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资助工作需要精准化管理。贫困身份及其贫困程度认定是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学生资助精准化管理应从实际出发,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统一优化各项管理制度,公平操作,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关键词:学生资助;精准管理;贫困认定;管理策略;教育公平
精准化是衡量管理质量的重要尺度。学生资助管理是现代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精准化管理势在必行。从精准视角审视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对于提高学生资助管理水平和质量、推进教育公正公平、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学生资助精准管理的性质和基本任务
(一)学生资助精准管理的性质
对于国家来讲,花钱办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对于个人而言,接受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追求幸福生活。教育性是学生资助的根本属性,支持和资助学生完成学业,是为了全面实现教育功能。从战略意义上讲,学生资助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目标,学生资助工作具有生产和建设性质,不可将其归结为单纯的扶困救急的慈善事业。
从社会财富分配角度看,现代学生资助介于社会财富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之间,兼具社会公平和社会慈善双重功能。国家和集体出资的资助项目属于社会财富二次分配,个人和企业出资的资助项目属于社会财富三次分配。二次分配以促进公平为主,兼顾效率,三次分配以社会慈善为主,兼顾社会效益。目前,我国学生资助工作是党和国家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进教育公平、解决人民群众疾苦的重要举措,资助资金以国家和学校为主,具有明显的社会公益性质。
没有精准就没有专业化。从管理学角度看,所谓精准就是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精准是针对模糊而言的,是为了应对和解决事物发展过程中不确定性、多元性和变动性等问题所选择的行动措施。精准过程是一个由混沌到清晰、由迟疑到确定、由定性到定量的逐步深化过程。其中,“精”的要領在于一个“优”字,包括做好每一个环节工作,每一个人都做好自己的分内事。而“准”的要领在于一个“定”字,包括定向、定性、定型、定位、定时、定人等。落实到具体操作层面,精准化就是要求管理行动细化、实化、优化。精准化管理是建立在科学管理基础之上的现代管理理念和行动方案,其目标是实现整个管理过程的数据化、系统化、信息化、标准化和人性化。
(二)学生资助精准管理的基本任务
学生资助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专项资助资金,帮助学生解决受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依靠自身力量无法克服的困难,着重解决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造成的学习和生活障碍,为学生接受公平教育奠定基础,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学生资助精准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明确资助谁、谁资助和怎样资助问题。学生资助管理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学生资助资金有限供给与贫困学生众多及其需求多样之间的矛盾,学生贫困对象复杂多样与学校认定管理简单划一之间的矛盾,学生资助资金发放时间相对滞后、集中与贫困学生需求时间相对紧迫、分散之间的矛盾。学生资助精准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应是:真实可靠、匹配准确、简明高效、统一均衡。
二、学生资助精准认定的方法
学生资助管理最复杂和最重要的工作无疑是学生贫困身份及其贫困程度认定问题。由于地域的、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等多重原因,我国贫困学生群体其人员构成复杂多样,受助需求千差万别,难以制定统一的认定标准和认定模式。因涉及具体的物质利益,加之资助数量有限,学生之间包括贫困生和非贫困生之间、重贫困生和轻贫困生之间、程度相近的贫困生之间难免要发生利益竞争和矛盾冲突。部分学生为了获取无偿的资助资金,不惜伪造贫困身份或者夸大贫困程度,更加剧了贫困学生认定难度。
贫困学生身份及其贫困程度认定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学生本人(或监护人)陈述、生源地证明、网络信息平台调查、学生家庭调查、校内日常观察、班级集体评定等诸多方法。每一种方法均有利有弊,单纯运用一种方法都无法达成理想目标。
(一)学生本人(或监护人)陈述法
贫困学生认定必须经过本人(或监护人)申请和陈述环节。学生本人(或监护人)对于自身家庭经济情况和个人需求情况感受最深,了解最详。但受利益驱动,部分学生(或监护人)往往会掩盖不利于自己的信息,甚至提供虚假信息。
(二)生源地证明法
