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归的十年,是历史上香港教育改革最剧烈的十年。在回归之初,香港特区政府便着力规划如何改进香港的教育。于2000年正式提出一系列改革的措施,其中课程更是改革的重心。与以往的改革不一样的地方,是这次改革所提出的措施,不少学校基本上都落实了,不过,从2004年开始,慢慢地浮现质疑教改的声音。到了2006年初,更有众多教师集会,表达对教改有关方面的质疑。究竟香港的课程改革出了什么问题呢?本文尝试从课程本质、推行策略以及系统承受力量来分析这一问题。
课程本质
与其他儒家圈文化地区一样,一直以来,香港教育受到考试文化的制约。学生着重记诵,学校和教师忽视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香港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熟,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不少商界精英、政府官员及教育学者都认为香港需要改变教与学模式,让学生可以发展高层次思维能力。
回归祖国是课程需要改革的另一个原因。在殖民地时期,官方订立的学校课程是去政治化的。以地理课程为例,初中学生修读有关澳大利亚的地理课程,比中国大陆的还要多。历史科方面,也是强调学习古代史,现代史部分比重较少。
从理论角度出发,这次课程改革诉求是合理的。事实上,香港的经济已达先进地区水平,经济结构以服务业为主,工作人口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解难能力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认知和归属感,也成为亟需考虑的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改革的规模极大,所推出的措施涉及所有学科,要求幼儿园到高中的所有学校均需参与。在改革上,并不只是采用某些新学科、新教材,而是要求教师在教与学上作出很大的转变。这就牵涉到教师需要改变他所持的价值观及教学信念,这是课程改革中最深层的改变。
香港回归后的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推行2001年提出的变革。2005年,政府又推出了新的高中学制改革,以及配套的课程改革。新高中学制改革是将中学的三年初中、两年高中、两年预科改为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大学则由三年延长至四年。新学制的改革促使学校课程也要相应变革。政府所提出的新高中课程颇具新意。所有新高中学生必须修读四门学科,包括中文、英文、数学及通识教育。其中通识教育科是新设的必修科,教学内容广泛,涵盖个人成长、国家发展、科技发展,环境保护等多个范畴。此学科要求教师采取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及高层次思考方法。由于这是新设的必修学科,很多教师不懂得如何教授,甚至对教学内容的了解也非常表面。因为为数不少的高中教师需重新接受培训后,才能承担通识教育科的教学工作。甚至单是这一学科的设立,已使改革的规模变得很大。
实施状况
● 成效
从2000年开始,香港政府教育当局不断地进行调查,了解教改的实施状况。
在2005年10月进行的调查显示,课程改革工作推行以来已见成效。
1.超过75%学校已制订或继续执行既定的学校整体课程发展五年短期策略,并发展校本课程以切合学生需要,以及制订学校的整体评估及家庭作业政策。
2.在提供宽广而均衡的课程、通过五种基本的学习经历(德育及公民教育、智能发展、社会服务、体艺发展、与工作有关的经验)以促进学生全人发展方面,学校都有明显进步。差不多所有校长都认为五种基本的学习经历有效用。
3.超过79%中小学校长认为,推行课程改革至今,他们在领导能力、专业发展、与教师协作及课程发展的方面均有改善。
4.超过70%的小学校长及超过50%的中学校长表示,自2001-2002学年推行课程改革至今,学生在以下各方面均有改善:沟通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创造力、自学能力及习惯、学习动机和兴趣、国民身份认同、尊重他人、责任感和整体学习表现(教育统筹委员会,2006)。
