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树凭回忆:“我们从这个山头攻向那个山头,美军训练有素,炮火根据人的奔跑速度延伸——你在这儿跑,炮火往回撤,延伸打正好打到你。最后,我们拼命地跑,比正常速度快很多,这样炮就打到后面去了。”那次突袭,敌2000余人被歼。
如果那时就有电子地图,93岁的冯树凭的轨迹应当点亮了大半个中国地图。从东北梅河口打到广西镇南关,从抗美援朝与美军炮弹“赛跑”到青藏高原建设运输大动脉,屡屡参加艰苦远征的冯树凭近期回忆了他转战南北的往事。
战斗当尖兵,人人抢着上
1948年1月,东北野战军解放了冯树凭的家乡河北平泉,不到20岁的冯树凭参了军。刚入伍,他就参加了辽沈战役攻打锦州,平津战役攻克天津。因为有些文化,冯树凭当了宣传员。他说:“虽然是宣传员,却是尖兵——打巷战第一个冲进去的人,我就在他后边。”
天津战役是平津战役最重要的城市攻坚战,此前日本侵占天津时就修了不少坚固的工事,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到任后又着力加固,宽大的护城河护卫着满是暗堡的城墙。“当时我们一阵排炮,打了半个多小时,万炮齐发硬是把城墙打了一个缺口。随后,大家一起冲锋。”冯树凭跟着尖兵突入城区,“他在前面冲,我紧跟在后面给其他人指路,他一拐弯我就赶快画一个路标”。
“我们一边打敌人一边跑,敌人兵败如山倒。”冯树凭说,敌人以为固若金汤的天津,我军仅用29个小时就全部解放了。由于攻打天津时表现勇敢,冯树凭入伍一年就入了党、提了干,又随部南下解放全中国。
一路征战都靠两条腿,到团里当见习参谋的冯树凭不仅和大家一样每天行军60公里,夜里还要随时保持警醒收发电报、發放口令。越往南走天气越热,北方人组成的部队里疟疾流行。在严重减员的情况下,部队还消灭了白崇禧40万大军,一路打到了广西中越边境。如今回顾这段远征,冯树凭感慨道:“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我们从东北梅河口一直打到镇南关,从祖国的北端一直打到南端,返回来又到北端去了。”
1950年10月,39军北上丹东,冯树凭又将参加一场伟大远征。他说:“参军就是服从命令听党指挥,党让打到哪就打到哪!”
双腿跑赢炮弹,作风压倒强敌
1950年10月19日,冯树凭入朝参战。
跨过鸭绿江,冯树凭一下子就感受到战争与和平的不同。“我国这边亮堂堂,进入朝鲜就黑乎乎,美国人一有亮光就去炸。朝鲜地方不大,平均每天有800架次飞机在空中,你说哪个地方不炸?”
不仅是空军,敌人的技术兵器也全方位优于我军。作为四野头等主力,39军在全军装备都很不错,跟美军比则不值一提。“人家一个营的装备比我们一个团的装备都强,班排都有类似大哥大的步话机,我们主要靠吹哨联系。但是,敌人就怕我们吹哨。他们听到吹哨,看到‘山在浮动’,说这是一场中国式的葬礼。”冯树凭说的这场“葬礼”,是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著名的云山战斗。那次突袭让敌人措手不及,美骑1师8团大部及韩军一部2000余人就歼。
冯树凭回忆:“晚上,我们从这个山头攻向那个山头。美军训练有素,炮火根据人的奔跑速度延伸——你在这儿跑,炮火往回撤,延伸打正好打到你。最后,我们得出结论:要拼命地跑,比正常速度快很多,这样炮就打到后面去了。”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遭遇了朝鲜数十年未遇的严寒。冰天雪地中,冯树凭和战友们展开了高速冲锋。“外头是冰,里头是汗,全身都呼呼地冒热气,到山上抓一把雪到嘴里头,真是甜的。”
收复平壤、突破临津江、攻克汉城……39军这一系列光耀军史的战斗,冯树凭都是亲历者。“一个单位也好、一个部队也好、一个家庭也好,作风很重要。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是到关键时候会起作用。所以,我们的部队有时候战斗伤亡了一半人,还照样有那股劲儿。只要补充新的战士,还有那股作风。”冯树凭这样总结我军胜利的秘诀。
