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我们一只脚已经踏进了未来社会的门槛。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对现实生活的改变已经是教育无法回避的问题了。
面对未来教育,大概有三种态度:期待、排斥、观望。
期待的心态,要么建立于对当前教育体制机制的不满,期望通过未来教育的系统化变革,实现教育现代化,让教育升级转型,让教育发生真正的变革。要么执着于未来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技术革新与教育深度融合。
排斥的心态全盘否定了人工智能革命性的意义,坚信教育为人的活动,任何技术发展都改变不了教育的本质,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变化视而不见。这种观点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毕竟人类对意识、学习等问题的生理心理机制研究还很受限。
观望的态度认为,虽说“未来已来”,但究竟什么是未来教育,并没有在现实中真正发生,这是一种追求稳妥的心态,这种心态不会带来社会的进步。
无论如何,未来教育是不可阻挡的事实。但是,无论对未来教育持什么态度,对未来教育的基本价值观需要有清醒的认识。我认为,未来教育应该建立在对现行教育体系反思、批判、重构的基础之上,让教育回归人本主义的基本价值。
一、未来教育既是颠覆,也是回归
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学习,如何认识学习,如何对待学习,如何评价学习代表了教育的基本价值观。未来教育需要回顾人类古老的理想教育,才会有更深刻的文化意义。
汉语当中的“学习”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月令》中的“鹰乃学习”,后人解释为,夏初时节,雏鹰开始反复练习飞翔,这是学习。古人对学习的本质理解是自主性、能动性和实践性的,并没有外在的功利目的。
在西方,苏格拉底的“助产式”教学法,以学习者所熟悉的事物开始问答,促使其积极思考,主动寻求答案,能有效激发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柏拉图把教育当作实现人生幸福、快乐的根本途径,认为一个人获知 “理性”(即 “智慧、真理和卓见”),便获得 “快乐”,由此产生“幸福”,进而成为“完人”。教育的责任在于养成青少年的理性或理智。亚里士多德则以“善”和“幸福”为人生目的,认为“幸福与快乐相融合,遵循智慧的活动在合乎德行的活动中是最快乐的”。虽然每个人生来都渴求知识,但是人的活动受到本身的快乐所影响,如果感到写和算对他是痛苦的,他就不肯再写和算了。
东西方的先哲们都强调了学习的人本精神,即从人自身的感受、兴趣、幸福出发,实现人的发展。学习本身就是一种价值,是自我成长目标的价值,不图未来的回报。但是,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忽视了从人自身出发的本质要求,特别是在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思想的推动下,教育的外在性目的裹挟了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评价都偏离了人本主义思想,“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古老的教育理想,在現代教育制度下几乎不可能发生。
未来教育需要建立在对现代教育的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之上,进行教育体系的重构。
今天的教育体系作为工业文明的体现,主要特点是集中化、专门化、标准化。现代教育有其进步的一面,那就是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把受教育从少数人的特权变为大众的基本权利;形成了体系化的课程和教学结构,便于人系统掌握一定标准的知识;形成了一套教育的法律制度,成为现代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
但是,这个教育体系的创设更多是立足于外在的、功利的价值,而不是从人本身的发展出发。
学校设计层面。按照工厂生产的格局建设,发挥规模效益的最大化,在这个体系下个体变得微不足道。
班级设计层面。由同龄学生组成,追求年龄上的统一性,关注的是整体的学习水平,忽视人的多样化存在。
课程设置层面。按照学科分类,每个学科自成体系,追求知识结构的系统化,无视学生的生活需要。
教学方式层面。严格把握进度安排,注重学科知识的递进性,不顾学生的接受程度。
教师角色层面。掌握知识和支配学生的权力及优越地位,强调知识传递的权威性,难以关注个体学生的发展需求。
评价方式层面。确立统一的考试标准,鼓励学业成绩的优异者,制造了大量的学习失败者。
学校管理层面。设计严格、精细的规章制度,强化纪律服从的一致性,约束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现行的教育体系严重忽视了人的价值,几百年来,一代又一代有智慧和良知的思想家、教育家对这一教育体系进行了无数次批判,呼唤教育向人的价值回归。未来教育、人工智能如果不反思这些问题,将会违背“学以为己”“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古老的教育理想。
二、未来教育既是技术,也是伙伴
2018年,教育部制定《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第一原则就是坚持育人为本:“面向新时代和信息社会人才培养的需要,以信息化引领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学习者为中心”,成为教育变革的一项重大使命和重要突破。也正是人工智能、“互联网+”等对教育的介入,使得学习问题备受关注,我们反思教育的核心问题到底是什么,学习的价值和意义究竟何在,学习如何真实发生?