从调查的数字来看,可以了解到学校和教师确实在学校和课堂层面上,做了不少努力,课改的四大关键项目,包括专题研习、阅读、公民及道德教育,以及资讯科技,几乎所有学校都在着力推行。而教师对改革措施也表示认同,最低限度的观念是接受了改革理念。
香港政府投入了大量资源来支持改革。相对于1996-1997年,2003-2004年度的教育改革开始,政府每年投入中小学教育的经费超过50%(教育统筹委员会,2003)。经费的投入,使学校的设施有了明显的改进,学校可以调动的资源比以前增加了。自2000年起,每所中小学获得教育当局提供的“学校发展津贴”数额为50万元左右(2000-2001年度,每所小学的金额为45万元或55万元,具体金额依据学校的班数而定,而中学则为25万元或30万元,也是依据学校的规模设定。2001-2002年度,中学的津贴增加了50%),使他们可以按校内状况调动,通过聘请额外员工或以合约(contract)形式寻找校外伙伴提供某些服务,或购买所需的硬件设施,支援校内的教育改革。
这些正面的影响于2004年开始慢慢地显现出变化,同时也显现出一些问题。2004年的一次中小学校长研讨会中,一些与会者对课改提出了不少批评,他们认为教育改革给学校和老师巨大的压力。2005年底,先后有两位教师自杀,2006年2月,近一万名教师参与集会,表达对教育改革的不满(《明报》,2006年1月22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 问题
课程是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因此,教育改革出现的问题与课程变革有密切的关系。事实上,教育改革中不少措施都是为了推行课程改革而修订的,例如校本支援计划,在员工考核报告内反映教师的专业发展等(香港师训与师资咨询委员会,2003),都对实施新课程改革带来影响。要了解课程改革的成效和问题,要从整个教育改革的实施来探索。
首先,我们要回答为什么学校和教师比较“接受”这次改革的措施。这与推行的策略有关系,也与当时的形势有关。在推行这次改革的初期,公众普遍认同香港教育必须面对全球化的挑战。而当时课程和教学都比较保守落后,学生的发展不够全面。由于当时恰逢亚洲风暴的冲击,香港的经济遭遇到极大的困难。结构性失业恶化,市民完全感受到在竞争中失败的痛苦。在经济低潮中,改变教育模式,提升年轻一代的竞争力,成为了最合理不过的策略。在这种经济背景下,推动改革水到渠成。
另一方面,在推行改革的时期,刚巧遇上适龄儿童人口下降。学校收不到学生。便要关门大吉,从2000年开始到2007年,共有120所小学遭遇到“杀校(停办)”(《明报》,2007年1月10日)。虽然停办的学校只属于少数,而且因为种种原因,大多是不太受家长欢迎的学校。但面对生死存亡的威胁,整个教育界,特别是小学的管理人员及教师,人心惶惶,为了生存和发展,参与到改革行列。
当然,除了这些时代背景因素外,教育部门出台的一些相关策略也在某种程度上推进了课改。
营造形势:在推行课改的最初几年,每年都兴办大型交流会,邀请在课程改革上有新颖做法的学校或教师,在会上与其他人分享。能够在这种大型公开场合报道新的做法,对学校和教师都是一种肯定,也使其他与会教师感到“其他人都在进行改革,我还可以停滞不动吗”。
质素保证视学:与课程改革推行的同时,教育当局实施了质素保证视学。教育当局派出一队评价人员到学校进行工作检查,分析及判断学校在管理、教与学、学生成长等各方面的工作表现。这些评价报告要公开放在学校的网页上,让家长和公众也可以看到。评价的准则包括了课程改革的措施。(质素保证视学实施一段时间后,受到很多的批评,教育当局于2005年以学校外评取代之。学校外评的风险性较低,因为外评报告不被公开,只供校内教师、校董会参考)
对改革的反弹
从2004年开始,推行上一直颇为顺利的教育改革开始遇到不满的声音。不满的声音主要来自校长及教师。首先浮现的问题是教师工作压力日显沉重。在改革开始之前,香港的中学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平均是每周授课28-30节(每节40分钟)。同时大部分活动要靠班主任带领。在课程改革开始之后,教师的工作量不断增加。特别是新成立的学校以及收生情况不太理想的学校,要花不少精力在“形象工程”上,以吸引家长和学生。个别学校的教师工作间,晚上10时还是灯火通明。在2004-2005年间,香港两个主要的教师工会,先后发表了教师的工作量的调查报告。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于2005年9月20日至10月15日进行了一项教师工作压力问题的调查,向全港783所小学、454所中学和79所特殊学校发出问卷,最后成功收回2,579份。结果发现:教师工作压力过大已损及教师健康;教师每周非上课工作时数达30小时;因工作压力而损失休息时间;教师为不影响教学而放弃请病假;超过一半的教师无法舒缓压力;教师工作压力已经引致职业耗竭(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2005)。
