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质量的供电系统是保障人们生产生活的基础,也是电力企业要实现的目标。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给电力系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压力,如何确保电力系统安全有效高质量的运行,是供电企业稳定发展的重心。由于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的关键,所以科学合理的对继电保护的运行进行维护,是保障供电系统高质量运行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同时,还能减少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保护电气设备,防止电力故障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维护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行业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对于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继电保护作为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继电保护装置不仅可以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及可靠性,还可以对电力设备等重要装置进行保护。因此,在今后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应该加大对继电保护运行维护的重视程度,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维护,从而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要求分析
1.1可靠性要求
继电保护装置担负着保护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的人物任务,一旦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继电保护装置必须可靠的产生相应的动作,不能出现误动和拒动情况,因此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必须稳定可靠,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避免出现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失误而造成的安全事故,降低电力系统重大故障发生的几率。
1.2灵敏性要求
继电保护装置必须在电力系统运行出现故障的同时检测到问题,并且立即启动相应的保护动作,这就需要继电保护装置具备较高的灵敏性要求。
1.3快速性要求
电力系统一旦出现运行故障的问题,继电保护装置必须立即出现跳闸的动作,进而降低电力系统故障范围的扩大,防止减小电力系统中电力设备的损害程度,而且还能够降低后期电力系统故障排除工作的难度,确保电力系统供电的稳定性。
1.4选择性要求
继电保护装置在实际运行必须具备一定的触发条件,这就要求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具备一定的选择性,能够根据电力系统中发生故障的类型启动不同位置的继电保护装置,进而提高电力系统保护的及时性。同时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性还能够避免电力系统出现大面积停电,进而提升电力系统供电的稳定性。
二、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维护措施
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维护十分重要,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维护水平,让继电保护装置更好地发挥作用和价值。
2.1 遵循运行维护原则,加强检验维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维护,应坚决遵循两个原则:一切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检测维修维护活动,都不能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损坏,应在保障继电保护装置完整、功能正常的基础上开展检测维护工作,应加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状态的监测,根据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监测维护周期、检测维护计划、制度,确保继电保护装置得到系统的、完善的维护管理;继电保护装置的监测维修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难度较高、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并且电力系统一般比较庞大繁杂,所以继电保护装置的监测、维护工作应制定相对规划,既要纵览全局系统布局,又要有层次、分角度地逐步推进,减少检测维护工作对继电保护装置正常工作的影响,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
2.2 培养专业的检验维护人才
为了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的配备通常数量较多,并且专业性较高、针对性强,相应的检测维护人员在数量、质量上的要求也很高。然而目前的现实是,我国在相关方面的人才比较缺乏,导致继电保护装置的定期、不定期的检测维护跟不上,造成很多用电安全事故,或者检测出问题的继电保护装置没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维修,出现故障的继电保护装置直接被替换,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也不利于成本节约。所以,加强培养继电保护装置检测维护维修相关方面的人才培养十分必要。我国应结合高校、科研院所、供电企业、电力维护企业等进行联合人才培养,加强技术、管理经验上的交流,提高相关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管理经验,促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检测维修质量的提高,促进电力产业技术的发展以及资源节约。
2.3 加强继电保护装置配套设施性能的维护
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配套设施的性能,加强维护,是促进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
(一)應详细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初始状态,全面掌握其信息,为后期的检测维护提供参考和依据。可通过建立继电保护装置数据库的方式,将电力保护装置的名称、型号、参数、规格、元件构成、服役具体地点、服役天数、有效期、维护历史、每一次的检测状态、负责人等等相关信息存入数据库,便于数据的更新、对比、信息共享,一旦检测中发现问题,或是继电保护装置出现故障,可以为检测和维护提供参考和数据依据,提高检测、维护效率。
(二)要及时做好元件的参照替换。继电保护装置出现故障,经常是某一元件因人为破坏出了问题,或在高负荷电压下遭到损坏,或是使用时间过长性能衰退,装置的内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更容易损坏,所以,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中,元件替换法是非常普遍而重要的一种方法,即采用参照法,通过对比分析,找出故障所在,然后用参数、性能、规格相同或相近的元件替换损坏的、需要淘汰的元件。元件替换法也用于故障的判定阶段,比如通过测试和对比接线,快速确定和解决继电保护装置系统存在的问题。
(三)应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相关设备的抗干扰性。继电保护系统大多为自动化系统,必须保障信号的畅通无阻,能及时地接收电力系统运行的相关信息并将装置做出的反应传递出去。继电保护装置的各类元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应高度重视系统的磁性干扰,所以,必须加强继电保护装置的硬件质量,具有较高抗磁性,材质要能尽可能地屏蔽周围磁场的干扰。另外,要科学布线,为电路之间设置安全距离,避免线路过于密集、彼此之间的电流等影响继电保护装置的信息采集,造成误动作。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一般情况下,电力系统在线路运行上是正常状态,却也会出现一些异常的情况,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地进行更改和纠正,便会造成故障的现象,不仅会损伤电气设备,还会出现人员伤亡的情况,发生更严重的损失。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之下,为了做到安全用电,在各环节都要严格地进行控制,为满足这些要求,继电保护装置逐渐在电力系统中得以应用,它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可以维持设备进行正常工作,对电力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常东.浅析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作用及意义[J].三角洲,2014,(5).
[2]李强,蔡冬梅.浅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要求及新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7).
[3]戴威.影响继电保护的因素分析及运行措施[J].低碳世界,2014,(18).
[4]李军.浅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维护检修及注意事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8).
