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问答。而课堂教学效率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通过双边的活动所消耗的劳动量与所获得的教学效果之间的比率。在单位课堂教学时间内,课堂教学效率越高其效果就越好。教学的成败直接取决于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是提高教学质量。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让数学课堂焕发出它的魅力,对于怎样提高数学课堂效率,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的原因
1、教材利用率低。
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广大教师的课程观、教材观也在不断变化,但由于对“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理念的片面理解,致使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走入了误区。多数课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全都没有安排看书阅读或练习的环节。一节课下来课件代替了课本。其实,每一本教材都凝聚着众多专家的智慧和心血,从情景图到问题创设,从问题解决到自主练习,都是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精心挑选和设计的。课本是我们的教学之本,更是学生的学习之本。练习题目在书上,学生人人有教材,可以打开教材使用。我们课堂教学提倡返璞归真,课堂教学使用教材这是实事求是,这才是最真实的课,省时高效,何乐而不为。作为教师,要深刻地懂得: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局限于教材,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不是教材忠实的执行者,而是合理的开发者,要做到知“材”善用。
2、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现在,我们在数学课堂上看到几乎都是小组合作学习,这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尤其是在公开课、观摩课教学中。学生围成一圈,当教师号令一下“现在开始合作”,学生马上动了起来,有的小组内所有学生都在做同样的事情,有的小组学生连合作干什么还没有搞明白,教师又说“停止”,学生则马上恢复原状。当教师说“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小组内每个学生马上都开始了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教室里很是热闹,可小组内谁也没有听清同伴的发言,有的甚至连自己说了什么都不清楚。当教师让小组推选代表发言时,总有个别学生“代表”了全组,成了专门的“发言人”,更多的学生只是旁观者。
3、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足。
有些教师在课堂提问时,为了节省教学时间,总是抛出问题后就希望立即有学生举手回答,而反应较快的总是优秀学生,他们在学困生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是怎么一回事的情况下,便能说出老师所期望的答案,老师误以为全班同学都能理解所回答的问题,于是接着进行下一环节。在这种情况下,学困生失去了思考的时间,失去了参与的机会,失去了自信心,落下了一大步,差距无形中扩大了。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要不得。古人云:静思出智慧。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一些问题,一两分钟解决不了,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领悟,得出好的答案。成人尚且如此,何况小学生?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措施
1、合理使用教材,创设问题情景,激励学生学习。
教师要理解编者意图,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整体观念,从教材的整体入手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弄清每部分教材在整个教材体系的地位和作用,用联系、发展的观念分析处理教材。要通过教材弄清它的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把握新、旧知识的联接点和学生认结构的生长点。要理解编者的意图,就着意弄清:问题为什么这样设,习题为什么这样编排,结论为什这样引出等等。数学的教学情景来源于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出发,认真研读教材,吃透内容。《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习致用。因此,每一次学完新课后,可以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小组合作交流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体。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理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上一个环节学生提出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独立的数学思考。在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导学生分工合作,进行小组探究。小组探究要由各小组组长组织实施,要求组长要面向全体,控制全局,明确分工。指导学生独立思考,根据每个同学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基础,利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经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初步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着眼学生发展,组织学生活动,组内交流让学生解决问题,在分工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展示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对比,对争议性问题进行探讨,小组长要掌握交流的顺序和讨论的节奏,做好记录,逐步补充和完善,不断修改和提升。把小组学习的结果进行总结,小组同学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并形成小组意见。小组推选出小组发言人,准备代表小组向全体同学展示交流小组意见。小组展示汇报交流,全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将各小组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的成果和质疑充分展示出来。
3、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留下充足的时间,以确保多数学生对提出的问题作深入的思考后,再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使课堂的知识容量与思维容量和谐匹配,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同步发展。一些成绩一般的学生也懂得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但由于基础和能力等诸多原因,这种独立性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具有一定的坡度和差异,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独立思考的要求。设置的问题难度必须适中,问题太易,学生会产生厌倦和轻视心理;太难,学生会望而生畏。教师设置的问题应接近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果子”,从而使独立思考具有可能性。综上所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应该是各个方面有机的整体组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要研究的方面还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教师。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坚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的原因
