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前学校请进了张熊飞教授和他的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又适逢课改大潮涌来,一系列的新思想、新理论一时之间让人有些应接不暇。后来,通过多次聆听张教授的报告和评课,并深入学习了诱思探究教学理论,接受了较为系统的新课程理论培训,我才逐渐理出头绪,对他们有了较为理性的认知,感觉在矛盾中涅槃。痛苦而又兴奋。
“在教学系统中,学生是通过学习认识客观世界,从而获得全面、和谐发展的主体。认识客观规律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实现全面、和谐的发展;学生是发展的主体”。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其情意因素”,“学生应该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系统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是要创造一切条件、千方百计地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的独立性,特别是独立思考”。以上理论的中心信息就是“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打破了多年来教师对课堂的“一言堂”式的“统治”,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对我这个多年受传统教学模式熏陶影响的“学生”和现在把这种理念模式付诸课堂的教师来讲,不啻于一场颇有难度的挑战。
要把“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真正改掉以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绝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对我们这些从教只有六七年的教师来说,接受理念可能很快,但要把理念变成实践可就是另一回事了。我们借助学校一课三摩活动的东风,反复地实践修改、循序渐进,终于摸索到了较为有效的操作流程。其中有两点我感受最深,如今整理下来,以资共享,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一、创设情境,其乐融融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接受式,也不是以学生为太阳的纯粹发现式,而是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的主动探究式。而所谓“导向性信息诱导”尤其要注意情意的动力激励,教师要用心去创设情境,使学生把认知和情感结合起来,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意,从而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欲望。所谓创设教学情境,就是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包括:形象情境,愤悱情境,实验情境,体验情境,迁移情境,尝试情境等。教学情境一经创设,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意,又引导学生进入了认识世界的过程。一堂饶有兴趣的语文课,不但能极大地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还像磁石吸铁,把学生的爱好拉向语文方面。其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意义,决不亚于知识教育。课堂上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对于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充分吸收知识甚至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光明正大的人格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在一堂课的开始,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氛围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我们教授《琵琶行》一课时,就注意了体验情境和迁移情境的设置运用。
课前用多媒体播放琵琶曲《琵琶行曲》,营造充满古典韵律的美妙的音乐世界。上课铃声响起,把音量调小,使之成为背景音乐,教师在深沉悠扬的乐声中导入:“现在萦绕在我们耳边的是现代人依据白居易的《琵琶行》谱写的《琵琶行曲》,它凝聚了一千多年以来人们对《琵琶行》的喜爱、理解、欣赏和感动。而在唐代当时也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的赞誉。一首长诗,跨越千年,竟然带给人们相同的感动,它到底有何魅力?现在,我们就来深入学习《琵琶行》,欣赏它沉淀了千年的魅力。”教师关闭背景音乐,同时打开配乐朗诵。通过听配乐朗诵,让学生进一步整体感知文段,注意揣摩每一段的妙处。同步进行的还有展示用优美的艺术字作出的幻灯片:“请君为我倾耳听,千古绝唱《琵琶行》。”以创设积极氛围。学生被优美的琵琶曲和至情至性的朗诵吸引,不禁沉浸其中。体验了古今以来人们对《琵琶行》的理解和欣赏,学生很自然就把自己的解读迁移进来,纷纷在后面环节的探讨中各抒己见,思考活跃而深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教授《我的空中楼阁》一文时,我们考虑到诗化的优美语言。课前让学生听文章的配乐朗诵,引起学生对文章的朗读兴趣,以读带解,创造了一个人人欲读而后快的尝试情境,使学生在对文章阅读语气、速度、情态的讨论中理解文章的语言美、情致美。而结果也正像预想的那样,学生们听完了录音,七嘴八舌,议论纷纷,争相发表对朗诵的听后感,有的甚至指出录音中不足的地方,并加以范读,其他学生也纷纷发言,气氛非常活跃,找出的句子,进行或深或浅的分析,充满了学生的灵性被激发起来以后所具有的热情和智慧。教师只需要作适当点拨,很自然的,“品味语言”这一学习目标就在学生的积极热烈的动耳听、动情读、动脑思、动口议的过程中顺利完成。