生源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和有关单位,比较了解居民家庭实际情况,对学生家庭所遭受的自然灾害往往能够第一时间掌握情况,特别是经过法定程序对学生家庭贫困程度的认定更具有可靠性,生源地证明可以作为学生贫困身份和贫困程度证明的可靠依据。但是,受地缘人际关系的影响,生源地出据的证明材料可能会出现伪造、夸大和遗漏等问题。
(三)网络信息平台调查法
随着国家和社会救助管理网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学校从网络上搜集和核查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可以减少深入学生家庭带来的巨大的困难和过高的成本。
(四)学生家庭调查法
深入学生家庭进行调查是比较直观、有效的认定办法,与学生家庭成员面对面直接沟通,更容易掌握学生家庭情况及其资助需求。但是,对于离学校遥远的学生认定,深入家庭调查管理成本过高,由于随机调查,主观因素特别是情感因素影响很大,直觉判断并不准确,许多隐蔽因素难以观察,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五)校内日常观察法
这是贫困学生认定的必要环节,主要是考察和分析学生在校日常学习和生活表现及其消费情况,细心观察基本能够判断大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比较容易鉴别学生贫困身份真伪。但校内观察需要时间,此种方法并不适用于入学时期,而入学时期恰恰是学生最困难的时期。 (六)班级集体评定法
由于同一个班级同学对每一个同学日常表现掌握的都比较清楚,宜于相互比较,通过班级集体评定,可以比较公正地认定学生困难情况。但同一班级同学之间人际关系有远有近,也存在很大的主观因素和感情因素,并不完全客观公允。
由于贫困对象认定目前所采取的各种方法均有相应的优势和局限,具体运用过程中应结合学校资助管理实际,扬长避短,综合运用。
三、学生资助精准认定的原则
要提高贫困生认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实际出发,运用科学方法和集体智慧辨别真伪,分清轻重缓急,排列出令人比较信服的顺序结果,防止假贫困生和程度较轻的贫困生侵占有限的助学资源。
(一)距离原则
学生所在学校离学生家庭越近,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越熟悉,越容易认定学生是否贫困及其贫困程度。相反,学生所在学校离学生家庭越远,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越不熟悉,越依赖于生源地有关部门提供的相应信息。在教育经费和学生资助管理资金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考虑到管理成本和管理人员专业素质问题,借助教育部门和国家有关管理部门的信息平台,大规模集中验证贫困信息真伪,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目前是比较切实可行、经济高效的管理方式。
(二)时间节点原则
不同的时间节点应选择不同的认定策略。学生刚入学时,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彼此不熟,学生消费情况无法掌握,此时认定应以生源地有关部门包括学校、乡镇街道、民政、扶贫、残联等出据的证明为主,辅以学校和班主任的现场考察。经过一个学期或学年,学生在校消费情况和生活情况充分显露出来,学生困难程度和消费情况学校相对比较清楚,此时认定应以学校为主,辅以生源地家庭经济情况证明。依照法定程序认定的贫困家庭学生,如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低保家庭学生、残疾学生等应直接认定为贫困学生。
(三)全面准确原则
在学生资助资金有限和集中进行认定的情况下,比较难以认定的学生包括:家庭处于贫困标准线附近的学生,多重原因或隐蔽原因造成的贫困类型,因遭遇灾害、疾病和家庭变故等临时出现的困难学生。其中,同样类型同等情况和不同类型不同情况定量排列最难。对于这些情况,既需要生源生有关部门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也应深入学生家庭进行实地考察,尤其需要发挥班主任或辅导员的主导作用。情况掌握的越全面、越准确就越能保证认定质量。
(四)精准细化原则
在现实中,精准化目标要求并不是无限的。精准选择应一看能不能再细化,二看需要不需要细化,三看细化的效率和效益。学生贫困类型及其贫困程度认定结果如果能够与现有的资助资源相互匹配,保证资助工作依法、高效、平稳进行,实际上就已经达到了精准资助管理的任务目标。
(五)诚信原则
贫困学生精准认定最核心的工作是确保诚信。精准管理需要反映客观事实的信息数据作为支撑,需要反映资助管理活动的档案材料进行佐证。资助管理程序必须符合诚信要求,认定的结果要真实可信,经得起第三方的复查和检验,档案佐证材料要全面、真实、合法、可靠,尽量避免主观臆断和感情用事。资助档案的证明材料不宜采取自己出据材料自己认定的方法,应由具有合法性、权威性的第三方出据,第三方应严格按照规定标准和规定程序进行认定。如果认定材料属于现场实地调查类型,应有第三者在场并签字。
四、学生资助精准化管理的基本策略
(一)要以育人为本
精准资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育人,偏离了育人的总目标,精准资助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资助管理要和教育管理拧成一股绳,既要为贫困学生提供物质和资金的支持,也要为贫困学生提供道义和情感的支持,更要鼓励贫困学生自强自立,帮助贫困学生度过成长“难关”,决不可将资助看作对少数学生的偏爱和恩赐。学校和班级应通过资助贫困学生对全体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弘扬助人为乐、扶弱济贫的文明之风,彼此关爱,相互尊重,决不可因资助造成贫富学生之间相互隔膜。要教育贫困学生以阳光心态对待所遭遇的困难和问题,放下包袱接受国家和社会关爱之情,既不可因资助增加心理负担,也不可对资助产生依赖心理,越是受到资助越要坚定自强自立精神,不负国家和社会的殷切期望。
