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岁月着色

来源 :江门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r0op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斗转星移,岁月匆匆。
  匆匆的岁月呵,刻着绿意秋景,刻着恩怨得失。视一簇葱茏,掬一把冰凉,追寻岁月的倩影。一个微笑,一滴泪珠,便是岁月的飞花。
  青春本无意,岁月任蹉跎。留不住的岁月呵,挽不住的年华。惟有汗水才能把岁月雕饰,使青春焕发、燃烧。
  付出的岁月,是为了收获硕果,而过多的付出,就等于岁月的虚掷。梦幻是一种自我放纵,执著是一种自我超越。梦幻的日子总是烟雨迷蒙,执著的时节就是风急天高。红尘随梦尽,岁月便匆匆?
  人生从来没有完美的故事,也没有绝对的悲喜剧,遗憾而又沧桑的岁月,丰富了岁月的长河。岁月在等待之中飞逝,理想在不断的求索之中辉煌。感伤慨叹在岁月中迷失,坚忍奋发在岁月中迈进。哦,我是多么爱这光怪陆离的迷人岁月哟……
  我想:一样的天空,一样的日子,不同的色彩。是平淡抑或亮丽;是昂扬抑或深沉,全凭你自己描绘。
  于是,我总是认真地给岁月着色。
其他文献
一    2000年初,我带着新婚不久的妻子来到东莞打工。在老乡的帮助下,我们俩很顺利地进了一家规模较大的港资企业,而且很幸运地分到同一个车间,更令人开心的是,还分到了同一条生产线上。妻做了一名流水线工人,我搞货物搬运。  我们俩都很珍惜这平生的第一份工作,虽然活儿辛苦,可对于我们这些农家走出来的孩子来说,也算不了什么。妻是属于那种很活泼开朗的女子,加上她那带有古典美的漂亮外表,很快就和周围的工友
期刊
一个人活活累死    “我好累……”5月30日深夜,广州市海珠区一家服装厂35岁的女工甘红英死在出租屋。医生注明:死亡原因是猝死。此前,从5月27日到30日,工厂为了赶货,甘红英每天都是从早上工作到次日凌晨,四天工作时间达54小时25分钟,累计加班逾22小时。她生前常提到自己“想好好睡上一觉”。  1863年,一位叫玛丽·安沃克利的英国服装女工在连续工作26个多小时后因病死亡,伦敦的所有日报都报道
期刊
光阴荏苒,外出打工已有五年。在飘泊异乡的岁月里,我的脑海中时常浮现出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一米七的个子,背微驼,深颧骨,高鼻梁。他,就是我打工生涯中的第一个上司——韦公。  那是2000年夏天,我和同学一行八人满怀激情地来到深圳。可是,到这里之后,才发现情形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乐观,很多公司在招收新员工时有很多苛刻的要求。我们屡屡碰壁,看着日渐干瘪的口袋,心急如焚。  也许真的是天无绝人之路,我们竟
期刊
2000年国庆节,刚满18岁的我同村里要好的伙伴雪洪揣着几百元从家中来到了东莞。  初到东莞,工作还没找到,几百元很快就花光了,我们只好饥一餐饱一餐的四处游荡,晚上便躺在草地上与蚊虫为伴。吃了不少的苦头,我们才后悔当初不该盲目地跑到这人地生疏的鬼地方来。  就在我们山穷水尽的时候,雪红不知从哪里打听到他有个亲戚在茶山镇一个工业区的木器厂里上班,我们决定去投奔他。  几十里路程,为了节省出几块钱的路
期刊
在我的书架上,至今还珍藏着一本2001年2月下半期(总第245期)的《江门文艺》。  旧事飘香,满心珍藏。有书为媒,我和妻子才有缘携手人生。  业余,我喜欢涂鸦,完全源于一种爱好。当我的处女作《莫待无花空折枝》发表在《江门文艺》第245期“弹赞录”栏目时,单位很快就传开了。  一个月后的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单位的一个同事带他的朋友——几位乡下女教师来我家玩,说是专程来看看我发表的“佳作”。我虽没
期刊
我在那个电子厂做了两年多,由于平时表现还不错,在我们拉的拉长回家后,我就由一名流水线上的员工提升为这条生产线的拉长。  两年多的时间并没有白白浪费,我对这条流水线做过的每一种产品、每一个工位都了如指掌,这也是我被提升为拉长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稍加培训之后,我就能独挡一面了。面对以前的工友,我还是用以前那样的态度来对待,毕竟都是打工的,我并没有因为做了拉长而觉得比他们高贵。一开始我就很自信能把这条生
期刊
很偶然我进了这家工厂,偶然的与你相遇,又偶然做了你的上司。然而,在短短的一个多月里,我们之间就发生了那么多的不愉快。最后,你还故作潇洒地一甩马尾巴,留给我一个背影,离开了自己的岗位,离开了工厂。你使我想起以前的自己,当初我也跟你一样,自以为是、横冲直撞地跟新上任的上司顶撞,然后趾高气扬地辞职。据我以前的同事讲,那位主管现在还在那里干,并且做得很出色,作为他曾经最得力的助手,我轻率地辞职根本没影响到
期刊
那一年,中专毕业的我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继续读书,而选择了南下广东,进工厂做了一名普通工人。虽说事情过去好多年了,我依然记得当时的情景。  表哥进了东莞一家五金制品厂,听说我想进他那个厂,非常高兴,但又有几分担心,因为这个厂对员工的待遇还不错,他害怕我不那样认为。我想,我一个堂堂的中专毕业生,进工厂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本来我是想应聘做办公室文员或管理的,可是,后来那个加工部主管的一席话,使我的希望全部
期刊
华灯闪烁,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这是一个繁华的都市。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来到了这里。  她来自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那里有一潭泉水,清清的,纯纯的,单是看到她,你就会被感染,被纯化,谁能忍心去伤害她?她也就像那一潭泉水。  泉水满了,总要流向别处。她长大了,也要走向他方。  收到大学通知书的那一刻,她欢喜也忧愁,父母的担子又重了,他们撑得住吗?她不敢想,她知道她长大了,该替他们分忧了,哪怕只是卸下他们千斤
期刊
我提着几斤小磨油、核桃,去找在县城做局长的舅舅。本来,我是不想去的,但是耐不住母亲的劝说,再看看为了供自己上大学,而搞得一贫如洗的家,现在毕业了,是为家里做贡献的时候了。于是,就带上一些虽然寒酸却多少还能让城里人接受的东西,硬着头皮坐上了开往县城的班车。  在车上,我还回味着母亲的话:“去吧,东儿。你舅舅不是外人,再说以前他上大学还不都是你爸供的。那时你外公、外婆身体不好,你舅还在读书,家里里里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