分。本文贯穿全文的情感主线,就是“清、静、悲凉”。这里的“清”是与“浊”相对立的,是一种清爽、清楚,而不是混混沌沌。正如文中所写,南方的秋,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它像半开半闭的花,微醺的酒,处于模糊与朦胧之中。而北国的秋却是味道十足的,清清爽爽的。“静”是宁静、安静,“悲凉”是人心情在客体上的反射。文章中各个部分均体现着“清”、“静”、“悲凉”的特点。
秋晨静观,在皇城人海之间租一间破屋,早晨起来,在种着槐树的院子里泡上一壶浓茶,静静地坐在竹编的藤椅上,或是闭目养神,或是望远放空;碧绿的天空上,只淡淡的飘着几朵稀散的白云,旷远而清丽,作者的眼睛也沉浸进去的时候,天空飞过几只家养的驯鸽,那“哨音”划过长空,把作者从幽静的冥想中唤醒;作者环顾院子,在破壁腰中,几只牵牛花的蓝朵正探出头来,有的像喇叭似的张开叶朵,有的耷拉着脑袋做着叹息,而旁边的稀松的秋草也东倒西歪的乱长着,也来陪衬着表一表著清凉的秋意。作者喜欢的是白色,和蓝色的朝荣,因为粉色和紫色的花朵怕是过于浓烈,融不进这一幅清冷的意境图。
秋槐落蕊,秋风瑟瑟,那一串串铃铛似的黄绿花蕊随风飘落,早晨起来就铺满了小路,院子,和台阶;作者小心翼翼的踏上这花蕊铺成的地毯上,轻轻地抬起脚来,又轻轻地落下,像踩在软软的花垫上,软乎乎的被包围了,没有什么声音,连味道也没有,一切在此刻停止,颇有一种“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意味,这安闲自在中,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丝响动,冷清清的也感动了些许寂寞;这时眼睛扫过扫街后留下的扫帚的丝纹,顿觉是那么“细腻”,那么“清闲”,不久前有人扫过的街道,却只留下了这丝丝细纹,失意的情怀再次涌上心头。
秋蝉残鸣,秋蝉在古诗中多表清净,萧瑟,愁苦之意。这衰弱的残鸣,是北国的特产,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到他们的啼唱,秋天到了, 蝉的生命就渐近终点,草木凋谢,作者又怎么不感到悲哀呢?
秋雨话凉,“一层秋雨一层凉”,一阵凉风吹过,雨淅淅沥沥的下了起来,这雨下得奇,下得妙,下得有味,一句一景,写出了北国清秋之雨忽来忽去的情景。雨后都市闲人们三三俩俩的,着着单衣或夹袄在桥头斜影里聊起天来。那缓慢悠闲的声调,那微叹的互答,到不尽的闲散,悠乐,真是让人羡慕,可那拉长的音调中,也透露了百姓的苦涩与逆来顺受,作者感同身受,他是为自己的悲苦身世而叹,为国家命运而叹,这雨季闲情过后,寒冬将至,自己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
枣树奇景, 枣树在不知不觉中变绿了,接着在繁密的枝间结满了一串串小枣。小枣渐渐由绿变红,好像许多灵巧的手一下子做了成百上干个精致的小灯笼,又一个个细心地挂在枝上。可见枣子是一种很常见又令人喜爱的果子。在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子红完,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了。作者赞叹了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的清秋佳日,言语中透着不舍与留恋。
四、再探悲凉之美
这是一篇情深意浓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动读者心灵,但由于写作年代久远,作者抒写的思想感情让人感受和理解起来可能有些困难。困难主要在于一些“负面”情感难以理解。如“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也许在读者看来,“清”“静”是“正面”的感受,与之相应的该是“优闲”“欣喜”之类“正面”情绪,所以“悲凉”好像是“清”“静”之后的一大转折。这与做者的时代背景有关,在30年代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这种感受在郁达夫的其他作品中也时有流露。这种感受在当时整个散文创作领域也是普遍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