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景区超载”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在中国,这个问题似乎跟“黄金周”有关
2012年“十一”这个黄金周显得颇不寻常,大规模爆发的景区爆棚现象,让“景区超载”这个词的含义被各种不靠谱的现象狠狠地解释了一把。对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始终与黄金周相伴相生的词,从1999年第一个十一黄金周到13年后的2012年十一黄金周,从始料未及到无可奈何,“景区超载”这一现象便沿着黄金周的演变这条主线变化开来。
被释放的需求
1994年以前,勤劳但不富裕的中国人每周只有一天假期,这一天他们所能做的最远距离的旅行无非是去逛逛公园或者回老家看看老人,大部分的时间里他们在做家务。直到1995年中国开始实行双休日。
“我想去桂林啊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啊我想去桂林,可是有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 1995年,歌手韩晓的《我想去桂林》风靡一时,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在那个年代,大部分的人既没钱也没时间去旅行,即使有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中国人,在那个时代的感召下,也执着于埋头苦干,在改革开放的大潮里淘金,对他们来说,旅游其实很遥远。
而最初黄金周的出现并非是为了满足民众的旅游需求,对国家来说拉动内需、刺激消费这个目的在那个时代显得更为重要。1996年经济软着陆、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以及1998年实行40多年的福利分房制度的终结让国内经济低迷,人们腰包渐鼓,却不愿拿出来消费。
为了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1999年这一年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如果说发行20元纸币、公务员涨工资及高校扩招这些政策早有预谋的话,那长假制度的出台却显得那么偶然。
沧州铁路工务段的普通职工刘玉峰做梦也没想到,一次突发奇想不仅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了《中国旅游年鉴》中,也让中国人的旅游和出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99年2月的一个晚上,正在值班的刘玉峰在广播里听到了四川百万人春节外出旅游的消息。在当时国内经济萧条的大环境下,他很快就联想到了日本的“快乐星期一——经济复苏计划”:金融危机后,日本为刺激消费,提出增加14天国假日,全部安排在星期一,便于同公休日在一起消费。
很快,他就起草了800余字的《年休假改为旅游假的建议》,提出将全年休假时间改为10天,五一和十一各5天,这既是国家规定的休假日,又是旅游黄金季节。
随后,他抄写了5份,分别寄给国务院和原国家经贸委、国家旅游局、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及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出于拉动内需的考虑,国务院当时没有向民间征集意见,几乎在没有任何争议的情况下,长假制度就这么诞生了。从1999年十一开始,国家将3天法定节假日与前后周的周末合并,形成了春节、五一和国庆3个7天长假。
也许是久被压抑的旅游需求找到了释放的出口,第一个十一小长假的热闹让国人始料未及。在一个恰当的时机,一个恰当的背景下,7天长假让国人的旅游需求特别是中长距离的旅游需求变成了现实,大规模的集中出游在这个时间就显得在所难免。但同时,扎堆出行所带来的过分拥挤、坐车难、买票难、看景难、吃饭难等一系列问题也开始走入大众的视线。统计数字显示,1999年的十一黄金周,全国出游人数达到2800万人,实现收入141亿元。
这应该是中国景区第一次出现的大范围、长时间的严重超载现象。“场面火爆,出乎意料”,这是中青旅江苏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文君对1999年首个“黄金周”的印象。中山陵、总统府、夫子庙、长江大桥、玄武湖公园等都是人山人海、拥挤不堪。当年通讯还不似现在这般发达,大多数人还只用得起CALL机,他还记得因为游览总统府时人太多,所带的旅行团中一个老人被人群冲散了,他急得不得了,当时景区内也没有广播,只能让其他员工找人,五六个同事找了好久才把人找到。