《中国未来学校2.0概念框架》明确宣告,未来学校传承文化、创新知识和培养人才的本质不会变,但是学校的定义、学习的意义、课堂的概念、学习的路径都需要重新认识。
围绕学习者为中心,未来学校的数据环境、空间设计、课程设置将会有机统一,整个学校将实现数据环境化和环境数据化,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学习资源。学习场所不再局限于教室,也可以在会议室、餐厅、图书馆、博物馆、草坪等,教室设计会根据学习需要随时将空间变为报告厅、讨论室、小剧场或者教室,校园里任何区域都会满足独自学习、小组学习、集体学习等不同的学习需求。
未来教育的课程特征是多样化、模块化、定制化。从课程供给来讲,多样化、模块化成为趋势,各种微课将极大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如果喜欢艺术,会有培养艺术家的课程,也有一般的艺术欣赏课程。如果学校开设的课程里没有你感兴趣的,还可以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学习。从课程需求来讲,个性化、定制化成为趋势,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选择课程,五年级的学生,也可以学习八年级的课程。课程会完全按照学生的需要匹配最适合的内容。 个性化学习成为一种可能。首先是学习内容个性化,学校和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档案库的历史数据记录,制订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以适应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其次,学习方法个性化。数据环境、穿戴设备、图像捕捉等技术,会根据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的数据分析,对每一个学生在学业成绩、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方面的个体差异进行诊断,推送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也能让学习内容匹配学生个性;另外,学习情境个性化。未来学校的数据环境化和教学数据化,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设计个性化学习情境,能够运用各种新技术,组织个性化的学习活动;还有,学习组织形式个性化。学习内容可以自主选择,学习进度可以自主安排,学生与教师合作学习,平等交流。
学生的学习是为了适应未来社会,未来社会具有复杂性、综合性和多变性,传统的、以知识储备为主的学习不再适应社会对人的需要,而是更加重视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当人工智能成为人的记忆外存和思维助手时,未来社会的竞争不再是生存问题,大多数学生已经不再把挣钱谋生作为学习的目标,而是培养面对社会,解决问题的创新性、批判性、独特性的思维方式。而未来社会对一个人的学习经历也不会再以所上的大学是否知名来进行判断,而是以学生接受过什么课程以及学习的程度来进行判断。
这种没有统一标准,没有固定场所,没有规定学制,没有系统内容的学习,与先贤们对于理想教育的追求是多么相似,因为孔子是这样教学的,苏格拉底也是这样教学的,直到卢梭、尼采、杜威也都认为应该回归到这种以人为本的学习状态,使未来教育给学习的人本主义提供了可能。
三、未来教育既是相遇,也是涅槃
第一,教育的观念转变了吗?当下的教育体系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这套体系下形成的教育观念、思维、方法、制度、习俗,在發展的过程中不断强化,日益稳固,进行革命性变革将十分困难,几乎很难取得社会共识。在变革面前,很多人会固执地认为旧有的体系更符合人的发展,甚至不愿意承认在工业文明中形成的教育体系一直忽视了人的价值,忽视了人的生命存在,抑制了孩子的自然天性。今天,我们是否有勇气针对现行教育体系的弊端进行革命性重建,决定了未来教育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当然,课程的国家意志属性不能发生变化,还要通过考察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
第二,系统性变革准备好了吗?《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里明确指出,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走在世界前列,发挥着引领全球的作用,关键的一点是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力量。未来教育,如果不是对学校环境的系统性变革,只能造成资源浪费。我们今天的智慧校园,还停留在建设几间智慧教室,用一体机代替黑板,使用选课走班系统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围绕“学习者为中心”,变革学习方式,改变教学形式,还远远谈不上未来学校。
第三,评价体系建设好了吗?以学习者为中心体现的是一种人本思想,这一思想是要让学生个性化学习,而不是围绕着外在的要求学习。如果还用标准化的考试来评价学生,个性化学习以及可能的个性化学习都不会真正出现。我们不能把一个数学思维强的学生与一个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分出高下,不能让鱼也学会爬树。而学习又离不开评价和反馈,这就要求根据不同学习目标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让每一位学习者都能得到正确的个性化导向。
第四,我们的教师准备好了吗?未来学校,人工智能会把教师日常教学中重复的、单调的、规则性的工作取代,缓解教师工作的压力,成为教师的贴心助理。但是,个性化学习所要求的教师角色也会发生深刻变化,教师就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按照《可见的学习》的作者约翰·哈蒂所说,成为“适应性学习专家”。教师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位个性化学习者,作为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成为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教学服务的提供者,成为设计定制化学习方案的咨询顾问。