作者介绍:
袁园(1984.08.16),性别:女;籍贯:四川岳池;民族:汉;学历:本科,无学位;职称:助理工程师;职务:变电运维高级工;研究方向:变电;单位:四川蜀能电力有限公司电网运维分公司。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维护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行业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对于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继电保护作为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继电保护装置不仅可以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及可靠性,还可以对电力设备等重要装置进行保护。因此,在今后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应该加大对继电保护运行维护的重视程度,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维护,从而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要求分析
1.1可靠性要求
继电保护装置担负着保护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的人物任务,一旦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继电保护装置必须可靠的产生相应的动作,不能出现误动和拒动情况,因此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必须稳定可靠,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避免出现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失误而造成的安全事故,降低电力系统重大故障发生的几率。
1.2灵敏性要求
继电保护装置必须在电力系统运行出现故障的同时检测到问题,并且立即启动相应的保护动作,这就需要继电保护装置具备较高的灵敏性要求。
1.3快速性要求
电力系统一旦出现运行故障的问题,继电保护装置必须立即出现跳闸的动作,进而降低电力系统故障范围的扩大,防止减小电力系统中电力设备的损害程度,而且还能够降低后期电力系统故障排除工作的难度,确保电力系统供电的稳定性。
1.4选择性要求
继电保护装置在实际运行必须具备一定的触发条件,这就要求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具备一定的选择性,能够根据电力系统中发生故障的类型启动不同位置的继电保护装置,进而提高电力系统保护的及时性。同时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性还能够避免电力系统出现大面积停电,进而提升电力系统供电的稳定性。
二、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维护措施
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维护十分重要,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维护水平,让继电保护装置更好地发挥作用和价值。
2.1 遵循运行维护原则,加强检验维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维护,应坚决遵循两个原则:一切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检测维修维护活动,都不能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损坏,应在保障继电保护装置完整、功能正常的基础上开展检测维护工作,应加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状态的监测,根据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监测维护周期、检测维护计划、制度,确保继电保护装置得到系统的、完善的维护管理;继电保护装置的监测维修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难度较高、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并且电力系统一般比较庞大繁杂,所以继电保护装置的监测、维护工作应制定相对规划,既要纵览全局系统布局,又要有层次、分角度地逐步推进,减少检测维护工作对继电保护装置正常工作的影响,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
2.2 培养专业的检验维护人才
为了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的配备通常数量较多,并且专业性较高、针对性强,相应的检测维护人员在数量、质量上的要求也很高。然而目前的现实是,我国在相关方面的人才比较缺乏,导致继电保护装置的定期、不定期的检测维护跟不上,造成很多用电安全事故,或者检测出问题的继电保护装置没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维修,出现故障的继电保护装置直接被替换,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也不利于成本节约。所以,加强培养继电保护装置检测维护维修相关方面的人才培养十分必要。我国应结合高校、科研院所、供电企业、电力维护企业等进行联合人才培养,加强技术、管理经验上的交流,提高相关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管理经验,促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检测维修质量的提高,促进电力产业技术的发展以及资源节约。
2.3 加强继电保护装置配套设施性能的维护
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配套设施的性能,加强维护,是促进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
(一)應详细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初始状态,全面掌握其信息,为后期的检测维护提供参考和依据。可通过建立继电保护装置数据库的方式,将电力保护装置的名称、型号、参数、规格、元件构成、服役具体地点、服役天数、有效期、维护历史、每一次的检测状态、负责人等等相关信息存入数据库,便于数据的更新、对比、信息共享,一旦检测中发现问题,或是继电保护装置出现故障,可以为检测和维护提供参考和数据依据,提高检测、维护效率。
(二)要及时做好元件的参照替换。继电保护装置出现故障,经常是某一元件因人为破坏出了问题,或在高负荷电压下遭到损坏,或是使用时间过长性能衰退,装置的内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更容易损坏,所以,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中,元件替换法是非常普遍而重要的一种方法,即采用参照法,通过对比分析,找出故障所在,然后用参数、性能、规格相同或相近的元件替换损坏的、需要淘汰的元件。元件替换法也用于故障的判定阶段,比如通过测试和对比接线,快速确定和解决继电保护装置系统存在的问题。
(三)应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相关设备的抗干扰性。继电保护系统大多为自动化系统,必须保障信号的畅通无阻,能及时地接收电力系统运行的相关信息并将装置做出的反应传递出去。继电保护装置的各类元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应高度重视系统的磁性干扰,所以,必须加强继电保护装置的硬件质量,具有较高抗磁性,材质要能尽可能地屏蔽周围磁场的干扰。另外,要科学布线,为电路之间设置安全距离,避免线路过于密集、彼此之间的电流等影响继电保护装置的信息采集,造成误动作。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一般情况下,电力系统在线路运行上是正常状态,却也会出现一些异常的情况,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地进行更改和纠正,便会造成故障的现象,不仅会损伤电气设备,还会出现人员伤亡的情况,发生更严重的损失。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之下,为了做到安全用电,在各环节都要严格地进行控制,为满足这些要求,继电保护装置逐渐在电力系统中得以应用,它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可以维持设备进行正常工作,对电力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常东.浅析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作用及意义[J].三角洲,2014,(5).
[2]李强,蔡冬梅.浅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要求及新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7).
[3]戴威.影响继电保护的因素分析及运行措施[J].低碳世界,2014,(18).
[4]李军.浅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维护检修及注意事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8).
作者介绍:
袁园(1984.08.16),性别:女;籍贯:四川岳池;民族:汉;学历:本科,无学位;职称:助理工程师;职务:变电运维高级工;研究方向:变电;单位:四川蜀能电力有限公司电网运维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