1、教材利用率低。
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广大教师的课程观、教材观也在不断变化,但由于对“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理念的片面理解,致使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走入了误区。多数课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全都没有安排看书阅读或练习的环节。一节课下来课件代替了课本。其实,每一本教材都凝聚着众多专家的智慧和心血,从情景图到问题创设,从问题解决到自主练习,都是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精心挑选和设计的。课本是我们的教学之本,更是学生的学习之本。练习题目在书上,学生人人有教材,可以打开教材使用。我们课堂教学提倡返璞归真,课堂教学使用教材这是实事求是,这才是最真实的课,省时高效,何乐而不为。作为教师,要深刻地懂得: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局限于教材,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不是教材忠实的执行者,而是合理的开发者,要做到知“材”善用。
2、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现在,我们在数学课堂上看到几乎都是小组合作学习,这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尤其是在公开课、观摩课教学中。学生围成一圈,当教师号令一下“现在开始合作”,学生马上动了起来,有的小组内所有学生都在做同样的事情,有的小组学生连合作干什么还没有搞明白,教师又说“停止”,学生则马上恢复原状。当教师说“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小组内每个学生马上都开始了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教室里很是热闹,可小组内谁也没有听清同伴的发言,有的甚至连自己说了什么都不清楚。当教师让小组推选代表发言时,总有个别学生“代表”了全组,成了专门的“发言人”,更多的学生只是旁观者。
3、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足。
有些教师在课堂提问时,为了节省教学时间,总是抛出问题后就希望立即有学生举手回答,而反应较快的总是优秀学生,他们在学困生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是怎么一回事的情况下,便能说出老师所期望的答案,老师误以为全班同学都能理解所回答的问题,于是接着进行下一环节。在这种情况下,学困生失去了思考的时间,失去了参与的机会,失去了自信心,落下了一大步,差距无形中扩大了。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要不得。古人云:静思出智慧。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一些问题,一两分钟解决不了,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领悟,得出好的答案。成人尚且如此,何况小学生?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措施
1、合理使用教材,创设问题情景,激励学生学习。
教师要理解编者意图,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整体观念,从教材的整体入手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弄清每部分教材在整个教材体系的地位和作用,用联系、发展的观念分析处理教材。要通过教材弄清它的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把握新、旧知识的联接点和学生认结构的生长点。要理解编者的意图,就着意弄清:问题为什么这样设,习题为什么这样编排,结论为什这样引出等等。数学的教学情景来源于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出发,认真研读教材,吃透内容。《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习致用。因此,每一次学完新课后,可以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小组合作交流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体。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理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上一个环节学生提出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独立的数学思考。在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导学生分工合作,进行小组探究。小组探究要由各小组组长组织实施,要求组长要面向全体,控制全局,明确分工。指导学生独立思考,根据每个同学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基础,利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经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初步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着眼学生发展,组织学生活动,组内交流让学生解决问题,在分工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展示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对比,对争议性问题进行探讨,小组长要掌握交流的顺序和讨论的节奏,做好记录,逐步补充和完善,不断修改和提升。把小组学习的结果进行总结,小组同学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并形成小组意见。小组推选出小组发言人,准备代表小组向全体同学展示交流小组意见。小组展示汇报交流,全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将各小组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的成果和质疑充分展示出来。
3、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留下充足的时间,以确保多数学生对提出的问题作深入的思考后,再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使课堂的知识容量与思维容量和谐匹配,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同步发展。一些成绩一般的学生也懂得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但由于基础和能力等诸多原因,这种独立性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具有一定的坡度和差异,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独立思考的要求。设置的问题难度必须适中,问题太易,学生会产生厌倦和轻视心理;太难,学生会望而生畏。教师设置的问题应接近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果子”,从而使独立思考具有可能性。综上所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应该是各个方面有机的整体组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要研究的方面还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教师。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坚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