高原建“油龙”,打赢没有硝烟的战争
冯树凭的日记本里,夹着几朵已经变色的干花。这是他参加530工程建设经过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时,从阳面山坡采下的。下山时,冯树凭和通信员相互看看,嘴唇都是乌青,摸摸脉搏,跳到了每分钟120次。530工程两万多建设者就是在这样严苛的环境中,建成了我国第一条高海拔、长距离、可输多种成品油的输油管道,完成了征服世界屋脊的又一宏大工程和世界管道建设史上的罕见壮举。
530工程历时3年零8个月,建成管线1080公里。其中,900公里海拔超过4000米。“1080公里是通过埋管道的管沟长度反推的。管沟从格尔木一直挖到拉萨,其中560公里在常年不化的我国最大一片冻土地带。”冯树凭之所以对长度记得如此清楚,是因为这是一个团的指战员用简单工具一米一米挖出来的。“挖冻土就像凿石头似的,冻得千年没化过,有机械也挖不动。3000多人挖沟挖出的土石方330万立方米,相当于建设川藏、青藏公路土石方的十分之一。”
工程施工条件极其恶劣,经常要在极端气候条件下施工。冯树凭回忆,帐篷有时一天要被刮走几回,冰雹、大雨随时就来,有时建设者只能躲在床板下熬过夜晚。施工要通过不同的险恶地质条件,还要穿过5条较大的河流。其中,过长江北线源头的楚玛尔河是3月趁河结冰施工的。高原的早春,河上却有零下20摄氏度,且常年飘雪。电焊兵只能跪在冰上焊接管口,时间一长,大头鞋就冻成了冰疙瘩。双腿在刺骨的冰水中一泡,腿上就起了不少小红点,用手一按就鲜血外溢。据了解,530工程共有108位烈士牺牲。冯树凭感慨,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建党百年之际,冯树凭说:“我入党时就认为共产党好,有信心共产党一定能带领中国变好,但是没想到今天中国发展得这么好!这是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这么多年奋斗得来的。因此干什么都要坚持,认准了就要坚持到底,至死不回头,坚持跟党走!”(《新华日报》)
如果那时就有电子地图,93岁的冯树凭的轨迹应当点亮了大半个中国地图。从东北梅河口打到广西镇南关,从抗美援朝与美军炮弹“赛跑”到青藏高原建设运输大动脉,屡屡参加艰苦远征的冯树凭近期回忆了他转战南北的往事。
战斗当尖兵,人人抢着上
1948年1月,东北野战军解放了冯树凭的家乡河北平泉,不到20岁的冯树凭参了军。刚入伍,他就参加了辽沈战役攻打锦州,平津战役攻克天津。因为有些文化,冯树凭当了宣传员。他说:“虽然是宣传员,却是尖兵——打巷战第一个冲进去的人,我就在他后边。”
天津战役是平津战役最重要的城市攻坚战,此前日本侵占天津时就修了不少坚固的工事,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到任后又着力加固,宽大的护城河护卫着满是暗堡的城墙。“当时我们一阵排炮,打了半个多小时,万炮齐发硬是把城墙打了一个缺口。随后,大家一起冲锋。”冯树凭跟着尖兵突入城区,“他在前面冲,我紧跟在后面给其他人指路,他一拐弯我就赶快画一个路标”。
“我们一边打敌人一边跑,敌人兵败如山倒。”冯树凭说,敌人以为固若金汤的天津,我军仅用29个小时就全部解放了。由于攻打天津时表现勇敢,冯树凭入伍一年就入了党、提了干,又随部南下解放全中国。
一路征战都靠两条腿,到团里当见习参谋的冯树凭不仅和大家一样每天行军60公里,夜里还要随时保持警醒收发电报、發放口令。越往南走天气越热,北方人组成的部队里疟疾流行。在严重减员的情况下,部队还消灭了白崇禧40万大军,一路打到了广西中越边境。如今回顾这段远征,冯树凭感慨道:“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我们从东北梅河口一直打到镇南关,从祖国的北端一直打到南端,返回来又到北端去了。”
1950年10月,39军北上丹东,冯树凭又将参加一场伟大远征。他说:“参军就是服从命令听党指挥,党让打到哪就打到哪!”
