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课程改革:从采纳到反弹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8211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归的十年,是历史上香港教育改革最剧烈的十年。在回归之初,香港特区政府便着力规划如何改进香港的教育。于2000年正式提出一系列改革的措施,其中课程更是改革的重心。与以往的改革不一样的地方,是这次改革所提出的措施,不少学校基本上都落实了,不过,从2004年开始,慢慢地浮现质疑教改的声音。到了2006年初,更有众多教师集会,表达对教改有关方面的质疑。究竟香港的课程改革出了什么问题呢?本文尝试从课程本质、推行策略以及系统承受力量来分析这一问题。
  
  课程本质
  
  与其他儒家圈文化地区一样,一直以来,香港教育受到考试文化的制约。学生着重记诵,学校和教师忽视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香港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熟,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不少商界精英、政府官员及教育学者都认为香港需要改变教与学模式,让学生可以发展高层次思维能力。
  回归祖国是课程需要改革的另一个原因。在殖民地时期,官方订立的学校课程是去政治化的。以地理课程为例,初中学生修读有关澳大利亚的地理课程,比中国大陆的还要多。历史科方面,也是强调学习古代史,现代史部分比重较少。
  从理论角度出发,这次课程改革诉求是合理的。事实上,香港的经济已达先进地区水平,经济结构以服务业为主,工作人口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解难能力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认知和归属感,也成为亟需考虑的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改革的规模极大,所推出的措施涉及所有学科,要求幼儿园到高中的所有学校均需参与。在改革上,并不只是采用某些新学科、新教材,而是要求教师在教与学上作出很大的转变。这就牵涉到教师需要改变他所持的价值观及教学信念,这是课程改革中最深层的改变。
  香港回归后的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推行2001年提出的变革。2005年,政府又推出了新的高中学制改革,以及配套的课程改革。新高中学制改革是将中学的三年初中、两年高中、两年预科改为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大学则由三年延长至四年。新学制的改革促使学校课程也要相应变革。政府所提出的新高中课程颇具新意。所有新高中学生必须修读四门学科,包括中文、英文、数学及通识教育。其中通识教育科是新设的必修科,教学内容广泛,涵盖个人成长、国家发展、科技发展,环境保护等多个范畴。此学科要求教师采取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及高层次思考方法。由于这是新设的必修学科,很多教师不懂得如何教授,甚至对教学内容的了解也非常表面。因为为数不少的高中教师需重新接受培训后,才能承担通识教育科的教学工作。甚至单是这一学科的设立,已使改革的规模变得很大。
  
