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南华寺发愿

来源 :行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b198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之前已经在网上细细查了南华寺的详细资料,千年古刹南华寺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南华寺之所以能够在今天依然名播四海,恐怕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保留了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真身。惠能大师在中国佛教史和哲学思想史上的崇高地位,吸引着许许多多的人们。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带着对这首充满禅机的四句偈的崇敬之情,我和行愿心灵家园的所有家人们一路上都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向往着南华寺。
  刚上车,我们就收到了今天的作业:今天大家除了要在六祖惠能大师的真身面前共同许下《行愿》的祈愿,我们每个人还要郑重地把自己的祈愿写在纸上,到时由南华寺的师父见证我们每个人的祈愿并亲自在六祖的真身面前读出来。有一种敬畏,有一种神圣,涌满胸中。以前我到任何一个寺庙,跪在佛像面前的时候,我脑子里往往是一片空白,不轻易许愿,也不知道要去实现什么样的愿望,最多只是本能地涌起家人健康平安之类的祝福。这次不一样了,带着这种敬畏、这种神圣我到底要许下什么样的诺言呢?我要祈求什么呢?还好,差不多有三个多小时的车程,我慢慢思考吧。
  一路上,一个个愿望慢慢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多么希望得到佛菩萨的护佑,家人健康平安,事业蓬勃发展,孩子学业优异,财源广进……看到很多行愿家人都郑重写下自己的祈愿,我忐忑着迟迟不能落笔。车在一个加油站停了下来做短暂休息,待到大家重新上车时,和我同坐一排的师妹已买好水果并开始派发,后面紧接着是提着垃圾袋一一回收果皮的师姐。她们恭敬地充满喜悦的来回做着这些,车上立马充塞着欢声笑语,亲如家人的喜悦和温暖感动着我。此时脑海里开始一幕幕浮现出所有行愿心灵家园人的感人画面,不止是此时,每位行愿人都在竭尽所能地付出着,对这本杂志的来之不易有了深深体会。这已不是一本普通的杂志,凝聚了太多的爱,太多的心血……赵主编那柔弱得让人心疼的身影,刘霖每次语重心长的叮嘱,教我如何好好鞠躬递出每份杂志,如何感恩收到的每笔善款……慢慢地,我的眼眶变得潮湿,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我的内心深处的爱在一点一点地扩大,我开始问自己:我能做些什么呢?我能如何让这个世界因为我而更好一点点呢?此时我不再想仅仅为自己为家人祈愿,在那一刻我拥有了无尽的力量,我为自己立下了“日行一善”的誓言,为天下所有的亲人祈愿:祈愿世界和平、风调雨顺,祈愿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这一刻我毫不犹豫地写下了我的祈愿,内心充满了爱和喜悦,充满了力量,充满了信心……
  刚刚写完,有人欢呼快到了,车上一阵沸腾,梁师姐倡议大家念五分钟佛号。带着这份对古圣先贤的恭敬,一唱起佛号,泪水奔涌而出,感受着佛陀的慈悲与伟大,孜孜不倦的教诲,不离不弃。有师父在门口等着我们,一脸的平和亲近,很温暖。步入寺内,只见古木参天,奇花异草,满目皆绿,生机盎然,令人心旷神怡。穿行在高大安静的古樟间,听着远处隐隐传来的祥和平静的梵音,在这个佛香袅袅的天地间,听着师父的开示,心境虔诚而空明起来。
  师父精彩地讲解着,不知不觉到了六祖殿,这里是我们今天的发愿之处。庄严的佛像,无尽的慈悲。大殿佛像前供奉着六祖惠能大师、憨山大师和丹田祖师的真身。我们由师父带领着走进围栏,至诚恭敬地近距离瞻礼祖师。师父按照庄严的仪式:洒净、礼香、诵经后,我们所有的行愿人跪在那里,由师父带领着齐声诵读了《行愿》的祈愿文。愿天下更多的有缘人能够学习并实践佛陀的智慧,度己利人。接下来,师父一个一个念着名字,跪在那里跟着师父一句一句诵读着自己的祈愿。我一直跪在那里,闭上眼睛,认真地聆听着每位行愿人的祈愿,深深地感动着……半个小时过去了,跪得膝盖已渐渐麻木,眼里蓄满了泪水,轮到我了,至诚地走到师父面前,礼佛三拜,一字一句地跟着师父读着自己刚刚写下的祈愿。我知道,这是一份郑重的承诺,从今天开始要谨言慎行,胸怀大爱。
  想着一路看到的很多香客,尽管很多人烧香磕头都很虔诚,但不乏带着各种的欲求:升官,发财,名利,长命百岁等等。正所谓,人生如烛,欲望如火。佛祖的宗旨是普渡众生,但不可能一一去满足大家永无止境的欲望,佛祖教我们忍辱,教我们淡然,教我们去恶从善,教我们明白因果法则,教我们看透宇宙人生的真相。佛祖是要我们开启智慧,拨开眼前的迷障,明白生命的真谛,转迷成悟,离苦得乐。人生苦短,无论你是达官显贵抑或街头乞丐,到了生命的尽头,什么也带不走,那为何非要苦苦挣扎在这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欲望之中呢?多少人死死迷在其中而不愿醒来啊。
