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脱贫攻坚的推进,产业扶贫已经成为了各地区开展脱贫攻坚的主要举措。产业扶贫也因其强劲的造血功能,在帮助贫困户实现彻底脱贫方面具有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分析涪陵区产业扶贫现状的基础上,对产业扶贫模式与路径进一步进行了优化,提出了产销一条龙产业扶贫模式、种植产业扶贫模式、养殖产业扶贫模式、乡村旅游产业扶贫模式等产业扶贫对策。
关键词:涪陵区;产业扶贫;现状;对策
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有力举措,已不用赘述。但产业扶贫也不能为了产业而产业,必须根据贫困村和贫困户自身实际,发展相宜的产业。近年来,涪陵区在产业充分结合自身优势,大力开展脱贫攻坚,率先摘掉了重庆市贫困区县的帽子。也在产业扶贫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成果,但也有许多经验可以总结。
1.涪陵区产业扶贫现状
受自然地理条件、历史发展基础、交通环境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涪陵区农村贫困主要呈现出了绝对贫困减少、相对贫困突出、非经济性贫困增多特点。为此,涪陵区在脱贫攻坚中抓住“强化开发开放,促进城乡资源良性互动”这一关键,以抓工业的方式及手法抓整村脱贫,以“业主(企业、大户、专业合作组织)扶贫,以园带乡(片)”发展模式,推动贫困片区和贫困村产业化经营进程。引进培育企业、合作社、能人大户等成为市场主体,带动产业发展,走品牌化和一体化经营的产业发展之路。
具体而言,就是在发展产业扶贫时,立足主体实现多元化帮扶。针对贫困村不同区位、地利资源,制定发展果品、中药材、花卉苗、土雞等种养殖业和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服务业,完善水、电、路、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等一系列整村扶贫措施,提升其内生动力。一是建立“一基地”的抓手平台。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大户进一步扩大农业基地和园区规模,增加贫困户租金、入股分红、务工等收入。二是推行“一示范”的典型引路。建立集电子商务、特色产业、基础设施、搬迁安置、乡村旅游等不同特色、不同脱贫方式与机制的脱贫摘帽示范村。三对因病因弱而无法发展产业的实行建设产业基地和引导其到园区务工,以及通过租金、入股分红增收一批。
但在发展产业扶贫时,结合区域优势不够,系统规划不够。有时会存在,产业帮扶“跟风”的现象。所以,产业帮扶时应该结合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实际和意愿,把产业扶贫放在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和地理自然条件,实行不同类别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实行不同的产业扶贫之路。
2.涪陵区产业扶贫的对策
2.1建立基于“农超对接”+“电商扶持”的产销一条龙产业扶贫模式,精准帮扶近郊贫困户
涪陵区是重庆的工业强区,城镇化水平也较高。据涪陵区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区常住人口为113.6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达70.6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了62.16%。这为发展近郊发展蔬菜、肉类和副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市场。同时,涪陵区有本土大型连锁超市新大兴集团、重庆百货集团旗下的新世纪超市和外来的大型百货市场“乐天玛特”,这为发展“农超对接”提供了坚实的经济组织基础。此外,李渡、百胜、马武、龙桥等乡镇离涪陵市区距离较近,且自身发展农副产品的条件比较优越。因此,构建“农超对接”的产销一条龙产业扶贫是近郊贫困户和地区开展精准扶贫有效途径。
在实施“农超对接”的产销一条龙扶贫模式,要积极探索“公司+农户”、“超市+专业合作社+农户”等的合作模式,以种植(养殖)示范基地为突破,带动周边地区农户种植时令蔬菜和养殖生猪等。近年来,马武镇国全蔬菜专业合作社等企业和公司,积极探索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参与合作社生产经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到户扶贫机制。通过政府的规划,使马武镇等近郊乡镇形成了优质畜禽、蔬菜、瓜果、水稻四大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因此,积极构建“农超对接”的产销一条龙的产业扶贫模式,能合作社和贫困户的解决销售之忧,真正的实现既丰收也增收。同时,公司和专业合作社要负责提供良种、化肥、机械等物资,为农户推广实用和先进的的种植(养殖)技术,加强对农户一些运输、保鲜盒初加工的培训,并负责收购或销售农副产品。