  实施状况
  
  ● 成效
  从2000年开始,香港政府教育当局不断地进行调查,了解教改的实施状况。
  在2005年10月进行的调查显示,课程改革工作推行以来已见成效。
  1.超过75%学校已制订或继续执行既定的学校整体课程发展五年短期策略,并发展校本课程以切合学生需要,以及制订学校的整体评估及家庭作业政策。
  2.在提供宽广而均衡的课程、通过五种基本的学习经历(德育及公民教育、智能发展、社会服务、体艺发展、与工作有关的经验)以促进学生全人发展方面,学校都有明显进步。差不多所有校长都认为五种基本的学习经历有效用。
  3.超过79%中小学校长认为,推行课程改革至今,他们在领导能力、专业发展、与教师协作及课程发展的方面均有改善。
  4.超过70%的小学校长及超过50%的中学校长表示,自2001-2002学年推行课程改革至今,学生在以下各方面均有改善:沟通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创造力、自学能力及习惯、学习动机和兴趣、国民身份认同、尊重他人、责任感和整体学习表现(教育统筹委员会,2006)。
  从调查的数字来看,可以了解到学校和教师确实在学校和课堂层面上,做了不少努力,课改的四大关键项目,包括专题研习、阅读、公民及道德教育,以及资讯科技,几乎所有学校都在着力推行。而教师对改革措施也表示认同,最低限度的观念是接受了改革理念。
  香港政府投入了大量资源来支持改革。相对于1996-1997年,2003-2004年度的教育改革开始,政府每年投入中小学教育的经费超过50%(教育统筹委员会,2003)。经费的投入,使学校的设施有了明显的改进,学校可以调动的资源比以前增加了。自2000年起,每所中小学获得教育当局提供的“学校发展津贴”数额为50万元左右(2000-2001年度,每所小学的金额为45万元或55万元,具体金额依据学校的班数而定,而中学则为25万元或30万元,也是依据学校的规模设定。2001-2002年度,中学的津贴增加了50%),使他们可以按校内状况调动,通过聘请额外员工或以合约(contract)形式寻找校外伙伴提供某些服务,或购买所需的硬件设施,支援校内的教育改革。
  这些正面的影响于2004年开始慢慢地显现出变化,同时也显现出一些问题。2004年的一次中小学校长研讨会中,一些与会者对课改提出了不少批评,他们认为教育改革给学校和老师巨大的压力。2005年底,先后有两位教师自杀,2006年2月,近一万名教师参与集会,表达对教育改革的不满(《明报》,2006年1月22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 问题
  课程是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因此,教育改革出现的问题与课程变革有密切的关系。事实上,教育改革中不少措施都是为了推行课程改革而修订的,例如校本支援计划,在员工考核报告内反映教师的专业发展等(香港师训与师资咨询委员会,2003),都对实施新课程改革带来影响。要了解课程改革的成效和问题,要从整个教育改革的实施来探索。
  首先,我们要回答为什么学校和教师比较“接受”这次改革的措施。这与推行的策略有关系,也与当时的形势有关。在推行这次改革的初期,公众普遍认同香港教育必须面对全球化的挑战。而当时课程和教学都比较保守落后,学生的发展不够全面。由于当时恰逢亚洲风暴的冲击,香港的经济遭遇到极大的困难。结构性失业恶化,市民完全感受到在竞争中失败的痛苦。在经济低潮中,改变教育模式,提升年轻一代的竞争力,成为了最合理不过的策略。在这种经济背景下,推动改革水到渠成。
  另一方面,在推行改革的时期,刚巧遇上适龄儿童人口下降。学校收不到学生。便要关门大吉,从2000年开始到2007年,共有120所小学遭遇到“杀校(停办)”(《明报》,2007年1月10日)。虽然停办的学校只属于少数,而且因为种种原因,大多是不太受家长欢迎的学校。但面对生死存亡的威胁,整个教育界,特别是小学的管理人员及教师,人心惶惶,为了生存和发展,参与到改革行列。
  当然,除了这些时代背景因素外,教育部门出台的一些相关策略也在某种程度上推进了课改。
  营造形势:在推行课改的最初几年,每年都兴办大型交流会,邀请在课程改革上有新颖做法的学校或教师,在会上与其他人分享。能够在这种大型公开场合报道新的做法,对学校和教师都是一种肯定,也使其他与会教师感到“其他人都在进行改革,我还可以停滞不动吗”。
  质素保证视学:与课程改革推行的同时,教育当局实施了质素保证视学。教育当局派出一队评价人员到学校进行工作检查,分析及判断学校在管理、教与学、学生成长等各方面的工作表现。这些评价报告要公开放在学校的网页上,让家长和公众也可以看到。评价的准则包括了课程改革的措施。(质素保证视学实施一段时间后,受到很多的批评,教育当局于2005年以学校外评取代之。学校外评的风险性较低,因为外评报告不被公开,只供校内教师、校董会参考)
  
