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逐步深入地进行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能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能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教无定法,学亦无定法,课程的“教学过程”变得灵动活泼,它不再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而是强调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不能让活人围绕死的教案转,而是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高中语文 新课程 教学方法
余应源先生指出:“学习就是建构,所谓的‘建构’永远是在接受学习的前提下,只不过好的接受学习不是被动的灌输,而应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主动地学、自觉主动地形成自己的知识与技能体系,然后去创新,这就是自主建构。”在我们倡导的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语文课堂究竟应以什么样的姿态才是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如何才能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笔者对创设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浅薄的认识:
一、扩大课堂的范围
扩大课堂范围指的是让学生的学习课堂突破其传统的教室空间的限制,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大力支持,加大对自然课堂、社会课堂的开发,让学生在高中规则的学习生活中,有机会真正走向社会,走向自然,达到农村和城市的学生在自然条件和自然知识方面的相互补充,在真正的动手、动脑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早在多年前就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这朴素而又实在的理论也许正是新课标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大语文课堂的本意。扩大课堂范围正是向大语文课堂迈进的一个强有力的措施。同时能够很好地将平时课本上所讲的很多空洞的理论让学生在具体生活中得到体会,更具体地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学习王羲之的散文名篇《兰亭集序》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布置学生事先准备,自选场景,进行一个课时的课外学习。对于文章前半部分关于作者与友人欣赏美景、畅饮畅欢的情景的描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性地解释一些重点字词,在学生基本理解的基础上,和王勃的《腾王阁序》中写景的一段进行对比欣赏。第二课时可带他们在事先准备的室外课堂进行赏景,并当堂完成自己赏景后的写作练习。第三课时再回到课堂,把名人作品和学生习作对比欣赏,让学生提出疑问说名篇中觉得有许多对美景的夸大部分,尤其是《腾王阁序》,教师顺势引导这就是写作中的虚实结合,这种“虚”是和作者后面产生的人生感慨紧密相连的,再对文章深入地分析,并引导学生把这种写法适当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这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博大的胸襟和对自然的热爱。在真正运用的过程中,学生深入体会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以及给自己生活中带来的诸多快乐,这对其他各学科的学习也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灵活教学
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教学,教学重点突出,敢于取舍,不求面面俱到。课堂40分钟,应记点是非常有限的,因此,面面俱到,泛泛而谈的课堂是乏味的,是不符合学生思维逻辑和记忆习惯的。每篇课文可根据其不同特点精选一两个知识点作为教学重点,有所取舍,评略恰当。教师不搞“一堂言”,还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空间。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是学生本人进行思考。”语文课堂要想获得良好的教与学的效果,让学生积极参与、全身心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多动脑:学生多质疑,老师巧质疑,让学生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多动口:多诵读、多讨论、多表达自己的见解;多动手:勤动笔:仿写、抒写;写片断,写日记,写心得。质疑——探究——思考——感悟,每节课给予学生一定的动脑、动口、动手的空间,这样更容易形成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课堂的精华内容高浓度的被吸收。正如红花还需绿叶衬一样,一堂高效的课除了做到以上几点以外,还必须有一个好的结束,也就是我们的结语。它应该是整堂课的一个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每堂课要有选择性、有针对性的布置作业,布置作业的原则是少而精,且布置作业必检查,检查作业必反馈。反馈过程中既有知识点的反馈,也有师生情感、价值的认同和交流。通过这一环节查缺补漏,以保证知识的巩固和提高,为深化下一堂课的内容作准备。
三、让人文关怀走进语文课堂
关注学生人性与个性。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自觉地发展自己人性的成份,发展自己心灵深处真善美的成份,由自在的人变为自为的人。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要育人,就要研究人性需要。人的需要有多种层次,低层次的有衣食住行等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高层次的有亲情、友情和愛情等情感的需要,有劳动、学习、创造等发展的需要:最高层次是追求文明、进步,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高层次需要才是源自学生内心的需要。学生心中那些真诚、善良、美好、尊重人、关怀人、为别人尽义务为社会尽义务,以至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而奋斗的需要强烈起来时,他才会充满了做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作为语文教师,要着重发展学生心灵中需要劳动、需要学习、需要创造的那部分人性,找寻出这种需要,使其成为学生进步的动力。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这就强调了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作为语文信息载体的课文,本身就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们或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或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或渗透着美好的人性,或弥漫着温馨的至亲至爱。“教育就是唤醒”,当学生的心灵一旦被唤醒,就能和作者的心灵互相沟通,和课文内容发生共鸣,从而以寻求精神家园的执着走进美好的语文世界。