第一个黄金周时的天安门广场,那真是不约而来的万人集会,故宫里更是水泄不通,当时在天安门通往故宫的几个大门门洞里都站满武警战士,声嘶力竭地维持次序,紧张的空气里弥漫着随时都可能突发的危机。
从1999年开始,在人们的始料未及中,“人山人海、人满为患、过分拥挤”,这些形容词开始与黄金周的景区联系起来。
热闹的景区
2000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旅游局等九部委《关于进一步发展假日旅游的若干意见》,正式确立黄金周假日制度,从此中国老百姓每年有了3个7天的小长假。
对国人来说,1999年的十一黄金周堪称一次“旅游启蒙”,它带给人们的新鲜和兴奋持续多年,其后,首个黄金周所创造的“辉煌”战绩不断被刷新。
根据全国假日办的统计,2001年十一、2002年十一和2003年十一三个黄金周,全国出游人数分别达到6397万人次、8071万人次和8999万人次,2004年的十一更是突破亿人次大关,达到1.01亿人次。此后,每年黄金周旅游接待人数稳步增长,从2001年的1.83亿人次增加到2006年的3.57亿人次,相当于全国每4个居民中就有1个在黄金周期间选择出游。
如此众多的民众集中出游,在景区数量有限增长的情况下,景区的超载开始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几乎发生在每一个黄金周。
那何为景区的超载,景区超载又是如何计算的呢?按照景区环境容量理论,每个景区都有其所能承受的最大客流量,当景区某一时点所接待的游客数量超出了其最大的接待容量,旅游超载便产生了。目前关于景区最大容量的测算有多种不同的方法,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强制性标准,因此很难形成统一管理。
国家旅游局(2003)制定的《旅游规划通则》的附录A中,将旅游容量分为空间容量、设施容量、生态容量和社会心理容量4类。最终的旅游容量要考虑各个分量,并且以最少的一个分量为准,比如,空间容量、设施容量和生态容量都是2万,而社会心理容量是1万,那么旅游容量应该是1万。但实际在执行过程中景区容量的测算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同样的景区,因为景区组织管理水平不同,景区容量往往也不同。再加上景区经常扩建,景区容量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景区最大容量的测定现在仍存很大争议。但是当旅游者在景区内感受到明显的拥挤和不舒服时,景区的超载往往就已经形成了。 这期间出现了很多广为人知的拥堵事件。如2000年五一黄金周,三个事例广为人知。第一个是北京八达岭堵车7小时,有的车从北京城里开一天硬是到不了长城;第二个是到陕西华山的游客挤满了整座山,上去了几乎下不来;第三个事例则发生在当年的湖南张家界。当时该景区人满为患,市长急了,号召市民把自己的家门打开接待观光游客。
除了民众集中大规模出行和景区有限接待量之间的供需矛盾这个最直接的原因之外,一些专家学者和管理者也看到了景区的管理和“预警”的不到位,也是让这个矛盾一直得不到有效缓解的原因。尽管黄金周期间各景区均承受了前所未有的高客流量压力,却未见有景区主动发布安全预警,以分流游客。
有业内人士指出,受商业利益驱动,一些景区认为发布预警会影响游客数量和地方收入,这就导致能够让游客知道的合理出行信息缺失。这么一来,景区虽然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赚了个盆满钵满,却将超载的成本和风险进一步推给了游客,于是华山数万人滞留,普陀山2万多人滞留,丽江上万游客找不到住处,美丽的三亚成了垃圾场,九寨沟深夜十二点赴沟道路纹丝不动,长城内外唯余人海茫茫……
经历了最初的甜蜜,黄金周很快迎来了自己的“七年之痒”,不断凸显的各种弊病让黄金周越来越被诟病。“人多拥挤”、“乱收费”、“卫生差”、“公厕脏”和“旅游标识不清”这些字眼在人们的各种吐槽中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对部分行业来说,如旅游业、交通业、餐饮业、服务业,黄金周所带来的营业额的剧增让他们欢欣鼓舞,但是对老百姓来说,黄金周已经演变成了“涨价周”、“受难周”、“污染周”、“景区生态灾难周”。
