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需要和行业发展的变化,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启动了省部共建高校和两部共建高校建设项目。基于此,文章阐述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建校60年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省部共建;人才培养;高校
作者简介:刘汉东(1963-),男,山东菏泽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教务处,教授;刘法贵(1965-),男,河南南阳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教务处,教授。(河南 郑州 450045)
基金项目:本文系华北水利水电学院2010年教改课题(课题编号:20102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7-0033-02
我国行业特色高校多是从20世纪50年代高等院校调整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需要和行业发展的变化,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启动了省部共建高校和两部共建高校建设项目。
省部共建地方行业高校,顺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是一项旨在促进高等教育均衡、科学发展的重大创新和实践。
2009年8月12日,河南省政府和水利部共同签署了《共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协议》,这标志着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正式进入省部共建行列。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机遇,学校谋求新的发展,不仅要实施新的战略,争取外部的支持,打造内涵特色明显、核心竞争力强势的行业特色高校,还要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走出新路子、提出新举措,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经济社会和水利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本文以省部共建为契机,结合学校实际,就省部共建模式下如何完善人才培养进行一些探讨。
一、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模式是直接影响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因素,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1]它的改革与创新是一项涉及面非常广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人才培养定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内容、实践训练、教学组织与管理等诸方面。
我校自1951年成立以来,一直秉承“情系水利,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和“以人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近年来,学校始终遵循“立足黄河,服务水利;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办学宗旨,在教育教学各环节中努力践行“育人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地方经济社会和水利事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学生高质量就业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人才培养为目的,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以科研为支撑,以水利电力为特色,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党的建设为保证,强化内涵发展,不断提高质量,努力培养“学科基础扎实、勤奋敬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思想,致力于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学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自1951年建校,我校几代人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不断探索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先后确立了培养“技术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技术型”人才培养阶段。1951-1966年,学校主要为新中国培养水利水电技术人才,为新中国的水利水电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复合型”人才培养阶段。“文革”期间,受大环境的影响,与其他高校一样,学校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文革”结束后,学校教学秩序逐步得到恢复,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逐步清晰明确,并确立了“着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在此期间,学校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水利水电方面的高级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形成了“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培养特色。
“应用型”人才培养阶段。自2000年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以后,为适应“大众化”教育以及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的要求,学校与时俱进,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2004年,学校在充分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分析1997年开始实施学分制培养方案的经验与问题,对全校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构建起“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结构(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和综合教育平台,其中通识教育平台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技能等3个模块,专业教育平台包括专业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等2个模块,综合教育平台包括思想教育、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等3个模块),确立了“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2010年,基于省部共建,学校进一步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论证和完善,明确了“夯实基础、强化实践、注重创新” 的教育思想,形成了以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为根本,以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基础、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厚基础、宽专业、强素质、重实践、有创新”的教学改革要求,制定了“12345”培养体系改革思路,即牢固确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确保“教学经费优先投入和教学基本建设优先保证”2个基本保障,明确“知识、能力、素质”3个人才培养基本要求,着重“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教学研究(教学内容、手段、方式和考核方式)、课程与教材体系”4项基本建设,深化“主要基础课教学、实践教学、学生科技创新、英语教学和教学管理”5项改革。
三、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性
1.国家水利电力行业发展的需要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是我国重要的以水利电力为优势和特色的行业本科院校,在国家水利电力行业,尤其是黄河流域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国家水安全和大量水利难题的凸显,以及水利方面面临的诸多重点问题,客观上迫切要求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目前,我国水利人才远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在全国120多万水利职工队伍中,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所占的比例不足11%,应用型人才短缺问题非常突出。基于此,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可以发挥学校行业特色优势,满足我国水利电力行业发展的需要。