(二)要公平操作
学生资助要体现国家意志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意愿,体现公益原则、人道精神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家庭困难学生和家庭富裕学生同样享有受教育权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选择国家需要的特殊专业的学生享有受资助权利和补偿权利。每一个贫困学生既可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待遇,也可以因条件差别而享受对应性的补偿待遇。
资助管理要击中靶向,资助真正困难的学生、真正需要的项目、真正无助的时期,不过大,不过小,不畸轻畸重,避免小困大助、大困小助和无困受助,防止资助资金用于其他用途。学生资助管理要分类施策,察其疾苦,对症下药,防止一刀切、一招鲜。资助项目要适合困难学生的迫切需要,最大限度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同时注意学生之间保持心理健康和心理平衡。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人意愿和尊严问题,学生资助应坚持依申请资助原则,尽量减少违背学生意愿的被资助情况。
(三)要统一优化
制度优化是关键。要加强工作标准和流程的顶层设计,让资助管理发挥出综合效应。要从全局、局部和相互联结各个角度来规划和设计资助管理工作流程和机制。要依法规范学生资助项目设计、资金预算、贫困对象认定、资金发放、管理监督、效果评估等各个环节,综合考虑资助项目的结构、力度和效果,力求用同样的力量收获最好效果、收获同样效果使用最小力量。整个学生资助管理应注意区域的、城乡的、校际的、公办民办之间的、专业的、班际的、不同困难群体的均衡和统一。资助管理要坚持便利原则,各项管理制度要人性化,方便学生和家长,方便学校和教师,防止程序过于繁琐,防止资助管理成本过高。要將顶层设计和基层落实结合起来,通过系统培训和信息化技术手段运用全面提升整个教育资助行动能力和效率。
学生资助管理要加强不同部门之间、不同等级不同类型教育之间、生源地和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高中教育阶段资助和高等教育阶段资助应相互对接,高中教育阶段建立的资助档案应为高等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提供参考依据。尤其是生源地贷款,更需要高等院校和县(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相互保持联系、及时沟通信息。教育部门应充分利用乡镇街道政府、民政、扶贫、公安、残联等部门的信息平台,搞好贫困学生身份认定工作,各个信息平台应相互对接、互助互用。
(四)要顺势应时
没有一劳永逸的管理模式、标准和方案,学生资助管理既要适势,更要取实,只有既有利于达成管理目标又切合实际的方案才是上上选择。学生资助管理要从实际出发,根据现有的资源供给条件、困难学生状况和管理基础条件,组织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技术平台和技术手段,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提升学生资助水平和质量。要加强资助政策宣传工作,强化资助管理信息公开,将精准化资助管理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有机地结合起来,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宣传工作越精准,越全面到位,广大学生和家长就越会积极支持和参与资助管理工作。尊重基层学校和群众首创精神,多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凝聚集体智慧和力量,许多管理难题将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 张光明主编.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丛书[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袁连生主编. 中国教育改革大系·教育体制与教育财政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16.
[3]吴跃东. 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M].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2016.
[4]吴建章. 高校贫困生问题研究[M].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
[5]赵伟主编. 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体系研究[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2.
[6]王银春. 慈善伦理引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5.
[7]吴丽仙. 建立精准学生资助工作机制研究[J]. 教育评价,2015(9):46-49.
