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的几点做法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w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老师们往往只重视内容的感悟,而忽视了对词语的教学;或者只重视对字词的认读、书写,而忽视了对词语的理解。即便涉及了词语,也游离了文本,只是单独而简单地进行词语解释,似乎也就仅限于此。更多的时候,词语教学成为课堂中可有可无的“语文教学点缀”。纵观语文教学本身,你就不难发现,这种课堂教学是不科学的,也是不规范的。
  一、在运用中感受词语教学的温度
  文字平铺在纸上,既无色彩又无动感,可是经过老师的一读一点,文字便从纸上鲜活了起来,学生便看到了生活的本来样子。如一位老师在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饱经风霜”一词的教学是这样设计的。
  师:请大家把眼睛闭上,回忆在生活中看到过的“饱经风霜”的脸,回忆起了的话,请举手。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形容一下车夫的这张脸。
  生:额头布满皱纹。
  生:眼眶深深地陷了进去。
  生:头发枯黄枯黄的。
  师:从这张脸上你还能不能看出点别的来?
  生:这位车夫家里很穷,吃了上顿没有下顿。
  生:车夫的身体不好,体弱多病,拉车的活对他来说是很累很累的。
  师:是啊!同学们,就是这样一位车夫,光着脚在寒冷的大街上拉车,玻璃深深地扎进了他的脚底,地上流了一大摊血。他想站起来,可是,脚底的剧痛,使得他只能蹲在地上呻吟。假如你看到了,你会怎么做?
  (生纷纷发言)
  师:你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来看看鲁迅是怎么做的……
  该教师联系了学生的生活积累,唤起了学生对车夫的怜悯和同情,与文本的情感强烈共鸣,借助自己的生活体验去品味作品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二、在情境中把握词语教学的深度
  在给学生讲解“流利”一词时,有这么一位老师是这样做的。
  师:看看“流利”这个词语在哪句话里?找出来读读,看看说的是什么?
  生:(读)“那位同学读得很流利,很有感情,周总理不住地点头。”
  师:你知道流利是什么意思吗?
  生:流利就是背得不结巴。
  生:流利就是读书读得很熟练。
  师:请小朋友看我在干什么,然后用“流利”说一句话。(老师拿出钢笔在纸上作写字状,笔不出水,甩不出水,甩了甩再写。)谁来说一说?
  生:曹老师在纸上写字,钢笔有时不出水,写字很不流利。
  师:我换一支笔,看看怎么样?(老师用另一支笔流利地写出了“高山流水”四个草书。)
  生:曹老师这支笔写字很流利。
  “流利”一词,意思抽象,学生理解或造句都较为困难。这位老师精心设计情境,沟通词语与生活情境的联系,词语的意思便化为具体的形象,进而运用词语描述情境,既生动地理解了词义,又给造句赋予了情趣。
  三、在联想中拓展词语教学的广度
  一位老师在《搭石》一课中,是这样引导学生理解“人影绰绰”一词的。
  师:想一想,“人影绰绰”的“绰”是什么意思?
  生:我认为是“姿态柔美”的意思。
  师:不错,还有一个词语叫“绰绰有余”,“绰”又是什么意思?
  生:是“宽”的意思。
  师:是吗?你知道“绰绰有余”这个词语的意思吗?
  生:就是很宽。
  师(微笑地):老师告诉你,“绰绰有余”不是“很宽”,而是“很宽裕,用不完”的意思,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我觉得是“宽裕、富裕”。
  师:理解了吗?(生点头)那么“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想一想。
  生1:我好象看到水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一阵风吹来,水面漾起了波纹,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丽极了。
  师:体会得真形象,你是在用想像来丰富,用心来体会这两个词语,这种方法值得大家学习。
  师:你还想来描绘一下,说吧。
  生2:我仿佛看见清清的溪水漾起了粼粼的波纹,姿态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画一样。
  师:听你这么一描述,我感受到水光、人影两相和的美!像画一样——(打开手势)请读读这两个词语。
  生2: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师:你的朗读把我带到了画前,谁能把大家带进画里呢?
  师:(指举手的生3)你来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画面。
  生3(声情并茂地):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师:身临其境吧?
