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课题:让研究走进教师生活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7155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促进基础教育内涵发展关键在教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参与教育科研,在研究中成长,在研究中得到智慧的启迪。这是教育同行们的共识。
  但是,长期以来,一线教师承担课题研究的机会甚少,尤其是担任主持、主研的机会几乎为零。教师们所关注的问题往往得不到学校足够的重视。新课程所提倡的问题即课题的校本教研导向,实际上处于观念层面,无法得到落实。有些教师也参与了学校的一些课题研究,其角色一般是参研人员,按照现行规定,只有主研人员才能分项项目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参与研究积极性。最为突出的是:中小学科研无法走入教师生活,进入课堂教学。教育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教育生产力。
  为了更好地树立并落实“科研促教”、“向科研要质量”、“科研促进教师发展”的观念。通过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增强学校管理者和广大教师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研意识,提高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立足教师教育教学实际,广泛开展田野研究,引领教育科研进学科、进课堂,有效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小、真、新等问题。丰富和完善我区教育科研的形态及内涵,推动学校管理科学化、教师队伍专业化、课堂教学优质化、学校发展特色化进程。沙坪坝区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2011年正式启动了“教师成长课题”专项研究。致力于激活中青年教师的科研热情,提升全区中小学中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催生一批学习型教师,研究型教师,为科研骨干力量的培养创设更加有利的条件。
  教师成长课题申报情况分析
  2011年2月,在沙坪坝区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例会上,科研部向全中小学传达并下发了《沙坪坝区中小学“教师成长课题”实施规程》。编制了《沙坪坝区中小学“教师成长课题”申报书》《沙坪坝区中小学“教师成长课题”评审报告书》。
  根据“沙坪坝区中小学‘教师成长课题’实施规程”要求,区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对申报的近300项“教师成长课题”进行了认真评审,并通过召开“教师成长课题”管理工作会对“教师成长课题”申报情况进行集中指导;申报教师在学校的具体指导下再次修改完善课题申报书,报区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再次进行严格评审,最后批准288项为沙坪坝区教育科学规划办2011年度“教师成长课题”。
  以上统计说明:“教师成长课题”受到一线教师的普遍欢迎,占立项总数的95.8%;直击课堂教学研究的问题是一线教师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占立项总数的84.7%。
  以上统计说明:一线教师最感兴趣,最关注的问题是自己日常的教学问题。关注课堂教学教什么,即课程资源问题,怎么教,即教学策略问题,学生学得怎样,即学生的学科素养问题。其重点是课堂教学策略,占了62%。其次是学科素养占21%,课程资源占17%。与教师通常对课堂教学的认识相比,一线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开始发生一些变化,从狭义的课堂走向更为开放的课堂,研究的目光开始聚焦课程资源和学科素养。这说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在我区中小学教师中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教师成长课题的主要特征
  我们对批准的288项沙坪坝区教育科学规划办2011年度“教师成长课题”作了分类筛选,比较分析,归纳出以下主要特征:
  第一,聚焦教师个体。与一般的市区规划课题的团队研究性质不同。教师成长课题研究主要是针对教师个体的,由教师个体独自承担申报、研究、结题等工作。教师成长课题研究关注的是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反思与行为跟进、教师自身的问题解决与经验提升。教师成长课题研究中,教师个体是研究的主角,是研究的真正设计者和实践者。
  第二,着眼教学问题。与一般的市区规划课题主要是关注宏观层面或中观层面的取向不同。教师成长课题聚焦课堂教学,研究的内容重点是教师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碰到的某一问题、某种现象、某个想法。同时,教师成长课题研究的过程是灵活的,研究成果也是形式多样的。可以说,教师成长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思维“孵化器”。
  第三,强烈的平民色彩。教师成长课题申报不受教师职务、职称、教龄等限制,是面向全体教师的。只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问题,愿意将其作为研究对象,便可向区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办申请立项,进行研究。消除了课题研究的“专利权”及神秘面纱,彻底实现了研究的平民化,使得“人人可做”、“时时可做”、“处处可做”成为现实。