教师工作量显著增加,一定有诸多的原因,但是课程改革确实给教师带来新的工作量。以一般的教师为例,他们要学习如何规划和带领专题研习。当实行“专题研习”时,教师必须适时地提供个别化的指导,因为专题研习的特点就是要每位学生(或每组学生)进行各自的探索历程。教师必须多花时间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进度,以及监控学生的状况。执行校本评核是课改的另一项措施。理论上,评估学生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但是,在进行改革之前,校内评核是每年的定期考试,教师出试题、改考卷、强化学习成绩表,便完成任务。在强化校本评核的政策下,教师需要收集学生日常学习的作品,做成学生作品套(Portfolio),定期评分,记录各项分数。到了学期结束前,再来一次整体的评分。为了体现学生为本的精神,部分作品还要邀请家长、学生同侪以及学生自评,这些自然增加很多行政上和协调上的工作。
政策的规划,也导致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反弹。在改革初期,便有学者指出香港的课程改革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要培养学生的全人发展,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降低考试的压力。不过在教育政策上,政府引入了TSA(Territory-wide System Assess-ment,全港性系统评估),所有小三、小六、中三的学生均需要参加,从而确定学生的水平。学校为了保持声誉,自然不敢怠慢,于是当TSA出台的时候,同时出现了市场上各种各样补习充斥的现象。而质素保证视学以及学校外评,均以学生在中学会考及高级程度会考的增值指标来衡量学生的表现。因此学生学习压力仍然很大,务求在这些公开考试中获得理想的成绩。当然,重视考试成绩,也与香港家长传统上重视考试成绩有关。学校的考试成绩好,自然能吸引到学生,生源上得到保障,对学校和教师来说,自然重要。因此,学校和教师要同时肩负两个担子:一方面进行课程改革,一方面也不放松追求优秀的学业成绩,其压力之重,自然可以理解。
建议
要改善香港课程改革的实施问题, 我们需要在改革措施与能力中寻找平衡点,现时的核心问题是改革措施和力度过猛,学校教师及学生承受不了,出现多个瓶颈。由于不少措施已在推行中,不可能一下子突然停止,但可以给予一定的弹性空间。有一些在规划中但仍未正式推行的措施,可考虑暂时搁置。例如在新高中课程改革中,要求所有学科均需要在公开考试中加入校本评核。校本评核可弥补传统纸笔考试的不足。不过,正如在上面已经说明的,实施校本评核是要付出代价的,教师的工作量会大大增加。而且,部分学科是否真的需要校本评核来补足传统纸笔考试呢?以数学科为例,没有校本评核不会造成什么不足的地方。既然在新高中改革中,校本评核并未实施,如果适当地调整,让各个学科的专家和教师自行商议是否实施校本评核,可以减轻改革带来的压力。
另一方面,部分引起各种各样问题的现行改革措施也可作检讨及修订。例如TSA的题目设计,仍有可以改进的空间。如何把现行改革措施进行改进呢?可以进行中期检讨,邀请专家、学者、教师、校长共同商议,在坚持改革大方向不变的原则下,以集体智慧寻求可以改进的地方。
除了微调改革措施外,提升教师和学校创新能力非常重要。由2000年教育改革开始,已有不少相关策略教导教师如何实施改革措施。对长远和可持续性的改革来说,我们应考虑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而不是局限于推行某些改革措施的知识和技能。
还有一点是如何减轻教师的负担。增加教师数目,改善师生比例是一个较好的方法。
结语
