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与全国第一支抵达武汉的地方援鄂医疗队,派出专家担任首批医疗队领队、医师组组长……8月17日,“新时代沪上雷锋故事会”走进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5个感人至深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的真实故事,从不同角度再现“市一”人请缨首战、逆行冲锋的医者使命和大爱情怀,把大家的思绪又带回到那些刻骨铭心的瞬间。
“匆匆带上行李衣物,来不及品尝大年三十丰盛的团圆饭,他们的手机接到同一个‘驰援武汉、马上出征’的号令。”首先登台的是诗歌朗诵《逆风绽放》,全景展示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全员动员、勇担使命的难忘场景。有着156年厚重历史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曾在多次大灾大难中勇挑重担。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医院在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提出“五零四亮”防控目标,全员发动、全面准备。郑军华、刘军两位副院长,先后受命领队奔赴武汉。
除夕夜,郑军华副院长率领上海首批医疗队火速出发、直奔江城。抵达天河机场的时候,已是大年初一凌晨时分,雨在下个不停,那是怎样的一种悲壮!
“第一支到达武汉的地方医疗队,第一支在前线开讲党课的医疗队,第一支提供遗体病理报告的医疗队,第一支发表临床研究经验的医疗队,第一支研发多项医疗科技成果的医疗队……”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专家与上海各家医院的专家们共同创下的一个个“第一”,在讲述者的话语里铿锵有力,台下的“市一”人明白,这些是用生命和汗水换来的,是医院迈向未来的坚实脚印。
13天不分昼夜,成功救治103岁老人。《为了延续百岁老人的生命》的故事,讲述了医院急诊危重病科主任王瑞兰教授带领团队创造的奇迹。
老奶奶病情重,脾气还犟,一点儿都不配合治疗,给医疗队员带来不小挑战。细心的王教授安慰大家说:“老小孩老小孩,小孩就是要哄。”在病房里,大家都把老奶奶當成宝贝似的来对待,把普通的米饭变成更适合入口的米糊、稀饭,专门给老人开小灶,炖蛋羹、火腿小米粥、牛奶米粉,每天3次由接班的医护人员送入病区。
老奶奶与医疗队员们越来越熟悉,也越来越信任了,终于肯配合治疗。经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103岁的老奶奶终于痊愈了,出院时,医护人员特意为她穿上新袜子,手捧玫瑰花祝福她获得“重生”。
听到这里,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很多人的眼角挂着泪水。
年轻护士放弃休息为患者亲手缝制眼罩、帮助患者重建昼夜生物钟,“90后”护士变身绘画达人、灵魂画手在防护服上画武汉大学的樱花、长江边的黄鹤楼、创作《前线故事漫画》连载……
一段双人故事《100米,走了48天》,深情讲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支援雷神山医院的护士队员的动人故事。她们在看不到硝烟、却看得见危险的战场,上演着听不到炮火、却听得见冲锋号的战役,笑声、抽泣声、赞叹声填满整个会场。
第四个故事《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讲述了第一批医疗队的男护士、急诊危重病科护师张明明的感人故事。这次张明明作为领队助理,负责整个医疗队的物资保障分配,以及人员管理和排班,是后勤保障总枢纽、是确保团队能持续作战、安全作战的总调度。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的妻子已怀孕6个多月。来武汉后,他每天只能睡3个小时,总是要到凌晨1点左右才有时间翻看一下妻子的留言,回一条简短的微信,报一声平安,寄一份牵挂和思念。
在难忘的67天里,“90后”夫妻俩相互鼓励,乐观积极,一同克服困难。最真实的喜怒哀乐,最平凡的不舍与牵挂,让人既捏一把汗,更感到了向上的力量,赢得听众阵阵掌声。
日以继夜,生死不离,宝刀未老,壮心不已。最后一个故事《老专家出征》的主角,是备受尊敬的市一医院呼吸科学科带头人周新教授。2003年,周新教授曾参加抗击“非典”,这次,66岁的他作为上海医疗队员中年龄最大的专家,又一次冲锋在抗疫最前线。
作为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医师组组长,他深感肩上的重担,经常冲在最前面,给重症老年患者进行气管插管。面对老年患者,周新教授轻轻拍拍他,给他掖好被角,然后慢慢插管,不时地调整参数……直到结束,周教授还在病床边足足站了半个多小时。
故事会在舞蹈《天使的容颜》中落下帷幕。“抗疫,是一次出生入死的大考,更是一次白衣战士护佑人民的生动实践……”听众们纷纷感慨道。
“新时代沪上雷锋故事会”由上海市文明办、团市委、市拥军优属基金会,雷锋杂志社上海工作部共同主办。参加这次故事会的有上海警备区原副政委、雷锋杂志社副总编程关生少将,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朱留家副理事长等主办单位领导,第一人民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及医疗队队员代表等300余人。
“匆匆带上行李衣物,来不及品尝大年三十丰盛的团圆饭,他们的手机接到同一个‘驰援武汉、马上出征’的号令。”首先登台的是诗歌朗诵《逆风绽放》,全景展示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全员动员、勇担使命的难忘场景。有着156年厚重历史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曾在多次大灾大难中勇挑重担。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医院在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提出“五零四亮”防控目标,全员发动、全面准备。郑军华、刘军两位副院长,先后受命领队奔赴武汉。
除夕夜,郑军华副院长率领上海首批医疗队火速出发、直奔江城。抵达天河机场的时候,已是大年初一凌晨时分,雨在下个不停,那是怎样的一种悲壮!
