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能力在当今教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幼师舞蹈教学中重点研究的课题。舞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其他课程没有的优势,学生通过模仿、表演能够获得感受、体验舞蹈美的经验。本文分析了幼师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并探討了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供大家借鉴参考。
【关键词】幼师舞蹈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引言
幼师舞蹈教学是按照幼儿舞蹈模拟表演,以及幼儿舞蹈编程的特点开设的教学科目。幼师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各种民族和大众舞蹈的技能,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舞蹈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现代幼师教育的需求。舞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其他课程没有的优势,学生通过模仿、表演能够获得感受、体验舞蹈美的经验。舞蹈教学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够得到开发,创新意识和能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培养和提高,从而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幼师舞蹈教学大多只注重对学生舞蹈动作技能的教育,忽视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的舞蹈缺乏个性和创新性。如何在幼师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幼师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舞蹈教学和其他教学科目相比具有十分独特的优势。舞蹈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充分欣赏、模仿和表演各种舞蹈技能,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对自己看到的舞蹈动作进行消化和再现。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内心世界不同,对舞蹈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幼师专业的学生担负着培养幼儿的重任,因此在舞蹈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这些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在日后的幼儿教学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价值,以便更好地培养幼儿。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通过舞蹈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2.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2.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艺术教学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过程,而在于鼓励和引导。教师在幼师舞蹈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多做一些标新立异的尝试。对课堂上发言不多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示范和提示,给学生一定的发挥空间,通过耐心的讲解启发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见解。对于那些理解能力强、发表见解准确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一定的赞赏和鼓励,并引导他们用灵活的方式巩固知识。对于理解和发言存在失误的学生,教师应该首先肯定学生发言的勇气,之后委婉地指出学生的不足,启发他们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引导他们最终得到正确的结论。
2.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多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创设一个成功的课堂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学会思考和实践。例如,教师在教舞蹈组合《海燕》的过程中,这个舞蹈组合共分为三段音乐。在第一段和第二段音乐部分,可以让所有的学生根据音乐跳一样的动作,模仿海燕时而迎风翱翔,时而折翅斜飞,忽高忽低,时左时右,充分展现出海燕的矫健身姿。第三段音乐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根据音乐的层叠烘托高潮部分,用自己的舞蹈动作表现海燕在暴风雨中不惧风浪的形象。通过这样的课堂情境创设,学生能够充分联想到歌颂海燕的文章,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
2.3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
幼师舞蹈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首先充分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他们积累一定的舞蹈知识和经验。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学生连最基本舞蹈形体都没有训练,根本无法做出优美的舞姿。所以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对民族舞蹈基本特点、风格的掌握,引导他们多学习和借鉴影视、戏曲等艺术的特点,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以丰富自己的舞蹈语言,提供自己的鉴赏能力、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由已知到未知的思维意识,并在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活动中,鼓励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艺术的生命不息源于创新,创造是社会历史发展和艺术延续的根本动力,也是艺术和教育功能与价值的体现。舞蹈学习需要长期锻炼与付出,可能伴随失败与挫折,教师应该始终为学生擂鼓助阵,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与帮助。在舞蹈课上开展生动活泼的创造性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和表现欲,让学生在积极参入过程中展现自己的独特创造力,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3.结语
创造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幼师舞蹈教学中学生能够通过特有的学习方式,获得实践和表现的机会,有效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其他学科具有十分独特的优势。幼师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以此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幼师人才。
【参考文献】
[1]韩玲.谈幼师舞蹈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10(03).
[2]郝俊杰.在音乐教育中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电影评介,2011(15).
[3]张敏,孙晓丹.器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关键词】幼师舞蹈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引言
幼师舞蹈教学是按照幼儿舞蹈模拟表演,以及幼儿舞蹈编程的特点开设的教学科目。幼师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各种民族和大众舞蹈的技能,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舞蹈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现代幼师教育的需求。舞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其他课程没有的优势,学生通过模仿、表演能够获得感受、体验舞蹈美的经验。舞蹈教学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够得到开发,创新意识和能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培养和提高,从而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幼师舞蹈教学大多只注重对学生舞蹈动作技能的教育,忽视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的舞蹈缺乏个性和创新性。如何在幼师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幼师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舞蹈教学和其他教学科目相比具有十分独特的优势。舞蹈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充分欣赏、模仿和表演各种舞蹈技能,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对自己看到的舞蹈动作进行消化和再现。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内心世界不同,对舞蹈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幼师专业的学生担负着培养幼儿的重任,因此在舞蹈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这些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在日后的幼儿教学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价值,以便更好地培养幼儿。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通过舞蹈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2.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2.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艺术教学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过程,而在于鼓励和引导。教师在幼师舞蹈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多做一些标新立异的尝试。对课堂上发言不多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示范和提示,给学生一定的发挥空间,通过耐心的讲解启发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见解。对于那些理解能力强、发表见解准确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一定的赞赏和鼓励,并引导他们用灵活的方式巩固知识。对于理解和发言存在失误的学生,教师应该首先肯定学生发言的勇气,之后委婉地指出学生的不足,启发他们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引导他们最终得到正确的结论。
2.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多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创设一个成功的课堂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学会思考和实践。例如,教师在教舞蹈组合《海燕》的过程中,这个舞蹈组合共分为三段音乐。在第一段和第二段音乐部分,可以让所有的学生根据音乐跳一样的动作,模仿海燕时而迎风翱翔,时而折翅斜飞,忽高忽低,时左时右,充分展现出海燕的矫健身姿。第三段音乐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根据音乐的层叠烘托高潮部分,用自己的舞蹈动作表现海燕在暴风雨中不惧风浪的形象。通过这样的课堂情境创设,学生能够充分联想到歌颂海燕的文章,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
2.3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
幼师舞蹈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首先充分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他们积累一定的舞蹈知识和经验。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学生连最基本舞蹈形体都没有训练,根本无法做出优美的舞姿。所以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对民族舞蹈基本特点、风格的掌握,引导他们多学习和借鉴影视、戏曲等艺术的特点,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以丰富自己的舞蹈语言,提供自己的鉴赏能力、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由已知到未知的思维意识,并在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活动中,鼓励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艺术的生命不息源于创新,创造是社会历史发展和艺术延续的根本动力,也是艺术和教育功能与价值的体现。舞蹈学习需要长期锻炼与付出,可能伴随失败与挫折,教师应该始终为学生擂鼓助阵,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与帮助。在舞蹈课上开展生动活泼的创造性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和表现欲,让学生在积极参入过程中展现自己的独特创造力,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3.结语
创造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幼师舞蹈教学中学生能够通过特有的学习方式,获得实践和表现的机会,有效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其他学科具有十分独特的优势。幼师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以此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幼师人才。
【参考文献】
[1]韩玲.谈幼师舞蹈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10(03).
[2]郝俊杰.在音乐教育中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电影评介,2011(15).
[3]张敏,孙晓丹.器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