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妈与中国大声音

来源 :女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d1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大妈”一直很忙,她们不仅到菜市口百货抢购黄金,到济州岛买楼,还扮演了一回文化输出的急先锋,跑到纽约日落公园跳起了腰鼓,耍了一把最炫民族风。不过这一回,美国人不解风情,不仅多次报警,警察还把带头的大妈给铐起来了。
  美国人真不给面儿,何必跟我们的大妈动粗呢,尤其理由又这么奇葩——“没理由地在公共场所制造噪音。”要知道在中国每个城市的中心广场,都是白天归城管,晚上归大妈,噪音指数能赶上U2在海德公园开演唱会,也没见警察去逮人的。
  所以,中国大妈义愤填膺,感觉自己受了歧视,要找美国议员给出头。我对其效果持怀疑态度,因为大妈们确实违法了,只不过她们不知道。没办法,那是美国人制定的规则,他们自己首先在遵守。
  大媽的中国大声音,是一个喜感又有点荒诞的跨文化冲突案例。这样的案例,我在英国时也遇见过。每年的八月,我生活的苏格兰首府爱丁堡会举办艺术节。全世界的文艺青年来到这里,无数的剧目在上演,街头坐满了游人和流浪艺术家,卖力地推销自己的剧目,其中不乏日本、韩国演员的身影。我还从没见过中国艺人在街头演出,但今年明明从国内又来了很多院团,听说都在剧场里埋伏着呢,他们在街头的声音太小,相反,在剧场里声音又太大。
  一周前,爱丁堡最大的剧场之一“节日剧场”上演芭蕾舞剧《天鹅湖》,演员全是儿童,这是一所中国小学的演出,北京实验二小的大手笔,门票免费。演出时,随队摄影师在舞台跑上跑下,忙着给小演员们留下倩影,完全不顾台下还有上千观众。不堪其扰的观众们纷纷抗议,最终主办方把摄影师赶下了台。
  前几天还看了一场演出,名字叫“中国色彩”,演员是北京各中学的学生,免费送票。四位学生主持人,气质很像主持春晚,每个节目都向观众讨要掌声。中学生们操弄起唢呐、鼓、锣、板胡还有非洲鼓,分贝和气势都不下于日落公园的中国大妈,几乎每个节目都很吵。组织演出的人,仿佛根本不需考虑观众耳朵的感受。奇怪的是,孩子们演奏乐器时,大音箱里还放着巨大的电子音乐,作为演员演奏时的混音,以致演员的演奏很难听得请。
  最令我坐立不安的,是女生们的民族舞,无论西藏舞、傣族舞还是苗族舞,服装除了一点民族元素,已完全不是民族传统服装,过于现代也过于暴露,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是非常不合适的。舞蹈的编排,也毫无中学生的青春与清新,而是整齐、成熟甚至流于艳俗,演员脸上也带着统一的笑脸。除了服装不同,我分辨不出不同民族的舞蹈有何不同。
  我为同学们感到悲哀,为在场的观众感到抱歉。老师给了孩子们错误的指导,让他们以为那就是艺术,而演员又误导了观众,让他们以为那就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中国的文艺团体来参加艺术节,不到街头“卖艺”,不与观众交流,不愁门票销售,不用为生计发愁,不用考虑成本,往往以民族大嗓门乐器或威风腰鼓开道,颇有恺撒“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的气场。
  各种大声音,都有一些共同点。首先,他们并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无论主场客场,打法都是“以我为主”。他们大概担心,在国内说话嗓门小了,话没人听;加塞慢了,车赶不上;太考虑别人,自己要吃亏。
  大声音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只输出不交流,功夫自成一派,别人的打法就是邪门歪道,只有自家才是名门正派。声音大得再也听不见别的声音,充满了各种自信,也不管别人是否捂上了耳朵。锵锵锵地热闹一阵子,高调宣布自己胜利了,实际上,大声音根本没人听,属于精神胜利法的又一翻版。
  河南有句老话,叫“庄稼老头不识货,专拣大的摸”。其实,大未必佳。如何把中国大声音进化成中国好声音,这是一门值得虚心研究的学问。
其他文献
雷区1:涂眼霜必须要按摩,一种方法打天下。  不同功效的眼霜,按摩手法和按摩时间都不一样,诸如针对黑眼圈的眼霜应该配合能促进淋巴循环的按摩,保湿眼霜按摩的目的是促进吸收,而抗老眼霜则需要强调抚纹或紧实提拉。不正确的按摩手法,可能使眼霜无法发挥全部功效,还可能拉皱眼皮,适得其反。  正解:购买眼霜时一定要咨询正确的按摩手法,比如,改善皱纹需要顺着肌肤生长纹理按摩,改善黑眼圈和眼袋则需要按压眼周的淋巴