  此刻,六祖那著名的无题诗,忽然清晰地传进了我的心灵深处,仿佛有人在我身边低低吟诵一般:“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其他文献
问:未来如果有人提起“圣严师父”,希望他们如何记得您?  圣严法师(以下称师):希望别人怎么记得我?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事实上,我们对于历史人物,所能够留下的记忆非常有限,况且我能不能成为一个历史人物,都还是个问题。  虽然有人抬举我,说我是历史性人物,未来一定能在历史上留名。但是,即使在历史上留下记录,也不一定能为后人所记忆,而且将来的人怎么看我、怎么记得我,可能有多种分歧的观点,即使是现
期刊
海涛法师——他很真实和纯粹,无论是在电视、网站还是面对我的采访,有问必答,坦率直白。从不回避家庭、感情,过去、现在的任何问题,包括他的太太、孩子、父母、金钱、男女等话题……  台湾生命电视台台长海涛法师越来越被大陆的信众和非信众所熟悉。许多人给他的评价是慈悲,有风度,有威仪,有亲和力……他的弘法讲座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很难想象这位从小生于富裕家庭,家教甚严的大法师,却在出家前有着这样的经历:年少叛
期刊
“洞天首步”四个大字豁然在前,对攀登者来说无疑是非常刺激与兴奋的。我们一行去躯足在写有洞天首步的古老牌坊前合影留念。登峨眉山来到这里就开始有些高度了,更让人兴奋的是这儿开始可以见到积雪。不一会儿映入眼帘的就是参天大树与山峦叠翠,时而飘来的云雾、善意来袭的野猴不断的让我和可爱的队友们陶醉于这一刻又好奇的憧憬着下一刻。以至于完全的放下了一年到头的疲劳。每一步都是下意识的往前蹿去,大家都非常开怀放任地投
期刊
早在2006年初,我便听大学同学赵倩女士讲,她要办一本心灵文化杂志,用媒体人的角度来传播中国传统的佛教文化。对于我这样一个毕业于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长期从事证券投资分析的人来说,并不是完全的赞同,更不用说立即成为一名行愿人!由于是大学同班同学,加上钦佩赵倩女士能够放弃自己原有的高收入工作,全身心投入创办杂志这样的精神,我才半信半疑地开始了解一些佛教知识,认识佛学,接触更多与佛法有关的东西。 
期刊
今生有幸结缘《行愿》读刊,受益良多。劝善教行的精神食粮,每时每刻都在清洗着我心中的污垢。在此感恩6年来,为《行愿》杂志默默付出的每一位行愿家人!深深感恩我们行愿创始人千辛万苦的付出——从此世间多了一丝光明,照亮心灵的黑暗之处;多了一把柔软的刷子,洗净心灵的污秽尘垢。  感恩自然万物滋育了我,让我好好活着,在人生的路上一步步努力前行。  感恩父母给予我生命,辛辛苦苦把我抚养成人。  感恩给予我改变力
期刊
一年一次的 “行愿心灵之旅”是行愿传媒的核心品牌活动。是行愿心灵家园为感恩每一位家园人和行愿读者所组织的缘聚学修活动。是在所有支持《行愿》杂志的高僧大德和有缘人的关爱推动下因缘组织构建的。“行愿之旅”旨在通过参访、朝圣和聆听高僧大德的开示、授课、解惑以及大家的互动分享、交流等方式引导有缘人走进并感悟、实践传统文化的智慧,构建自己的心灵家园。用智慧指导生命,和谐家庭,成就事业,快乐人生!  2013
期刊
嗨!终于实现了十年来的愿望。1999年是我人生中最宝贵最贫乏的岁月。这年因为我即将为人之母不得以离开工作多年的地方,满怀喜悦准备着未来,想象着宝宝到人间后的一切……  5 月3 号凌晨经过几个小时撕心裂肺的疼痛挣扎的宝宝终于与我顺利见面,天刚微微亮,我的身体经过一夜的折腾也有些微微亮了(有点感觉)。又渴又饿看看时间想起昨晚妈妈来看我时告诉我今天一早就送好吃的过来,还告诉我一些分娩的经验,要如何与宝
期刊
我是广东罗定市苹塘中学的一名人民教师,有幸与我们伟大的《行愿》结缘。这种缘份是如何结下的呢?这要感谢我的小姨子吴丽思女士,是她在2016年春节把这本杂志从广西南宁市带回来的,从而与它结下良缘,使我在这个花花世界中寻到了另一种精神享受,获得了智慧和力量。  《行愿》杂志是一本以智慧为指导的心灵成长读物,创办于2006年,到今年刚好十周年。《行愿》是一本通俗、大众化、可读性强的杂志,它关注心灵成长,传
期刊
9年前,我和印顺法师第一次在成都相识,那时《行愿》杂志刚创刊一年。当他知道我们自己出资在民间出版和传播这本佛文化读物时,认同之下鼓励我们这条路并不容易,需要用心努力坚持。这些年虽然相见不多,但他一直关注和支持《行愿》杂志通俗化、大众化、时尚化的现代佛文化传媒探索之路。  在因为《行愿》和法师的一些沟通中,他的智慧、真诚、坦荡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大家去弘法寺,他总是非常谦和、开心地和大家聊天。信众的
期刊
一直觉得,唯有受过苦的人,有会和慈悲结缘,唯有善良的人,才能和《行愿》结缘。  为何我们有今日的聚合,那是因为我们前生的尘缘。我很庆幸,今日能和你们相聚。这种如家人般的温暖,让我每当失望、落魄时,备感力量。  我很感谢《行愿》的文字,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每当捧起书,静静读着那简单而质朴的文字,让我备感清凉。我这些年也经历了很多变故:离婚,妈妈重病缠身等。这一路走来,感恩很多善良的人帮助,感恩熊文华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