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素质教育的教学原则是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和重视个体差异,这势必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班级分层教学模式是比较理想的教学模式,班级分层教学模式可以促进每个学生的素质得到充分发展,保证所有学生都能成才,实现“全体成才,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教学模式 班级分层教学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普通高中,学生来源广,知识水平、认识能力参差不齐,又存在能力差异,导致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力的差距很大。若要求过高,只顾及少数尖子生的迅速发展,则必然会影响后进生的学习兴趣与情绪,造成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的后果;若总是片面强调照顾后进生,低要求、低标准,则既不能真正转化后进生,更抑制了优等生的发展。因此,要全面贯彻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思想,必然在优、中、差等三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力求使各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相互促进,整体提高,中差生不断进步,优等生更加优秀。
一、班级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心理学研究依据。人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
(2)教育教学理论依据。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3)教育教学实践依据。现行高中数学教材理论性强,运算能力要求高,习题题量大,但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不进去,学了也无用”,导致教与学陷入困境。
二、班级分层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
“班级分层教学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在不打乱原班级的情况下,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从优、中、差各层次的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实施不同层次的教学,落实不同层次的辅导,给予不同层次的评价。使各类学生对数学都有兴趣,有所得,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充分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1)了解学情,客观地对学生进行分层。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分层是因材施教的前提,首先对全班学生进行前期调查了解,然后,将全班学生分成A(优)、B(中)、C(差)三个层次,并且分组情况单独通知每个学生,不在班级上公布A、B、C各层次学生名单,做好思想工作,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相应的层次投入到学习中去,真正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实施分层教学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心理需求、兴趣和能力特点。
(2)合理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和目标。为了准确把握各层次学生认知“最近发展区域”,较好地解决好A层学生“吃不饱”,C层学生“吃不了”的矛盾,教师在备课时首先必须合理地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和目标,即制订课堂教学的基础目标、中层目标和发展目标。
(3)落实教学活动中的分层辅导。教学活动的分层辅导指课堂练习中的行间巡视指导、自学指导,以及课外的个别辅导等。这种辅导必须有计划分层次进行,具体做法:对差生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辅导内容从最低点开始,提倡“三超”,即旧知识超前铺垫、新知识超前预授、差错超前抑制。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思考问题,掌握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逐步形成自学能力。对优等生应给予较多的独立思考和个别点拨外,主要是组织数学兴趣小组,组织参加各种数学竞赛辅导和培训等方式来满足其求知欲。
(4)完善教学活动中的分层评价体系。为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对各层次的学生的评价应是分层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作业、考卷、回答问题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
(5)设计适合各层次学生的分层练习题。为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教师必须设计供不同层次学生练习的练习题,一是基础练习题,二是巩固练习题,三是提高练习题,还有达标练习题。各层次的变式练习题的设计必须规范科学,要具有启发性、典型性、代表性、针对性,要紧扣教材和教学大纲,还应具有综合性,创造性,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班级分层教学的效果
(1)班级分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迅速提高,这有利于培养教师的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素质的目的。
(2)优、中、差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中差生不再厌学,学习自信心明显增强,学习变得主动,思维变得更敏捷,解题速度大大提高,学习方法越来越科学。学生的心理品质和智力结构趋于良性发展。
(3)双差生、单差生越来越少,即C类学生正在逐步向B类和A类转变,真正的实现转化差生的目的。
四、班级分层教学的启示
班级分层教学的层次化固然重要,但还有一些表面看不见的因素影响着分层教学的实施。主要有以下几点:注重成绩水平,轻视能力培养;层次分得过死,加重两极分化;只重视部分优生,忽视全体学生;学生层次分明,教师教法单一;缺乏思想引导,学生心理负担过重;教学分层与考查不配套,对这些不利因素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克服。教师的责任心,教态、语言、作风、人格等都会对分层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进行分层教学的实践中值得注意。
面向学生“参差不齐”的实际水平,在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正确地运用班级分层教学,可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明确,自觉性更强,学习兴趣更浓厚,从而达到缩小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但是班级分层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且有一定操作难度的工作,有待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探讨与改进。
参考文献:
[1]肖万祥,冯辉梅.中学课堂有效教学的20条建议[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6
