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岁女神的孩子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l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典型与群像
  《老寨》的基本价值观是通过一个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与四季劳作,折射处于转折期的老寨历史变迁和侗族文化的传承危机。
  这条思路来源于纪录片《归途列车》的启示。在那个故事中,导演范立欣用极为平凡细腻的视角,讲述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一个平凡打工家庭回家的故事。影片在令我动容的同时,也让我思考:当这座深山里的老寨即将被开发为旅游景点后,现代化浪潮会给这里的本土文化与世代务农的侗族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正处于转折期的普通家庭生活现状如何?
  因此,在前期筹备过程中,我对被摄对象提出了四个设想:
  首先,这个家庭必须是典型的侗族人家,对侗族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可度;其次,主人公必须具备较强的故事性,这种故事性与整部影片的主题意义相关; 再次,讲述真实的故事,以情动人,尽可能把导演的痕迹藏在镜头后面;最后,不要激烈的矛盾冲突,整体影像风格平淡朴实自然。
  黄岗侗寨是一个纯粹的农耕社会。除去短暂的农闲时节,农耕劳作几乎占据了当地人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只有将镜头对准这个村子的日常劳作与春耕秋收,才能把这个寨子的文化根基和普通人家的命运悲欢展现出来,所以,在筹备之初,我拟订了三次拍摄计划:
  2012年10月,修路、秋收等;2013年1—2月,冬日祭祀、鼓楼对歌和家庭生活等;2013年3月,春耕劳作等内容。
  由于在筹备前,我已经在2012年夏天完成了六月十五“喊天节”那部分内容的拍摄,所以夏天没有列入计划。结合之前积累的素材,走访多户人家之后,吴正国一家进入了我的视野。
  吴正国一家
  吴正国老人今年73岁,世代居住黄岗村,由于常年从事繁重的体力劳作,驼背已近90度。老人一生结过两次婚,与现任妻子吴培业育有两女一男,女儿出嫁之后,就和唯一的儿子生活在一起。虽然只有小学文化,可在那个年代,已是知识分子了,所以,凭借着他勤奋踏实的性格,在黄岗先后做过小学教师、村长、书记和寨佬等职务,带领黄岗村民开疆拓土,挖田修路,让鱼塘和稻田遍布山野。“文革”后,时任村支书的吴正国老人向上级申请,恢复了侗族传统的信仰习俗和民族活动,修建了五座侗族的标志性建筑—鼓楼。直到现在,吴正国老人依然主持着黄岗侗寨重要的祭祀活动和重大节日,在群众当中有着极高的威望。
  吴再光是吴正国老人唯一的儿子。老人曾对吴再光抱有极高的期望,培养他一直念到了黔东南州黎平师范学校。吴再光曾是整个寨子文化水平最高的人。毕业后吴再光在外乡教书,后来因家中父母年老,调回本村任教,在教书的同时帮衬家中劳作。
  儿媳吴松花也是黄岗人,幼时家贫,加上当地重男轻女思想,没有入过学堂,所以到现在也听不懂也不会说普通话—当然,这在寨子里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这里三十岁以上妇女,90%以上都是文盲,不懂汉话。
  2000年左右,经双方父母包办,吴松花与吴再光结婚。婚后不久,先后有了两个女儿,大女儿名叫吴平芝,小女儿名叫吴平香,日子过得平淡而宁静。直到拍摄《老寨》时,他们家的小女儿6岁,大女儿12岁,快上初中了。
  这三代同堂的家庭与别的村民一样过着平凡而朴实的生活,但2007年,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和劳动力吴再光被糖尿病剥夺了劳动能力,每年还得支出大笔医疗费用。从此只有儿媳在艰难地支撑着这个家……
  创作与反思
  纪录片创作是一个十分艰辛的过程,是对创作者体力、脑力和创造力的集中考验,但是它又非常有魅力,这种魅力体现在纪录片的真实性和创作过程的不确定性。除了一些可预测的事件外,从细节层面来说,你永远不可能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正是这种不确定性给了我创作惊喜。
  由于影片拍摄地路途遥远,制作周期长,预算吃紧,所以摄制团队人员很少,有时甚至就我一个人。在不影响拍摄的前提下,我把器材精简到了极致:一台索尼PMW-EX1数字高清摄影机及其附属存储卡和电池,一个三脚架,一支416话筒以及一台笔记本电脑。
  现在反思整个创作过程,总结出了以下几条经验:
  首先,少数民族题材的纪录片创作,必须具备一定的民族学和人类学研究方法,了解当地的历史信仰、生产生活习俗及其背后的文化学意义。