2.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尽管河南是人口大省,但不是人口强省。根据《河南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河南省专业技术人才缺口较大,全省每万人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为15人,远低于全国43人的平均水平,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远不能满足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河南是一个横跨海河、黄河、淮河和长江流域的农业大省,长期以来一直面临洪水威胁、水土流失、水污染等重大问题。河南电网地处华中、华北、西北3大电网互联的枢纽位置,又是“北煤南水,水火互济”的重要火电、水电基地。基于此,培养又好又多的“应用型”人才,可以为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
3.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从人才的质量现状看,我校面向全国招收来的“二本”学生,其基础理论和研究能力不如招收“一本”生的“重点”院校,而教学模式的局限,又使得其实践动手能力不如高职高专院校;从人才培养的过程看,与“重点”院校相比,我们没有雄厚的办学资源优势。建校近60年来,学校办学层次不断丰富,办学实力不断提升,学术声誉不断增强,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厚重的办学传承,鲜明的办学特色,特有的行业优势,现实的发展需求,省部共建协议的签署,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学校的必然选择。
4.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需要
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意味着人才培养规格标准多样化、技术能力专业化。在这样的形势下,不可能统一要求各高等院校,尤其是行业特色院校培养同一规格的本科人才,也不可能全部培养成学术研究型的人才。培养应用型的人才是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必然之路。
5.严峻的就业环境的需要
众所周知,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压力非常大。据“麦可思”调研所知,企业对应用型本科生更加青睐。因此,培养“应用型”人才是解决广大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
四、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包含了对“应用型”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方面的界定,也包含了“应用型”人才对培养过程的总体指导。[2]基于此,以基础理论为根本、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集中在人才的具体培养过程中,需要解决好“教什么”和“怎样教”两个基本问题,[3]以及“应具备什么样的知识、能力、素质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和水利电力行业发展的新要求”和“如何设计培养计划与课程体系才能支撑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优秀人才”两个核心。
基于以上思路,我校构建了科学的课程结构体系:一是按照“厚基础,宽专业”的原则构建理论教学体系,设置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计算机基础等在内的通识教育课程;二是按照“重动手,强应用”的原则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设置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课程实习、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就业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在内的“实践、实训、实验”课程;三是按照“强素质,有创新”的原则构建素质创新教育体系,基于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通过课内与课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进行科技创新训练,开展社团活动,参加科技与学科竞赛,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等环节,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训练。
五、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突出基础理论教学
据资料统计,用人单位在选拔高校应届毕业生时,不仅要求应聘者的专业技能素质过硬,而且也注重应聘者是否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发展潜力。这就要求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应突出基础理论教学,加强学生基本理论功底训练。
我校一直重视基础理论教学,新的培养方案坚持理论教学“厚基础、宽专业”的原则,突出基础性和原理性,突出传统理论与前沿知识的渗透,构建大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理论教学中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倾向,以满足应用型的现实需要。
2.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大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尤其是应用型人才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我校始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工程素质的养成。在新修订的培养方案中,要求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不低于25%,而且,实践的形式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科技训练、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实训、实习”等环节,切实保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学生创新
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已建成机械大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城市规划专业产学研相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校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创新实验区建立了循序渐进的专业人才素质发展方案和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模式,构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相对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和保障机制。学校鼓励教授、博士开设科技创新实践课,实施“科学文化大讲堂”,启动“创新性实验项目工程”,实施“创新学分”,每年组织基础学科“磐石杯”竞赛和“创新杯”数学建模竞赛。学校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4.保证素质教育
学校倡导开展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授课与社会调查相结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积极组织开设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选修课程,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技素养,积极开展社团活动,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5.强调文理渗透
文理渗透能够促进学生知识结构完善,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我校经过多年的发展,营造多科学交融的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努力使学生在不同思维方式的冲击中求新知,在知识、修养和能力各方面都得到提高。新修订培养方案中要求非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必修“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理工科学生必修“大学语文”、“中国文化赏析”等课程。另外,还通过增加选修课、跨专业选课、开设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文理知识的渗透。
与此同时,学校在5个专业实施第二学士学位专业教育,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跨学科学习,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得以发挥和发展,从而成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6.改革英语教学
学校全面推广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果,大力推进基于计算机和校园网的大学英语学习,切实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跨文化理解和交际能力,将“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为“英语读写译”和“英语听说写”,加强了学生听说写训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教高[1998]2号文件)[Z].
[2]韩高军,王存文,王忠,等.行业划转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大学教学,2010,(2):20-21.