推行大型课程改革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世界各地的课程实施都显示了实施大型课改会面对种种困难。21世纪香港的课改也在面临同样的境况。在世纪之交时,我们的改革目标是否订得太高呢?面对今天对教改的反弹,我们必须切实地思考如何落实各项措施,以达致进一步提升教育素质的理想。在十字街头上,多让一线教师和校长出谋定策,可能会有意外的收获。
课程本质
与其他儒家圈文化地区一样,一直以来,香港教育受到考试文化的制约。学生着重记诵,学校和教师忽视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香港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熟,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不少商界精英、政府官员及教育学者都认为香港需要改变教与学模式,让学生可以发展高层次思维能力。
回归祖国是课程需要改革的另一个原因。在殖民地时期,官方订立的学校课程是去政治化的。以地理课程为例,初中学生修读有关澳大利亚的地理课程,比中国大陆的还要多。历史科方面,也是强调学习古代史,现代史部分比重较少。
从理论角度出发,这次课程改革诉求是合理的。事实上,香港的经济已达先进地区水平,经济结构以服务业为主,工作人口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解难能力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认知和归属感,也成为亟需考虑的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改革的规模极大,所推出的措施涉及所有学科,要求幼儿园到高中的所有学校均需参与。在改革上,并不只是采用某些新学科、新教材,而是要求教师在教与学上作出很大的转变。这就牵涉到教师需要改变他所持的价值观及教学信念,这是课程改革中最深层的改变。
香港回归后的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推行2001年提出的变革。2005年,政府又推出了新的高中学制改革,以及配套的课程改革。新高中学制改革是将中学的三年初中、两年高中、两年预科改为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大学则由三年延长至四年。新学制的改革促使学校课程也要相应变革。政府所提出的新高中课程颇具新意。所有新高中学生必须修读四门学科,包括中文、英文、数学及通识教育。其中通识教育科是新设的必修科,教学内容广泛,涵盖个人成长、国家发展、科技发展,环境保护等多个范畴。此学科要求教师采取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及高层次思考方法。由于这是新设的必修学科,很多教师不懂得如何教授,甚至对教学内容的了解也非常表面。因为为数不少的高中教师需重新接受培训后,才能承担通识教育科的教学工作。甚至单是这一学科的设立,已使改革的规模变得很大。
实施状况
● 成效
从2000年开始,香港政府教育当局不断地进行调查,了解教改的实施状况。
在2005年10月进行的调查显示,课程改革工作推行以来已见成效。
1.超过75%学校已制订或继续执行既定的学校整体课程发展五年短期策略,并发展校本课程以切合学生需要,以及制订学校的整体评估及家庭作业政策。
2.在提供宽广而均衡的课程、通过五种基本的学习经历(德育及公民教育、智能发展、社会服务、体艺发展、与工作有关的经验)以促进学生全人发展方面,学校都有明显进步。差不多所有校长都认为五种基本的学习经历有效用。
3.超过79%中小学校长认为,推行课程改革至今,他们在领导能力、专业发展、与教师协作及课程发展的方面均有改善。
4.超过70%的小学校长及超过50%的中学校长表示,自2001-2002学年推行课程改革至今,学生在以下各方面均有改善:沟通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创造力、自学能力及习惯、学习动机和兴趣、国民身份认同、尊重他人、责任感和整体学习表现(教育统筹委员会,2006)。
从调查的数字来看,可以了解到学校和教师确实在学校和课堂层面上,做了不少努力,课改的四大关键项目,包括专题研习、阅读、公民及道德教育,以及资讯科技,几乎所有学校都在着力推行。而教师对改革措施也表示认同,最低限度的观念是接受了改革理念。