随后几年在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的呼吁下,取消黄金周的呼声越来越高。2006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05:双稳健政策下的宏观经济走势》报告正式提出建议:取消五一、十一黄金周。以蔡继明为负责人的清华大学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研究认为,黄金周制度该功成身退了。2007年两会期间蔡继明再次提案呼吁取消五一、十一黄金周。同年11月9日到15日,国家发改委就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草案)进行网上问卷调查。12月《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取消五一黄金周,明确了从2008年起我国将要执行的假日方案,五一黄金周变身为3天小长假。
矛盾失衡
如果说2008年之前,中国人还有三个黄金周:春节、五一和十一,在长距离旅游上,游客还可以多一次选择。但是自从五一黄金周被取消变成了几个小长假之后,在带薪休假制度尚未完全落实之前,长途旅游的重任就全压在十一黄金周身上:春节是合家团圆的节日,加之又处寒冬,大多景点游客稀少,那几个3天的小长假时间上又不充裕。当旅游需求只有“十一”这一个释放窗口的时候,对景区而言只能是“人傻钱多,速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德谦教授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称,2008年取消五一黄金周的前五年,每年十一黄金周游人的年均增幅是12.51%,大致与这5年国内旅游的年均增幅处在相同水平(12.69%),而2008年取消五一黄金周后的这5年,每年十一黄金周游人的年增幅大多处在20%以上,如以2008~2011年的数据来计算年均增幅,也已经高达19.93%,而这4年国内旅游的年增幅却处在10%的上下,2008年更降到了6.3%。“从这4年每年十一黄金周游人增幅大大地超过前5年,也大大超过这几年国内旅游的年均增幅来看,游人向十一黄金周的集中也就更为突出。”
这个阶段黄金周景区人满为患的现象似有愈演愈烈之势,景区黄金周期间的管理能力也开始受到旅游者的质疑。
2010年,一网友向3.15投诉平台提交投诉信,称十一期间自己一家人到河南省云台山景区旅游,在红石峡景点排队验票约40多分钟后进入景区,红石峡景点要先进山洞,游人必须在一米宽左右的傍山栈道上排队等候。此时上千游人都拥堵在狭窄的山道上,一个多小时只走了1/5的行程。当时天色已晚,“进入山洞后什么也看不见,栈道更窄,仅能并行两人,右手边是石栏杆,栏杆处便是陡峭的山峡,好几百人被逼到这几千米的峡谷小道上,向前走不了,向后退不出……挤了三四个小时后落荒而逃,恐惧与绝望让人再也没有玩的心情。”
最后该网友对景区的接待能力提出质疑,称黄金周期间景点人满为患,为何景区不按上海世博会方式合理调配人流,且在明知天黑的情况下依然让后面的游客进入,对游客安全造成潜在威胁。同时该网友也建议景区对各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在节假日期间增配人手疏导游客。
该网友的投诉反映了国人的旅游现状,景区管理提升越来越成为游客的诉求。与此同时,这些年我国的旅游业飞速发展,老百姓的出游需求同样在增长,旅游从老百姓生活中的调味剂逐渐转变为刚性需求,很多市民规划一年开支时,特意安排旅游这一项,在黄金周来一次家庭中远距离的旅游。以江苏年人均出游次数为例,黄金周刚出现时,虽然也疯狂,但那时每年江苏城乡人均出游也就1次左右,10多年下来,现在已经达到了2.5次左右。
此外,以高铁、动车、高速公路等为主的大型快速交通四通八达,极大地提高了公众出游的便利,一些中远程的景区游客开始爆棚和超载。
中国的自驾游产业也在飞速发展。自驾游一出现便成为我国大中城市有一定消费能力和消费理念的中青年人群所热爱的“自由、个性、探索、驾驭”的旅游生活休闲方式,自驾游风生水起。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自驾游已经占到散客游的3成甚至更多,且比例还在继续增长。
以上因素叠加2012年中秋加国庆的“加长版”黄金周,又遇高速公路首次对小型客车免费放行,注定了这个长假不同寻常,扎堆出游导致的连锁反应让高高兴兴出行的人们有些措手不及。通过电脑、手机,上亿网友在微博上吐槽讨论,有欢欣,有埋怨,有无奈,也有思考。
而此时国家正在酝酿新一轮的休假制度改革,《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已起草完成,其主要内容包括推动带薪休假、允许地方政府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等,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景区的超载会成为一个历史。