(责任编辑:李阳)
关键词:学生资助;精准管理;贫困认定;管理策略;教育公平
精准化是衡量管理质量的重要尺度。学生资助管理是现代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精准化管理势在必行。从精准视角审视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对于提高学生资助管理水平和质量、推进教育公正公平、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学生资助精准管理的性质和基本任务
(一)学生资助精准管理的性质
对于国家来讲,花钱办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对于个人而言,接受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追求幸福生活。教育性是学生资助的根本属性,支持和资助学生完成学业,是为了全面实现教育功能。从战略意义上讲,学生资助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目标,学生资助工作具有生产和建设性质,不可将其归结为单纯的扶困救急的慈善事业。
从社会财富分配角度看,现代学生资助介于社会财富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之间,兼具社会公平和社会慈善双重功能。国家和集体出资的资助项目属于社会财富二次分配,个人和企业出资的资助项目属于社会财富三次分配。二次分配以促进公平为主,兼顾效率,三次分配以社会慈善为主,兼顾社会效益。目前,我国学生资助工作是党和国家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进教育公平、解决人民群众疾苦的重要举措,资助资金以国家和学校为主,具有明显的社会公益性质。
没有精准就没有专业化。从管理学角度看,所谓精准就是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精准是针对模糊而言的,是为了应对和解决事物发展过程中不确定性、多元性和变动性等问题所选择的行动措施。精准过程是一个由混沌到清晰、由迟疑到确定、由定性到定量的逐步深化过程。其中,“精”的要領在于一个“优”字,包括做好每一个环节工作,每一个人都做好自己的分内事。而“准”的要领在于一个“定”字,包括定向、定性、定型、定位、定时、定人等。落实到具体操作层面,精准化就是要求管理行动细化、实化、优化。精准化管理是建立在科学管理基础之上的现代管理理念和行动方案,其目标是实现整个管理过程的数据化、系统化、信息化、标准化和人性化。
(二)学生资助精准管理的基本任务
学生资助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专项资助资金,帮助学生解决受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依靠自身力量无法克服的困难,着重解决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造成的学习和生活障碍,为学生接受公平教育奠定基础,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学生资助精准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明确资助谁、谁资助和怎样资助问题。学生资助管理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学生资助资金有限供给与贫困学生众多及其需求多样之间的矛盾,学生贫困对象复杂多样与学校认定管理简单划一之间的矛盾,学生资助资金发放时间相对滞后、集中与贫困学生需求时间相对紧迫、分散之间的矛盾。学生资助精准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应是:真实可靠、匹配准确、简明高效、统一均衡。
二、学生资助精准认定的方法
学生资助管理最复杂和最重要的工作无疑是学生贫困身份及其贫困程度认定问题。由于地域的、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等多重原因,我国贫困学生群体其人员构成复杂多样,受助需求千差万别,难以制定统一的认定标准和认定模式。因涉及具体的物质利益,加之资助数量有限,学生之间包括贫困生和非贫困生之间、重贫困生和轻贫困生之间、程度相近的贫困生之间难免要发生利益竞争和矛盾冲突。部分学生为了获取无偿的资助资金,不惜伪造贫困身份或者夸大贫困程度,更加剧了贫困学生认定难度。
贫困学生身份及其贫困程度认定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学生本人(或监护人)陈述、生源地证明、网络信息平台调查、学生家庭调查、校内日常观察、班级集体评定等诸多方法。每一种方法均有利有弊,单纯运用一种方法都无法达成理想目标。
(一)学生本人(或监护人)陈述法
贫困学生认定必须经过本人(或监护人)申请和陈述环节。学生本人(或监护人)对于自身家庭经济情况和个人需求情况感受最深,了解最详。但受利益驱动,部分学生(或监护人)往往会掩盖不利于自己的信息,甚至提供虚假信息。
(二)生源地证明法
生源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和有关单位,比较了解居民家庭实际情况,对学生家庭所遭受的自然灾害往往能够第一时间掌握情况,特别是经过法定程序对学生家庭贫困程度的认定更具有可靠性,生源地证明可以作为学生贫困身份和贫困程度证明的可靠依据。但是,受地缘人际关系的影响,生源地出据的证明材料可能会出现伪造、夸大和遗漏等问题。
(三)网络信息平台调查法
