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大连lT日语专业设置与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软件产业作为具有高渗透性、高附加值、高效益的绿色产,业,它广泛渗透到三大产业成为改造传统产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更新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在上世纪90年代软件产业在全国大规模发展铺开之时,大连软件园的国际化发展建设其实早在80年代初就已经起步。
1、作为大连支柱产业之一,大连软件园建设承担着城市发展重要的战略意义
经过近三十年的创业、发展,大连软件产业逐步完成了中小企业软件对日出口的孵化、“中日软件产业合作战略门户”的全面建设再到“北亚软件及信息服务中心”目标的全面启动,大批的具有开展对日出口业务意识和能力的内地知名软件企业在大连软件园设立了对日出口基地,大连本地的对日软件外包企业更是成长迅速。
2、本地行业基础优势与外资引入迅速拓宽行业发展空间,软件、日语关联加深
大连的软件行业本身有一定的发展基础,随着近年来国际、国内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连的软件产业凭借沿海开放的区位优势获得了一定的提升——沈阳东大阿尔派股分有限公司率先建立大连分公司、大连理工大学领先集团、大连远东计算机软件公司、北京用友软件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中联电脑开发公司、东方电脑公司等等软件企业己有一定的规模。
此外还有众多日资软件企业大批涌入,而且成功吸纳了包括通用公司(GE),IBM,戴尔集团、毕博全球开发中心等等一批面向日本市场开展软件外包和信息服务业务的欧美跨国公司。短短二十年间,大连市的软件产业销售收入总量的增长幅度达到50倍以上,进入2l世纪以来,软件和信息服务出口更是以年均60%到78%的增长速度,使大连成为国内软件产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
3、产、学、研互动,建设“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形势显著
2000~6月,大连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和东软集团共同投资在大连软件园建设中国首家专业软件学院——东北大学东软信息技术学院。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全新的专业软件教育高等学府。此外,海事大学信息技术学院、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大连交通大学软件学院、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等等学府的建立奠定了大连市作为软件人才培养高地的基础。
4、进行教学改革创新,培养复合型人才对软件园建设背后是产业链形成的深层价值
信息时代的到来,向大连的应用语言教学乃至全国的教育阵地涌起一股巨大的改革浪潮,冲击着传统教育的各个角落,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高校与研究单位之间的沟通联系与资源共享程度加深,不断衍生大学问合并与专业互补、大学内部专业结构调整、校企联合办学、国内国外联合办学等形式。随着这种联系的不断深入,我们推断,影响软件园、软件行业发展的最大阻力来自于人才危机,要解决人才的问题,仅仅靠单方面努力使不能實现的,IT业界、政府、教育部门都应参与其中,为建设一个健康的软件园建设产、学、研共进的产业链共同努力。
二、lT日语专业培养目标与大连软件园人才对接情况
人才需求市场的变化,要求培养人才的高校培养出能够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发展,具有社会竞争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它不仅关系到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问题,而且也关系到高校发展的方向。当前大连软件行业的就业市场其对IT及日语类人才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大方面:
1、低层次——软件开发外包业务人才
我国已成为日本在海外最大的软件外包制造基地,而大连又倡导建设软件及服务外包新领军城市,随着国内软件企业对软件外包市场的开拓日渐深入,大连乃至国内多个沿海外包基地对擅长软件开发和测试的人才需求量十分庞大。
在软件制作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与客户沟通,了解客户的具体要求,以保证制作出的产品能满足客户的要求,因此,掌握日语,熟悉计算机应用、编程、软件研发和测试的人才就成了外包企业的稀缺资源。此外,懂日语的员工由于可以跟日方进行沟通交流,也比较容易进入管理层。一般拥有日语初级或一级以上证书,计算机、通讯等专业毕业的技术人才在就业竞争中优势较为明显。
2、低层次——信息技术周边业务外包人才
在大连,软件开发业务外包带动了很多周边业务外包的发展,有力促进了中国软件业的发展,这些周边业务主要有:汽车电子、数字电视音响、家电等数码产品外包,动漫动画、游戏、广告等数字影音图像产品外包;呼叫中心、数据录入等商业流程外包等。外包业务也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一个个新的课题,带动了IT周边多个方向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与就业。
5、中高层次——项日管理与物流、采购人才
日资企业往往采用“离岸开发”模式,也就是“国内生产,日本销售”,因此对高级客户经理有需求。客户经理首先需要精通日语,能直接和日本客户沟通交流,进行销售服务,最好还要有行业工作背景。此外,经验丰富的项目管理人才、熟悉半导体、电了元器件、化工材料等等采购工作人才、系统工程师、物流系统工程师如果能够配合流利的日语口语就更是倍受青睐。
因此,为有力促进大连软件行业发展,我们的“IT 外语”类的专业教学必须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更新传统的、浮于表面的“伪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走向复合型、走向通才型,切实去追问“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等两个根本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