2012年“十一”这个黄金周显得颇不寻常,大规模爆发的景区爆棚现象,让“景区超载”这个词的含义被各种不靠谱的现象狠狠地解释了一把。对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始终与黄金周相伴相生的词,从1999年第一个十一黄金周到13年后的2012年十一黄金周,从始料未及到无可奈何,“景区超载”这一现象便沿着黄金周的演变这条主线变化开来。
被释放的需求
1994年以前,勤劳但不富裕的中国人每周只有一天假期,这一天他们所能做的最远距离的旅行无非是去逛逛公园或者回老家看看老人,大部分的时间里他们在做家务。直到1995年中国开始实行双休日。
“我想去桂林啊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啊我想去桂林,可是有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 1995年,歌手韩晓的《我想去桂林》风靡一时,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在那个年代,大部分的人既没钱也没时间去旅行,即使有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中国人,在那个时代的感召下,也执着于埋头苦干,在改革开放的大潮里淘金,对他们来说,旅游其实很遥远。
而最初黄金周的出现并非是为了满足民众的旅游需求,对国家来说拉动内需、刺激消费这个目的在那个时代显得更为重要。1996年经济软着陆、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以及1998年实行40多年的福利分房制度的终结让国内经济低迷,人们腰包渐鼓,却不愿拿出来消费。
为了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1999年这一年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如果说发行20元纸币、公务员涨工资及高校扩招这些政策早有预谋的话,那长假制度的出台却显得那么偶然。
沧州铁路工务段的普通职工刘玉峰做梦也没想到,一次突发奇想不仅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了《中国旅游年鉴》中,也让中国人的旅游和出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99年2月的一个晚上,正在值班的刘玉峰在广播里听到了四川百万人春节外出旅游的消息。在当时国内经济萧条的大环境下,他很快就联想到了日本的“快乐星期一——经济复苏计划”:金融危机后,日本为刺激消费,提出增加14天国假日,全部安排在星期一,便于同公休日在一起消费。
很快,他就起草了800余字的《年休假改为旅游假的建议》,提出将全年休假时间改为10天,五一和十一各5天,这既是国家规定的休假日,又是旅游黄金季节。
随后,他抄写了5份,分别寄给国务院和原国家经贸委、国家旅游局、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及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出于拉动内需的考虑,国务院当时没有向民间征集意见,几乎在没有任何争议的情况下,长假制度就这么诞生了。从1999年十一开始,国家将3天法定节假日与前后周的周末合并,形成了春节、五一和国庆3个7天长假。
也许是久被压抑的旅游需求找到了释放的出口,第一个十一小长假的热闹让国人始料未及。在一个恰当的时机,一个恰当的背景下,7天长假让国人的旅游需求特别是中长距离的旅游需求变成了现实,大规模的集中出游在这个时间就显得在所难免。但同时,扎堆出行所带来的过分拥挤、坐车难、买票难、看景难、吃饭难等一系列问题也开始走入大众的视线。统计数字显示,1999年的十一黄金周,全国出游人数达到2800万人,实现收入141亿元。
这应该是中国景区第一次出现的大范围、长时间的严重超载现象。“场面火爆,出乎意料”,这是中青旅江苏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文君对1999年首个“黄金周”的印象。中山陵、总统府、夫子庙、长江大桥、玄武湖公园等都是人山人海、拥挤不堪。当年通讯还不似现在这般发达,大多数人还只用得起CALL机,他还记得因为游览总统府时人太多,所带的旅行团中一个老人被人群冲散了,他急得不得了,当时景区内也没有广播,只能让其他员工找人,五六个同事找了好久才把人找到。