期刊
庭院样本:天津市武清区泗村店镇前屯村村民院子。  庭院女主人:张华春,村民。  前屯村位于泗村店镇西南,距武清开发区7公里,京沪高速、京津城际穿村而过,全村2000余人。元朝末年,金姓一家在此定居,村北有座三皇庙,以姓氏和庙宇得名——金家庙。后有军队在此屯田,属前卫所,便与后所屯对应称为“前所屯”,至明朝末年简化为今名——前屯。  60多岁的张华春就住在前屯村,她急性子,热心肠,说话快言快语,平日
期刊
20年前,朱观景以全县文科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大学毕业后,他成为一名“京官”。仕途正好的他,竟然瞒着父母辞官回乡,守护一位大娘,悉心照顾她……2017年4月10日,朱观景荣登由中央文明办主办的“中国好人榜”。  家有“恩人大娘”,辞去“京官”回乡去  1976年出生的朱观景,是地地道道的山东人。出生农家的他,承载著全家人的期望。父母对他只有一个要求,跳出农门,在大城市里站稳脚跟,从此不再跟
期刊
梁艺自小便是个美丽的姑娘,也曾拥有过一段顺风顺水的人生。22岁那年,突如其来的血管瘤病变引发了高位截瘫,使她失去了美丽的资本。哭过痛过之后,她决定继续美下去。因为这份变美的决心,她的生命又开始熠熠生光。  最美的梦,也最易碎  湖南姑娘梁艺自小便是个站在人群里会发光的姑娘,她生得伶牙俐齿,在幼儿园时便展露出了过人的语言天赋。从6岁起,母亲便送她去少年宫学习播音主持,从此她便包揽了学校里各类演讲比赛
期刊
2017年5月,柯蓝凭借作品《金水桥边》获得第22届华鼎奖中国近现代题材电视剧最佳女演员奖项。与此同时,她在《人民的名义》《外科风云》等剧中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在做演员的同时,柯蓝一直在练习如何与疼痛共处。她慢慢接纳了与生俱来的病痛以及随时可能降临的死亡,要尽兴尽情地活下去。如她所言:我不会因为做了某件事过会儿会痛,现在就不做了。也不会因为我明天要死了,今天这顿饭就不吃了。有人说向死而生,我要向死而
期刊
1959年我7岁时,进入北京第一实验小学。这个小学坐落在和平门附近,学校的教室是古色古香的带回廊的两层小木楼,小楼漆着斑驳的深红色油漆。  我们那会儿入学考试好像很简单,我记得考了汉语拼音。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a”,认得就行了,别的不记得还考了些什么。  我从来都是好学生、乖乖女,学习对我来说从没有困难过。可能这点有遗传因素——我爸爸小时候上学也从来都是第一名,他4岁时我祖父就去世了,是我
期刊
有了孩子以后,我才知道,原来有那么多大人热衷于恶意地逗孩子,把孩子手里的东西夺走,说:快,不叫叔叔不还给你!或者抢人家玩具时说:是我的,是我的!或是一把抱过准备回家的孩子:这孩子太可爱了,今天跟我回家吧,不让你跟妈妈走了。  我们经常带着女儿到处跑,所以常遇到主动来跟她玩的成年人。这些成年人里,十有八九的开场白是这样的:这个玩具是你的吗?是我的吧!快叫阿姨,不叫就不让你在这儿吃饭。今天晚上你别回家
期刊
千村美院风景线之十八  庭院样本:天津市蓟州区孙各庄  满族乡隆福寺村村民院子。  庭院女主人:崔玉兰,村民。  隆福寺村坐落于天津蓟州区和河北省遵化市的交界处,距清东陵6公里。曾经的隆福寺村因行宫和清东陵而兴,在乾隆年间达到鼎盛。村内有一半以上的居民是满族,他们的先祖大多是因管理行宫或修建东陵迁居至此。  崔玉兰老太太虽然上了岁数,可还是闲不住,她喜欢在自家门口的空地上种些时令蔬菜,不仅美化了环
期刊
她是清华美女,一个理科学霸,却在21岁时放弃读研机会,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职业音乐剧译配。这几年,北京、上海等城市各大剧院演出的经典音乐剧中文版,几乎都是她翻译而来的。  美女学霸迷上音乐剧翻译  身材娇小,顺直的长发,娃娃脸配上黑框眼镜,怎么看她都像个学生。程何1990年出生在浙江湖州市一个书香世家,受家庭艺术氛围熏陶,她自幼酷爱音乐。读初三时,一个偶然的机会,程何第一次接触到音乐剧。  那是200
期刊
生活对莫妮卡曾是一片艳阳天:年轻富家女,医学院优等生。原本灿烂的事业前途,因她爱上一个出身贫寒的男生而改变。为捍卫爱情,她弃家私奔,在西西里岛远乡开小诊所,成为寂寂无名且经济拮据的乡村医生。  离小诊所不远,有个依山而建的小修道院,环抱一片青翠的橄榄林,林间有一眼从山石的缝隙汩汩流出的泉水。奇怪的是,清澈的泉水却味道苦涩。当地人叫它“忘恨泉”,传言泉水能化解人心里所有的积怨和愤恨。  那时的莫尼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