由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情境创设功不可没。恰当的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分组教学,质的飞跃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教为主,对学生的要求就是认真听、认真记,很少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往往使得课堂气氛沉闷、效率低下,学生厌学情绪强烈,师生双方都很苦恼。我们经过多方阅读探讨,结合其他教育教学理论的成功范例,决定采用分组教学法。这一方法其实并不新鲜,重要的是分组之后的课堂实践。分组方法很简单:根据座位排列直接确定每一列是一大组,共四组,大组中再分小组,按就近组合原则,四到六人为一组。各大、小组皆推选一位学生作为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内的各项事宜。小组成员主要工作是在课堂上对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工。实际操作时,必须“全家总动员”,发言时由一人作代表,其他成员亦可自由发言,及时对本组发言者进行补充、纠正。这样一来,遇到问题时,学生们动脑思,动口议,交流探讨,把一个人的见解融合到大家的见解中去,使得他们既锻炼了能力,又丰富了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层次,课堂气氛也一下子活了起来。规定每组必有发言人,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使分组教学流于形式,充分发挥每一小组的作用,教师只起一个掌控全局和解答疑难问题的作用,真正实现了还课堂于学生,体现出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当然,这个理想中的效果不是一蹴而就,在一两节课里就能实现的。因为,学生这个课堂的主体也是经历了多年的“填鸭”式教学,变得不会活跃、不愿讨论,更不屑或是不敢主动站起来发言了。起初的几节课几乎是在教师的威逼利诱加哀求下才有个别原本就较为开朗的学生能够主动地回答问题。这时,我们又遵从赏识教育理论,对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回答的学生毫不吝啬地表扬,大力提倡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风尚。就这样,用了大约两个星期还要多的时间,我们的学生们才逐渐适应了新的模式,如同幼儿学步一般,颤颤巍巍、跌跌撞撞、小心翼翼而又充满好奇地一步步走了起来,直至今天。虽然还谈不上健步如飞。但走得平稳扎实,表现了出较大的潜力。
小组活动、还课堂于学生,唤醒、开掘了学生的潜能,促进了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方面的和谐发展,使不同个性、不同潜能的学生都能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生之间的和谐、互助的合作,加上师生之间的互相合作交流,使得学生能够多角度、多方位地分析问题,扩大了思维空间和知识领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使课堂的主体功能真正转化为学生学习行为的发生与发展,较之以往,实在是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三、明确不足,学习不懈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在对“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和新课标的解读和应用上还有很多不足,亟待完善。尤其是在教学论的应用方面,虽然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但在努力实践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时是因为对理论的学习钻研还非常不够,或者说处在一个很浅薄的层次,有很多理论还了解得不够系统,在解决问题时深入不下去;有时是因为个人能力有限,面对某些新课题拿不出可行性较高的应用方案,导致虽然有新课标和诱思探究理论的指导,有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些问题表明,要想在教学和课改的路上继续走下去,只能进一步深入钻研,并多向其他教师请教应用研究方面的经验,多听其他教师的课,揣摩领会其精髓而不断完善自我。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为学之路无尽头,实践之舟永不系,我们将继续钻研下去,不断丰富自我,紧随课改大旗之后,在个性化的自主研究交流中体验成功,给不同个性、不同潜能的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
“在教学系统中,学生是通过学习认识客观世界,从而获得全面、和谐发展的主体。认识客观规律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实现全面、和谐的发展;学生是发展的主体”。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其情意因素”,“学生应该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系统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是要创造一切条件、千方百计地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的独立性,特别是独立思考”。以上理论的中心信息就是“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打破了多年来教师对课堂的“一言堂”式的“统治”,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对我这个多年受传统教学模式熏陶影响的“学生”和现在把这种理念模式付诸课堂的教师来讲,不啻于一场颇有难度的挑战。
要把“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真正改掉以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绝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对我们这些从教只有六七年的教师来说,接受理念可能很快,但要把理念变成实践可就是另一回事了。我们借助学校一课三摩活动的东风,反复地实践修改、循序渐进,终于摸索到了较为有效的操作流程。其中有两点我感受最深,如今整理下来,以资共享,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一、创设情境,其乐融融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接受式,也不是以学生为太阳的纯粹发现式,而是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的主动探究式。而所谓“导向性信息诱导”尤其要注意情意的动力激励,教师要用心去创设情境,使学生把认知和情感结合起来,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意,从而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欲望。所谓创设教学情境,就是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包括:形象情境,愤悱情境,实验情境,体验情境,迁移情境,尝试情境等。教学情境一经创设,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意,又引导学生进入了认识世界的过程。一堂饶有兴趣的语文课,不但能极大地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还像磁石吸铁,把学生的爱好拉向语文方面。其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意义,决不亚于知识教育。课堂上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对于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充分吸收知识甚至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光明正大的人格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在一堂课的开始,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氛围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我们教授《琵琶行》一课时,就注意了体验情境和迁移情境的设置运用。