随着国家和社会救助管理网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学校从网络上搜集和核查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可以减少深入学生家庭带来的巨大的困难和过高的成本。
(四)学生家庭调查法
深入学生家庭进行调查是比较直观、有效的认定办法,与学生家庭成员面对面直接沟通,更容易掌握学生家庭情况及其资助需求。但是,对于离学校遥远的学生认定,深入家庭调查管理成本过高,由于随机调查,主观因素特别是情感因素影响很大,直觉判断并不准确,许多隐蔽因素难以观察,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五)校内日常观察法
这是贫困学生认定的必要环节,主要是考察和分析学生在校日常学习和生活表现及其消费情况,细心观察基本能够判断大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比较容易鉴别学生贫困身份真伪。但校内观察需要时间,此种方法并不适用于入学时期,而入学时期恰恰是学生最困难的时期。 (六)班级集体评定法
由于同一个班级同学对每一个同学日常表现掌握的都比较清楚,宜于相互比较,通过班级集体评定,可以比较公正地认定学生困难情况。但同一班级同学之间人际关系有远有近,也存在很大的主观因素和感情因素,并不完全客观公允。
由于贫困对象认定目前所采取的各种方法均有相应的优势和局限,具体运用过程中应结合学校资助管理实际,扬长避短,综合运用。
三、学生资助精准认定的原则
要提高贫困生认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实际出发,运用科学方法和集体智慧辨别真伪,分清轻重缓急,排列出令人比较信服的顺序结果,防止假贫困生和程度较轻的贫困生侵占有限的助学资源。
(一)距离原则
学生所在学校离学生家庭越近,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越熟悉,越容易认定学生是否贫困及其贫困程度。相反,学生所在学校离学生家庭越远,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越不熟悉,越依赖于生源地有关部门提供的相应信息。在教育经费和学生资助管理资金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考虑到管理成本和管理人员专业素质问题,借助教育部门和国家有关管理部门的信息平台,大规模集中验证贫困信息真伪,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目前是比较切实可行、经济高效的管理方式。
(二)时间节点原则
不同的时间节点应选择不同的认定策略。学生刚入学时,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彼此不熟,学生消费情况无法掌握,此时认定应以生源地有关部门包括学校、乡镇街道、民政、扶贫、残联等出据的证明为主,辅以学校和班主任的现场考察。经过一个学期或学年,学生在校消费情况和生活情况充分显露出来,学生困难程度和消费情况学校相对比较清楚,此时认定应以学校为主,辅以生源地家庭经济情况证明。依照法定程序认定的贫困家庭学生,如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低保家庭学生、残疾学生等应直接认定为贫困学生。
(三)全面准确原则
在学生资助资金有限和集中进行认定的情况下,比较难以认定的学生包括:家庭处于贫困标准线附近的学生,多重原因或隐蔽原因造成的贫困类型,因遭遇灾害、疾病和家庭变故等临时出现的困难学生。其中,同样类型同等情况和不同类型不同情况定量排列最难。对于这些情况,既需要生源生有关部门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也应深入学生家庭进行实地考察,尤其需要发挥班主任或辅导员的主导作用。情况掌握的越全面、越准确就越能保证认定质量。
(四)精准细化原则
在现实中,精准化目标要求并不是无限的。精准选择应一看能不能再细化,二看需要不需要细化,三看细化的效率和效益。学生贫困类型及其贫困程度认定结果如果能够与现有的资助资源相互匹配,保证资助工作依法、高效、平稳进行,实际上就已经达到了精准资助管理的任务目标。
(五)诚信原则
贫困学生精准认定最核心的工作是确保诚信。精准管理需要反映客观事实的信息数据作为支撑,需要反映资助管理活动的档案材料进行佐证。资助管理程序必须符合诚信要求,认定的结果要真实可信,经得起第三方的复查和检验,档案佐证材料要全面、真实、合法、可靠,尽量避免主观臆断和感情用事。资助档案的证明材料不宜采取自己出据材料自己认定的方法,应由具有合法性、权威性的第三方出据,第三方应严格按照规定标准和规定程序进行认定。如果认定材料属于现场实地调查类型,应有第三者在场并签字。
四、学生资助精准化管理的基本策略
(一)要以育人为本
精准资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育人,偏离了育人的总目标,精准资助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资助管理要和教育管理拧成一股绳,既要为贫困学生提供物质和资金的支持,也要为贫困学生提供道义和情感的支持,更要鼓励贫困学生自强自立,帮助贫困学生度过成长“难关”,决不可将资助看作对少数学生的偏爱和恩赐。学校和班级应通过资助贫困学生对全体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弘扬助人为乐、扶弱济贫的文明之风,彼此关爱,相互尊重,决不可因资助造成贫富学生之间相互隔膜。要教育贫困学生以阳光心态对待所遭遇的困难和问题,放下包袱接受国家和社会关爱之情,既不可因资助增加心理负担,也不可对资助产生依赖心理,越是受到资助越要坚定自强自立精神,不负国家和社会的殷切期望。
