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启迪·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ctussp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政治教师在进行政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高中政治与生活化教学理论进行一个结合,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政治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一个较为完善三观。将“生活”这两个字贯穿到整个的教学过程。高中政治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相关的生活化情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能够产生共鸣,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较为抽象的政治知识。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高中政治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意识。本篇文章主要就是针对将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运用到高中的政治课堂之中的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高中学生
  一、 构建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在我们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高中政治教师多以枯燥乏味的理论讲解为主。学生在学习相关政治知识时,高中学生多半是依靠死记硬背,而没有去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这样的教学方法会导致高中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不断降低,在学习政治的过程中也没有获得成就感。所以,高中政治教师要擅于去运用我们生活中的素材,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满足学生的政治学习需求。在教学不断进行改革的过程之中,传统的教学理论与教学模式显然不能够再适应现代的教学环境与学生的学习需求。高中政治教师在进行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的适当引入相关生活化的素材进行补充,从而加深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的印象。例如,在进行“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这部政治知识分教学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工资、奖金、津贴,但是这离同学的日常生活还比较远,同学不能切身理解工资、薪酬的由来,也就无法理解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所以教师应该设计让学生可以感同身受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如,让学生理解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时,教师可以播放视频,了解视频中提到的分配、平均分配、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可支配收入、公平、效率的含义,初步认识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让学生能够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政治知识体系。这对于学生现阶段的学习,乃至日后的复习巩固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 如何将高中政治与生活化教学相结合
  八、 高中政治教师多引用生活化素材
  高中政治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变化。不要老是一味使用重复、过时的例子,这样是不利于学生进行理解,甚至过时的例子会与学生产生代沟。教师在进行政治教学的过程中要多去了解并使用时事,从学生能够理解的教学进行教学。将时事与高中政治理论知识进行一个结合,让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之中。例如,在进行“我国的经济发展”这部分教学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前自行了解“什么是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国特色)?”和“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让学生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能够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够更好地展开教学。以我们实际生活作为例子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课后学生也能够从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去理解、思考现实生活中价格的变动。
  九、 合理运用课堂时间去运用知识
  在高中的政治课堂之中教师可以适当引用一些生活化的例子去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但是,高中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最终还是要回归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才能够真正完成这一学习过程。所以,教师教授完相关政治知识时,可以布置学生去尝试着运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識于实践生活之中。例如,在进行“人民当家做主”这一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师需要明确公民是具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教学的过程之中需要围绕着这四个部分展开,如民主选举这一部分,教师可以引用区级干部选举来作为例子。每当换届选举时都需要成年公民去投票参与选举。让学生能够去明白“人民当家做主”这部分的政治知识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在课后教师可以以公民选举为例,再让学生去寻找能够体现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三个部分的例子。在下节课中让学生进行分享,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于之一部分知识的印象。
  三、 将高中政治与生活化教学结合的本质与内涵
  其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本质就是围绕着“生活”二字所展开,我们学习到的知识其最终都是需要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之中的。高中政治看似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但是每一个知识点都是源自我们的日常生活。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需要紧密将政治与生活相联系。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多采用生活化的素材,来引导学生将政治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例如,在进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部分教学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重点。在进行这一部分讲解时,教师可以以学校的食堂为例子。学校有两个食堂,一个食堂以低价格为宣传点,这就是需求侧改革,另一个食堂以好吃的饭菜为宣传点,这就是供给侧改革。因为食堂是学生较为了解的地方,以食堂作为例子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理解,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一个中介的教师,搭好这一桥梁。
  总结:高中阶段的政治教学内容是存在一定的难度的,学生在一开始学习的过程中难以去理解抽象的知识也是一个比较正常的情况。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改变传统枯燥的教学方法,对于较难理解的部分也不应该让学生死记硬背,需要寻找一个记忆方法。所以,教师将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运用其中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闫晓琴.(2021).核心素养下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策略. 家长(09),46-47. doi:CNKI:SUN:JIAZ.0.2021-09-024.
其他文献
患者女性,2岁.因发现心脏杂音2年入院.体检心尖部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示:膜部室间隔缺损约4 mm;左心房内径20 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41 mm,右心室内径10.3 mm.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接受介入封堵治疗。
期刊
患者女性,30岁,主诉阵发性头晕、头痛伴心悸7年入院.该患者7年前因头晕、头痛就诊,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予降压药物治疗.7年间血压波动较大,最高可达280/140mm Hg(1 mm Hg=0.133 kPa),口服降压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后血压最低可降至140/100 mm Hg.入院时心率98次/min,血压160/100 mm Hg。
期刊
误穿锁骨下动脉并扩张是起搏器置入时一种罕见且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处理方法包括外科手术修补、血管缝合器以及带膜支架置入等.本文报告对该并发症未行外科手术或其他介入治疗而徒手成功处理一例。
期刊
目的 研究中国人肥厚型心肌病的致病基因,阐述基因型-表型的关系.方法 对21例无血缘关系的肥厚型心肌病先证者进行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cMYBPC3)突变筛查,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其功能Ⅸ的外显子片段,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序.家系资料调查包括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心脏超声和心电图.结果 在2例先证者中发现基因突变.其中H12为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先证者,为cMYBPC3基因第32号外
摘 要:有效地运用课堂互动教学,结合本人的实际教学经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还可以通过对课堂教学中课堂互动的原理进行分析,进而探讨课堂互动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互动教学  1.课堂互动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原则  要想在初中阶段实施道德与法治教育,充分实现课堂互动的教育价值,首先要把握应用原则。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内容虽不同于其他学科,但在教学原
期刊
患者男性,31岁,因突发胸痛3 d入院.3 d前患者因过度劳累突发胸骨后剧烈疼痛,当地医院心电图显示V1~V5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2级(Killip分级)",给予药物保守治疗(未溶栓)。
期刊
2009年6月11-14日,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办,大连医学会和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联合承办的第11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在大连隆重召开.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和参会代表共约2000余人参加了此次盛会。
期刊
摘 要:自习课是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的重要环节。是高中教师适应课程,充分把握高高中生学习状况的最好时机。这是学科教师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渠道,也是他们自己复习、收集课外学习资料的最有效的时间。所以,如果老师能充分利用自习课,肯定会让课程对学生来说更加轻松,给他们很多帮助。为此,我们应重视高中生自习课的开展,在高中生自习课的管理和利用上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中;班级管理;自习课
期刊
结构性心脏病是先天性或获得性心脏结构异常的统称,主要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和心脏瓣膜病.现阶段能够以介入方法治疗的结构性心脏病主要包括动脉导管未闭(PDA)、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肺动脉瓣狭窄及二尖瓣狭窄.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这项技术以来已取得了令国际同行瞩目的成绩。
期刊
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中华医学会血管介入培训中心主办,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第四届西部长城心脏病学会议暨心血管疾病综合诊治新进展研讨班”将于2010年8月4—7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