课前用多媒体播放琵琶曲《琵琶行曲》,营造充满古典韵律的美妙的音乐世界。上课铃声响起,把音量调小,使之成为背景音乐,教师在深沉悠扬的乐声中导入:“现在萦绕在我们耳边的是现代人依据白居易的《琵琶行》谱写的《琵琶行曲》,它凝聚了一千多年以来人们对《琵琶行》的喜爱、理解、欣赏和感动。而在唐代当时也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的赞誉。一首长诗,跨越千年,竟然带给人们相同的感动,它到底有何魅力?现在,我们就来深入学习《琵琶行》,欣赏它沉淀了千年的魅力。”教师关闭背景音乐,同时打开配乐朗诵。通过听配乐朗诵,让学生进一步整体感知文段,注意揣摩每一段的妙处。同步进行的还有展示用优美的艺术字作出的幻灯片:“请君为我倾耳听,千古绝唱《琵琶行》。”以创设积极氛围。学生被优美的琵琶曲和至情至性的朗诵吸引,不禁沉浸其中。体验了古今以来人们对《琵琶行》的理解和欣赏,学生很自然就把自己的解读迁移进来,纷纷在后面环节的探讨中各抒己见,思考活跃而深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教授《我的空中楼阁》一文时,我们考虑到诗化的优美语言。课前让学生听文章的配乐朗诵,引起学生对文章的朗读兴趣,以读带解,创造了一个人人欲读而后快的尝试情境,使学生在对文章阅读语气、速度、情态的讨论中理解文章的语言美、情致美。而结果也正像预想的那样,学生们听完了录音,七嘴八舌,议论纷纷,争相发表对朗诵的听后感,有的甚至指出录音中不足的地方,并加以范读,其他学生也纷纷发言,气氛非常活跃,找出的句子,进行或深或浅的分析,充满了学生的灵性被激发起来以后所具有的热情和智慧。教师只需要作适当点拨,很自然的,“品味语言”这一学习目标就在学生的积极热烈的动耳听、动情读、动脑思、动口议的过程中顺利完成。
由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情境创设功不可没。恰当的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分组教学,质的飞跃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教为主,对学生的要求就是认真听、认真记,很少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往往使得课堂气氛沉闷、效率低下,学生厌学情绪强烈,师生双方都很苦恼。我们经过多方阅读探讨,结合其他教育教学理论的成功范例,决定采用分组教学法。这一方法其实并不新鲜,重要的是分组之后的课堂实践。分组方法很简单:根据座位排列直接确定每一列是一大组,共四组,大组中再分小组,按就近组合原则,四到六人为一组。各大、小组皆推选一位学生作为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内的各项事宜。小组成员主要工作是在课堂上对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工。实际操作时,必须“全家总动员”,发言时由一人作代表,其他成员亦可自由发言,及时对本组发言者进行补充、纠正。这样一来,遇到问题时,学生们动脑思,动口议,交流探讨,把一个人的见解融合到大家的见解中去,使得他们既锻炼了能力,又丰富了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层次,课堂气氛也一下子活了起来。规定每组必有发言人,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使分组教学流于形式,充分发挥每一小组的作用,教师只起一个掌控全局和解答疑难问题的作用,真正实现了还课堂于学生,体现出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当然,这个理想中的效果不是一蹴而就,在一两节课里就能实现的。因为,学生这个课堂的主体也是经历了多年的“填鸭”式教学,变得不会活跃、不愿讨论,更不屑或是不敢主动站起来发言了。起初的几节课几乎是在教师的威逼利诱加哀求下才有个别原本就较为开朗的学生能够主动地回答问题。这时,我们又遵从赏识教育理论,对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回答的学生毫不吝啬地表扬,大力提倡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风尚。就这样,用了大约两个星期还要多的时间,我们的学生们才逐渐适应了新的模式,如同幼儿学步一般,颤颤巍巍、跌跌撞撞、小心翼翼而又充满好奇地一步步走了起来,直至今天。虽然还谈不上健步如飞。但走得平稳扎实,表现了出较大的潜力。
小组活动、还课堂于学生,唤醒、开掘了学生的潜能,促进了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方面的和谐发展,使不同个性、不同潜能的学生都能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生之间的和谐、互助的合作,加上师生之间的互相合作交流,使得学生能够多角度、多方位地分析问题,扩大了思维空间和知识领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使课堂的主体功能真正转化为学生学习行为的发生与发展,较之以往,实在是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三、明确不足,学习不懈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在对“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和新课标的解读和应用上还有很多不足,亟待完善。尤其是在教学论的应用方面,虽然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但在努力实践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时是因为对理论的学习钻研还非常不够,或者说处在一个很浅薄的层次,有很多理论还了解得不够系统,在解决问题时深入不下去;有时是因为个人能力有限,面对某些新课题拿不出可行性较高的应用方案,导致虽然有新课标和诱思探究理论的指导,有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些问题表明,要想在教学和课改的路上继续走下去,只能进一步深入钻研,并多向其他教师请教应用研究方面的经验,多听其他教师的课,揣摩领会其精髓而不断完善自我。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为学之路无尽头,实践之舟永不系,我们将继续钻研下去,不断丰富自我,紧随课改大旗之后,在个性化的自主研究交流中体验成功,给不同个性、不同潜能的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