[2]陈柏良.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艺术[J].中学数学参考,2006,(6)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教学模式 班级分层教学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普通高中,学生来源广,知识水平、认识能力参差不齐,又存在能力差异,导致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力的差距很大。若要求过高,只顾及少数尖子生的迅速发展,则必然会影响后进生的学习兴趣与情绪,造成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的后果;若总是片面强调照顾后进生,低要求、低标准,则既不能真正转化后进生,更抑制了优等生的发展。因此,要全面贯彻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思想,必然在优、中、差等三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力求使各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相互促进,整体提高,中差生不断进步,优等生更加优秀。
一、班级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心理学研究依据。人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
(2)教育教学理论依据。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3)教育教学实践依据。现行高中数学教材理论性强,运算能力要求高,习题题量大,但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不进去,学了也无用”,导致教与学陷入困境。
二、班级分层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
“班级分层教学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在不打乱原班级的情况下,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从优、中、差各层次的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实施不同层次的教学,落实不同层次的辅导,给予不同层次的评价。使各类学生对数学都有兴趣,有所得,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充分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1)了解学情,客观地对学生进行分层。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分层是因材施教的前提,首先对全班学生进行前期调查了解,然后,将全班学生分成A(优)、B(中)、C(差)三个层次,并且分组情况单独通知每个学生,不在班级上公布A、B、C各层次学生名单,做好思想工作,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相应的层次投入到学习中去,真正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实施分层教学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心理需求、兴趣和能力特点。
(2)合理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和目标。为了准确把握各层次学生认知“最近发展区域”,较好地解决好A层学生“吃不饱”,C层学生“吃不了”的矛盾,教师在备课时首先必须合理地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和目标,即制订课堂教学的基础目标、中层目标和发展目标。
(3)落实教学活动中的分层辅导。教学活动的分层辅导指课堂练习中的行间巡视指导、自学指导,以及课外的个别辅导等。这种辅导必须有计划分层次进行,具体做法:对差生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辅导内容从最低点开始,提倡“三超”,即旧知识超前铺垫、新知识超前预授、差错超前抑制。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思考问题,掌握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逐步形成自学能力。对优等生应给予较多的独立思考和个别点拨外,主要是组织数学兴趣小组,组织参加各种数学竞赛辅导和培训等方式来满足其求知欲。
(4)完善教学活动中的分层评价体系。为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对各层次的学生的评价应是分层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作业、考卷、回答问题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
(5)设计适合各层次学生的分层练习题。为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教师必须设计供不同层次学生练习的练习题,一是基础练习题,二是巩固练习题,三是提高练习题,还有达标练习题。各层次的变式练习题的设计必须规范科学,要具有启发性、典型性、代表性、针对性,要紧扣教材和教学大纲,还应具有综合性,创造性,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班级分层教学的效果
(1)班级分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迅速提高,这有利于培养教师的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素质的目的。
(2)优、中、差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中差生不再厌学,学习自信心明显增强,学习变得主动,思维变得更敏捷,解题速度大大提高,学习方法越来越科学。学生的心理品质和智力结构趋于良性发展。
(3)双差生、单差生越来越少,即C类学生正在逐步向B类和A类转变,真正的实现转化差生的目的。
四、班级分层教学的启示
班级分层教学的层次化固然重要,但还有一些表面看不见的因素影响着分层教学的实施。主要有以下几点:注重成绩水平,轻视能力培养;层次分得过死,加重两极分化;只重视部分优生,忽视全体学生;学生层次分明,教师教法单一;缺乏思想引导,学生心理负担过重;教学分层与考查不配套,对这些不利因素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克服。教师的责任心,教态、语言、作风、人格等都会对分层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进行分层教学的实践中值得注意。
面向学生“参差不齐”的实际水平,在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正确地运用班级分层教学,可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明确,自觉性更强,学习兴趣更浓厚,从而达到缩小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但是班级分层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且有一定操作难度的工作,有待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探讨与改进。
参考文献:
[1]肖万祥,冯辉梅.中学课堂有效教学的20条建议[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6
[2]陈柏良.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艺术[J].中学数学参考,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