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结论,还要让学生充分感知知识生成的全过程;不仅要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及其发展规律,制定教学目标,并做精心的预设以达到精彩的生成,从而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下面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运用知识的正迁移,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
学生原有的知识可以促进新知识的掌握,这是知识的正迁移;也可以干扰新知识的学习,这是知识的负迁移。我在教学中注意利用迁移规律,促进学生知识的正迁移发展,防止负迁移的干扰。
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就是通过运用知识的正迁移,让课堂有良好的生成。例如:在教乘数是3位数的乘法时,借助于学生已掌握的乘法数是2位数的乘法知识,我引导并帮助学生逐步解决课本的准备题。在讲解准备题时,教师有意让学生初步认识用乘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乘得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这是关键。解决了准备题后,学生就能循序渐进地掌握乘数是3位数的乘法。
二、采用课件,进行直观教学
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生动逼真,它能及时唤起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充分利用电教媒体的直观性与可操作性强等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或以鲜艳的图片刺激学生的感官,或以有趣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兴趣,或以直观演示展现新旧知识的矛盾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从心理上为学生获取新知铺路搭桥。
例如三年级的计算题教学。由于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处于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这一特点决定我们的教学不能操之过急。为此,我采用课件,由直观教学入手,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方法。比如,在讲乘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时,教师用课件演示例题: 乘法 除法 按运算顺序计算 简便算法 按运算顺序计算 简便算法
26×4×5 26×(4×5) 360÷8÷5 360÷(8×5)
=104×5 =26×20 =45÷5 =360÷40
=520 =520 =9 =9
通过这种方法计算结果的比较,得出乘法时,3个数相乘,结果不变;和除法时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的结论。由直观演示到抽象概括,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并强化了思维能力的训练。
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因此,从儿童的好奇 、好问,求知欲望盛等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勤于思考问题,善于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措施。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未见)”时,有意识让学生计算40-9,54-6,学生在计算时发现各位相减是不够的,于是心里充满了疑问。这时教师适时地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心中的疑问:“个位不够减,怎么办呢?”接着让学生同桌两人相互讨论,并借助手中的小棒摆一摆。在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以往学生习惯跟随老师的思路进行思考,不习惯独立思考,也就无从质疑,很难发展他们的个性。其实学生在听课时,脑子里肯定有产生疑问的瞬间,但大多数学生都不敢或不愿向教师请教。对于这些有畏难情绪的学生要予以热情鼓励,“说说自己的看法及问题。”“说错了,也没关系。”鼓励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增强学习信心。与此同时,在提问方式上也可给予指导。如学生刚刚学习发问时,完全可以从小疑问开始:老师讲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样讲?自己有没有掌握?通过老师讲的,发现了什么新?问题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在教师指导或自主解决问题的同时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
2、指导学生动手体验。《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体验数学”的过程性目标,强调数学课程要从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体验,一般来源于强烈的认知冲突,并在亲历性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获得体验。不断地强化和拓展学习体验,有利于为后续学习积累新的经验。新课标中也明确的指出:动手操作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基础,它对学生知识的获取,运用,思维发展、能力的培养及情感态度的形成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实施动手操作,手脑并用,缩短与认识对象之间的距离,这样做既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也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指导学生合作探究。比如组织学生进行纠错训练。当新旧知识技能十分相似时,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往往会受旧经验的干扰。这是负迁移作用,是学生学习上的难点。这时我便运用比较方法,帮助学生纠错,以突破难点,消除旧知识向迁移作用。例如:教学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简便计算时。题目:51600÷700=73……500 往往有一些学生算错为: 51600÷700=73……5 这时,教师就要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并启发他们用验算的方法发现错误,进而说明余下的“5”是被除数的百位上,应该是“500”的道理。通过纠错训练,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算理,以达到真正的生成。
一、运用知识的正迁移,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
学生原有的知识可以促进新知识的掌握,这是知识的正迁移;也可以干扰新知识的学习,这是知识的负迁移。我在教学中注意利用迁移规律,促进学生知识的正迁移发展,防止负迁移的干扰。
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就是通过运用知识的正迁移,让课堂有良好的生成。例如:在教乘数是3位数的乘法时,借助于学生已掌握的乘法数是2位数的乘法知识,我引导并帮助学生逐步解决课本的准备题。在讲解准备题时,教师有意让学生初步认识用乘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乘得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这是关键。解决了准备题后,学生就能循序渐进地掌握乘数是3位数的乘法。
二、采用课件,进行直观教学
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生动逼真,它能及时唤起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充分利用电教媒体的直观性与可操作性强等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或以鲜艳的图片刺激学生的感官,或以有趣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兴趣,或以直观演示展现新旧知识的矛盾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从心理上为学生获取新知铺路搭桥。
例如三年级的计算题教学。由于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处于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这一特点决定我们的教学不能操之过急。为此,我采用课件,由直观教学入手,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方法。比如,在讲乘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时,教师用课件演示例题: 乘法 除法 按运算顺序计算 简便算法 按运算顺序计算 简便算法
26×4×5 26×(4×5) 360÷8÷5 360÷(8×5)
=104×5 =26×20 =45÷5 =360÷40
=520 =520 =9 =9
通过这种方法计算结果的比较,得出乘法时,3个数相乘,结果不变;和除法时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的结论。由直观演示到抽象概括,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并强化了思维能力的训练。
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因此,从儿童的好奇 、好问,求知欲望盛等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勤于思考问题,善于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措施。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未见)”时,有意识让学生计算40-9,54-6,学生在计算时发现各位相减是不够的,于是心里充满了疑问。这时教师适时地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心中的疑问:“个位不够减,怎么办呢?”接着让学生同桌两人相互讨论,并借助手中的小棒摆一摆。在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以往学生习惯跟随老师的思路进行思考,不习惯独立思考,也就无从质疑,很难发展他们的个性。其实学生在听课时,脑子里肯定有产生疑问的瞬间,但大多数学生都不敢或不愿向教师请教。对于这些有畏难情绪的学生要予以热情鼓励,“说说自己的看法及问题。”“说错了,也没关系。”鼓励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增强学习信心。与此同时,在提问方式上也可给予指导。如学生刚刚学习发问时,完全可以从小疑问开始:老师讲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样讲?自己有没有掌握?通过老师讲的,发现了什么新?问题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在教师指导或自主解决问题的同时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
2、指导学生动手体验。《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体验数学”的过程性目标,强调数学课程要从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体验,一般来源于强烈的认知冲突,并在亲历性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获得体验。不断地强化和拓展学习体验,有利于为后续学习积累新的经验。新课标中也明确的指出:动手操作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基础,它对学生知识的获取,运用,思维发展、能力的培养及情感态度的形成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实施动手操作,手脑并用,缩短与认识对象之间的距离,这样做既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也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指导学生合作探究。比如组织学生进行纠错训练。当新旧知识技能十分相似时,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往往会受旧经验的干扰。这是负迁移作用,是学生学习上的难点。这时我便运用比较方法,帮助学生纠错,以突破难点,消除旧知识向迁移作用。例如:教学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简便计算时。题目:51600÷700=73……500 往往有一些学生算错为: 51600÷700=73……5 这时,教师就要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并启发他们用验算的方法发现错误,进而说明余下的“5”是被除数的百位上,应该是“500”的道理。通过纠错训练,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算理,以达到真正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