  第四,周期较短。一般的市区规划课题研究往往有明确的立项、开题、研究、结题、推广时间表,一般需要三年及以上时间。而教师成长课题研究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周期一般为一年,最多两年便可完成。
  教师成长课题的管理
  教师成长课题定位于群众课题。其关键词为问题即课题,改进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管理就是服务,就是帮助教师成长。为此,我们确立了三个层次的管理格局,加强对教师成长课题的全面管理。
  1.区域管理——发挥主导作用
  区域管理的管理理念是:以校为本,重心下移,聚焦课堂,提高质量。管理策略是:加强自身建设,营造学术氛围,建立制度促规范,
  搭建网络促交流。重视调研促成长,开展活动推成果。区教科所通过或制定规程,编制成长课题管理手册,搭建网络平台,开展课题研究过程抽查,培训成长课题负责人,召开经验交流会等实施较为宏观的管理。
  2.校本管理——发挥主体作用
  学校是教师成长课题管理的主题。实施校本管理是教师成长课题研究取得实效的关键。区教科所要求学校树立“立足实际,关注实效,落实责任,强化常规”的管理理念。设立管理机构,健全管理制度,提供研究经费,促进学习交流,组织研究活动,实施调控评价。例如滨江小学对“教师成长课题”管理提出“统筹兼顾,个性发展”管理策略,“两条腿走路”管理原则,“教、学、研一盘棋”,让成长课题真正促进了教师成长。“统筹兼顾”就是教科室要做好各个课题的过程管理,及时了解课题研究情况及老师们的需求,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个性发展”就是各个课题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和课题研究目标,加强研究,力求出实效、出成果。
  再如树人小学建立
  “三结合五落实”管理办法,服务成长课题教师。具体内容为:
  三结合:遵循课题研究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结合、与教研活动结合、与学校大型活动结合
  五落实:(1)组织理论学习,向参研教师推荐阅读书籍;
  (2)以学期为单位,拟订课题实施阶段计划;
  (3)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围绕课题研究目标,以研讨课为主要形式的校内、校外公开的课题交流研讨活动;
  (4)每学期末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阶段研究总结;
  (5)认真做好资料积累工作,并利用区进修学院网络平台,及时反映研究进展;
  回龙坝中学、回龙坝小学、凤凰镇小学通过建立“教师成长课题档案袋”等,对“教师成长课题”加强常规管理,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自我管理——明确主研责任
  教师成长课题的负责人是教师。因此,自主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管理理念:教师们树立“自加压力,自定目标,自主研究,自我发展”的理念,让研究成为生活,让自己保持主动,拜师学艺求进步,扎根课堂促发展,勤于笔耕,勇于实践。激活了自我发展,自我成长教师的内生力,催生了教师自身的文化觉醒。
  “教师成长课题”是贯彻落实我区教育科研“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具体行动,这是教育科研“立地”的体现。一个课题培养一支教师队伍,一个课题引领一段精彩人生。开展教师成长课题研究虽然只有不到一年时间,但是发展态势良好。科研部发挥主导作用,学校教科室发挥主管作用,承担课题研究的教师发挥主研作用,脚踏实地在行动中做研究,在研究中行动。我们相信,直击提升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教师成长课题研究,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为推进区域基础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作者单位:重庆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科研中心)
  (责任编校:白水)
其他文献
2008年5月12日下午,四川汶川。童稚的歌声回响在蓝天白云下,莘莘学子为理想着色,明亮的双眸憧憬收获的季节,麦田的农民守望着收获瞬间,天崩地裂,家园毁灭。  汶川地震震撼人心,志愿者、子弟兵、医护人员、女民警和村支书,冒着余震与瘟疫的双重威胁,在残垣、断壁间拼命抢救残存的生命人性在灾难面前释放的光华刹那绚丽,太多的感动让我泪珠涟涟。  高龄老人王永庆、唐山地震孤儿张青祥、中华慈善第一人陈
基于浙江省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间的三次化学选考有机化学试题分析,探讨有机化学复习教学模式,针对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和有机推断两个部分分别设计了不同的复习教学模式。
期刊
聚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然关注教学的科学取向,关注与之相关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因为有效教学要求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瓦尔特·迪克认为,衡量一项活动是否被称为教学,至少要具备三个条件,即有具体的学习目标,有针对目标的练习与反馈活动,通过评估确定所希望的行为(学习)变化是否出现。按照迪克的观点考量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