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常听到有人这样说——老师:“别羡慕西方教育,他们孩子的学习基础比不上我们”;家长:“我的孩子去国外,在班级都是名列前茅,还是国内基础扎实”;专家:“就基础教育而言,中国是领先西方的,特别是基础层面”……
刚开始,我也极为认同这样的观点。种种证据,不由你不信,可谓事实胜于雄辩——我们小学四年级的教学内容,人家要到初中才学;我们的中等生,一到西方国家,成绩总是遥遥领先;我们的孩子会背几十首古诗的时候,人家孩子还在玩耍……
这是一种在众多人的认同下自己也给出认同的心理过程,在心理学上称为“从众”。但这种“从众”,往往缺乏分析,缺少独立思考,经不起深究。事物发展的规律应该是“根扎得深,树长得高;墙脚夯得实,高楼立得牢”。这是妇孺皆知的道理,基础越牢,发展越好。可我们的孩子长大了却比不过西方那些“基础不牢”的孩子了。
这是为何?难道规律错了?还是我们的价值判断错了?
这样一追问,就发现“西方孩子的学习基础没有我们好”这一“判断”存在问题,值得怀疑,需要一步一步地去理清楚——
“基础”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有两种:“建筑物的根脚”;“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对于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在学习上可以持续发展的根本是什么呢?《课程标准》已经给我们一个“基础的标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就是我们耳熟能详,却又经常忘记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综合性基础。
其实,我们的“基础”一直是正确而先进的,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教育功利性的增强,“基础”在慢慢窄化,慢慢异化,甚至走向了反面。中国古代的教育基础强调“礼、乐、射、御、书、数”,合称“六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提出了“德、智、体”,随后又完善为“德、智、体、美、劳”。这条“基础的线”是有传承的,是符合人全面发展要求的。但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偏离,随着“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提出,我们忽视了“基本方法、基本习惯、基本情感、基本价值观”等重要的元素,直至现今,已经有一种要全然演变成“纯书本知识、纯应试技能”的倾向和客观存在。
脑科学研究告诉我们——大脑皮层的成熟水平直接决定着心理发展的水平和速度。而我们却漠视这些研究成果,以自己想当然的“经验”去代替科学,去违背孩子成长的规律,去剥夺孩子需要的“基础”,去压抑儿童的成长。从表面上看,我们分数高,但孩子的想象力和思考力已经被破坏掉了。孩子一旦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怎能去探索,去创新?基础要按规律走,要讲含金量,要看未来的发展。
作为一线老师,我不得不提现在课堂教学的普遍问题:我们认为“算得快,识得多,背得牢”就是“基础”,其实,这些只是基础的“一部分”。就学习而言,“基础”起码还应该包括: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的学习方法等。基础不能窄化为“智力因素”的范畴,还应包括“非智力因素”。甚至,“如何做人?”“如何看世界?”等伦理观、世界观都应该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而且是极为重要的基础。
我们不能再仅仅热衷于“怎么教”,却不去问“教什么”,更不问“为什么教”。否则,当我们陶醉于学生“基础好”的同时,学生可持续的学习力消退了;陶醉于老师“怎么教”的基本功扎实的同时,老师可持续的专业发展力钝化了。
学生、老师优秀的“显性基础”掩盖不了短视的“隐形基础”。也许,大家也意识到这些问题,但可悲又可怜的是——思考却被现实的压力击败了,素质败在了分数面前,理想败在了“现实”面前,未来败在了“起跑线”。
这样的基础,有什么值得骄傲呢?
如此的“从众现象”,还有多少呢?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西新桥小学)
刚开始,我也极为认同这样的观点。种种证据,不由你不信,可谓事实胜于雄辩——我们小学四年级的教学内容,人家要到初中才学;我们的中等生,一到西方国家,成绩总是遥遥领先;我们的孩子会背几十首古诗的时候,人家孩子还在玩耍……
这是一种在众多人的认同下自己也给出认同的心理过程,在心理学上称为“从众”。但这种“从众”,往往缺乏分析,缺少独立思考,经不起深究。事物发展的规律应该是“根扎得深,树长得高;墙脚夯得实,高楼立得牢”。这是妇孺皆知的道理,基础越牢,发展越好。可我们的孩子长大了却比不过西方那些“基础不牢”的孩子了。
这是为何?难道规律错了?还是我们的价值判断错了?
这样一追问,就发现“西方孩子的学习基础没有我们好”这一“判断”存在问题,值得怀疑,需要一步一步地去理清楚——
“基础”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有两种:“建筑物的根脚”;“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对于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在学习上可以持续发展的根本是什么呢?《课程标准》已经给我们一个“基础的标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就是我们耳熟能详,却又经常忘记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综合性基础。
其实,我们的“基础”一直是正确而先进的,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教育功利性的增强,“基础”在慢慢窄化,慢慢异化,甚至走向了反面。中国古代的教育基础强调“礼、乐、射、御、书、数”,合称“六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提出了“德、智、体”,随后又完善为“德、智、体、美、劳”。这条“基础的线”是有传承的,是符合人全面发展要求的。但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偏离,随着“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提出,我们忽视了“基本方法、基本习惯、基本情感、基本价值观”等重要的元素,直至现今,已经有一种要全然演变成“纯书本知识、纯应试技能”的倾向和客观存在。
脑科学研究告诉我们——大脑皮层的成熟水平直接决定着心理发展的水平和速度。而我们却漠视这些研究成果,以自己想当然的“经验”去代替科学,去违背孩子成长的规律,去剥夺孩子需要的“基础”,去压抑儿童的成长。从表面上看,我们分数高,但孩子的想象力和思考力已经被破坏掉了。孩子一旦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怎能去探索,去创新?基础要按规律走,要讲含金量,要看未来的发展。
作为一线老师,我不得不提现在课堂教学的普遍问题:我们认为“算得快,识得多,背得牢”就是“基础”,其实,这些只是基础的“一部分”。就学习而言,“基础”起码还应该包括: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的学习方法等。基础不能窄化为“智力因素”的范畴,还应包括“非智力因素”。甚至,“如何做人?”“如何看世界?”等伦理观、世界观都应该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而且是极为重要的基础。
我们不能再仅仅热衷于“怎么教”,却不去问“教什么”,更不问“为什么教”。否则,当我们陶醉于学生“基础好”的同时,学生可持续的学习力消退了;陶醉于老师“怎么教”的基本功扎实的同时,老师可持续的专业发展力钝化了。
学生、老师优秀的“显性基础”掩盖不了短视的“隐形基础”。也许,大家也意识到这些问题,但可悲又可怜的是——思考却被现实的压力击败了,素质败在了分数面前,理想败在了“现实”面前,未来败在了“起跑线”。
这样的基础,有什么值得骄傲呢?
如此的“从众现象”,还有多少呢?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西新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