“第一支到达武汉的地方医疗队,第一支在前线开讲党课的医疗队,第一支提供遗体病理报告的医疗队,第一支发表临床研究经验的医疗队,第一支研发多项医疗科技成果的医疗队……”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专家与上海各家医院的专家们共同创下的一个个“第一”,在讲述者的话语里铿锵有力,台下的“市一”人明白,这些是用生命和汗水换来的,是医院迈向未来的坚实脚印。
13天不分昼夜,成功救治103岁老人。《为了延续百岁老人的生命》的故事,讲述了医院急诊危重病科主任王瑞兰教授带领团队创造的奇迹。
老奶奶病情重,脾气还犟,一点儿都不配合治疗,给医疗队员带来不小挑战。细心的王教授安慰大家说:“老小孩老小孩,小孩就是要哄。”在病房里,大家都把老奶奶當成宝贝似的来对待,把普通的米饭变成更适合入口的米糊、稀饭,专门给老人开小灶,炖蛋羹、火腿小米粥、牛奶米粉,每天3次由接班的医护人员送入病区。
老奶奶与医疗队员们越来越熟悉,也越来越信任了,终于肯配合治疗。经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103岁的老奶奶终于痊愈了,出院时,医护人员特意为她穿上新袜子,手捧玫瑰花祝福她获得“重生”。
听到这里,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很多人的眼角挂着泪水。
年轻护士放弃休息为患者亲手缝制眼罩、帮助患者重建昼夜生物钟,“90后”护士变身绘画达人、灵魂画手在防护服上画武汉大学的樱花、长江边的黄鹤楼、创作《前线故事漫画》连载……
一段双人故事《100米,走了48天》,深情讲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支援雷神山医院的护士队员的动人故事。她们在看不到硝烟、却看得见危险的战场,上演着听不到炮火、却听得见冲锋号的战役,笑声、抽泣声、赞叹声填满整个会场。
第四个故事《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讲述了第一批医疗队的男护士、急诊危重病科护师张明明的感人故事。这次张明明作为领队助理,负责整个医疗队的物资保障分配,以及人员管理和排班,是后勤保障总枢纽、是确保团队能持续作战、安全作战的总调度。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的妻子已怀孕6个多月。来武汉后,他每天只能睡3个小时,总是要到凌晨1点左右才有时间翻看一下妻子的留言,回一条简短的微信,报一声平安,寄一份牵挂和思念。
在难忘的67天里,“90后”夫妻俩相互鼓励,乐观积极,一同克服困难。最真实的喜怒哀乐,最平凡的不舍与牵挂,让人既捏一把汗,更感到了向上的力量,赢得听众阵阵掌声。
日以继夜,生死不离,宝刀未老,壮心不已。最后一个故事《老专家出征》的主角,是备受尊敬的市一医院呼吸科学科带头人周新教授。2003年,周新教授曾参加抗击“非典”,这次,66岁的他作为上海医疗队员中年龄最大的专家,又一次冲锋在抗疫最前线。
作为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医师组组长,他深感肩上的重担,经常冲在最前面,给重症老年患者进行气管插管。面对老年患者,周新教授轻轻拍拍他,给他掖好被角,然后慢慢插管,不时地调整参数……直到结束,周教授还在病床边足足站了半个多小时。
故事会在舞蹈《天使的容颜》中落下帷幕。“抗疫,是一次出生入死的大考,更是一次白衣战士护佑人民的生动实践……”听众们纷纷感慨道。
“新时代沪上雷锋故事会”由上海市文明办、团市委、市拥军优属基金会,雷锋杂志社上海工作部共同主办。参加这次故事会的有上海警备区原副政委、雷锋杂志社副总编程关生少将,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朱留家副理事长等主办单位领导,第一人民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及医疗队队员代表等3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