  我曾经在中央民族大学的学习,使我学会用一种平等、包容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少数民族文化。因为与中央民族大学的侗族研究专家栗文清老师有着多年的交往(她在侗族研究领域有着深刻与独到的见解),通过与她的交流,我确立起对侗族人和信仰的基本认识:人们高度统一在“萨岁女神”的周围。她是侗族人对天、太阳、大自然、祖先、母性、生育等复杂崇拜神格化的结果,通过在日常劳作、节日庆典和侗族大歌中对萨岁女神的祭祀与歌颂来规范人们的思想、言行和人际关系。对萨岁女神的崇拜是侗族文化的基石,侗族的哲学思想、生命意识、自然观念和生产劳作,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石之上。
  在明白侗族的核心价值观后,再来理解和拍摄影片中提到的“喊天节”、“鸡卦断吉凶”、“鼓楼对歌”甚至饮食起居都不再困难了。
  第二,沟通的重要性。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没有彼此的沟通、了解和信任,就不会有纪录片创作。纪录片的特殊性决定了创作者必须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在拍摄过程中,只有用心观察,平等交流,让被摄者忽略摄影机的存在,才能拍到真正想要的东西。
  第三,对影片主人公的采访成败决定影片的成功与否。在采访过程中,为了尽可能真实还原人物情绪和采访环境,我很少让被摄者直面镜头。为了增加单位时间内镜头语言的信息含量,很多采访都处理成画外音。
  围绕影片主题和对被访者的了解,事先列出采访提纲非常有必要,只要是与主人公相关的问题,事无巨细,都可涉及。有时抛出十多个问题,最后能用的只有一个,但这个回答含金量非常大。
  最后,要带着剪辑思路拍摄。由于纪录片的特殊性,不可能像故事片一样事先设计好情节剧本,然后围绕剧本进行创作,但是纪录片要有主题,沿着这条主题思路,相关联的人和事都可拍摄,然后确保每场戏的镜头数量:特写、近景、中景、全景、切入、切出等,尽可能都拍摄到,为后期剪辑提供更多有效画面。   最后一次拍摄是在今年的3月份。影片主人公吴再光病情加重,住进了湖南怀化的靖州医院。因为3月的老寨正值农忙,妻子吴松花必须在家犁田耙田,只得由老父亲照顾。当时吴再光已住院十多天了。我觉得这个事件非常重要,立刻预订了从北京飞往长沙的机票,然后倒两次火车到达靖州医院。
  在医院的三天,我拍摄到老人艰难而又细心地照顾自己的儿子,采访到他对家庭真实的想法。然后陪伴他们出院,穿过湘黔边界回到了黄岗村,采访和拍摄了吴松花犁田耙田,采访到了她对家庭的期待。剪辑时这部分内容最流畅,情感也最真挚,占了整个影片近三分之一的时长。
  如果没有最后一次拍摄,整部影片很难成立。看来,萨岁女神还是比较眷顾,给了我最后一次机会。
  剪辑的二次构思
  整个剪辑过程,前后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我在这期间征求了多方意见,经历了多次颠覆性修改和重构。整个剪辑主要包括画面剪辑、声音剪辑和主题音乐三个部分,由于整个影片基本都是同期声,所以后期空间不是很大,重点主要放在了画面编辑上。
  剪辑思路是:以修路为契机,吴正国一家的命运为叙事主线,将寨子里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融入其中。
  原本我希望把拍摄到的老人去世葬礼和小孩出生命名仪式都加进去,但无法将这两个事件与影片叙事主线建立关联。如葬礼非常具有侗族特点,很能体现侗族人对生与死的看法,但它片中任何一个位置,都会让人感觉是某个主人公去世了,所以只能忍痛割爱。
  剪辑过程中,除了展现主人公的日常劳作之外,我还加入了织染侗布的线索。因为侗布制作工序繁杂,技术考究,有着很强的形式美感和文化底蕴,最能展现侗族妇女的精神气质和美学追求。这也很好地体现出了吴松花的家庭顶梁作用,因为在男耕女织的传统农业社会,女人是不会去犁田的。但吴松华却在丈夫病倒后,肩负起了农耕和织布双重使命,同时扮演了男人和女人双重角色。
  为了引导观众理解影片,我邀请北京电影学院影视中心的黄凯恩老师帮我录制少量引导性解说词,然后为声音做了音量平衡和立体声处理,以及少量音效创作,使整个观影感受更加流畅和自然。
  略带哀伤的主题音乐是由当地歌师吴显良吟唱的一首情歌,邀请王浩作曲,配上钢琴旋律,使整部影片多了几分空灵,对渲染人物情绪有很大帮助。
  结语
  回顾近一年的创作过程,我把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老寨》中,包括2013年的农历春节,我都是在寨子里度过,整个过程艰辛而孤单。从北京到那个寨子即使坐飞机也得两天时间。而从贵阳到黄岗村最快也得六七个小时,扛着笨重的摄影器材,长途跋涉,其中艰辛唯有自知,如无师友帮助和村民们的热情,很难坚持到最后。
  纪录片创作是一个长期修炼的过程,导演对事件观察的细致程度和对问题思考的深度与广度,往往决定了影片最后的呈现出来的效果。囿于时间的限制,我无法将全部想法都在影片当中展现出来,对人物情感挖掘、主题掌控等方面都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希望能在下次创作当中有所改进和提高。
其他文献
音乐的选取  MV的后期制作首先要选取音乐,选取音乐的原则是必须和主题相吻合的,具有地域特色的,音质优秀的。为了追求前卫和时尚,这次12首MV的音乐全部选用5.1声道,好在自己收集了近300张的DTS CD,可以在这些DTS CD中寻找。最后选出了甘雅丹的《吉祥的酥油灯》、乌兰娅托的《朝圣者的脚步》、巴桑的《仰望喜马拉雅》、米线的《雅鲁藏布》、《梦中的唐古拉》和一些藏族歌曲的器乐曲,如《坐上火车去
期刊