香港政府投入了大量资源来支持改革。相对于1996-1997年,2003-2004年度的教育改革开始,政府每年投入中小学教育的经费超过50%(教育统筹委员会,2003)。经费的投入,使学校的设施有了明显的改进,学校可以调动的资源比以前增加了。自2000年起,每所中小学获得教育当局提供的“学校发展津贴”数额为50万元左右(2000-2001年度,每所小学的金额为45万元或55万元,具体金额依据学校的班数而定,而中学则为25万元或30万元,也是依据学校的规模设定。2001-2002年度,中学的津贴增加了50%),使他们可以按校内状况调动,通过聘请额外员工或以合约(contract)形式寻找校外伙伴提供某些服务,或购买所需的硬件设施,支援校内的教育改革。
这些正面的影响于2004年开始慢慢地显现出变化,同时也显现出一些问题。2004年的一次中小学校长研讨会中,一些与会者对课改提出了不少批评,他们认为教育改革给学校和老师巨大的压力。2005年底,先后有两位教师自杀,2006年2月,近一万名教师参与集会,表达对教育改革的不满(《明报》,2006年1月22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 问题
课程是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因此,教育改革出现的问题与课程变革有密切的关系。事实上,教育改革中不少措施都是为了推行课程改革而修订的,例如校本支援计划,在员工考核报告内反映教师的专业发展等(香港师训与师资咨询委员会,2003),都对实施新课程改革带来影响。要了解课程改革的成效和问题,要从整个教育改革的实施来探索。
首先,我们要回答为什么学校和教师比较“接受”这次改革的措施。这与推行的策略有关系,也与当时的形势有关。在推行这次改革的初期,公众普遍认同香港教育必须面对全球化的挑战。而当时课程和教学都比较保守落后,学生的发展不够全面。由于当时恰逢亚洲风暴的冲击,香港的经济遭遇到极大的困难。结构性失业恶化,市民完全感受到在竞争中失败的痛苦。在经济低潮中,改变教育模式,提升年轻一代的竞争力,成为了最合理不过的策略。在这种经济背景下,推动改革水到渠成。
另一方面,在推行改革的时期,刚巧遇上适龄儿童人口下降。学校收不到学生。便要关门大吉,从2000年开始到2007年,共有120所小学遭遇到“杀校(停办)”(《明报》,2007年1月10日)。虽然停办的学校只属于少数,而且因为种种原因,大多是不太受家长欢迎的学校。但面对生死存亡的威胁,整个教育界,特别是小学的管理人员及教师,人心惶惶,为了生存和发展,参与到改革行列。
当然,除了这些时代背景因素外,教育部门出台的一些相关策略也在某种程度上推进了课改。
营造形势:在推行课改的最初几年,每年都兴办大型交流会,邀请在课程改革上有新颖做法的学校或教师,在会上与其他人分享。能够在这种大型公开场合报道新的做法,对学校和教师都是一种肯定,也使其他与会教师感到“其他人都在进行改革,我还可以停滞不动吗”。
质素保证视学:与课程改革推行的同时,教育当局实施了质素保证视学。教育当局派出一队评价人员到学校进行工作检查,分析及判断学校在管理、教与学、学生成长等各方面的工作表现。这些评价报告要公开放在学校的网页上,让家长和公众也可以看到。评价的准则包括了课程改革的措施。(质素保证视学实施一段时间后,受到很多的批评,教育当局于2005年以学校外评取代之。学校外评的风险性较低,因为外评报告不被公开,只供校内教师、校董会参考)
对改革的反弹
从2004年开始,推行上一直颇为顺利的教育改革开始遇到不满的声音。不满的声音主要来自校长及教师。首先浮现的问题是教师工作压力日显沉重。在改革开始之前,香港的中学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平均是每周授课28-30节(每节40分钟)。同时大部分活动要靠班主任带领。在课程改革开始之后,教师的工作量不断增加。特别是新成立的学校以及收生情况不太理想的学校,要花不少精力在“形象工程”上,以吸引家长和学生。个别学校的教师工作间,晚上10时还是灯火通明。在2004-2005年间,香港两个主要的教师工会,先后发表了教师的工作量的调查报告。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于2005年9月20日至10月15日进行了一项教师工作压力问题的调查,向全港783所小学、454所中学和79所特殊学校发出问卷,最后成功收回2,579份。结果发现:教师工作压力过大已损及教师健康;教师每周非上课工作时数达30小时;因工作压力而损失休息时间;教师为不影响教学而放弃请病假;超过一半的教师无法舒缓压力;教师工作压力已经引致职业耗竭(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2005)。