  对改革的反弹
  
  从2004年开始,推行上一直颇为顺利的教育改革开始遇到不满的声音。不满的声音主要来自校长及教师。首先浮现的问题是教师工作压力日显沉重。在改革开始之前,香港的中学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平均是每周授课28-30节(每节40分钟)。同时大部分活动要靠班主任带领。在课程改革开始之后,教师的工作量不断增加。特别是新成立的学校以及收生情况不太理想的学校,要花不少精力在“形象工程”上,以吸引家长和学生。个别学校的教师工作间,晚上10时还是灯火通明。在2004-2005年间,香港两个主要的教师工会,先后发表了教师的工作量的调查报告。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于2005年9月20日至10月15日进行了一项教师工作压力问题的调查,向全港783所小学、454所中学和79所特殊学校发出问卷,最后成功收回2,579份。结果发现:教师工作压力过大已损及教师健康;教师每周非上课工作时数达30小时;因工作压力而损失休息时间;教师为不影响教学而放弃请病假;超过一半的教师无法舒缓压力;教师工作压力已经引致职业耗竭(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2005)。
  教师工作量显著增加,一定有诸多的原因,但是课程改革确实给教师带来新的工作量。以一般的教师为例,他们要学习如何规划和带领专题研习。当实行“专题研习”时,教师必须适时地提供个别化的指导,因为专题研习的特点就是要每位学生(或每组学生)进行各自的探索历程。教师必须多花时间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进度,以及监控学生的状况。执行校本评核是课改的另一项措施。理论上,评估学生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但是,在进行改革之前,校内评核是每年的定期考试,教师出试题、改考卷、强化学习成绩表,便完成任务。在强化校本评核的政策下,教师需要收集学生日常学习的作品,做成学生作品套(Portfolio),定期评分,记录各项分数。到了学期结束前,再来一次整体的评分。为了体现学生为本的精神,部分作品还要邀请家长、学生同侪以及学生自评,这些自然增加很多行政上和协调上的工作。
  政策的规划,也导致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反弹。在改革初期,便有学者指出香港的课程改革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要培养学生的全人发展,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降低考试的压力。不过在教育政策上,政府引入了TSA(Territory-wide System Assess-ment,全港性系统评估),所有小三、小六、中三的学生均需要参加,从而确定学生的水平。学校为了保持声誉,自然不敢怠慢,于是当TSA出台的时候,同时出现了市场上各种各样补习充斥的现象。而质素保证视学以及学校外评,均以学生在中学会考及高级程度会考的增值指标来衡量学生的表现。因此学生学习压力仍然很大,务求在这些公开考试中获得理想的成绩。当然,重视考试成绩,也与香港家长传统上重视考试成绩有关。学校的考试成绩好,自然能吸引到学生,生源上得到保障,对学校和教师来说,自然重要。因此,学校和教师要同时肩负两个担子:一方面进行课程改革,一方面也不放松追求优秀的学业成绩,其压力之重,自然可以理解。
  