新疆,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地处中国西北边陲,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世界四大文明在这里交汇,创造出璀璨的民族文化,有维吾尔、汉、哈萨克等13个民族在这里世居。哈萨克族主要聚居在中国新疆北部地区,是新疆少数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每年的冬夏两季都会转场放牧,世代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哈萨克族在新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文化,“哈萨克达斯坦”又是哈萨克族乃至
期刊
中国人做事情,容易上纲上线,容易赋予沉重的使命感,以至于有国外专家被国内影展邀请来评选国内作品时,常常感叹“缺乏创意、抄袭居多。”这种感叹,在当今这个“微时代”尤其明显。可无论是“短片”还是“微电影”,学生时代的作品也许没有大电影的成熟与深邃,但不应该放弃思想的无限与创意的无忌。因为这是无畏与张扬的青春。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每年会评选一次学生“学院奖”,以“学院奖”定名,也是为了向师生们心中共同的
期刊
2013年的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IDFA),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题材、中国故事,这当中不仅有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纪录片,比如参加中片竞赛单元的《梦与影》(导演牛小雨),学生作品竞赛单元的《虎头山》(导演吴杰),我们还看到很多国外导演拍摄的中国题材的影片。比如长片竞赛单元的《字母表》,导演是德国人,片子至少三分之一的篇幅关注了中国教育体系的一些问题。还有中片竞赛单元的《生态中国》,芬兰导演制作,关
期刊
戏剧性or故事?  一提到婚前短片,无论新人还是创作者都会第一时间先想到拍摄两人俗套的爱情故事,他们是怎么相识、怎么相爱的,前期拍这样的题材还好,但拍多了就不新鲜了、没意思了。多数新人的爱情故事其实也并不精彩。无非是当初的同学,或偶遇,或相亲,亦是朋友介绍。如果这样拍下去的话,所有婚前短片就会千篇一律。接下来的创作也会走入一个死胡同。新人如何相识其实跟来宾没有任何关系,来宾也并不会真正关心新人是怎
期刊
2014年夏天,旅游卫视携手摇滚音乐家许巍及其精英团队、英国旅游局,前往英国朝圣摇滚精神,并联手打造《行者—在那摇滚的故乡》音乐旅行系列品质纪录片。  旅游卫视行者《在那摇滚的故乡》系列纪录片,拍摄行程历时35天,整个行程为许巍量身定做,并开创了多个史无前例。第一次进入剑桥大学校园演出的中国乐队,第一位进入艾比录音棚录音的中国音乐家,第一支在披头士首秀舞台洞窟酒吧演出的中国摇滚乐队等等。此次英国之
期刊
今年7月4日,在习主席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中国中央电视台与韩国KBS和MBC两家电视台在首尔签署了共同拍摄制作纪录片《万历朝鲜战争》的谅解备忘录。根据这份备忘录,央视科教频道(CCTV-10)将同韩国放送公社(KBS)合拍五集历史纪录片《万历朝鲜战争》。同时科教频道还与MBC合拍四集纪录片《气候的反击》,可以说前者是追述历史的,后者是面向未来的,《气候的反击》将讲述人类如何共同应对工业化带来的
期刊
《极恶非道》是日本导演北野武的得意之作,而续拍则显示了北野武对这个题材的信心,其实,描绘日本黑道的影片一直是颇有市场的,或许在高度发达的社会,这种反社会的暴力真的像影评家所说的,也是一种美学,这和香港电影里面的枪战谍匪片有些类似,在大家享受了高度文明的同时,来点刺激神经的东西,自然也是博取眼球的机会。  当然,日本导演或者日本影像艺术家的电影语言语法还是有独到的地方,基于传统的东方思维和西方逻辑的
期刊
谈到日本电影,很多类型片的种类都在这个岛国中出现过,知名的导演也是数量众多的,从黑泽明这样的大师,一直到大岛渚、今村昌平、小津安二郎这样个性化明确的导演,日本的电影题材和导演储备都是异常丰富的。  但是说到北野武的电影,只能用电影中的奇葩来形容了。这个相声演员出身的电影导演,一直在使用电影的方式来找寻他的生活,其中不乏童趣、幽默、荒诞、黑色和个人主义。《极恶非道》是由上下两部构成的一个日本黑帮片,
期刊
2013年12月24日,兰州市委宣传部、兰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正式宣布启动“微纪录新兰州”城市创新推广项目至今,首集纪录片《留在自然的双手》6月终于上线。兰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推出的城市微纪录片除4集城市微纪录片外,还包括10集声源·人物篇、10集乐源·排行榜。从7月到11月将每月推出一集城市微纪录片、两集吃喝玩乐排行榜、两集人物篇。三种类型的微纪录片分别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将从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