总之, 教无定法,学亦无定法,课程的"教学过程"变得灵动活泼,它不再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而是强调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不能让活人围绕死的教案转,而是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高中语文 新课程 教学方法
余应源先生指出:“学习就是建构,所谓的‘建构’永远是在接受学习的前提下,只不过好的接受学习不是被动的灌输,而应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主动地学、自觉主动地形成自己的知识与技能体系,然后去创新,这就是自主建构。”在我们倡导的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语文课堂究竟应以什么样的姿态才是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如何才能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笔者对创设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浅薄的认识:
一、扩大课堂的范围
扩大课堂范围指的是让学生的学习课堂突破其传统的教室空间的限制,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大力支持,加大对自然课堂、社会课堂的开发,让学生在高中规则的学习生活中,有机会真正走向社会,走向自然,达到农村和城市的学生在自然条件和自然知识方面的相互补充,在真正的动手、动脑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早在多年前就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这朴素而又实在的理论也许正是新课标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大语文课堂的本意。扩大课堂范围正是向大语文课堂迈进的一个强有力的措施。同时能够很好地将平时课本上所讲的很多空洞的理论让学生在具体生活中得到体会,更具体地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学习王羲之的散文名篇《兰亭集序》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布置学生事先准备,自选场景,进行一个课时的课外学习。对于文章前半部分关于作者与友人欣赏美景、畅饮畅欢的情景的描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性地解释一些重点字词,在学生基本理解的基础上,和王勃的《腾王阁序》中写景的一段进行对比欣赏。第二课时可带他们在事先准备的室外课堂进行赏景,并当堂完成自己赏景后的写作练习。第三课时再回到课堂,把名人作品和学生习作对比欣赏,让学生提出疑问说名篇中觉得有许多对美景的夸大部分,尤其是《腾王阁序》,教师顺势引导这就是写作中的虚实结合,这种“虚”是和作者后面产生的人生感慨紧密相连的,再对文章深入地分析,并引导学生把这种写法适当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这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博大的胸襟和对自然的热爱。在真正运用的过程中,学生深入体会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以及给自己生活中带来的诸多快乐,这对其他各学科的学习也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灵活教学
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教学,教学重点突出,敢于取舍,不求面面俱到。课堂40分钟,应记点是非常有限的,因此,面面俱到,泛泛而谈的课堂是乏味的,是不符合学生思维逻辑和记忆习惯的。每篇课文可根据其不同特点精选一两个知识点作为教学重点,有所取舍,评略恰当。教师不搞“一堂言”,还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空间。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是学生本人进行思考。”语文课堂要想获得良好的教与学的效果,让学生积极参与、全身心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多动脑:学生多质疑,老师巧质疑,让学生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多动口:多诵读、多讨论、多表达自己的见解;多动手:勤动笔:仿写、抒写;写片断,写日记,写心得。质疑——探究——思考——感悟,每节课给予学生一定的动脑、动口、动手的空间,这样更容易形成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课堂的精华内容高浓度的被吸收。正如红花还需绿叶衬一样,一堂高效的课除了做到以上几点以外,还必须有一个好的结束,也就是我们的结语。它应该是整堂课的一个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每堂课要有选择性、有针对性的布置作业,布置作业的原则是少而精,且布置作业必检查,检查作业必反馈。反馈过程中既有知识点的反馈,也有师生情感、价值的认同和交流。通过这一环节查缺补漏,以保证知识的巩固和提高,为深化下一堂课的内容作准备。
三、让人文关怀走进语文课堂
关注学生人性与个性。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自觉地发展自己人性的成份,发展自己心灵深处真善美的成份,由自在的人变为自为的人。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要育人,就要研究人性需要。人的需要有多种层次,低层次的有衣食住行等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高层次的有亲情、友情和愛情等情感的需要,有劳动、学习、创造等发展的需要:最高层次是追求文明、进步,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高层次需要才是源自学生内心的需要。学生心中那些真诚、善良、美好、尊重人、关怀人、为别人尽义务为社会尽义务,以至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而奋斗的需要强烈起来时,他才会充满了做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作为语文教师,要着重发展学生心灵中需要劳动、需要学习、需要创造的那部分人性,找寻出这种需要,使其成为学生进步的动力。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这就强调了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作为语文信息载体的课文,本身就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们或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或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或渗透着美好的人性,或弥漫着温馨的至亲至爱。“教育就是唤醒”,当学生的心灵一旦被唤醒,就能和作者的心灵互相沟通,和课文内容发生共鸣,从而以寻求精神家园的执着走进美好的语文世界。
总之, 教无定法,学亦无定法,课程的"教学过程"变得灵动活泼,它不再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而是强调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不能让活人围绕死的教案转,而是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