[3]关仲和.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6):7-11.
(责任编辑:张中)
关键词:省部共建;人才培养;高校
作者简介:刘汉东(1963-),男,山东菏泽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教务处,教授;刘法贵(1965-),男,河南南阳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教务处,教授。(河南 郑州 450045)
基金项目:本文系华北水利水电学院2010年教改课题(课题编号:20102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7-0033-02
我国行业特色高校多是从20世纪50年代高等院校调整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需要和行业发展的变化,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启动了省部共建高校和两部共建高校建设项目。
省部共建地方行业高校,顺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是一项旨在促进高等教育均衡、科学发展的重大创新和实践。
2009年8月12日,河南省政府和水利部共同签署了《共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协议》,这标志着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正式进入省部共建行列。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机遇,学校谋求新的发展,不仅要实施新的战略,争取外部的支持,打造内涵特色明显、核心竞争力强势的行业特色高校,还要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走出新路子、提出新举措,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经济社会和水利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本文以省部共建为契机,结合学校实际,就省部共建模式下如何完善人才培养进行一些探讨。
一、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模式是直接影响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因素,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1]它的改革与创新是一项涉及面非常广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人才培养定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内容、实践训练、教学组织与管理等诸方面。
我校自1951年成立以来,一直秉承“情系水利,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和“以人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近年来,学校始终遵循“立足黄河,服务水利;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办学宗旨,在教育教学各环节中努力践行“育人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地方经济社会和水利事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学生高质量就业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人才培养为目的,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以科研为支撑,以水利电力为特色,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党的建设为保证,强化内涵发展,不断提高质量,努力培养“学科基础扎实、勤奋敬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思想,致力于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学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自1951年建校,我校几代人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不断探索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先后确立了培养“技术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技术型”人才培养阶段。1951-1966年,学校主要为新中国培养水利水电技术人才,为新中国的水利水电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复合型”人才培养阶段。“文革”期间,受大环境的影响,与其他高校一样,学校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文革”结束后,学校教学秩序逐步得到恢复,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逐步清晰明确,并确立了“着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在此期间,学校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水利水电方面的高级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形成了“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培养特色。
“应用型”人才培养阶段。自2000年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以后,为适应“大众化”教育以及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的要求,学校与时俱进,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2004年,学校在充分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分析1997年开始实施学分制培养方案的经验与问题,对全校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构建起“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结构(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和综合教育平台,其中通识教育平台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技能等3个模块,专业教育平台包括专业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等2个模块,综合教育平台包括思想教育、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等3个模块),确立了“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2010年,基于省部共建,学校进一步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论证和完善,明确了“夯实基础、强化实践、注重创新” 的教育思想,形成了以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为根本,以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基础、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厚基础、宽专业、强素质、重实践、有创新”的教学改革要求,制定了“12345”培养体系改革思路,即牢固确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确保“教学经费优先投入和教学基本建设优先保证”2个基本保障,明确“知识、能力、素质”3个人才培养基本要求,着重“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教学研究(教学内容、手段、方式和考核方式)、课程与教材体系”4项基本建设,深化“主要基础课教学、实践教学、学生科技创新、英语教学和教学管理”5项改革。
三、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性
1.国家水利电力行业发展的需要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是我国重要的以水利电力为优势和特色的行业本科院校,在国家水利电力行业,尤其是黄河流域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国家水安全和大量水利难题的凸显,以及水利方面面临的诸多重点问题,客观上迫切要求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目前,我国水利人才远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在全国120多万水利职工队伍中,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所占的比例不足11%,应用型人才短缺问题非常突出。基于此,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可以发挥学校行业特色优势,满足我国水利电力行业发展的需要。
2.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尽管河南是人口大省,但不是人口强省。根据《河南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河南省专业技术人才缺口较大,全省每万人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为15人,远低于全国43人的平均水平,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远不能满足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河南是一个横跨海河、黄河、淮河和长江流域的农业大省,长期以来一直面临洪水威胁、水土流失、水污染等重大问题。河南电网地处华中、华北、西北3大电网互联的枢纽位置,又是“北煤南水,水火互济”的重要火电、水电基地。基于此,培养又好又多的“应用型”人才,可以为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
