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用途英语及其教学现状研究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j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专门用途英语是在特定职业中使用的,与某些学科专业有关的英语。专门用途英语以需求分析为基础,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目的是培养学习者在特定学科领域或行业的英语交际能力。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实践起步较晚,目前虽然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但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材编写、教学组织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为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应加大专门用途英语研究及教学力度,培养既精通专业又有较强英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 教学现状 教学方法
  由于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国际一体化格局逐步形成,国际行业交流频繁。社会的发展变化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从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有效地参与社会竞争。我国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处于落后、尴尬的被动局面,教学定位及培养模式无法适应学习者需求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专门用途英语(以下简称ESP)在有些文献中也被称为特殊用途英语,它是在某些特定的职业中使用的英语,或者是与某些学科专业有关的英语。由于其职业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ESP越来越成为未来英语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有针对性地加强ESP教学,进行ESP教学改革将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研究专门用途英语及其教学对于行业间的国际合作和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满足各领域发展的需要,培养参与国际竞争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根本保证。
  一、专门用途英语的缘起及其发展
  专门用途英语是在二战后随着各国间的科学、技术、经济和文化交往的日益频繁,以及交际过程中对不同功能英语的需求应运而生的。ESP是于20世纪60年代全面形成,最早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它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基于特殊语言概念而出现的语域分析阶段;针对不同专业领域特殊主题、篇章组织和修辞模式的不同而出现的修辞或篇章分析阶段;将语言分析与学习者目的紧密结合起来的目标情景分析阶段;以语言运用中思维和解释过程为研究重点的技能分析阶段;以语言学习过程理解为研究对象的以学习者为中心阶段。20世纪60年代迄今,国外对 ESP的研究已得到了全面发展,主要涉及语言研究(如词汇、语篇分析、修辞分析、语域分析、词频分析等),技能研究(听、说、读、写、译),需求分析,课程教学大纲的设计、教材编写,算机多媒体和语料库等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学评估方式等方面。
  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ESP教学是ELT的一个分支。Strevens比较了ESP和通用英语的不同,认为特殊用途英语教学的目的[1]是为了满足特定职业或领域的应用需求,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与特定领域相关。而通用英语教学不涉及特定的领域,主要是为了满足日常的一般交际需求。Hutchinson
其他文献
如何结合学校自身实际,认真开发好学校的校本课程,是每所学校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农村学校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开发校本课程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作者利用农村学校得天独
在实施“车辆工程卓越计划”的背景下,文章针对《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内容广、知识点多、学时有限等特点,提出了该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实施过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三好学生”评选制度近几十年来不断遭受质疑,面临巨大的挑战,反映了这一制度在制度建设和实施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也反映了学生评价理念的变化。坚持“三好学生”评选制度,首先要
当前我国油画艺术风格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极大地拓宽了人们的审美视野,并促进了高校油画教学的改革发展。在油画多元化的发展背景下,各高校对油画教学进行了重新定位思考,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