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en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涉及到诸多方面,并不能一蹴而就。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发学生的阅读动机,激发阅读兴趣;改善教学气氛,启发阅读自觉;把握阅读规律,科学安排训练。
  关键词:阅读动机;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自觉;阅读规律
  课外阅读既是中小学生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又是中小学生通过读书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语文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使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逐步走向理性、有序和有效,从而切实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益。下面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引发阅读动机,激发阅读兴趣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过:“追求优异的成绩……不但同我们教什么有关系,而且同我们怎样教和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着意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阅读的内部动机,也是形成阅读习惯的重要前提。实践证明,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促使他们专心注意,仔细阅读,认真思考,有意识记;可以使他们产生充沛的精力,顽强的毅力,进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贴近生活,生活处处皆语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恰当地安排教学内容,并于一定的情境中组织学生学习。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如表演、讲故事、听音乐、动手操作、观看电影电视、利用幻灯等。
  二、改善教学气氛,启发阅读自觉
  在教学中,良好的教学气氛可以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重视课堂气氛的培养、渲染、烘托和把握,充分发挥其在提高教学效率中的作用。
  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形成,有赖于做好以下工作:
  1.情绪调控情绪调控包括教师本身和学生的情绪调控。教师上课时,就迅速进入教师角色,把从家里、社会上带来的喜怒哀乐暂搁一边,以稳重的教态,平和的语气进入课堂。此外,老师还应根据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调控自己的情绪,以便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所要表达的氛围。
  2.教学方法的调控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爱学、乐学、深入地学,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1)诱导法:气氛的形成来源于教师的诱导和引发,而这种诱导通常是在学生情绪发生微妙变化的瞬间,教师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循循诱导。(2)感受法:进行美的熏陶。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领会这些事物的美,仅凭视觉的力量往往是不够的,还需借助其他感官的帮助,才能取得强化感受的效果,我相信谁也不会拒绝美。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美,享受美,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兴趣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审美体验,使每一篇文章、一本书都成为精神悦怡的对象。如《天山景物记》的自然环境美,《荷塘月色》的意境美,《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语言艺术美……。(3)渲染法。气氛需要渲染,强调与整个环境相一致的气氛效果,其根本目的在于对学生的感官形成一种感染和冲击波,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这样才有可能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化为出自内心的主动求知。
  3.节奏调控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张与弛,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教学节奏的把握,包括教学密度、难度的安排,热场、静场的调控。
  教学密度,要疏密有致。太疏则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太密则可能使学生紧张得喘不过气来。
  教学难度,要有缓有陡,不能一味的爬陡坡。坡度过缓,则不能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索状态;坡度过陡,则可能使学生望而生畏而不愿进入思维状态。
  热场与冷场,要处理得当。开场宜热,妙趣横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状态。中场宜静,使学生思维得以深入进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室里寂静,学生集中思索,要珍惜这样的时刻。”静后宜热,使学生情绪得到调整。
  4.反馈调控要通过及时反馈,调控教学密度和难度。如提问,学生张口就答,这部分内容就可加大密度,加快节奏;提问时学生答不出或答不准,则说明内容难了些,可放浅些,密度放小点,节奏放慢些。
  三、把握阅读规律,科学安排训练
  阅读教学必须以阅读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阅读能力的培养又要以具备准确、敏捷的思维为关键。我们知道,基本知识是思维的基本因子,知识面的宽窄是阅读思考时联想是否丰富、思维是否活跃的关键。因此,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从狠抓基本知识的积累做起。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理论。要把握文章的中心段,中心句和关键词。只有明确了各类文体的学习重点,训练时才能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作为语文老师更要广泛涉猎,及时了解阅读有关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教师也应该有自己的课外阅读,这样更有利于向学生推荐书目,更有利于与学生交流,对其进行引导。例如,小学生究竟读什么书?怎么读?成了每个小学语文老师头痛的问题之一。因为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半幼稚时期,虽说他们具备了较浅的阅读能力,但在认识问题上还是处于很朦胧的状态,缺少一定的辨别是非能力。他们开始学会了探索求知了。如果没有人指导他们该看什么书的话,就会出现一种对阅读有很大的随意性,学生的身心受到了社会上精神的污染,容易往反方向发展,对他们的学习氛围极不利。考尔德说:“仅次于选择益友的,就是选择好书。”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结构等推荐一些科目给学生阅读,开拓视野。这样对他们以后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有一定的帮助。
  当然,教与学都无定法。提高中小生阅读能力的方法是很多的,需要我们进一步实践和总结。
  (作者单位:广西贵港市港南区木松岭学校537100)
其他文献
我国政府多年来十分关注自身建设,尤其是关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因此学界一大重要研究课题便是怎样促进和完善服务型政府建设。政府部门由多个职能部门组成,税务机关是其中之一,它
摘 要:电力行业的发展为电力调度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要求相关单位做好电力调度运行操作,确保其安全稳定进行。基于此,本文从调度安全风险评估入手,阐述了调度安全风险出现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相关单位需要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加强电力调度投入力度,并建立完善的调度管理制度,这样才能够避免调度安全风险的出现,保障电力调度系统的稳定运行,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电力服务。  关键词:电力调度;安全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以来,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中国进入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而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为中国聚集了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