未来教育肩负着变革教育积弊的重任,未来教育承载着培育时代新人成长的荣光,未来教育也担当着回归古老教育理想的使命,未来教育需要坚守人本主义的基本价值。
作者单位:陕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一处
面对未来教育,大概有三种态度:期待、排斥、观望。
期待的心态,要么建立于对当前教育体制机制的不满,期望通过未来教育的系统化变革,实现教育现代化,让教育升级转型,让教育发生真正的变革。要么执着于未来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技术革新与教育深度融合。
排斥的心态全盘否定了人工智能革命性的意义,坚信教育为人的活动,任何技术发展都改变不了教育的本质,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变化视而不见。这种观点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毕竟人类对意识、学习等问题的生理心理机制研究还很受限。
观望的态度认为,虽说“未来已来”,但究竟什么是未来教育,并没有在现实中真正发生,这是一种追求稳妥的心态,这种心态不会带来社会的进步。
无论如何,未来教育是不可阻挡的事实。但是,无论对未来教育持什么态度,对未来教育的基本价值观需要有清醒的认识。我认为,未来教育应该建立在对现行教育体系反思、批判、重构的基础之上,让教育回归人本主义的基本价值。
一、未来教育既是颠覆,也是回归
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学习,如何认识学习,如何对待学习,如何评价学习代表了教育的基本价值观。未来教育需要回顾人类古老的理想教育,才会有更深刻的文化意义。
汉语当中的“学习”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月令》中的“鹰乃学习”,后人解释为,夏初时节,雏鹰开始反复练习飞翔,这是学习。古人对学习的本质理解是自主性、能动性和实践性的,并没有外在的功利目的。
在西方,苏格拉底的“助产式”教学法,以学习者所熟悉的事物开始问答,促使其积极思考,主动寻求答案,能有效激发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柏拉图把教育当作实现人生幸福、快乐的根本途径,认为一个人获知 “理性”(即 “智慧、真理和卓见”),便获得 “快乐”,由此产生“幸福”,进而成为“完人”。教育的责任在于养成青少年的理性或理智。亚里士多德则以“善”和“幸福”为人生目的,认为“幸福与快乐相融合,遵循智慧的活动在合乎德行的活动中是最快乐的”。虽然每个人生来都渴求知识,但是人的活动受到本身的快乐所影响,如果感到写和算对他是痛苦的,他就不肯再写和算了。
东西方的先哲们都强调了学习的人本精神,即从人自身的感受、兴趣、幸福出发,实现人的发展。学习本身就是一种价值,是自我成长目标的价值,不图未来的回报。但是,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忽视了从人自身出发的本质要求,特别是在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思想的推动下,教育的外在性目的裹挟了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评价都偏离了人本主义思想,“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古老的教育理想,在現代教育制度下几乎不可能发生。
未来教育需要建立在对现代教育的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之上,进行教育体系的重构。
今天的教育体系作为工业文明的体现,主要特点是集中化、专门化、标准化。现代教育有其进步的一面,那就是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把受教育从少数人的特权变为大众的基本权利;形成了体系化的课程和教学结构,便于人系统掌握一定标准的知识;形成了一套教育的法律制度,成为现代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
但是,这个教育体系的创设更多是立足于外在的、功利的价值,而不是从人本身的发展出发。
学校设计层面。按照工厂生产的格局建设,发挥规模效益的最大化,在这个体系下个体变得微不足道。
班级设计层面。由同龄学生组成,追求年龄上的统一性,关注的是整体的学习水平,忽视人的多样化存在。
课程设置层面。按照学科分类,每个学科自成体系,追求知识结构的系统化,无视学生的生活需要。
教学方式层面。严格把握进度安排,注重学科知识的递进性,不顾学生的接受程度。
教师角色层面。掌握知识和支配学生的权力及优越地位,强调知识传递的权威性,难以关注个体学生的发展需求。
评价方式层面。确立统一的考试标准,鼓励学业成绩的优异者,制造了大量的学习失败者。
学校管理层面。设计严格、精细的规章制度,强化纪律服从的一致性,约束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现行的教育体系严重忽视了人的价值,几百年来,一代又一代有智慧和良知的思想家、教育家对这一教育体系进行了无数次批判,呼唤教育向人的价值回归。未来教育、人工智能如果不反思这些问题,将会违背“学以为己”“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古老的教育理想。
二、未来教育既是技术,也是伙伴
2018年,教育部制定《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第一原则就是坚持育人为本:“面向新时代和信息社会人才培养的需要,以信息化引领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学习者为中心”,成为教育变革的一项重大使命和重要突破。也正是人工智能、“互联网+”等对教育的介入,使得学习问题备受关注,我们反思教育的核心问题到底是什么,学习的价值和意义究竟何在,学习如何真实发生?