第一个黄金周时的天安门广场,那真是不约而来的万人集会,故宫里更是水泄不通,当时在天安门通往故宫的几个大门门洞里都站满武警战士,声嘶力竭地维持次序,紧张的空气里弥漫着随时都可能突发的危机。
从1999年开始,在人们的始料未及中,“人山人海、人满为患、过分拥挤”,这些形容词开始与黄金周的景区联系起来。
热闹的景区
2000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旅游局等九部委《关于进一步发展假日旅游的若干意见》,正式确立黄金周假日制度,从此中国老百姓每年有了3个7天的小长假。
对国人来说,1999年的十一黄金周堪称一次“旅游启蒙”,它带给人们的新鲜和兴奋持续多年,其后,首个黄金周所创造的“辉煌”战绩不断被刷新。
根据全国假日办的统计,2001年十一、2002年十一和2003年十一三个黄金周,全国出游人数分别达到6397万人次、8071万人次和8999万人次,2004年的十一更是突破亿人次大关,达到1.01亿人次。此后,每年黄金周旅游接待人数稳步增长,从2001年的1.83亿人次增加到2006年的3.57亿人次,相当于全国每4个居民中就有1个在黄金周期间选择出游。
如此众多的民众集中出游,在景区数量有限增长的情况下,景区的超载开始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几乎发生在每一个黄金周。
那何为景区的超载,景区超载又是如何计算的呢?按照景区环境容量理论,每个景区都有其所能承受的最大客流量,当景区某一时点所接待的游客数量超出了其最大的接待容量,旅游超载便产生了。目前关于景区最大容量的测算有多种不同的方法,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强制性标准,因此很难形成统一管理。
国家旅游局(2003)制定的《旅游规划通则》的附录A中,将旅游容量分为空间容量、设施容量、生态容量和社会心理容量4类。最终的旅游容量要考虑各个分量,并且以最少的一个分量为准,比如,空间容量、设施容量和生态容量都是2万,而社会心理容量是1万,那么旅游容量应该是1万。但实际在执行过程中景区容量的测算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同样的景区,因为景区组织管理水平不同,景区容量往往也不同。再加上景区经常扩建,景区容量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景区最大容量的测定现在仍存很大争议。但是当旅游者在景区内感受到明显的拥挤和不舒服时,景区的超载往往就已经形成了。 这期间出现了很多广为人知的拥堵事件。如2000年五一黄金周,三个事例广为人知。第一个是北京八达岭堵车7小时,有的车从北京城里开一天硬是到不了长城;第二个是到陕西华山的游客挤满了整座山,上去了几乎下不来;第三个事例则发生在当年的湖南张家界。当时该景区人满为患,市长急了,号召市民把自己的家门打开接待观光游客。
除了民众集中大规模出行和景区有限接待量之间的供需矛盾这个最直接的原因之外,一些专家学者和管理者也看到了景区的管理和“预警”的不到位,也是让这个矛盾一直得不到有效缓解的原因。尽管黄金周期间各景区均承受了前所未有的高客流量压力,却未见有景区主动发布安全预警,以分流游客。
有业内人士指出,受商业利益驱动,一些景区认为发布预警会影响游客数量和地方收入,这就导致能够让游客知道的合理出行信息缺失。这么一来,景区虽然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赚了个盆满钵满,却将超载的成本和风险进一步推给了游客,于是华山数万人滞留,普陀山2万多人滞留,丽江上万游客找不到住处,美丽的三亚成了垃圾场,九寨沟深夜十二点赴沟道路纹丝不动,长城内外唯余人海茫茫……
经历了最初的甜蜜,黄金周很快迎来了自己的“七年之痒”,不断凸显的各种弊病让黄金周越来越被诟病。“人多拥挤”、“乱收费”、“卫生差”、“公厕脏”和“旅游标识不清”这些字眼在人们的各种吐槽中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对部分行业来说,如旅游业、交通业、餐饮业、服务业,黄金周所带来的营业额的剧增让他们欢欣鼓舞,但是对老百姓来说,黄金周已经演变成了“涨价周”、“受难周”、“污染周”、“景区生态灾难周”。