2.2建立基于“榨菜”“烟草”的种植产业扶贫模式,精准帮扶边远地区贫困户
纵观涪陵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历程,可以清晰的看到以川渝烟业(原涪陵宏聲烟业已被其合并)和涪陵榨菜集团为代表的烟草行业和榨菜行业对涪陵发展的巨大贡献。涪陵的“一包烟和一包菜”早已名扬海内外。据涪陵区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烟厂的产值都约在36亿元,榨菜行业产值突破了85亿元;涪陵区2014年的卷烟和榨菜产量分别达到了36.5万标箱和86.52亿元,并常年保持增长的趋势。而涪陵区作为榨菜种植的传统产区,具有悠久的榨菜种植历史和雄厚的种植技术;涪陵罗云、焦石等乡镇也种植烤烟多年,并且榨菜和烟草能长距离的运输,所以建立基于“榨菜”和“烟草”的种植产业对边远贫困地区和贫困户是具有较强的可行性的。
在推行“榨菜”和“烟草”种植产业扶贫时,农委、榨菜办和烟草公司等政府主管部门要从产业规划、水利和道路设施建设、种植和半成品加工的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帮扶和指导,同时要协调榨菜行业企业和卷烟厂等及时、保价收购榨菜(青菜头)和烤烟烟业。
2.3建立基于“增福土鸡”“珍珠鸡”的养殖产业扶贫模式,精准扶贫缺少劳动力贫困户
在推行产业扶贫时,一大困难或难点就是,贫困户缺乏劳动力,难以承接产业扶贫。因此,如何根据缺少劳动力的贫困户实际实施产业扶贫,帮助其有自主发展脱贫的能力是精准扶贫工作中值得研究的问题。
增福土鸡和珍珠鸡喜干厌湿、耐高温、抗寒冷、抵抗疾病能力的习性和对养殖要求相对较低,同时因其皮薄肉嫩、骨小肉丰、脂肪沉积适中、香味浓郁,深受消费者青睐等因素,都可以让缺少劳动力的贫困户有养殖的能力。因此,政府的规划产业扶贫时,要积极的引入养殖企业,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由政府提供鸡苗,合作社提供技术和饲料,农户养殖,公司负责收购和销售,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和规模效应,帮助缺少劳动力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参考文献
[1]王秋萍,欧阳和德等.发展产业合作,实施精准扶贫—江西吉安县两贫困村农业合作社调查[J].老区建设,2014(17):54-55.
[2]周民良.推动精准扶贫开发的丹凤样本[J].中国发展观察,2014(09):66-70.
[3]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广东精准扶贫:中国亮点、世界模式[J].领导决策信息,2014(14):8-9.
关键词:涪陵区;产业扶贫;现状;对策
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有力举措,已不用赘述。但产业扶贫也不能为了产业而产业,必须根据贫困村和贫困户自身实际,发展相宜的产业。近年来,涪陵区在产业充分结合自身优势,大力开展脱贫攻坚,率先摘掉了重庆市贫困区县的帽子。也在产业扶贫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成果,但也有许多经验可以总结。
1.涪陵区产业扶贫现状
受自然地理条件、历史发展基础、交通环境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涪陵区农村贫困主要呈现出了绝对贫困减少、相对贫困突出、非经济性贫困增多特点。为此,涪陵区在脱贫攻坚中抓住“强化开发开放,促进城乡资源良性互动”这一关键,以抓工业的方式及手法抓整村脱贫,以“业主(企业、大户、专业合作组织)扶贫,以园带乡(片)”发展模式,推动贫困片区和贫困村产业化经营进程。引进培育企业、合作社、能人大户等成为市场主体,带动产业发展,走品牌化和一体化经营的产业发展之路。
具体而言,就是在发展产业扶贫时,立足主体实现多元化帮扶。针对贫困村不同区位、地利资源,制定发展果品、中药材、花卉苗、土雞等种养殖业和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服务业,完善水、电、路、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等一系列整村扶贫措施,提升其内生动力。一是建立“一基地”的抓手平台。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大户进一步扩大农业基地和园区规模,增加贫困户租金、入股分红、务工等收入。二是推行“一示范”的典型引路。建立集电子商务、特色产业、基础设施、搬迁安置、乡村旅游等不同特色、不同脱贫方式与机制的脱贫摘帽示范村。三对因病因弱而无法发展产业的实行建设产业基地和引导其到园区务工,以及通过租金、入股分红增收一批。
但在发展产业扶贫时,结合区域优势不够,系统规划不够。有时会存在,产业帮扶“跟风”的现象。所以,产业帮扶时应该结合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实际和意愿,把产业扶贫放在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和地理自然条件,实行不同类别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实行不同的产业扶贫之路。