  建议
  
  要改善香港课程改革的实施问题, 我们需要在改革措施与能力中寻找平衡点,现时的核心问题是改革措施和力度过猛,学校教师及学生承受不了,出现多个瓶颈。由于不少措施已在推行中,不可能一下子突然停止,但可以给予一定的弹性空间。有一些在规划中但仍未正式推行的措施,可考虑暂时搁置。例如在新高中课程改革中,要求所有学科均需要在公开考试中加入校本评核。校本评核可弥补传统纸笔考试的不足。不过,正如在上面已经说明的,实施校本评核是要付出代价的,教师的工作量会大大增加。而且,部分学科是否真的需要校本评核来补足传统纸笔考试呢?以数学科为例,没有校本评核不会造成什么不足的地方。既然在新高中改革中,校本评核并未实施,如果适当地调整,让各个学科的专家和教师自行商议是否实施校本评核,可以减轻改革带来的压力。
  另一方面,部分引起各种各样问题的现行改革措施也可作检讨及修订。例如TSA的题目设计,仍有可以改进的空间。如何把现行改革措施进行改进呢?可以进行中期检讨,邀请专家、学者、教师、校长共同商议,在坚持改革大方向不变的原则下,以集体智慧寻求可以改进的地方。
  除了微调改革措施外,提升教师和学校创新能力非常重要。由2000年教育改革开始,已有不少相关策略教导教师如何实施改革措施。对长远和可持续性的改革来说,我们应考虑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而不是局限于推行某些改革措施的知识和技能。
  还有一点是如何减轻教师的负担。增加教师数目,改善师生比例是一个较好的方法。
  结语
  推行大型课程改革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世界各地的课程实施都显示了实施大型课改会面对种种困难。21世纪香港的课改也在面临同样的境况。在世纪之交时,我们的改革目标是否订得太高呢?面对今天对教改的反弹,我们必须切实地思考如何落实各项措施,以达致进一步提升教育素质的理想。在十字街头上,多让一线教师和校长出谋定策,可能会有意外的收获。
其他文献
预设是新课程改革中常出现的一个词,它的含义简而言之就是“预先设定”、“预先设计”。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做出周密的安排,制定出详尽的计划,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一切都是预设。但是光有周到科学的预设还不够,还需要有效实施——我认为,不管是预设还是实施,都应该把握好“度”。    一、精心做好课堂的预设    1.凸显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从事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教学行为受教学理念支配。我们小学语文老
期刊
一幅好画,胜如一首好诗、一篇好文章。一幅好画,发自作者的内心世界,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思想的碰撞。经典之作,充满着哲理,千百年后的读者仍与其产生发心灵上的共鸣。在我们的生活中,美术每时每刻都存在着。因而,高中美术欣赏在教学中以美育人、寓美育人就尤显重要。高中美术欣赏课能够让形象的、直观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美术欣赏教育,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有
期刊
“研究性阅读”是一种适应创新教育要求的阅读课堂教学新模式,它融“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于阅读教学。在研究性阅读的实施中,深读阶段的研读若能突出重点,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地集中问题情境,将有效引领学生进行研究性的阅读,从根本上摆脱以冗长的情节分析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及课堂中浅层次的“碎问碎答”的烦琐进程,把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让给不同个性、不同潜能的学生去自读、自探和合作学习。而这些问题情境也就是“研读专题”
期刊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既要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多思、多读、多写,又要进行文化思想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将课文学习、语文训练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同教会做人、教会生存有机统一起来。这种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更加
期刊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思想品德教学应以弘扬人的主体性、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思想品德课不能压抑人的天性,不能成为奴役学生的工具。要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达到“新、活、实、精”的效果,就必须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请学生为课堂教学“点菜”,是对传统教学进行改革的有效探索。    一、学习新知时,请学生“点菜”    在学习新知识时,教师可在课堂上先列出学习目
期刊
徐飘是同学们公认的“漂亮班长”,也有人叫她“冷公主”。的确,徐飘长着一张俊俏的瓜子脸,一双透着灵气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总爱扎着高高的马尾辫,走起路来一甩一甩的,充满青春的朝气与活力。  进入小学毕业阶段,我发现这位漂亮的班长常常眉头紧锁,显得心事重重。一向活跃、乐观的她变得少言寡语,班级工作较被动,而且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成绩开始下滑。我不动声色地悄悄观察,通过对其他同学的了解,得知徐飘竟是许多男
期刊
小学生正处于幻想最丰富、精力正旺盛的时期,他们如果喜欢自己的班级,一定是班集体给了他自我表现的机会。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应该保留一块“空白”,让学生自由学习,不要干预过多;让学生自由体验,不要说教太多;让学生自由探究,不要束缚太多。下面笔者就班级管理中的留白艺术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班级管理留白的含义    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当人们观看一个不完满既有“空白”的现状时会情不自禁产生一种“内驱力
期刊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逐渐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工具,当今社会的财富已不仅仅是物资产品和自然资源,还包括应用和掌握信息进行创新的能力。在信息时代到来的今天,人们不仅需要掌握多种知识,更需要掌握探究知识的技能。对人才的要求除了具备基本素质外,还要具备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支配资源的能力、使用信息的能力、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应用信息进行创新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这正是新型人才观对新一轮课
期刊
教育部:教材不因世界新七大奇迹评选改变  据悉,一度备受争议的世界“新七大奇迹”评选于北京时间7月8日凌晨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揭晓,中国长城、约旦佩特拉古城、巴西基督像、印加马丘遗址、奇琴伊查库库尔坎金字塔、古罗马斗兽场、泰姬陵成为世界“新七大奇迹”。由于世界“新七大奇迹”评选结果与以往广为流传的世界七大奇迹有所不同,各类出版物是否会因此改变相关内容也备受关注。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7月8日下午
期刊
任何一门独立的学科都有特定的研究对象、主旨和目的。比较普通高中的其他课程,政治课教学的意义、目的有其矛盾特殊性,这是由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决定的。在本文中,笔者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对政治课教学的意义、目的和要素整合问题作进一步的解读。  1.政治课教学的意义、目的在于塑造灵魂,即在教育对象的心田里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学指标中,价值观层次
期刊