随后几年在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的呼吁下,取消黄金周的呼声越来越高。2006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05:双稳健政策下的宏观经济走势》报告正式提出建议:取消五一、十一黄金周。以蔡继明为负责人的清华大学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研究认为,黄金周制度该功成身退了。2007年两会期间蔡继明再次提案呼吁取消五一、十一黄金周。同年11月9日到15日,国家发改委就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草案)进行网上问卷调查。12月《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取消五一黄金周,明确了从2008年起我国将要执行的假日方案,五一黄金周变身为3天小长假。
矛盾失衡
如果说2008年之前,中国人还有三个黄金周:春节、五一和十一,在长距离旅游上,游客还可以多一次选择。但是自从五一黄金周被取消变成了几个小长假之后,在带薪休假制度尚未完全落实之前,长途旅游的重任就全压在十一黄金周身上:春节是合家团圆的节日,加之又处寒冬,大多景点游客稀少,那几个3天的小长假时间上又不充裕。当旅游需求只有“十一”这一个释放窗口的时候,对景区而言只能是“人傻钱多,速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德谦教授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称,2008年取消五一黄金周的前五年,每年十一黄金周游人的年均增幅是12.51%,大致与这5年国内旅游的年均增幅处在相同水平(12.69%),而2008年取消五一黄金周后的这5年,每年十一黄金周游人的年增幅大多处在20%以上,如以2008~2011年的数据来计算年均增幅,也已经高达19.93%,而这4年国内旅游的年增幅却处在10%的上下,2008年更降到了6.3%。“从这4年每年十一黄金周游人增幅大大地超过前5年,也大大超过这几年国内旅游的年均增幅来看,游人向十一黄金周的集中也就更为突出。”
这个阶段黄金周景区人满为患的现象似有愈演愈烈之势,景区黄金周期间的管理能力也开始受到旅游者的质疑。
2010年,一网友向3.15投诉平台提交投诉信,称十一期间自己一家人到河南省云台山景区旅游,在红石峡景点排队验票约40多分钟后进入景区,红石峡景点要先进山洞,游人必须在一米宽左右的傍山栈道上排队等候。此时上千游人都拥堵在狭窄的山道上,一个多小时只走了1/5的行程。当时天色已晚,“进入山洞后什么也看不见,栈道更窄,仅能并行两人,右手边是石栏杆,栏杆处便是陡峭的山峡,好几百人被逼到这几千米的峡谷小道上,向前走不了,向后退不出……挤了三四个小时后落荒而逃,恐惧与绝望让人再也没有玩的心情。”
最后该网友对景区的接待能力提出质疑,称黄金周期间景点人满为患,为何景区不按上海世博会方式合理调配人流,且在明知天黑的情况下依然让后面的游客进入,对游客安全造成潜在威胁。同时该网友也建议景区对各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在节假日期间增配人手疏导游客。
该网友的投诉反映了国人的旅游现状,景区管理提升越来越成为游客的诉求。与此同时,这些年我国的旅游业飞速发展,老百姓的出游需求同样在增长,旅游从老百姓生活中的调味剂逐渐转变为刚性需求,很多市民规划一年开支时,特意安排旅游这一项,在黄金周来一次家庭中远距离的旅游。以江苏年人均出游次数为例,黄金周刚出现时,虽然也疯狂,但那时每年江苏城乡人均出游也就1次左右,10多年下来,现在已经达到了2.5次左右。
此外,以高铁、动车、高速公路等为主的大型快速交通四通八达,极大地提高了公众出游的便利,一些中远程的景区游客开始爆棚和超载。
中国的自驾游产业也在飞速发展。自驾游一出现便成为我国大中城市有一定消费能力和消费理念的中青年人群所热爱的“自由、个性、探索、驾驭”的旅游生活休闲方式,自驾游风生水起。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自驾游已经占到散客游的3成甚至更多,且比例还在继续增长。
以上因素叠加2012年中秋加国庆的“加长版”黄金周,又遇高速公路首次对小型客车免费放行,注定了这个长假不同寻常,扎堆出游导致的连锁反应让高高兴兴出行的人们有些措手不及。通过电脑、手机,上亿网友在微博上吐槽讨论,有欢欣,有埋怨,有无奈,也有思考。
而此时国家正在酝酿新一轮的休假制度改革,《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已起草完成,其主要内容包括推动带薪休假、允许地方政府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等,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景区的超载会成为一个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