《中国未来学校2.0概念框架》明确宣告,未来学校传承文化、创新知识和培养人才的本质不会变,但是学校的定义、学习的意义、课堂的概念、学习的路径都需要重新认识。
围绕学习者为中心,未来学校的数据环境、空间设计、课程设置将会有机统一,整个学校将实现数据环境化和环境数据化,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学习资源。学习场所不再局限于教室,也可以在会议室、餐厅、图书馆、博物馆、草坪等,教室设计会根据学习需要随时将空间变为报告厅、讨论室、小剧场或者教室,校园里任何区域都会满足独自学习、小组学习、集体学习等不同的学习需求。
未来教育的课程特征是多样化、模块化、定制化。从课程供给来讲,多样化、模块化成为趋势,各种微课将极大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如果喜欢艺术,会有培养艺术家的课程,也有一般的艺术欣赏课程。如果学校开设的课程里没有你感兴趣的,还可以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学习。从课程需求来讲,个性化、定制化成为趋势,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选择课程,五年级的学生,也可以学习八年级的课程。课程会完全按照学生的需要匹配最适合的内容。 个性化学习成为一种可能。首先是学习内容个性化,学校和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档案库的历史数据记录,制订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以适应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其次,学习方法个性化。数据环境、穿戴设备、图像捕捉等技术,会根据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的数据分析,对每一个学生在学业成绩、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方面的个体差异进行诊断,推送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也能让学习内容匹配学生个性;另外,学习情境个性化。未来学校的数据环境化和教学数据化,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设计个性化学习情境,能够运用各种新技术,组织个性化的学习活动;还有,学习组织形式个性化。学习内容可以自主选择,学习进度可以自主安排,学生与教师合作学习,平等交流。
学生的学习是为了适应未来社会,未来社会具有复杂性、综合性和多变性,传统的、以知识储备为主的学习不再适应社会对人的需要,而是更加重视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当人工智能成为人的记忆外存和思维助手时,未来社会的竞争不再是生存问题,大多数学生已经不再把挣钱谋生作为学习的目标,而是培养面对社会,解决问题的创新性、批判性、独特性的思维方式。而未来社会对一个人的学习经历也不会再以所上的大学是否知名来进行判断,而是以学生接受过什么课程以及学习的程度来进行判断。
这种没有统一标准,没有固定场所,没有规定学制,没有系统内容的学习,与先贤们对于理想教育的追求是多么相似,因为孔子是这样教学的,苏格拉底也是这样教学的,直到卢梭、尼采、杜威也都认为应该回归到这种以人为本的学习状态,使未来教育给学习的人本主义提供了可能。
三、未来教育既是相遇,也是涅槃
第一,教育的观念转变了吗?当下的教育体系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这套体系下形成的教育观念、思维、方法、制度、习俗,在發展的过程中不断强化,日益稳固,进行革命性变革将十分困难,几乎很难取得社会共识。在变革面前,很多人会固执地认为旧有的体系更符合人的发展,甚至不愿意承认在工业文明中形成的教育体系一直忽视了人的价值,忽视了人的生命存在,抑制了孩子的自然天性。今天,我们是否有勇气针对现行教育体系的弊端进行革命性重建,决定了未来教育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当然,课程的国家意志属性不能发生变化,还要通过考察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
第二,系统性变革准备好了吗?《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里明确指出,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走在世界前列,发挥着引领全球的作用,关键的一点是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力量。未来教育,如果不是对学校环境的系统性变革,只能造成资源浪费。我们今天的智慧校园,还停留在建设几间智慧教室,用一体机代替黑板,使用选课走班系统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围绕“学习者为中心”,变革学习方式,改变教学形式,还远远谈不上未来学校。
第三,评价体系建设好了吗?以学习者为中心体现的是一种人本思想,这一思想是要让学生个性化学习,而不是围绕着外在的要求学习。如果还用标准化的考试来评价学生,个性化学习以及可能的个性化学习都不会真正出现。我们不能把一个数学思维强的学生与一个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分出高下,不能让鱼也学会爬树。而学习又离不开评价和反馈,这就要求根据不同学习目标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让每一位学习者都能得到正确的个性化导向。
第四,我们的教师准备好了吗?未来学校,人工智能会把教师日常教学中重复的、单调的、规则性的工作取代,缓解教师工作的压力,成为教师的贴心助理。但是,个性化学习所要求的教师角色也会发生深刻变化,教师就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按照《可见的学习》的作者约翰·哈蒂所说,成为“适应性学习专家”。教师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位个性化学习者,作为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成为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教学服务的提供者,成为设计定制化学习方案的咨询顾问。
未来教育肩负着变革教育积弊的重任,未来教育承载着培育时代新人成长的荣光,未来教育也担当着回归古老教育理想的使命,未来教育需要坚守人本主义的基本价值。
作者单位:陕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