3.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从人才的质量现状看,我校面向全国招收来的“二本”学生,其基础理论和研究能力不如招收“一本”生的“重点”院校,而教学模式的局限,又使得其实践动手能力不如高职高专院校;从人才培养的过程看,与“重点”院校相比,我们没有雄厚的办学资源优势。建校近60年来,学校办学层次不断丰富,办学实力不断提升,学术声誉不断增强,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厚重的办学传承,鲜明的办学特色,特有的行业优势,现实的发展需求,省部共建协议的签署,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学校的必然选择。
4.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需要
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意味着人才培养规格标准多样化、技术能力专业化。在这样的形势下,不可能统一要求各高等院校,尤其是行业特色院校培养同一规格的本科人才,也不可能全部培养成学术研究型的人才。培养应用型的人才是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必然之路。
5.严峻的就业环境的需要
众所周知,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压力非常大。据“麦可思”调研所知,企业对应用型本科生更加青睐。因此,培养“应用型”人才是解决广大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
四、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包含了对“应用型”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方面的界定,也包含了“应用型”人才对培养过程的总体指导。[2]基于此,以基础理论为根本、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集中在人才的具体培养过程中,需要解决好“教什么”和“怎样教”两个基本问题,[3]以及“应具备什么样的知识、能力、素质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和水利电力行业发展的新要求”和“如何设计培养计划与课程体系才能支撑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优秀人才”两个核心。
基于以上思路,我校构建了科学的课程结构体系:一是按照“厚基础,宽专业”的原则构建理论教学体系,设置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计算机基础等在内的通识教育课程;二是按照“重动手,强应用”的原则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设置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课程实习、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就业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在内的“实践、实训、实验”课程;三是按照“强素质,有创新”的原则构建素质创新教育体系,基于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通过课内与课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进行科技创新训练,开展社团活动,参加科技与学科竞赛,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等环节,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训练。
五、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突出基础理论教学
据资料统计,用人单位在选拔高校应届毕业生时,不仅要求应聘者的专业技能素质过硬,而且也注重应聘者是否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发展潜力。这就要求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应突出基础理论教学,加强学生基本理论功底训练。
我校一直重视基础理论教学,新的培养方案坚持理论教学“厚基础、宽专业”的原则,突出基础性和原理性,突出传统理论与前沿知识的渗透,构建大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理论教学中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倾向,以满足应用型的现实需要。
2.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大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尤其是应用型人才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我校始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工程素质的养成。在新修订的培养方案中,要求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不低于25%,而且,实践的形式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科技训练、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实训、实习”等环节,切实保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学生创新
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已建成机械大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城市规划专业产学研相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校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创新实验区建立了循序渐进的专业人才素质发展方案和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模式,构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相对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和保障机制。学校鼓励教授、博士开设科技创新实践课,实施“科学文化大讲堂”,启动“创新性实验项目工程”,实施“创新学分”,每年组织基础学科“磐石杯”竞赛和“创新杯”数学建模竞赛。学校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4.保证素质教育
学校倡导开展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授课与社会调查相结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积极组织开设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选修课程,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技素养,积极开展社团活动,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5.强调文理渗透
文理渗透能够促进学生知识结构完善,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我校经过多年的发展,营造多科学交融的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努力使学生在不同思维方式的冲击中求新知,在知识、修养和能力各方面都得到提高。新修订培养方案中要求非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必修“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理工科学生必修“大学语文”、“中国文化赏析”等课程。另外,还通过增加选修课、跨专业选课、开设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文理知识的渗透。
与此同时,学校在5个专业实施第二学士学位专业教育,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跨学科学习,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得以发挥和发展,从而成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6.改革英语教学
学校全面推广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果,大力推进基于计算机和校园网的大学英语学习,切实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跨文化理解和交际能力,将“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为“英语读写译”和“英语听说写”,加强了学生听说写训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教高[1998]2号文件)[Z].
[2]韩高军,王存文,王忠,等.行业划转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大学教学,2010,(2):20-21.
[3]关仲和.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6):7-11.
(责任编辑: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