(二)要公平操作
学生资助要体现国家意志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意愿,体现公益原则、人道精神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家庭困难学生和家庭富裕学生同样享有受教育权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选择国家需要的特殊专业的学生享有受资助权利和补偿权利。每一个贫困学生既可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待遇,也可以因条件差别而享受对应性的补偿待遇。
资助管理要击中靶向,资助真正困难的学生、真正需要的项目、真正无助的时期,不过大,不过小,不畸轻畸重,避免小困大助、大困小助和无困受助,防止资助资金用于其他用途。学生资助管理要分类施策,察其疾苦,对症下药,防止一刀切、一招鲜。资助项目要适合困难学生的迫切需要,最大限度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同时注意学生之间保持心理健康和心理平衡。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人意愿和尊严问题,学生资助应坚持依申请资助原则,尽量减少违背学生意愿的被资助情况。
(三)要统一优化
制度优化是关键。要加强工作标准和流程的顶层设计,让资助管理发挥出综合效应。要从全局、局部和相互联结各个角度来规划和设计资助管理工作流程和机制。要依法规范学生资助项目设计、资金预算、贫困对象认定、资金发放、管理监督、效果评估等各个环节,综合考虑资助项目的结构、力度和效果,力求用同样的力量收获最好效果、收获同样效果使用最小力量。整个学生资助管理应注意区域的、城乡的、校际的、公办民办之间的、专业的、班际的、不同困难群体的均衡和统一。资助管理要坚持便利原则,各项管理制度要人性化,方便学生和家长,方便学校和教师,防止程序过于繁琐,防止资助管理成本过高。要將顶层设计和基层落实结合起来,通过系统培训和信息化技术手段运用全面提升整个教育资助行动能力和效率。
学生资助管理要加强不同部门之间、不同等级不同类型教育之间、生源地和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高中教育阶段资助和高等教育阶段资助应相互对接,高中教育阶段建立的资助档案应为高等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提供参考依据。尤其是生源地贷款,更需要高等院校和县(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相互保持联系、及时沟通信息。教育部门应充分利用乡镇街道政府、民政、扶贫、公安、残联等部门的信息平台,搞好贫困学生身份认定工作,各个信息平台应相互对接、互助互用。
(四)要顺势应时
没有一劳永逸的管理模式、标准和方案,学生资助管理既要适势,更要取实,只有既有利于达成管理目标又切合实际的方案才是上上选择。学生资助管理要从实际出发,根据现有的资源供给条件、困难学生状况和管理基础条件,组织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技术平台和技术手段,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提升学生资助水平和质量。要加强资助政策宣传工作,强化资助管理信息公开,将精准化资助管理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有机地结合起来,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宣传工作越精准,越全面到位,广大学生和家长就越会积极支持和参与资助管理工作。尊重基层学校和群众首创精神,多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凝聚集体智慧和力量,许多管理难题将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 张光明主编.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丛书[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袁连生主编. 中国教育改革大系·教育体制与教育财政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16.
[3]吴跃东. 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M].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2016.
[4]吴建章. 高校贫困生问题研究[M].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
[5]赵伟主编. 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体系研究[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2.
[6]王银春. 慈善伦理引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5.
[7]吴丽仙. 建立精准学生资助工作机制研究[J]. 教育评价,2015(9):46-49.
(责任编辑: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