教师工作量显著增加,一定有诸多的原因,但是课程改革确实给教师带来新的工作量。以一般的教师为例,他们要学习如何规划和带领专题研习。当实行“专题研习”时,教师必须适时地提供个别化的指导,因为专题研习的特点就是要每位学生(或每组学生)进行各自的探索历程。教师必须多花时间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进度,以及监控学生的状况。执行校本评核是课改的另一项措施。理论上,评估学生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但是,在进行改革之前,校内评核是每年的定期考试,教师出试题、改考卷、强化学习成绩表,便完成任务。在强化校本评核的政策下,教师需要收集学生日常学习的作品,做成学生作品套(Portfolio),定期评分,记录各项分数。到了学期结束前,再来一次整体的评分。为了体现学生为本的精神,部分作品还要邀请家长、学生同侪以及学生自评,这些自然增加很多行政上和协调上的工作。
政策的规划,也导致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反弹。在改革初期,便有学者指出香港的课程改革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要培养学生的全人发展,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降低考试的压力。不过在教育政策上,政府引入了TSA(Territory-wide System Assess-ment,全港性系统评估),所有小三、小六、中三的学生均需要参加,从而确定学生的水平。学校为了保持声誉,自然不敢怠慢,于是当TSA出台的时候,同时出现了市场上各种各样补习充斥的现象。而质素保证视学以及学校外评,均以学生在中学会考及高级程度会考的增值指标来衡量学生的表现。因此学生学习压力仍然很大,务求在这些公开考试中获得理想的成绩。当然,重视考试成绩,也与香港家长传统上重视考试成绩有关。学校的考试成绩好,自然能吸引到学生,生源上得到保障,对学校和教师来说,自然重要。因此,学校和教师要同时肩负两个担子:一方面进行课程改革,一方面也不放松追求优秀的学业成绩,其压力之重,自然可以理解。
建议
要改善香港课程改革的实施问题, 我们需要在改革措施与能力中寻找平衡点,现时的核心问题是改革措施和力度过猛,学校教师及学生承受不了,出现多个瓶颈。由于不少措施已在推行中,不可能一下子突然停止,但可以给予一定的弹性空间。有一些在规划中但仍未正式推行的措施,可考虑暂时搁置。例如在新高中课程改革中,要求所有学科均需要在公开考试中加入校本评核。校本评核可弥补传统纸笔考试的不足。不过,正如在上面已经说明的,实施校本评核是要付出代价的,教师的工作量会大大增加。而且,部分学科是否真的需要校本评核来补足传统纸笔考试呢?以数学科为例,没有校本评核不会造成什么不足的地方。既然在新高中改革中,校本评核并未实施,如果适当地调整,让各个学科的专家和教师自行商议是否实施校本评核,可以减轻改革带来的压力。
另一方面,部分引起各种各样问题的现行改革措施也可作检讨及修订。例如TSA的题目设计,仍有可以改进的空间。如何把现行改革措施进行改进呢?可以进行中期检讨,邀请专家、学者、教师、校长共同商议,在坚持改革大方向不变的原则下,以集体智慧寻求可以改进的地方。
除了微调改革措施外,提升教师和学校创新能力非常重要。由2000年教育改革开始,已有不少相关策略教导教师如何实施改革措施。对长远和可持续性的改革来说,我们应考虑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而不是局限于推行某些改革措施的知识和技能。
还有一点是如何减轻教师的负担。增加教师数目,改善师生比例是一个较好的方法。
结语
推行大型课程改革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世界各地的课程实施都显示了实施大型课改会面对种种困难。21世纪香港的课改也在面临同样的境况。在世纪之交时,我们的改革目标是否订得太高呢?面对今天对教改的反弹,我们必须切实地思考如何落实各项措施,以达致进一步提升教育素质的理想。在十字街头上,多让一线教师和校长出谋定策,可能会有意外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