2.涪陵区产业扶贫的对策
2.1建立基于“农超对接”+“电商扶持”的产销一条龙产业扶贫模式,精准帮扶近郊贫困户
涪陵区是重庆的工业强区,城镇化水平也较高。据涪陵区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区常住人口为113.6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达70.6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了62.16%。这为发展近郊发展蔬菜、肉类和副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市场。同时,涪陵区有本土大型连锁超市新大兴集团、重庆百货集团旗下的新世纪超市和外来的大型百货市场“乐天玛特”,这为发展“农超对接”提供了坚实的经济组织基础。此外,李渡、百胜、马武、龙桥等乡镇离涪陵市区距离较近,且自身发展农副产品的条件比较优越。因此,构建“农超对接”的产销一条龙产业扶贫是近郊贫困户和地区开展精准扶贫有效途径。
在实施“农超对接”的产销一条龙扶贫模式,要积极探索“公司+农户”、“超市+专业合作社+农户”等的合作模式,以种植(养殖)示范基地为突破,带动周边地区农户种植时令蔬菜和养殖生猪等。近年来,马武镇国全蔬菜专业合作社等企业和公司,积极探索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参与合作社生产经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到户扶贫机制。通过政府的规划,使马武镇等近郊乡镇形成了优质畜禽、蔬菜、瓜果、水稻四大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因此,积极构建“农超对接”的产销一条龙的产业扶贫模式,能合作社和贫困户的解决销售之忧,真正的实现既丰收也增收。同时,公司和专业合作社要负责提供良种、化肥、机械等物资,为农户推广实用和先进的的种植(养殖)技术,加强对农户一些运输、保鲜盒初加工的培训,并负责收购或销售农副产品。
2.2建立基于“榨菜”“烟草”的种植产业扶贫模式,精准帮扶边远地区贫困户
纵观涪陵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历程,可以清晰的看到以川渝烟业(原涪陵宏聲烟业已被其合并)和涪陵榨菜集团为代表的烟草行业和榨菜行业对涪陵发展的巨大贡献。涪陵的“一包烟和一包菜”早已名扬海内外。据涪陵区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烟厂的产值都约在36亿元,榨菜行业产值突破了85亿元;涪陵区2014年的卷烟和榨菜产量分别达到了36.5万标箱和86.52亿元,并常年保持增长的趋势。而涪陵区作为榨菜种植的传统产区,具有悠久的榨菜种植历史和雄厚的种植技术;涪陵罗云、焦石等乡镇也种植烤烟多年,并且榨菜和烟草能长距离的运输,所以建立基于“榨菜”和“烟草”的种植产业对边远贫困地区和贫困户是具有较强的可行性的。
在推行“榨菜”和“烟草”种植产业扶贫时,农委、榨菜办和烟草公司等政府主管部门要从产业规划、水利和道路设施建设、种植和半成品加工的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帮扶和指导,同时要协调榨菜行业企业和卷烟厂等及时、保价收购榨菜(青菜头)和烤烟烟业。
2.3建立基于“增福土鸡”“珍珠鸡”的养殖产业扶贫模式,精准扶贫缺少劳动力贫困户
在推行产业扶贫时,一大困难或难点就是,贫困户缺乏劳动力,难以承接产业扶贫。因此,如何根据缺少劳动力的贫困户实际实施产业扶贫,帮助其有自主发展脱贫的能力是精准扶贫工作中值得研究的问题。
增福土鸡和珍珠鸡喜干厌湿、耐高温、抗寒冷、抵抗疾病能力的习性和对养殖要求相对较低,同时因其皮薄肉嫩、骨小肉丰、脂肪沉积适中、香味浓郁,深受消费者青睐等因素,都可以让缺少劳动力的贫困户有养殖的能力。因此,政府的规划产业扶贫时,要积极的引入养殖企业,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由政府提供鸡苗,合作社提供技术和饲料,农户养殖,公司负责收购和销售,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和规模效应,帮助缺少劳动力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参考文献
[1]王秋萍,欧阳和德等.发展产业合作,实施精准扶贫—江西吉安县两贫困村农业合作社调查[J].老区建设,2014(17):54-55.
[2]周民良.推动精准扶贫开发的丹凤样本[J].中国发展观察,2014(09):66-70.
[3]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广东精准扶贫:中国亮点、世界模式[J].领导决策信息,2014(1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