双腿跑赢炮弹,作风压倒强敌
1950年10月19日,冯树凭入朝参战。
跨过鸭绿江,冯树凭一下子就感受到战争与和平的不同。“我国这边亮堂堂,进入朝鲜就黑乎乎,美国人一有亮光就去炸。朝鲜地方不大,平均每天有800架次飞机在空中,你说哪个地方不炸?”
不仅是空军,敌人的技术兵器也全方位优于我军。作为四野头等主力,39军在全军装备都很不错,跟美军比则不值一提。“人家一个营的装备比我们一个团的装备都强,班排都有类似大哥大的步话机,我们主要靠吹哨联系。但是,敌人就怕我们吹哨。他们听到吹哨,看到‘山在浮动’,说这是一场中国式的葬礼。”冯树凭说的这场“葬礼”,是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著名的云山战斗。那次突袭让敌人措手不及,美骑1师8团大部及韩军一部2000余人就歼。
冯树凭回忆:“晚上,我们从这个山头攻向那个山头。美军训练有素,炮火根据人的奔跑速度延伸——你在这儿跑,炮火往回撤,延伸打正好打到你。最后,我们得出结论:要拼命地跑,比正常速度快很多,这样炮就打到后面去了。”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遭遇了朝鲜数十年未遇的严寒。冰天雪地中,冯树凭和战友们展开了高速冲锋。“外头是冰,里头是汗,全身都呼呼地冒热气,到山上抓一把雪到嘴里头,真是甜的。”
收复平壤、突破临津江、攻克汉城……39军这一系列光耀军史的战斗,冯树凭都是亲历者。“一个单位也好、一个部队也好、一个家庭也好,作风很重要。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是到关键时候会起作用。所以,我们的部队有时候战斗伤亡了一半人,还照样有那股劲儿。只要补充新的战士,还有那股作风。”冯树凭这样总结我军胜利的秘诀。
高原建“油龙”,打赢没有硝烟的战争
冯树凭的日记本里,夹着几朵已经变色的干花。这是他参加530工程建设经过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时,从阳面山坡采下的。下山时,冯树凭和通信员相互看看,嘴唇都是乌青,摸摸脉搏,跳到了每分钟120次。530工程两万多建设者就是在这样严苛的环境中,建成了我国第一条高海拔、长距离、可输多种成品油的输油管道,完成了征服世界屋脊的又一宏大工程和世界管道建设史上的罕见壮举。
530工程历时3年零8个月,建成管线1080公里。其中,900公里海拔超过4000米。“1080公里是通过埋管道的管沟长度反推的。管沟从格尔木一直挖到拉萨,其中560公里在常年不化的我国最大一片冻土地带。”冯树凭之所以对长度记得如此清楚,是因为这是一个团的指战员用简单工具一米一米挖出来的。“挖冻土就像凿石头似的,冻得千年没化过,有机械也挖不动。3000多人挖沟挖出的土石方330万立方米,相当于建设川藏、青藏公路土石方的十分之一。”
工程施工条件极其恶劣,经常要在极端气候条件下施工。冯树凭回忆,帐篷有时一天要被刮走几回,冰雹、大雨随时就来,有时建设者只能躲在床板下熬过夜晚。施工要通过不同的险恶地质条件,还要穿过5条较大的河流。其中,过长江北线源头的楚玛尔河是3月趁河结冰施工的。高原的早春,河上却有零下20摄氏度,且常年飘雪。电焊兵只能跪在冰上焊接管口,时间一长,大头鞋就冻成了冰疙瘩。双腿在刺骨的冰水中一泡,腿上就起了不少小红点,用手一按就鲜血外溢。据了解,530工程共有108位烈士牺牲。冯树凭感慨,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建党百年之际,冯树凭说:“我入党时就认为共产党好,有信心共产党一定能带领中国变好,但是没想到今天中国发展得这么好!这是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这么多年奋斗得来的。因此干什么都要坚持,认准了就要坚持到底,至死不回头,坚持跟党走!”(《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