  (生点头)
  师:还有想读的,全班一齐读。
  (全班读)
  师:水波在轻轻地荡漾呀,再读。
  (全班再读)
  师:真美!这既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又像是一首清丽的小诗,你看——(点击变成诗的语段,音乐起)。
  老师把通过查字典理性理解词义这一传统的教学手段,与想像入境感性领悟词语意蕴完美地结合起来,学生不仅掌握了词语的字面意思,而且进入词语所描绘的如诗如画的意境,深切感受到词语所蕴含的情韵、色彩和美感,真正达到了感性与理性和谐统一的境界。
  教师不着痕迹的词语教学设计,让学生的模糊意识顿时清晰,让枯燥的教学彰显精彩。同时,词语教学与其它教学环节的水乳交融,会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有效。
其他文献
新课改背景下的物理教学,教师的作用不应该是“知识传授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启发者、质疑者和示范者,充分发挥“导向”的作用。通过高一物理课堂教学实践及最后期末的考试,让我感受很多,对新课程教学作阶段性反思,为进一步实施新课程教学做更好的准备。  一、认识高一物理教学的重要性  1、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许多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要通过高一的学习初步形成。只有在高一阶段掌
期刊
生活是教学的源头和基础。杜威和陶行知两教育大家毕生潜心研究,不约而同得出了“教育生活理论”。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生活有多丰富,语文学习的资源就有多丰富。“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课堂教学生活化已成为语文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与时俱进,真正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呢?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启示我们,应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让学生在解读文本时走进生活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由此可见,在我国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特别强调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情感教学在新课改中正能体现这一目标。情感教学的最大特色是“知情并行”,也就是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其情感品质也能得到升华和提高。积极的情感可以激发学生去努力学习,消极的情感会阻碍学生学习目标的有效完成。那么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情感教学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目前,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如何体现这一基本理念?如何调整作业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位置?如何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新课程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情境性作业  学生对作业是否
期刊
特级教师于漪说过:“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是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刻,教学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上高高升起。”高效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武器,不过现在的语文课堂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费时多而收效微”的状况,课内损失课外补。  拿阅读教学来说,一个是内容太多、太杂,老师驾驭不了,加上怕漏教了偏偏又考到了,于是无论是“西瓜”还是“芝麻”统统都要捡,“眉毛胡子一把抓”,来个一网打尽。一个是教学
期刊
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追求,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希望。有了高效的课堂,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做法。  一、有效备课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1、备课程标准。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制定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
期刊
为了推进“主体参与”课堂文化建构,实施“主体参与、分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实现高效课堂,导学案应运而生了。这种较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试验也开展得如火如荼,从最初的历练学习到实践,到反思,到再实践,这其中让人有颇多感慨!本人作为一实践者,在这过程中有些了一些思考,下面就具体谈谈。  一、喜忧参半的前置性学习  本人所在的学校,提出了“一导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安排了前置性学习,即根据所要学习的内容设
期刊
小学数学是一门最基础的知识,更是一门科学性知识。学生对这门科学性知识一旦产生学习兴趣,就能在学习过程中处于高度的自觉能动性,就会勤奋地学习数学,认真地、自觉地去完成数学作业。相反,缺乏兴趣,对数学的学习就会提不起劲头,甚至厌倦数学,感到它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乐学、爱学、善学、会学的浓厚兴趣,是我们每个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
期刊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各地轰轰烈烈地铺开。新课改,让课堂充满激情和活力;新课改,让课堂教学更精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尤其是“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加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大家都对它是一片赞扬之声,但大家在评价的时候往往只看到了其中比较好的一面。经过调查,笔者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  一、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教学中老师不能
期刊
近几年各套全国卷高考试题中所出现的经济计算题,绝大部分题目是在考查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的关系。解答此类题目,我们必须深入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概念之间的关系,如正比、反比、无关、提高、降低等等。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必须掌握一种“转化”的技巧,正比用乘法来表示、反比用除法来表、无关看作是干扰项予以排除、提高用加法来表示、降低用减法来表示。通过练习总结同一类型题的运算规律,写出计算公式,掌握计算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